眼科麻醉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论文_李军,王金元,张静

眼科麻醉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论文_李军,王金元,张静

安丘市市立医院 262100

【摘要】

眼科麻醉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麻醉技术、药物与监测等仍存在不足,大部分局麻手术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及不适。本文通过探讨眼科麻醉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旨在抛砖引玉,指出应在传统麻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有的技术,并解决非全麻患者对安全、舒适的镇静镇痛的需求,形成现代眼科麻醉的规范化方法,建立专科麻醉分支。

【关键词】 眼科麻醉 现状 发展

【内容】

一、眼科麻醉的现状分析

眼科手术麻醉前的准备非常关键。首先是心理准备;其次是治疗原发病:如动脉硬化、肾炎、糖尿病、甲亢、重症肌无力、小儿先心病等;第三是治疗并存疾病:如哮喘、高血压、心绞痛、心衰、糖尿病等。目前国内眼科手术麻醉现状基本表现形式如下:

1、局部麻醉

①.眼科常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作局部麻醉,根据病人情况选用, 用药前应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 必要时作皮试。

②.此类麻醉药物均有毒性, 要严格控制用量, 同时注意药物浓度。

③.为了延长麻药的吸收以延长麻醉时间和减少中毒机会, 可在麻药中加入 1mg/ml 肾上腺素,一般在 10 毫升药液中加入肾上腺素3小滴, 但对高血压、 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应避免使用, 青光眼和斜视手术不宜使用肾上腺素。

④.球结膜下注射: 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分开上下睑, 嘱患者向注射对侧看, 充分暴露球结膜,右手持注射器, 针头斜面向上, 与眼球壁呈 150 度进针, 将球结膜稍挑起, 缓慢注入药物。

⑤.球后麻醉: 于眼眶下缘外 1/3 与中 1/3 交界处垂直进针约 1cm 将针头略向内上方倾斜,沿眶壁向眶尖继续进针, 深达至 3~3. 5cm, 抽吸无回血, 缓慢注入药液, 一般药量为 3ml。

⑥.球周麻醉: 注射部位不仅局限于颞下方, 也可注射于颞上、 鼻上或鼻下, 进针深度约 2cm。其可以减少球后出血的发生, 不增加眶压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⑦.不要把麻药直接注射在感染的炎症组织内, 因炎症区充血容易吸收麻药, 且有使感染扩散的危险。

⑧.进针途径较长时, 可先在刺入点皮内注入小量麻药, 然后再进针以减少疼痛。

⑨.24 小时内麻醉药最大剂量: 普鲁卡因不能超过 1. 0 克(20mg/ml 的药液 50ml) , 利多卡因不能超过 0. 5g(20mg/ml 药液 25ml) 。 小儿和年老患者注意减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全身麻醉

眼科常用的全身麻醉有氯胺酮麻醉、 硫喷妥钠麻醉等适用小儿、 精神紧张的病人或较复杂的眼眶手术。

2-1麻醉前医疗常规

①. 全身体格检查包括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血尿常规检查, 特别注意有无呼吸系统及心功能情况,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专科会诊。

②.应向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说明全身麻醉的情况及可能出现的意外, 取得他们同意并签字方可执行。

③.术前麻醉师会诊, 决定麻醉方式及麻醉前用药。术前一天如有发热和咳嗽应该改期手术。

④.麻醉前6~8小时开始禁食一切食物和水, 按麻醉师的医嘱于手术前 30~45 分钟执行用药。

2-1麻醉后的医疗常规

①. 全麻病人术后应在复苏室监护, 待病人苏醒后, 由麻醉师、 手术室护士送回病房,详细听取麻醉师的交班, 检查体温、 脉搏、 呼吸和血压。

②. 告知家属病人清醒后才能进食,防止呛咳或呼吸道阻塞, 如病人有躁动,应防止病人抓脱眼部敷料或碰伤术眼。

③. 病人常有呕吐,应使病人采取平卧位,头稍向健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生呕吐时,须防止吸入呕吐物及污染手术眼。

