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中的“叶玉”、“博子”等_白族的风俗习惯论文

竹枝词中的“叶榆”、“僰子”及其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竹枝论文,及其他论文,词中论文,叶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06)05-0097-06

竹枝词起源于唐代乐府,流行于民间,后来文人开始采集仿作竹枝词,并流行到现代。在清代,很多大理及内地文人利用竹枝词这种民歌形式,记录大理民族风情,描绘乡土风貌,语言通俗易懂,口语化。许多内容涉及大理、白族的竹枝词,对古代史、古代地理、民族学等,都是重要的研究资料。

一、古代,大理名“叶榆”、“鹤拓”;祥云名“云南”

西汉时,大理称叶榆县。汉代之嶲即云龙,昆明即大理。昆明有三:一为汉之昆明,即今大理,而武帝所凿昆明池(元狩三年),即西洱河;二为唐之昆明,即四川盐源,唐武德二年置;三为元之昆明,即今云南省会也。《史记·西南夷传》:“西至同师(永昌)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嶲、昆明。”至于昆明,在汉代为大理,即指洱河一带。杜氏《通典》:“昆国,一曰昆明……在爨之西洱河为界,即叶榆河。”《新唐书·南蛮传下》:“爨蛮西有昆明蛮,一曰昆弥,以西洱河为境,即叶榆河。”汉武帝置益州郡。元封二年,谴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巴蜀兵击灭劳深靡莫,滇举国降,于是以为益州郡。阎若璩云:“治滇池,以西南夷传之。”王先谦《汉书地理志补注》:“益州郡共二十四县即滇池、叶榆(汉以前为昆明,所谓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为嶲、昆明者是也。武帝并昆明属益州,立叶榆县,见《后书·西南夷传》。叶榆北及浪穹、邓川,东有宾川西半地,不止太和一县。又鹤庆州,亦叶榆地。叶榆泽出鹤庆州西南,入浪穹洱源海。王先谦又云,故城今太和县东北)……”[1](P35-43)大理人马恩溥,清朝道光癸卯举人、咸丰癸丑进士,著《叶榆绕山林竹枝词》10首。[2](P78-79)叶榆即大理。“绕山林”又叫“绕三灵”,是大理白族民间节日。诗人在10首竹枝词中描述了大理每年一次的绕山林盛况。

清代浙江乌程人吴应枚,督学云南,著竹枝词《滇南杂咏》7首,其二描写道:“榆城士女竞宣,苍雪三春冻未开。凤眼洞连三塔寺,邀侬十八赶回街。”[3](P191)大理古称叶榆,故简称榆城。喧,哄闹声。凤眼洞,嵌于苍山龙泉峰腰南侧的陡岩上,状似凤眼,故名。三塔寺,位于大理城西北,距城1公里,因塔建于崇圣寺前面,又称崇圣寺三塔。赶回街,云南方言“街”读做“gāi,街指“三月街”,也称“观音街”,为白族传统的贸易集市。每年农历3月15日,在大理古城西门外举行,会期五至七天。据传始于唐代,观音菩萨在大理传授佛经,每年3月15日,信徒们在城西搭棚诵经,“以蔬食祭之”,结棚为市,成为庙会,古称“观音市”。后逐渐由宗教的庙会演变成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物资交流会。云南各地及省外的许多人都到此贸易。这首词讲每年街期,苍山上积雪未化,为欢度“观音街”,商贾结棚为市。大理的士女倾城出游,男女老少,游人如织,或揽胜访古,或街中购物,喜气洋洋,一派热闹繁华景象。

蒙化人(今属大理州巍山县)左章照,嘉庆壬戌进士,著《榆城竹枝词》一首写道:“榆城香火盛花宫,共道观音是雨铜。稽首莲台无别愿,愿郎归似早潮风。”[4]崇圣寺(即三塔寺),始建于唐文宗开成元年、南诏丰佑年间(836年)。崇圣寺五件“重器”之一,是雨铜观音殿中的雨铜观音,高4公尺许,铜质鎏金,铸建于大天兴国(约928年)。稽首,古时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这首词描写大理善男信女到崇圣寺上香,对雨铜观音跪拜、许愿,祈求外出的家人平安、顺利,早些回来。

