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科技创新的美国投融资机制_纳斯达克论文

促进科技创新的美国投融资机制_纳斯达克论文

促进科技创新的美国投融资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科技创新论文,投融资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美国的经验证明:风险投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支持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投融资机制,是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的产物。风险投资既有对科技成果的筛选、预测和把握能力,又有灵活的孵化机制和高超的金融服务技巧。1958年美国颁布《小企业法》,明确规定小企业管理局SBA为永久性联邦机构,除了为创业公司提供咨询和管理培训服务外,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小企业获得资金,包括提供担保帮助小企业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直接提供风险资金、帮助获得联邦部门的研发项目与合同等,通过对小企业的系统培植,使技术创业的成功概率大大提高,从而在客观上起到了激励全社会进行科技创新的作用。1971年美国成立纳斯达克资本市场。纳斯达克作为高科技企业成长的摇篮,在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也是全球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因此,现在的纳斯达克已不是平常意义上的“二级市场”。

在美国科技创新的历史上,除了政府财政和大型公司的投入外,风险投资、小企业管理局以及纳斯达克市场这三大要素,从不同的角度、层面为处于各个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并且各要素彼此衔接、相互配合,形成了的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很好地发挥了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风险投资利用市场方式化解科技创新的风险,小企业管理局充分采用担保贷款、风险投资、预留联邦研发经费等方式,帮助小企业获取各种资金,大大提高技术创业的成功概率,而纳斯达克市场则实现了创新型小企业的规模性融资,并且为风险投资基金的最终撤离建立良好的退出机制。

1.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主要面向科技型、高成长性创业企业,为这些企业提供股本性融资,同时提供咨询服务或参与经营管理,以期这些被投资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或在资本市场公开上市获取中长期增值收益。

美国现代风险投资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发展的。二战后引发科技创业热潮,尤其是5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为适应冷战需要加速发展高科技;但创业融资的不足是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1958年,美国颁布《小企业法》,成立小企业管理局,并在小企业管理创设“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于是大量的科技小企业投资公司纷纷成立。与此同时,大量风险资本公司在“小企业投资公司”模式外大量组建私人合伙公司,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私人风险资本合伙公司的总资本就超过了政府主导的“小企业投资公司”。在随后的60年代至80年代,风险投资行业经历了成长、萎缩到复苏的起伏,到80年代末,公共养老金和公司养老金的加入,大大扩充了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促进了风险投资的发展。进入90年代,在“硅谷”和“纳斯达克”的双重动力的推动下,风险资本与高科技产业一道在90年代末期步入一个极盛时期。Yahoo、Google、eBay等便是这一时期风险投资成功案例。然而,从2000年开始,以网络股为龙头的股市大跌,直接引发网络、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风险资本泡沫的破灭。2003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和股市的逐渐趋好,风险投资又开始复苏和升温。

2000年是美国风险资本的巅峰,投资交易量为7819笔,投资金额约1050亿美元,而至2003年开始复苏以来,每年基本维持在3000笔交易和200亿美元左右的投资金额。这些接受风险投资的公司,为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风险投资者的逐步退出,通常会选择通过在纳斯达克IPO上市或接受并购,在最高峰的2000年,在纳斯达克IPO筹集资金的金额为254.49亿美元,并购的交易金额为683.53亿美元。通过纳斯达克IPO和并购,风险投资顺利退出,而公司也通过出让股份等取得发展资金,从而在风险投资第一次助推的基础上获得了第二次推动。

美国全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是全美国风险投资机构的行业组织,该协会通过对70年代以来的美国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及其发展情况的系统调研发现:美国风险投资的资本金额占国民经济总值GDP的1%弱,但这些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创造的直接经济贡献达到了GDP的11%。该研究结论揭示了风险投资通过对科技型、高成长型企业的投入,在促进科技创新的同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是巨大的,大约为1比11,充分印证了风险投资机制在美国有效运行。至于风险投资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贡献,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的米勒先生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科学研究的早期阶段有风险投资的参与,使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已由20年缩短为10年以下。

从地区分布来看,美国的风险投资有明显的集中性,重点聚集在加州、麻省、德州、纽约等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都比较活跃的地区,排在前10位的州集中了95%以上的资金。

从行业分布来看,软件业、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医药技术和医疗设备)、通讯网络产业是目前投资的重点。虽然经历了网络泡沫的破灭,但《Money Tree》的最新数据表明:目前技术类行业依然是风险投资的重点,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约占25%)、软件业(约占22%)、通信业(约占9.4%)、网络设备(约占8%)等,约占风险投资总量的65%左右。与此同时,办公和家庭数字化成为新的风险投资热点,而关于新能源、环境领域将是风险投资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风险投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支持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投融资机制,是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的产物。风险投资在运作中,为了追求回报、控制风险,从机制上就有对科技成果进行筛选、预测和把握能力,与此同时,风险投资还常常辅以灵活的孵化机制和高超的金融服务技巧。因此,风险投资在激励创新和鼓励技术创业方面发挥了人可替代的“第一助推力”作用。小企业管理局相关配套政策的刺激以及纳斯达克资本市场方便畅通的退出渠道,也保证了美国风险投资的有效运转。因此,从资金的角度看,风险投资是科技型创新企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助推力”,构成了美国促进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中关键性的一环。

