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山地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地论文,也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使地理学家感到尴尬的是,说不清楚自己从事的地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早年学习苏联,大学地理系设置了一门课,地理学的理论问题,其中地理学研究什么,就属于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讲来讲去,只感到这个问题越来越复杂.当时的难题是,传统的地理学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又研究人文地理环境,研究人和地的关系,那么研究自然规律和研究社会规律的学科怎么能结合成一门科学?我国地理学界现在普遍接受了钱学森的意见,他认为地理科学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并列的现代十大科学门类之一,不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的集合.在这里地理学和地理科学显然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从地理学演化到地理科学后,地理学这个名词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只是地理科学的一个部分,那它又该以什么作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这些可能都有待继续探讨.
关于山地的研究也与地理研究的情况类似,由于山区问题的重要性,全世界成立了不少专门以山地作为对象的研究机构,也有专门的出版物.由于山区环境的特殊性,很早就形成了山地气候学等,而且它的队伍有增加的迹象,如近年有人提出建立山地民族学.所以丁锡祉,郑远昌认为山地学是一个以山地研究为对象的学科群〔1〕, 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像钱学森主张的地理科学一样,它也包括三个层次,基础理论层次,直接应用的技术性层次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技术理论层次,丁氏等称之为基础学科层次、技术层次和工程层次〔2〕.如果这样来看待山地学,就正如余大富所指出的,正确的称呼就应是山地科学而不是山地学了〔3〕.但山地的研究历史,远不能与古老的地理学相比, 山地的综合性与全球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相比也有量与质的差别,现在是否已形成或是否有必要着手建立这样综合的山地科学,可以进一步探讨.
还有一种学科,与我们实际研究有些相似.实际研究确实需要综合,如各种有关山地的研究机构,或对一个山区的综合考察,都需要不同学科相互协作.传统地理学中的区域地理,有人称之为地理志,就是大口袋,能容纳有关这个区域的多种理论、知识和资料.在德文中有这样一类学科,如GERMANISTIK(可译为日尔曼学),SINOLOGIE (可译为汉学),AMERIKANISTIK(可译为美国学)等, 根据德国的百科全书的解释,广义的日尔曼学不仅研究德语言文学,同时应研究德国政治、经济、历史、艺术等等;汉学也是这样,不仅涉及中国,甚至还包括华人文化、历史等.中文和英文中目前尚无这种广义定义的学科.
20世纪下半叶,是科学综合的时代.在下一世纪,山地研究在上述两个方面都可能发展,出现象地理科学一样的综合的山地科学体系,或是一个大口袋似的大山地学,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但山地研究要形成一门学科,需要就其对象山地系统的特性进行理论研究.本世纪末出现的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它揭示了真实世界复杂性来自系统内各要素相互的耦合作用.探讨山地系统的特殊复杂性,就在于揭示这个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特殊的非线性的耦合作用.余大富指出,山地学产生于人们为协调山地人口与生态环境矛盾之愿望〔3〕, 李后强等提出的人地关系协同论,是在陆地系统科学,非线性系统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数理模型〔4〕, 其目的是为寻求调控和优化人地系统的目标与方法.对于协调山地的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实现山区的持续发展,也是适用的.只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揭示山地系统内非线性耦合作用的特殊性,同时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山地系统的研究方法,到这时,山地学才会由一个抽象的概念,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