二、眼科麻醉的发展思路

随着世界眼科科技水平的提高,眼科麻醉也不断地积累可贵的经验,例如:喉罩通气、监测下麻醉管理与镇静术、吸入麻醉诱导,经喉罩辅助呼吸等方法,都被纳入眼科麻醉的发展思路当中。

1. 喉罩通气在眼科麻醉中的应用

喉罩不需使用肌松药,在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插入,操作简便,而且不会象气管插管那样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改变。浅麻醉下病人能耐受,轻度变换体位时不会诱发咳嗽反射。

近年来,喉罩为临床麻醉吸入给药和呼吸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与面罩相比,喉罩更接近声门,不受上呼吸道解剖特点的影响,因此对通气的管理更加确实可靠。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不会对喉头、气管造成损伤,操作简便。无论病人自主呼吸还是行辅助或控制呼吸均能经喉罩施行。由于对咽喉部刺激轻,因此对循环功能的影响也很小。

由于不需肌肉松驰剂,自主呼吸存在,在较浅麻醉下可通过喉罩维持通气,但仍需注意检查通气效果,必要时给予辅助通气及监测PETCO2、SPO2或血气

2. 监测下麻醉管理与镇静术在眼科麻醉中的应用

复杂的内眼手术既往均需在气管插管下完成。但术后清醒时间长也影响了手术效果。近年来,激光、玻璃体切割等技术的应用和改进使眼科手术的时间大大缩短,手术刺激也相应减少。因此,相当一部分手术可在局麻下完成。局部麻醉虽可完成手术,但不能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焦虑。局麻辅以镇静术既可以减轻恐惧和焦虑的程度,又安全无痛。专家将镇静术的特点概括为:①可与病人保持语言交流;②遗忘,消除焦虑;③止痛。目前ASA将麻醉科医师参加的从术前评估、制订麻醉计划到指导给药达到所需程度的镇静或对局麻病人监护,随时处理紧急情况称为监测下麻醉管理,以强调麻醉安全。

3. 吸入麻醉诱导,经喉罩辅助呼吸用于婴幼儿眼科手术麻醉

周岁以内婴儿由于解剖生理特点,上下颌缺乏支架,且舌大而厚,常紧贴上腭。麻醉过程中不可按常规托下颌,否则鼻咽部易为舌所阻,使呼吸道不通畅,易发生呼吸道梗阻。由于喉罩的使用,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均得到提高。可选用氧化亚氮-氧-七氟醚半紧闭吸入麻醉诱导,喉罩辅助吸入麻醉维持。诱导时氧化亚氮流量 3L/min,氧2L/min,七氟醚吸入浓度从 1%开始,每呼吸 2~3次,增加0.5%直至达3.5%,待患儿入睡行辅助呼吸。维持较深麻醉 2min左右,操作者将 1号或 2号喉罩经口盲探插入,困难者可持喉镜帮助,到位后套囊充气,妥善固定。继续吸入麻醉维持,流量和七氟醚吸入浓度减小。术毕停吸入麻醉剂改纯氧大流量冲洗,患儿在数分钟内清醒,拔出喉罩。

综上,眼科麻醉的发展思路将会得到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不断发扬优质的传统方法,稳妥地精确地引用世界先进理念和技术,在传统麻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有的技术,并解决非全麻患者对安全、舒适的镇静镇痛的需求,形成现代眼科麻醉的规范化方法,建立专科麻醉分支,使中国眼科麻醉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走上科学化、先进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许强,武庆平.父母陪伴对患儿七氟醚麻醉诱导时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674-676.

【2】张延卓,岳子勇,崔晓光等.斜视矫正术患儿喉罩下吸入七氟醚的麻醉效应[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0:1018-1019.

【3】任晖,田渭渍.颈丛阻滞复合针刺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中国麻醉与镇痛,2005,7(1),46.

论文作者:李军,王金元,张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眼科麻醉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论文_李军,王金元,张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