唐代,大理又称“鹤拓”。福建闽县人叶观国,清朝乾隆辛未(1751年)进士,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出任云南提学使,著《大理咏史诗》6首,其二写道:“山川鹤拓古蛮陬,九姓兴亡几度秋。逻凤残碑风雨蚀,谯门犹署五华楼。”[3](P184)鹤拓,梵语译音,大理古称。《南诏野史》记载:“大理又称鹤拓,相传未开发前,有鹤栖于此,后人沿鹤迹披荆斩棘,遂成住地。”唐时已有此称,《新唐书·南蛮传·南诏》:“南诏,或曰鹤拓。”陬,一隅,角落的意思。九姓,指蒙(细奴逻)、郑(买嗣)、赵(善政)、杨(干贞)、段(思平)、高(升太)、段(正淳)、元(可也木铎)、明(沐英)。逻凤残碑,即《南诏德化碑》,又称《蒙国大诏碑》。唐玄宗天宝年间,派遣大将鲜于仲通、李宓带兵先后击南诏,双方激战,唐军全部覆没,史称“天宝战争”。阁逻凤虽暂附吐蕃,但深知叶榆久为中华国土,国之统一,乃人心所向,一时交恶,岂顾前非,而忘大礼。于是派人收拾唐军阵亡将士,祭而葬之,以存恩旧;同时让清平官王蛮盛撰文,蜀人杜光庭手书,详记战争起因及经过,“揭碑国门,留指唐使”,表达不得已而叛唐的苦衷,于公元766年立于王都太和城。五华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筑大理府城时,这里原是南城门,后来拓宽城池,此城门遂处于城中。城上建有楼,楼中置巨钟、大鼓,成为城内的谯楼。南诏时曾修建了一庞大建筑群,称五华楼,毁于明初。人们为了纪念历史上的胜迹,便将此楼也称为“五华楼”。楼檐下悬巨匾,写有“五华楼”三字。谯门,建有瞭望楼的城门。这首词写诗人在榆城见到了“德化碑”,又漫步“五华楼”下,千年往事,涌到心头。大理虽地处边陲,而开发颇早,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各个时期,与中原的经济、政治及文化,无不水乳交融,即使在南诏、大理时代,关系同样紧密。阁逻凤所立的“德化碑”,尽管经受风雨剥蚀,仅存八百余字,但仍立于大理太和村;署有“五华楼”三字的匾额,尚悬之于谯门,清晰可辨。虽历经九姓更迭,云南历史仍见之于文物和史册。

西汉时,祥云名云南。吴应枚《滇南杂咏》,其六描绘道:“到小云南一水通,飘扬血色一罗丛。莫叫担雪街头卖,剩取璚浆染大红。”[3](P195)小云南,现在大理州祥云县,古名云南县。谢肇淛《滇略》载:“汉武帝元狩间(前120~前116年)彩云见于南中,谴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因是设云南郡,后改云南县,俗称小云南。罗丛,一叠叠的丝织品。担雪卖,古代大理于炎夏之日,有人从苍山上取雪,担至市井售卖。璚浆,璚即琼,玉也。璚浆即玉液,此引申指雪水。作者在诗中介绍古代云南郡(今祥云县)一带,俗称“小云南”,地产绫罗细布,以“红花膏”作染料浸染,谓之“洱红”。染时如用苍山积雪化水染红,色泽更为鲜艳。

