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神经外科 湖北随州 441300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症中的临床疗效有何不同之处。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至2015年10月7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术两组。对每位患者根据其基本诊断资料及家属意见对其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术的分组,于手术后的1、2、4周对每位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对其术后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观察术后治疗的病死率等情况。结果:在手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都是减少,但跟手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的2周以及4周进行随访,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又进一步减少,与手术前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相进行比较后可发现,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的术后神经功能程度评分对比微创穿刺术组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来说是略高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了微创穿刺术组在术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小(P<0.05),在2、4周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术后总有效率是明显低于微创穿刺数组(P<0.05),微创穿刺术组的术后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的术后再出血率,再比较两组的病死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中可发现,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术后神经功能程度评分减小趋势缓慢,术后再出血率较高,而微创穿刺术比传统开颅手术术后疗效好,患者意识也能很快恢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在临床中将更具优势。
【关键词】微创穿刺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常发生于50~60岁左右的人群,男性略多,春冬季是此病的易发季节[1]。患者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造成的脑内小动脉破裂出血,随后引发高血压并发症。与传统手术方法造成的创伤大、效果不理想相比,近年来,因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术的手术方法对比传统手术方案来说其创伤小、疗效快的好处,已逐渐成为了临床中常用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0年3月-2015年10月78例经CT常规检查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结合患者自身治疗适应症和其家属意见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和微创穿刺术组两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先将患者进行全麻,在C T定位下距离血肿最近处开一道长为6cm的切口,再钻孔并扩大成直径约为3cm的骨窗,之后切开硬脑膜,于显微镜下切开患者的大脑皮质1-2cm,进入其血肿腔,随后吸出大部分的血肿,止血满意后关颅[2]。
1.2.2微创穿刺术:所有患者手术均在24h内完成,在CT定位下,选择患者接近颅骨距离最小且出血量最多的CT层面,确定好穿刺点、穿刺方向和穿刺深度,标记患者头皮,患者在局麻下以其血肿的中心为靶点、穿刺血肿腔,置入引流管,术中尽量吸出血肿,术后行冲洗、夹闭、尿激酶血肿腔引流管灌注引流[3]。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分别于1、2、4周对他们进行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手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来评定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级别。并在1、2、4周内仔细观察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再出血率及死亡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的数据分析,研究中采用的计量资料都是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技术资料的比较则采用x²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经过检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和微创穿刺术组两组的术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的观察随访中,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都是减少,在手术后的2周以及4周进行随访,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又进一步减少,与手术前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相进行比较时,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的术后神经功能程度评分略高,微创穿刺术组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略低,此现象说明了微创穿刺术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在逐步减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在每组39例患者的情况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的痊愈、进步人数比微创穿刺数组低,无效、死亡情况均高于微创穿刺术组;痊愈、进步患者例占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的71.79%,微创穿刺术组则占87.18%;并从患者创伤面积来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创伤面积还是明显大于微创穿刺术组。见表1。
2.3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及病死率比较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术后再出血患者为5例(12.82%),微创穿刺术组再出血患者则为3例(7.69%);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死亡患者为4例(10.26%),微创穿刺术组死亡患者则为2例(5.13%)。
3、讨论
高血压病会经常引起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的变化,而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会发生玻璃样或局灶性出血和纤维样变性、缺血等情况,从而将大大削弱血管壁的强度,最后出现局限性的血管扩张,这些都是患者形成微小动脉瘤的重要表现。患者也会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过度脑体力劳动等其他多种因素引起血压的急剧升高,导致高血压脑出血[4]。
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案中,患者术后创伤面积大、治疗效果不理想等都大大削弱了治疗效果,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术于今年显微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慢慢在临床观察中体现其良好的治疗效果[5]。在本研究结果显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都不错,但从两者的术后疗效来看,微创穿刺术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更能恢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意识状态,也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明显减小了临床中的死亡率,其术后创伤小对患者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便捷。所以在临床对比中,微创穿刺术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聂柳,曹德文,夏鹰,李钢,金虎. 微创血肿穿刺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救治中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1,12:2428-2429+2431.
[2]刘菲菲.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药科学,2016,06:146-148.
[3]张雷雷,张璐,梁宏伟,孙锐. 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照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5,05:71-72.
[4]郑冀,张秀萍,张海英. 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加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02:106-108.
[5]张家盆,张晓龙.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0:779-780.
论文作者:尹常春,王顺帆,刘平,段运华,邱学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血肿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微创论文; 脑出血论文; 两组论文; 高血压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