2.小企业管理局

成立于1953年的小企业管理局是美国政府设立的向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政府采购、信息咨询、创业培训等服务的专门机构。小企业管理局除了为小企业提供咨询和管理培训服务外,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小企业创业者获得资金,包括提供担保帮助小企业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直接提供风险资金、协助获得联邦部门的研发项目与合同等,通过对小企业进行相应的扶植和培养,使技术创业的成功概率太大提高,这在客观上起到了激励全社会进行技术创新的作用。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高效率的经济群体,在技术创新、解决就业、经济增长贡献等诸多方面正在显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科技创新方面,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果几乎是同期全国创新成果的50%;来自欧盟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人均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两倍,单位R&D投入产生的新成果是大企业的3~5倍。

然而,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弱势群体,在资金获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有数据表明,约50%的中小企业在创立3年内死亡,在剩下的50%企业中又有一半熬不到5年又消失了,即使剩下的这1/4企业也只有少数能够熬过经济萧条的严冬。中小企业的大量夭折,既是技术创新资源的大量浪费,也是对创业精神的巨大打击,更是导致一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正是基于扶持小企业的初衷,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在帮助创业公司成功方面不遗余力,不断推陈出新。

目前,小企业管理局为创业直接提供的涉及资金的服务项目主要有:

(1)担保贷款

这是小企业管理局向创业公司提供资金的主要渠道。小企业管理局很少直接向创业公司发放贷款;主要是通过提供担保的形式提高创业公司信用度,从而帮助小企业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目前,每年小企业管理局提供担保帮助创业公司取得贷款金额约127亿美元。

(2)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SBIC

小企业管理局通过发行政府担保债券向私人投资者筹集资金,然后利用这些资金为小企业直接提供长期贷款或风险投资资金,以增强对小企业的投资信心。该项目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吸引私人资本的参与对小企业的投资。目前,每年小企业管理局发行约30亿美元的债券用于该计划。

(3)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

考虑到从事研发的风险和成本超出许多小企业的能力,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通过在联邦部门和机构的研发资金中保留一定的比例支持小企业,保护小企业并使其能在同一水平上与大企业竞争。小企业管理局指导并协调10家联邦机构参加SBIR,评价他们的进展,每年向国会报告该计划的运行情况。目前,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每年的投入约15亿美元。

(4)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STTR

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STTR要求5家联邦政府部门和机构在其研发资金中保留一定比例来资助与小企业的合作,这5家机构是:国防部、能源部、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国家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这项计划的中心目的是扩大公私部门的合作,提供小企业与国家主要非盈利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机会。目前,该计划每年的投入约2亿美元,项目主要分布在加州、麻省、弗吉尼亚等技术创新比较活跃的地区。

小企业管理局在成立以来的半个世纪里,直接或间接援助了2000多万家小企业。小企业管理局实施的很多项目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以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为例,SBIR的主要目是利用联邦研究发展基金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起初人们没有想到这笔联邦基金会带来多大的商业化产品,但结果超出想象,技术创新在受助企业中大量涌现。根据小企业管理局统计,SBIR计划中有高达39%项目成功实现了创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商业化历程。

对于投入小企业的各种资金,小企业管理局并不刻意追求高额回报,重在发挥有限资金的杠杆作用,激励私人资本的加盟。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SBIC对长期借款和风险投资所作的设计就非常有利于吸引私人资本。如:长期贷款可以获得10年宽限期,在宽限期内无须还本付息;小企业管理局的风险投资一般不采取对被投资公司控股的方式,因此公司创立者不用担心被投资者架空。所有这些都是一般商业融资方式无法获得的好处,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私有资本的投资热情。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为美国9万家小企业提供了超过400亿美元的资金,虽不刻意追求投资回报,但实际成果却非常喜人,平均年投资回报率在17.7%左右。

除了在资金、担保、研发经费等方面外,小企业管理局还在咨询与管理培训服务、获得政府采购合同、促进小企业的进出口贸易等许多方面帮助小企业成长,正是这些系统的扶植和培育大大提高了美国各类科技创新型小企业的成功概率,从而客观上促进和推动了科技创新。

3.纳斯达克(NASDAQ)

纳斯达克,即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成立于1971年,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子股票市场。经过30余年的发展,纳斯达克已经成为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全球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堪称美国高科技企业成长的摇篮,在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全球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在全美上市的网络公司中,除极少数几家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外,其余全部在纳斯达克上市。在纳斯达克上市的5500多家公司中,约有近2000家属于高科技公司。