二、“白人”、“僰人”、“西爨”、“白蛮”、“夷”是历史上对白族先民的称谓

广东新会人黄炳堃,清同治间举人,官腾越同知,卸任后居楚雄。作者较长时间寓居云南,著《“南蛮”竹枝词》。[3]云南建水人张履珵,清乾隆五十七年进士,官陕西华阴县知县。张氏辞官归里后,留心桑梓民族状况,著《“诸蛮”竹枝词》。[3]两位作者的竹枝词中有“白人”一首写道:“白崖族类亦超伦,岧种于今号白人。识字耕田风尚质,近来亲串半齐民。”[3](P8)白人,历史上对白族的称呼,首见于元李京《云南志略》。《赵州志》记载:“白国张乐进求之裔及赵氏、杨氏、段氏之后。有僰字,善夷语……性勤俭力田,颇读书,习礼教,通仕籍,与汉人无异。”白崖,白崖城遗址在今大理州弥渡县红岩附近,是《南诏野史》、《白国因由》等书说的“白子国”所在地的城镇。南诏时设十睑(相当于州),其中有白崖睑。此泛指大理地区聚居的白族。僰种,即僰人,亦名白人,又名“白裔子”。元李京《云南志略》记载:“故中庆、威楚、大理、永昌皆僰人,今转为白人矣。”方国瑜《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记载:明代以前僰人多指白族,自明代李元阳之后,僰人亦有称傣族者。齐民,齐是等的意思,《汉书·食货志》注:“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若今之平民。”这首竹枝词写古代白族先民居住在大理白崖城,能通晓汉族语言文字,读书种田,习梓匠杂工技艺,作室制器,颇似汉族,并有与汉人通婚的。诗篇反映了古代洱海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与白、汉两族人民的融合,相互吸收、促进分不开的。

黄炳堃《“南蛮”竹枝词》、张履珵《“诸蛮”竹枝词》中“白人”又一首写到:“白戎白狄尽王臣,海外诸邦有白民。三迤南蛮称百种,白人风独近华人。”[3](P9)白戎白狄,春秋时西北的少数民族。白民,古国名。三迤,指迤东、迤西、迤南,迤指广袤开阔地方,这儿指云南省的滇东、滇西、滇南。蛮,我国古代称南方的民族。这首诗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叙及云南三迤诸族之中,以白族风俗与汉族相近,白人居住坝区,从事农耕,种水田,生产技术水平与内地汉族差不多。经济上“好贸易为业”,文化上“崇儒信佛”,使用汉文,读儒书。信仰上“家无贫富,皆有佛堂,旦夕击鼓恭礼,少长手不释念珠,一岁之中,斋戒几半”。基于上述种种,故言“白人风独近华人”。

大理人尹鸣盛,晚清廪生,著《大理竹枝词》4首,其一描写道:“蛮烟瘴雨已无滋,此地南天俗自宜。只是人多僰子语,方言尚有不通时。”[5]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从前认为是瘴癘的病源。瘴癘,指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瘴雨即蛮烟瘴雨,为南方含有瘴气的烟雨。滋,滋生的意思。僰子,即白族,僰子语即白语。作者在这首诗中说,大理地处西南边陲,已经没有传说中的瘴雨蛮烟。当地少数民族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白族多讲白语,白语的方言、土语较多,方言、土语之间差别较大,不同方言、土语的人初次对话,只能听懂对方一半话。

