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消化内科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为分析研究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际应用效果,随机选择住院接受治疗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11月且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4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实验对象,采用统计学中的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方法:对实验组的42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进行治疗,对于对照组的42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单一的美沙拉嗪进行治疗,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实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以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在经过专业化的药物联合治疗后,其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层面的研究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可以有效治疗临床溃疡性结肠炎,其治疗安全性较强,患者对于此种治疗手段的接受度较高,值得在临床医疗诊断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的推广。
关键词:美沙拉嗪;益生菌;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itve colitis,UC)是现阶段临床一种特发性的肠道炎症,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血便等,患者在实际的患病期间还极易伴有肠穿孔、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严重者将会出现中毒性巨结肠症状,严重影响实际生命质量安全。由于UC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治愈性,因此,医疗服务机构应积极进行治疗措施的探究,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实验组42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男患者25名,女患者17名,患者的实际年龄为18~66岁,平均年龄为(48.7+4.3)岁。病程为7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4.4+0.2)年。对照组42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男患者23名,女患者19名,患者的实际年龄为19~69岁,平均年龄为(49.9+3.1)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3.5+1.2)年。纳入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实践研究前的治疗检查,其全部符合《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的相关研究标准。排除标准:排除处于妊娠或者哺乳期的女性、重症UC患者、存在药物过敏现象的患者。此次实践研究在患者家属知晓并签订同意书的前提下进行[1],其中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信息的对比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所有患者进行统一的抗炎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于对照组的42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单一的美沙拉嗪(国药准字:H19980148,生产厂家: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指导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一次1g剂量的口服,每日4次,持续治疗时间为2个月。对实验组的42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进行治疗,美沙拉嗪药物的实际治疗方法同上述对照组患者[2],在此基础上,对患者施以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每日3次,每次4粒,随餐或者餐后口服,持续治疗时间为2个月。治疗期间,责任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发展状况以及日常饮食习惯进行食物的控制,告知患者家属禁止患者在治疗期间食用辛辣刺激、海鲜、过度油腻的食物,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实验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密切关注患者治疗期间各项指标数值的变化趋势,将相关的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为后续的结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实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以及总体治疗效果[3]。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恶心、皮疹、纳差等。治疗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其中,显效: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黏膜全部恢复正常状态,临床症状表现全部消失;有效: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黏膜存在轻度的炎症,临床基本症状改善情况良好;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未有明显消失或者病情加重,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各项身体健康指标未有明显好转或向恶性方向发展。
(四)统计学分析
采取SPAA2.0软件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专项分析,数据对比采用t,数据的计数资料信息以(%)表示,借助X2进行研究组数据与常规组数据之间的检验。P小于0.05证明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层面的研究意义。
二、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在经过专业化的药物联合治疗后,其总体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治疗效果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层面的研究意义(P<0.05)。相关研究数据如下:
三、讨论
现阶段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际致病原因尚未有效明确,调查结果显示,其可能与生活环境、家族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通过对此次实践研究数据的专业分析,可以发现,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美沙拉嗪与益生菌的联合治疗,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率,充分发挥美沙拉嗪药物的抗炎作用。
综上所述,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可以有效治疗临床溃疡性结肠炎,其治疗安全性较强,患者对于此种治疗手段的接受度较高,值得在临床医疗诊断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广宇,吴琪琪,刘泽宇.小议益生菌与美沙拉嗪联合作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杂志,2018,34(15):382.
[2]孙文博,贾超凡,孟向奇.简述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发病机制中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34(14):270-271.
[3]郝新舒,徐志强,吴家豪.小议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8,34(15):384-388.
论文作者:王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患者论文; 溃疡性论文; 结肠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沙拉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数据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