纽约证券交易所在上市条件方面较为严格,一些企业资本额小、赚的钱不够多,就无法到纽约证券交易所融资。纳斯达克在成立之初服务对象定位于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建立融资渠道。这些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随着时代变化规模发展得越来越大。目前美国资本市场市值最高的5家公司中,纳斯达克占有微软、英特尔、思科3家。因此,现在的纳斯达克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二板市场”,纳斯达克甚至不得不将自己再分成两大板块:一块“主板市场”和一块“中小企业市场”。这不仅说明了纳斯达克当初定位中小企业的英明,也反映出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群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纳斯达克资本市场的建立,不仅成功开辟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它为风险投资退出创造了条件。

雅虎(YAHOO)是通过纳斯达克上市,实现风险投资顺利退出的典型案例。1994年,雅虎的两位开创人大维·费勒和杨致远以休假的方式离开他们正在攻读学位的斯坦福大学,集中精力将雅虎改成一个大众化的数据库,提供互联网网站信息。美国红杉(SEQUOIA)投资公司的合伙人迈克,当时并不清楚雅虎的发展机会到底在什么地方,但他已意识到,作为一种新兴媒体,雅虎孕育着巨大的商机。1995年,红杉(SEQUOIA)投资公司与雅虎达成协议,前者对后者估值400万美元,以此作为出资基础注入风险投资资金,成为雅虎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推动。雅虎和很多新兴的高科技创业公司一样,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导致成本投入急剧增长,高额的投入和费用支出使得雅虎不得不经常为资金的筹集而奔波。为了走出所谓的创业“死亡峡谷”,雅虎在纳斯达克公开上市筹集到巨额资金,解决了其成长阶段遇到的资金问题,为雅虎快速发展起到了至为关键的第二次推动,使其顺利通过了“死亡峡谷”。1996年4月,雅虎在纳斯达克市场以每股13美元的价格上市,仅一个月内股价就上涨了100%,1998年雅虎股价更涨到了初次上市的10倍。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出售股票也获得丰厚的回报。

在雅虎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在美国新兴高科技公司的创业过程,风险投资和纳斯达克就好像是火箭发射过程中的两级燃料推动器,风险投资负责第一阶段的推动,纳斯达克市场筹集来的资金成为第二阶段的推动力,帮助火箭继续前行。现在很多世界一流的大公司,如:苹果电脑、思科、甲骨文软件、google等,都曾受惠于风险创业基金和资本市场的两级推动,经历过由小变大不断发展的历程。

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尤其是在促进科技创新的投融资机制的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方,上述有关美国风险投资、小企业管理局和纳斯达克资本市场等,只是美国整个促进创新投融资体系中几个关键性的要素,要想彻底、系统研究美国促进创新投融资机制,则需要对美国商业银行、私人投资基金、股票市场、债券不场等各个金融体系的相关运作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与科技包新相天、促进科技创业的元素与规律。鉴于时间和水平,本人仅在已经掌握的情况基础上,并结合国内实际,对未来中国如何建立和完善科技投融资机制,促进科技自主创新提出一些粗浅建议。

(1)政府正确引导资本逐利性,建设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机制

根据专家测算,中国在“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投入4300亿~6700亿元,单纯依靠原有的以财政拨款为主渠道的科技投融资机制,势必难以适应自主创新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科技投融资机制建设过程中,政府应特别注重发挥引导作用,充分利用金融资本内在的逐利性。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风险投资,作为政府都不可能强制其参与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对其掌握的长期贷款和风险投资所做的优惠设计,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能否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关键在于政府能否正确实施对资本逐利性的引导。

(2)重视科技政策与金融配套政策的衔接,提高配套政策的可操作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成为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科技的发展不是孤立的,金融、税收、贸易等相关政策的共同作用,才能促进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因此,在制定科技发展整体计划时,一定要有财政、金融、税收、贸易等方面政策意见的参与,在沟通协调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科技与金融复合型人才的作用,从而使所制定的政策具有可操作性和生命力。因此,能否真正实现科技政策与金融等配套政策的衔接,科技与金融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美国风险投资基金和纳斯达克市场之所以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有一批既懂科技,又懂金融和资本币场运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3)鼓励风险投资,重视建设中国自己的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机制可以有效促进高新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已经为美国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因此,中国应该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本质功能:用市场的方式化解科技创新的风险。在我们逐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建立。目前,中国风险投资一般都通过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方式退出,成本高,且方式单一。因此,中国应尽早启动自己的“创业板市场”,并且完善已有的产权交易市场,允许和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和个人参与对技术创业企业的投资和并购,让风险投资找到合适的撤离渠道,从而建立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

(4)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业务

中国的金融业过去主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为中小企业服务方面缺乏经验和动力。但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关注这一市场,在开发新的业务种类和金融工具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如:有的地方开始试行针对高技术创新企业的专利质押贷款。然而,对于国外流行的资产证券化、可转换债券、贷款调期、票据贴现等金融工具和手段,则运用较少,缺乏相应的运作经验,这在客观上阻碍了中小型科技企业获得适合自身条件的金融服务。因此,作为中国金融业,无论从提升自身竞争力,还是从促进自主创新的社会责任来看,为中小型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促进科技创新的美国投融资机制_纳斯达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