大理人段位,咸丰乙卯科(1855年)举人。著《绕三灵竹枝词》3首,其三描写道:“金钱鼓子霸王鞭,双手推敲臂转旋。最是小姑歌僰调,声声唱入有情天。”[5]“金钱鼓”、“霸王鞭”是白族传统民间舞蹈。岧调,即白曲、白族调、白族民歌。“绕三灵”是大理白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古老民俗节庆和宗教盛典,是白族娱神娱人的民间狂欢节。每年农历4月23~25日,数万之众的“绕三灵”长队,晓行夜宿,吹吹打打,载歌载舞,对歌应答。各处庙宇香烟缭绕,歌舞之声不绝于耳。按照白族风俗,“绕三灵”盛会期间,青年男女可以利用对歌的形式自由公开地谈恋爱,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还有,“西爨”、“白蛮”也是对白族先民的称谓。黄炳壁、张履珵的竹枝词“爨人”又一首写道:“东爨西爨里异居,乌蛮白蛮名号歧。争传养士名苴可,人挟三标擅技奇。”[3](P116)爨人,两晋、南北朝时期云南爨氏家族的后裔,对古代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称呼。散居在曲靖、昆明以西、洱海以东。北抵金沙江,南至建水的广大地区。爨,传为楚国令尹子文之后。自弥鹿、升麻二州南至步头,谓之东爨;自曲靖州西南至昆州、曲轭、晋宁、喻猷、安宁、距龙和城通谓之西爨。乌蛮,一般指彝族先民。白蛮,一般指白族先民。苴可,白蛮部族酋长所养武士,遇战斗视死如归。挟三标,每出兵战斗,“苴可”皆为前锋,人挟三标,其二必中二人,其一则以击而不发。这首词说除了洱海地区的居民分为乌蛮和白蛮外,滇池和滇东北区域也分为乌蛮和白蛮。爨地分为东西二境,东爨是乌蛮,西爨是白蛮。东爨在滇东北区域,西爨在滇池区域。东爨、西爨都是爨蛮,以“叟”人为主,“爨蛮”因地域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的高低不同,受汉族影响的深浅大小不同而区分为乌蛮和白蛮。白蛮酋长喜养武士,名曰“苴可”。每遇出兵战斗,“苴可”皆为前锋,视死如归,作战勇猛,又擅发标奇技,每发必中。

黄炳堃、张履珵的竹枝词《僰夷》:“旧唐奉圣服斒斓,才子词留菩萨蛮。击鼓舞牌村舍饮,三家乐部尚斑斑。”[3](P44)夷,又称“僰人”,白族先民,有的也指傣族先民。奉圣,大理南诏国向唐王朝奉献音乐中的一种,即《南诏奉圣乐》。才子,这儿指的是大诗人李白。菩萨蛮,唐教坊乐曲名,亦做《菩萨蔓》。三家乐,指僰夷乐、车里乐、骠国乐。这首诗描写南诏归唐,进奉圣乐,李白做词《菩萨蔓》后讹做《菩萨蛮》。后凡僰家乡村宴会,皆击大鼓,吹芦苼,舞牌为乐,其乐有三,曰:僰夷乐、车里乐、骠国乐。

三、反映大理历史上的战争

叶观国《大理咏史诗》6首,其三写道:“滇中节物重星回,松炬荧荧照酒杯。何不禁烟差减痛,也如寒食吊之推。”[3](P185)星回,即星回节。荧荧,火光或烛光闪烁貌。禁烟,即禁火。旧时寒食停炊称“禁火”。唐初,洱海周围居住着不同的族群,经过长年的争战、兼并,逐渐形成了各据一方又相对稳定的蒙舍、蒙嶲、越析、邓赕、浪穹、施浪等不同族属的部落,史称“六诏”。蒙舍诏因在南端,又称南诏。唐开元、天宝年间,蒙舍诏得到唐王朝的支持,经过多年的征战,灭了五诏,进而统一了云南,建立了南诏政权。作者在大理期间,正逢一年一度的民族传统节日星回节,自然想起“火焚松明楼”的历史故事。诗人从民间传说中得知:蒙舍诏约其他五诏祭祖,进行谋并,邓赕诏妻慈善,预知其谋,临行以铁钏约夫臂。慈善夫人在邓川德源城听到“火烧松明楼”的消息,夤夜点着火把率部乘马飞奔蒙舍诏,用手刨夫骨,惟其能辨认夫骸,舁尸归葬。蒙舍诏主皮逻阁又欲夺妻而强娶慈善,于是慈善夫人婴城固守,不屈而死。在对这位白族女杰深表同情和崇敬之余,从人们燃炬联想到禁火,从宁北妃而想到介之推,虽然时移世异,而矢志不移的节操却是同样值得讴歌的。

