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大麦地镇水利水土保持站 云南双柏 675105
摘要:我国经济逐渐步入稳定化阶段,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我国经济的重点发展内容。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其发展影响着我国亿万人民的基本生活质量,如何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障我国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分析
农业生产和发展离不开水源灌溉,但是我国的水资源日趋紧张,如何最大程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灌溉水源是农业生产发展中应当首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针对性满足用水需求,积极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程度避免水资源浪费,保障生态环境不被破坏【1】。本文着重就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详情见下文:
1.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
1.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
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尤其是自然降水,二是能够有效减少灌溉过程中或土壤地表层水分的蒸发和流失,三是提高用水效益,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四是能够有效改善水质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环境保护。
1.2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
微灌、喷灌、灌溉渠道防渗、步行式灌溉及低压管道输水是目前常见节水灌溉方式,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不同的适用范围。严格控制作物的灌溉水量是微灌技术的最大特点,微灌技术的方式较多,可选择性较强,主要是包括灌溉控制系统、水过滤系统及输水管道等结构【2】;喷灌技术则是所有节水灌溉技术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节水技术, 分为是的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防治渠道防渗也是当前应用率较高的节水措施,其能够有效减少渠道系统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伤,提高渠道输水安全保证率和渠道系统水利用系数,增强输水能力;步行式灌溉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操作简便快捷,装卸简单,能够有效提高灌溉效率;低压管道输水主要是指利用低压管道将井中的水提取出来,利用灌溉管道系统将水传输到灌溉区域内部【3】。实际选择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质及农作物种植结构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合的节水灌溉技术,最大程度发挥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快速实现节水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目前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实际上我国近几年来一直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并加大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总体成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部分地区的推广应用进度缓慢,部分节水灌溉技术并未完全成熟,其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合理选择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目前我国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均有明显的特点,即每种灌溉技术均不能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推广中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而这意味着我国需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和投入,不断开发新的适宜当地的节水灌溉技术,而这将严重拖慢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速度,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进程,因此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时应充分考虑当地作物的类型和水土条件,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学会因地制宜推广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除此以外,农作物类型、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等能够影响灌溉方案和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总而言之,因地制宜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当地地质定形、农作物类型和种植结构等问题,只有推广适用于当地的节水灌溉技术,才能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积极推广应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相关措施
3.1全面统筹规划,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除却部分区域未能及时认清发展形势,紧跟国家政策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外,节水灌溉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也是推广应用中应当及时解决的问题,多数地区未能做到资源型节水,多数情况下农业从业人员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省下来的水用于灌溉其他区域,就最终结果来看并未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针对上述情况相关政府部门后组织应积极调整发展方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开展工作,全面统筹规划农业节水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发展,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前,应先就当地的经济发展、农业结构等多方面进行调整,综合考虑制约发展的相关因素,制定实施高效农业节水体系【4】,不断加快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速度。
3.2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合理规划
在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也应充分利用自然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这样既能节省大量的物力、人力资源,也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地下潜水层当做重要的调节水库,充分发挥补水和存水的作用,能够有效应对降雨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有效平衡补水量和平消耗水量,实现两种水源统一调度,同时也要根据当地的潜水层的补水强度,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例如当地下水位较低时,灌溉区域适合发展井灌技术,如果超采地下水,就要控制上游引水,修建蓄水工程,回灌地下水【5】。
3.3不断提高重视,加大投入力度
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补助和资金投入,积极面向社会招揽专业的人才,出资积极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农民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和节水灌溉技术的认知程度,使其能够积极支持和配合工程建设及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增强其节水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加快各项工作的发展进度。
3.4加快中低产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
事有轻重缓急,政府相关部门或组织应明确未来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发展的方向,明确什么是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按照先后顺序和相关流程逐步完成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中低田改造是应该着重发展的方向,不断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全面统筹规划选择合适的节水技术【6】,不断提高中低田的经济发展效益,然后在谋求节水工程的合理应用和推广。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进程尚处在初级阶段,需要相关部门和组织不断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而且不同的地区适合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也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促进我国高收益节水农业的发展,同时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我国当前水资源紧张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孟祥爱.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筑与装饰,2016,(6):162,164.
[2]张纯锐.探析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1954.
[3]程云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14(2):285-286.
[4]李春节.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4):1191.
[5]张跃飞.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23):56-57.
[6]刘贤刚.试分析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199-199.
论文作者:普国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节水灌溉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论文; 水资源论文; 我国论文; 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