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市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论文_付凯

综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市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论文_付凯

天门市君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天门市 431700

摘要:随着我国中大型工程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在我国出现。尽管我国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水平方面有所进步,但依然会出现非常多的裂缝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存在,首先要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概念,其次分析产生裂缝的相关原因,提出具体的控制手段和方式,进而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生产的相关成本投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建设的质量水平。本文在此基础之上论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手段以及市政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裂缝控制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大型建筑、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涌入,这些工程的应用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在我国发展成为了可能,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尽管建设水平在不断更新,但还存在着一些质量通病,其中混凝土裂缝,对于建筑物的美观和质量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各大建筑公司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在混凝土裂缝控制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技术研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及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是相对于小体积混凝土而言的,其中主要为当前建筑中大型工程时,其结构的最小几何尺寸,必须应该大于1m的大量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形成过程中,就会出现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收缩裂缝,也就是说大体积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中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度所引起的。具体来说,要想控制温度因素,必须要对温差产生的时间进行两个阶段的把握,第一个阶段是混凝土在初次浇筑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升温的阶段,保证内部温度持续升高,而混凝土外部的温度则有所降低。第二个阶段则是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的降温阶段,这时的降温阶段表现为温度降温速度快,而内部温度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内部温度下降速度较慢。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手段

2.1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

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能够有效的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一般来说,水泥水化热会产生大量的积聚,导致混凝土凝结时温度差异变化较大,而出现裂缝,这时应该加强混凝土各种材料的配合比,良好科学的配合比能够控制好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进而保持良好的水泥凝结缓冲,目前较为科学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参合一些优质的掺合量比例,可适当加入一些抗裂膨胀剂,这样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和耐久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聚合物较多的是优质的粉煤灰、磨细的矿粉,因为这些掺合粉呈现球状玻璃体,具有一定的滚动效应,因此在混凝土凝结过程当中,可提供适当的润滑作用,改善混凝土凝结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尤其可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时,由于绝热条件下温度升高所带来的体积膨胀现象,另外在此基础之上,掺入一定数量的膨胀剂,能够起到补偿收缩的作用,这在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对裂缝的抗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控制混凝土凝结的时间

把握好混凝土凝结的时间,是要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在不同的地区,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之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有一定差异的,一般而言,大体积混凝土的初次凝固时间为8到9个小时左右,而最终凝固的时间则为10到12小时。但如果在温度条件较高的地区,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可适当缩小,内外温差较大,这时裂缝产生的情况较大,可适当加大混凝土凝结时的湿度,为其实现人工降温,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异。而在湿度条件较大的地区,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可能稍微较晚,这种天气的水分流失情况较少,对于混凝土的凝结相对来说是有利的。

2.3坍落度控制

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能够保证混凝土内部的密度和结构的均匀性,因此在控制塌落度的过程当中,可对混凝土进行第二次的震荡,这样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值,不断加大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度,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4明确技术交接的过程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来说,是衡量一个工程队伍质量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在浇浇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时,必须要谨慎小心,在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前,做好必要的技术交底工作,将各项参数在软件软件中进行现实模拟,是减少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在市政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3.1掌握施工环境因素

设计人员在工程开始之前,必须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掌握到位,了解到施工现场环境因素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些重要的参数是影响日后混凝土配合比及浇注温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选择混凝土标号的重要手段。如果设计施工人员没有掌握好环境因素的特殊性,选用混凝土的标号过高,那么在进一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当中,裂缝产生的几率较大。另外在对于配筋的选择上,也应该选择适当的增配预应力筋,这能够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密度,在进行工作时,如果采取科学的后浇方法,可有效的控制施工阶段的收缩应力。

3.2采取分层浇注的方法

分层浇筑的方法可以使大体积混凝土在自然状态下做自然流淌,一般而言,每层浇筑的厚度可将其控制在60厘米左右,这样当一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混凝土热力的向外散发,不断的降低混凝土的温升指,另外缩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导致混凝土不会出现冷缝情况。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由于混凝土泵送时所产生的自然坡度,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结构不均匀,因此采取分层浇筑的手段,可以将其每一个浇筑带进行振动,实现振动流淌,达到均匀铺摊的要求,这样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的密度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非常多,但其温度原因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的主观因素之一,而市政建设又是关乎到民生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注重其质量问题,掌握好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手段,是提高施政质量工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在做工程规划之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裂缝控制手段,避免裂缝出现问题,提高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权.综述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常见通病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33):11-12.

[2]王绍雄.综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J].江西建材,2016(04):90+93.

[3]邓裕昌,唐云霏.综述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常见通病及控制措施[J].低碳世界,2014(11):242-243.

[4]章良年.综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广东科技,2011,20(14):172-173.

[5]范德均.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6.

论文作者:付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综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市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论文_付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