大理人赵廷玉,乾隆恩贡生,著《苍洱竹枝词》26首,其中一首写道:“僖宗来蜀侍云軿,一一红鸾驾未停。玉局峨崀书院古,至今人仰杜光庭。”[2]杜光庭,青城人,唐中叶流寓来滇,以文章教蒙氏,尝为蒙诏书《德化碑》,精妙有法。卒,葬于玉局峰麓,立庙祀之。[6](P290)玉局,苍山十九峰,其中一峰名玉局。《南诏德化碑》在大理太和村西面缓坡上,当年的南诏太和城中。此碑立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即“天宝战争”后10年。碑文主要颂扬了阁逻凤的功绩,并着重叙述了南诏和唐朝、吐蕃之间的关系,以及历次战争的起因和经过,表明南诏叛唐事非得已,希望与唐朝和好的愿望。作者在诗中提到安葬在苍山玉局峰、书写《南诏德化碑》的蜀人杜光庭,由杜光庭联想到南诏与唐王朝的关系。

叶观国《大理咏史诗》6首,其一写道:“瑟瑟生金贡不通,唐家辛苦事和戎。长安天远梨园断,愁绝开元老笛工。”[3](P183)瑟瑟,珠玉的名称,系碧绿色的宝石。事和戎,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修好。马明銮《明妃》诗:“安边无策始和戎,箫鼓含情出禁中。”此指南诏国主世隆死,子隆舜继位,国号“大封民”。广明元年(880年),攻陷安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表请与之和亲,唐王朝乃以宗室女为安化公主许婚,遣宗正少卿李龟年使南诏送往。梨园,古代为乐部别名,后来泛指戏班或演戏之所。作者来云南做官,不久便到了洱海之滨、苍山脚下,古老的大理景观,把作者带回到六七世纪中叶,抚今追昔,往事平添,百感交集。想到了开元、天宝之际,唐王朝对南诏的三次非正义战争,导致了纳贡之断绝,丧失了多年对南中经营的成果;想到了“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的两军力量悬殊下,唐朝军队全军覆没,主将鲜于仲通“仅以身免”,李宓阵亡;也想到在前线惨败的情况下,唐玄宗受杨国忠的蒙蔽,仍歌舞升平,而乐工们却和而歌,于是诗人通过诗篇,对腐败的唐朝统治者进行揭露和鞭笞。赵廷玉《苍洱竹枝词》其中一首描写道:“唐家公主下长安,南诏国中驻彩鸾。国母寺存青塚杳,年年杜宇叫春残。”[2]国母寺,大理有国母祠,祀唐下嫁和亲公主,今已无存。这首词也说到和亲之事。

叶观国《大理咏史诗》6首,其四写道:“阿盖无心坐内屏,平章春梦几时醒。也应学取韩凭,并对西山铁立青。”[3](P186)阿盖,又名阿袷,元末梁王不花铁木耳之女,因大理总管段功破红巾军明二,保境安民有功,梁王乃以女妻之,后又听信王后及右臣彻里的斤的挑拨,猜忌段功有“吞金马咽碧鸡之心”(金马山在昆明东部,碧鸡山在昆明西部)而杀之,阿盖乃绝食殉夫,演成“孔雀胆”历史悲剧。平章,指段功,梁王以女妻段功同时,又奏请朝廷封段功为云南平章政事。,同冢,指坟墓。铁立,指松树,阿盖有《铁立歌》云:“西山铁立风潇洒。”作者在大理访古,段氏大理之遗迹,惟段功墓尚可指辨,《南诏野史》及《滇考》亦有记载。翻阅披览,想到阿盖系才貌双全之蒙古少女,段功亦大理驰名的英雄。在元末云南发生的历史事件中,以偶然机会结为夫妇,堪称佳偶。未料祸变起伦常。在欷歔凭吊之余,寄情诗篇,冀期阿盖、段功亦像韩凭夫妇之精魂,化作鸳鸯,旦暮悲鸣于潇洒的“铁立”之上。

