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昌吉供电公司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经济发展和工业创新度需一致,因此企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渐渐增加,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电力设备类型,使供电网络无功要求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提高电力资源需求量,就要求企业将无功补偿装置增设在供电网络内部,积极引荐新型无功补偿技术,为后期使用带来便利。
关键词: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电力自动化;应用
1.智能化与电力自动化概述
现如今,我国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相对于电力资源而言增加了企业需求量,为了符合电力资源发展要求,国网定期对配电网络系统设施进行优化,并在低压配电网络中融入智能化与自动化无功补偿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供电网络低压配电网配送效率,与此同时扩大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范围。电力资源智能化与自动化指的是从发电站内传输的高压电在途径变电站时,在利用输电系统向用电用户传送信息,在这个环节要求电力设备种类要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力设备运行安全性,确保电力资源可以迅速把信息发送到用电用户手中,加强计算机与电力设备元器件的控制力,进而传送更多的电力资源。配电系统自动化、发电站自动化、电力信息自动化和电力故障处理自动规划是电力自动化的重要内容。在应用智能化系统与电力自动化之后,针对供电系统故障问题可以及时检索,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供电网络传输频率。
2.三相平衡化与无功补偿的原理
2.1理想补偿导纳网络
所以,连接理想补偿网络和负荷相就能够把不平衡的三相负荷转换成一个平衡的三相有功负荷,并且不电源和负荷功率不变。
1.2用对称分量法分析负荷补偿
式中(1)-(3)表示补偿原理,负荷导纳表示欲求补偿器,而负荷的导纳不象线电流和线电压容易检测。下面将用对称分量法导出由线电流和线电压表示的补偿电纳的公式。图 1(a)的不平衡负荷由平衡三相正序电压供电,各相对中性点电压的有效值为Ua=U、Ub= ,其中
。线电压为
三角形接法中每支路的负载电流为
而线电流为
线电流的对称分量由(7)-(9)得出
将(4)-(6)代入式(7)-(9)中,可得
一个三角形接法的无功补偿器线电流的对称分量也有类似的表达式,即
对于补偿后的负荷,如果其负序电流为零,则负荷是平衡的;如果正序电流的虚部等于零,则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将等于1,这就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将式(10)-(12)代入式(13)-(14)中,解得理想补偿电纳为
式中: 为负载基波正序电流的虚部,也就是负载基波正序电流的无功分量;
为负载基波负序电流的虚部,也就是负载基波负序电流的无功分量;
为负载基波负序电流的实部,也就是负载基波负序电流的有功分量。
3.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方法
3.1合理选择无功补偿策略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在挑选无功补偿设备时需依照应用环境做出选择,在应用无功补偿设备时不仅能够运用一种,还可多种设备相互配合使用。经济原则是当前主要原则,在应用无功补偿设备时,首要任务是对设备价格进行全面考虑,随后对安装环境进行深入探讨,选择哪种设备。选完之后,需按照设备静态补偿与动态补偿完成安装任务,一旦动态补偿设备不能自行调整,便可使用静态补偿,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区域用电的安全性和供电网络系统的平稳性。如果用电量发生改变,无功功率也会有变化,因此无功补偿设备是根据变化状况自行调整的,调整形式具备一定的全面性,主要原因是单一设备在调整过程中不能发挥其优势。
3.2注重智能补偿投切开关挑选问题
现阶段,投切开关类型非常多,所以在挑选过程中要依照具体情况合
理选择开关,为投切开关有效性提供保障。过零触发固态继电器其运行速度极快,且供电网络不会受到外界影响,过零触发固态继电器的应用周期长,然而节能效果不是很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耗功率。复合智能开关可以实现机电一体化目标,同时运行交流接触器与固态继电器,展现两种开关特性,增强节能效果。然而在应用阶段由于投资成本过高不能实施推广。低压真空灭弧室与永磁操作主要运用的是智能真空开关,其稳定性较好,能够延长设备寿命。
3.3智能补偿无功管控方法
现阶段,智能无功补偿技术是借助抵消负序、无功补偿、抑制谐波完成操作的,在安装阶段必须重视设备安装流程,选择适合的组件。电力系统在运行时要按照无功率大小选用投切值,也可把在供电系统中配置设备,随后安装电压。投切延迟依据是配置时间,方便快捷的进行追踪,充分发挥无功补偿技术的价值。
结 语
科学技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企业发展,为了达到社会对电力资源的要求,供电网络推出了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应用阶段,充分展现无功补偿技术的优点与不足,需不断完善与创新无功率技术,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援军.电力自动化中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研究[J].大科技,2016,(24):67-68.
[2]盛剑辉,李海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功补偿技术的实际应用[J].江西建材,2018,(1):173-174.
[3]张健.电气自动化中的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意义[J].科技资讯,2017,(7):43-44.
论文作者:樊忠冉,罗潇,赵志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电力论文; 电流论文; 基波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负荷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