四、描写大理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

浙江人吴应枚著《滇南杂咏》7首,其三描写道:“苍龙互脊棱棱碧,峻极中峰未许攀。薄暮浓云深护顶,凌晨积雪满烟鬟。”[3](P192)苍龙,指苍山,又名点苍山或灵鹫山。棱棱,山势高耸威严之状。薄暮,迫近日暮。烟鬟,本指云髻,此引申为峰峦青翠。作者在这首词中描绘苍山郁然高峻,雄浑挺拔,与十八溪及洱海映衬,构成蓝天碧海,澄澈溪流,使峰壑林泉,无一不可入画。特别描写中峰高入云表,终年积雪,春间气暖,每日中午,积雪渐消,至傍晚薄暮,又黑云覆盖山顶。次日起视,满山皑皑白雪,则又复然。

吴应枚《滇南杂咏》,其四描写道:“十九峰凹十八溪,溪溪流入漾琉璃。崖阴定有潜蛟卧,喷出清流灌稻畦。”[3](P193)十八溪,苍山十九峰之间,夹有峡谷,幽深回折,构成十八溪。溪水长流,倾碧泻玉,注入洱海。溪水有的悬流飞瀑,雷霆轰鸣;有的清澈见底,四季不绝。琉璃,本为梵语译音,指青色的宝玉。此引申为溪水清碧。稻畦,指稻田。作者在词中描写十八条溪水,各自下泻东流。有的从几丈高的悬崖飞泻而下,飞瀑如练;有的清泉穿石泻岩,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的漾光浮黛,照耀崖谷;有的水清石丽,翠碧交加,且四季不绝,大理田畴,借此灌溉。

吴应枚《滇南杂咏》,其一描述道:“寺前白塔卓三堆,禅室丛丛径委蛇。绕尽周郭多古碣,黄华手拓老人碑。”[3](P190)崇圣寺曾是大理历史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声誉最高的一所古寺,亦是大理佛教密宗大阿吒力教的中心,始建于唐代。据资料称方围3.5公里,房屋有890间,有3阁、7楼、9殿,在南诏、大理国时是王家寺院。三塔中大塔建于唐文宗开成元年,南诏丰佑年间(836年)。南北两座小塔建于北宋大理国时期。卓,直立高耸。禅室,亦称禅林。禅本佛教用语,为“禅那”的简称,指静思,为参禅。后引申为佛教的、僧人的,此处作寺院。丛丛,众多,此引申为一个接一个。古碣,碣为圆顶的石碑,为揭示操行而立于墓前者,此指墓碑。委蛇,亦作委迤,曲折盘纡之貌。此指寺中小径弯弯曲曲。大理乃古叶榆之地,佛教传入较早,历来多古刹丛林。尤以崇圣寺(即三塔寺)为最大,寺前三塔高耸,巍然屹立,气势雄伟,且相映成趣。寺中禅室相连,幽径弯弯曲曲,还有黄华老人等书写的四绝句碑,字体古朴苍劲。

吴应枚《滇南杂咏》,其五描写道:“宛转红墙绿树萦,感通佳处试茶新。望中洱海开奁影,照出山腰玉带横。”[3](P194)感通,指感通寺,又名荡山寺。在苍山圣应峰南麓,莫残溪北面。寺庙建筑宏伟,系大理名刹。相传为东汉时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由天竺入中国,经过大理时所修建,历代几经兴废。明朝洪武间曾大加修葺,建寺庵三十六院,被誉为苍洱诸大寺之最。明太祖曾赐诗刻之于大殿前。至清初仍称为:“西南胜览无双寺,苍洱驰名第一山。”赵波罗、无极(即法天)、担当、杨慎、李元阳、徐霞客等都曾流连驻游,或入寺为僧,留下不少诗文墨迹。杨慎曾在此著音韵学书《转注古音略》,并名其所居之楼为“写韵楼”。寺内有一对联:“奇花龙马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记载明初无极和尚向明太祖朱元璋进贡茶花、名马和清初担当和尚因慕杨慎品学,重居此寺的情况。民间尚流传着与此寺有关的“龙女花”、“波罗岩”、“白虎墩”、“神通坡”等优美的神话传说。寺曾有上、中、下三院,今仅存其中一院,已经过修缮,成为大理旅游胜地之一。奁影,奁本指镜匣,此引申指洱海像是梳妆用的镜子。玉带横,据《大理府志》:“夏秋之分,有白云为带,横十九峰之腰,长亘百里,竟日不散。”这一首竹枝词,作者通过形象思维,展现感通古寺掩映于红墙绿树之中,游人沿着蜿蜒的山路,步入荡山佳境。一边品试山中所采制的新茶,一边放眼湖光山色。特别是神奇美妙的云带,在丽日照射之下,加之山顶白雪及山腰绿树映衬,银光四射,晶莹绚丽,再由澄澈的洱海反映出来,真可谓“玉带云绕数峰碧,五彩虹飞一镜开”,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吴应枚《滇南杂咏》,其七描写道:“鸡足名山古道场,西来迦叶意茫茫。半空云影明于镜,法界三千照佛光。”[3](P196)鸡足山,在云南省宾川县西北,并毗连鹤庆、洱源、大理洱海东北角,又名九重岩。李元阳《游鸡足山记》载:“一顶而三足,故名鸡足,山顶有迦叶石门洞天,谓此山乃佛大弟子饮光迦叶守佛衣以俟弥勒处。”明末徐霞客也曾来到此山,住了三个多月,对鸡足山地质地貌做了考察,写下了2万余言记载及《鸡山绝顶四观诗》。道场,供养佛陀之处。西来迦叶,相传摩竭陀国(古印度)佛祖释迦牟尼大弟子饮光迦叶僧,抱金缕袈裟,携舍利佛牙,来云南传播佛教,入定鸡足山,开华首门为华化道场。蜀汉时建有小庵,唐代扩建,在最盛的明清年代,有大小寺庙100余座,常住僧侣在5000以上。山上松柏茂密,寺庙星罗棋布。它是我国佛教名山之一。法界,本系梵文达磨驮都之译意,指诸法一一差别,各有分界。此引申涅槃之界,入道之境。这首词作者介绍佛教五大丛林之一的鸡足山,坐落在宾川县境内。相传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大弟子饮光迦叶入定处,也是释教古道场之一,为滇中及东南亚国家僧众顶礼朝拜,结集之圣地。山上林峦竟秀,雪云映照,日海凝光,寺院众多。特别是当山顶白云横空,阳光反射,照见人影时,甚为奇妙的自然景观,世称“佛光”。赵州人(今大理州弥渡县)师范,乾隆甲午科(1774年)举人,著竹枝词数十首,其中一首描写道:“渺渺金鸡接玉龙,天长都被白云封。山茶花共梅争放,雪压城西十九峰。”[7]金鸡指鸡足山,玉龙指丽江玉龙雪山,十九峰指大理苍山。这首词描述高山经常被白云笼罩,在冬春交接的季节,山茶花与梅花竞相开放,天气晴朗的时候,登上鸡足山顶极目远眺,可以看见白雪皑皑的大理苍山,还看得见冰清玉洁的丽江玉龙雪山。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竹枝词从不同角度、不同题材,歌咏风土人情,状写地理山川形势,格调清新,形象生动地展示出古代的大理风貌和民族的历史文化。

〔收稿日期〕2006-04-28

标签:;  ;  ;  ;  ;  ;  

竹枝词中的“叶玉”、“博子”等_白族的风俗习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