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命题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命题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以“稳中有变、积极创新”为思路,试卷结构和测试内容在承续中有所变化,体现如下:取消一卷、二卷之分,尽量按主客观试题排列,前10题是客观题,以利于答题和阅卷;客观性试题的分值由50分增加为54分,以利于提高全卷的区分度;现代文大阅读的文本由以往的文学性散文改为实用类文本的序言,以体现文本选择的多样性;加强了科技文本阅读和文学作品评价鉴赏的测试,阅读延伸题也在命题思路上有所创新,以利于对教学的引导。2012年语文命题的思路与特点分述如下。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试题内容
1.紧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全面考查语文能力
试题依据教育部高考语文大纲和北京卷的考试说明。而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又是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所以最终的依据是以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来确定试题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试题的内容上有合理的覆盖,从而较准确地评价考生的语文能力。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生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在这些语文知识的范围内,命制了5道试题,分别是字词的字音和词形、句子的常见语病、实词的选用、语句的衔接、文学常识。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能读懂浅近的文言文和鉴赏古诗词,试卷选取3个文本分别从阅读理解、点断、赏析的角度来命制试题。古诗文测试的各道题区分度历年都很好,所以这部分试题的分值是34分,占全卷分值的22.6%。课程标准还规定了经典名篇的必背篇目,并明确提出积累整合的要求,从母语能力发展的角度看古诗文的背诵积累,对书面语的语感和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影响,故试卷中有8分的题来测试名句默写。课程标准提出“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学习目标,语文知识部分的几道试题和默写题侧重考查“积累·整合”,阅读题和写作题中,侧重考查后四项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语文测试的过程即是语文教育的过程这一理念出发,试卷的第10题侧重于考查审美能力,第19题侧重于考查探究能力,而第11题同时考查了审美与探究能力。
语文能力的表征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高考中主要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上。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的过程中语言认知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前者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的保障因子,后者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的促进因子。作为能力立意的选拔考试,在试题中如何体现语言认知能力、语言思维能力的考查,试卷做了积极的探索。第6题的测试就体现了语言认知能力的考查。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题中的三个实词“假”“赆”“多”分别从构词(如:假借)的双音推断、字形的提示(赆从贝)、义项的关系(“多”表称赞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来判断选项的正误。解题的思考推断过程体现的就是语言认知能力。语言认知能力强的考生做对这道题的几率与速度会很理想。
语言思维能力体现在逻辑的严谨、思辨的周延和批判意识方面。试题4考查语句衔接,在考虑句间关系上要体现语义的逻辑关系,在筛选答案选项的过程中要求思辨的周延。所以这道题是在尝试对语言思维能力的考查。
综上所述,2012年北京卷的命制在测试内容上充分考虑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从语文能力的构成方面做了试题编制的探索,力求在内容的范围和平衡上科学合理。
2.体现测试的综合性
试卷的命制体现了综合性。北京卷的阅读延伸题把阅读理解和“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做了整合,今年的试题进一步加大了综合的要素。以第19题为例分析如下: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树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题目先给出了一个相关材料,试图考查考生对与原文有相关性的材料信息进行判断的能力,进而考查对原文与材料之间关联性的把握能力。本题先给出的相关材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在此基础上要求考生自己对题干中的说法“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进行判断,给出自己的论点并进行阐释和论证。试题是往考生理解的丰富性以及思维空间的扩展性方面延伸,要求考生借助于阅读原文所获得的启示和话题,去触类旁通地延展自己新的更丰富的理解和思考空间。
本题的作答也因此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在夸父与殉难的登山者之间建立某种关联性;二是围绕这种关联性,回到文本并联系现实,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
答好这道题,考生首先需要在夸父与文中殉难的登山者之间内在的关联性方面集中进行思考,判断殉难的登山者是否像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否称得上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考生须在夸父与殉难的登山者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沿着两者之间的异与同进行具体思考。就本题的命题导向看,命题者倾向于认为两者间可以在悲剧英雄的意义上建立起本质性的关联。而考生则需要把这种本质关联具体化。其中具体的关联层面,则可以有挑战自然、悲剧命运、英雄壮举、精神永存等等。例如考生可以围绕题干所给的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的信息展开思考,联系到文本中永不熄灭的“心灵的篝火”,认为夸父与殉难的登山者的追求虽然都以失败告终,却都留给人类以永远的精神遗产;也可以论说夸父追日看似不自量力,却与梅里雪山的登山者一样,反映了人类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的追求。
而在具体建立夸父与殉难的登山者的关联性的时候,阐释二者的同中之异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例如有考生认为同是英雄,但夸父和殉难的登山者却体现出不同的悲剧性,夸父反映了中国古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而殉难的登山者则代表了人类超越极限的永恒向往,也是值得赞赏的延伸方向。至于有考生把夸父、殉难的登山者与文本中整日推着一块大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进行类比,并深入阐释三者间精神特征的差异,也同样是别具一格的思路。
当然,如果有考生不同意题干的判断,认为殉难的登山者不足以称得上当代的英雄,只要言之成理,论述深入,亦可取得别出心裁出其不意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道试题不仅体现阅读与表达的融合,还在阅读文本上的选择和考生作答要求的能力上增加了开放性、综合性。综合性还可在知识性的试题上体现出来,只不过是隐性的。以第5题为例: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
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
C.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现出以下共同特点:多用对偶,骈散相间,错落有致。
D.《聊斋志异》叙述的一些故事从内容上说是荒诞的、超现实的,但书中的许多细节描写又极具真实感,细腻而生动。
4个选项都具有综合性,选项A是要考生将具体的作品放在文学类别的框架中记忆。选项B的综合性体现在古诗词内容类别的特点上,咏史咏怀诗和写景抒情诗在理解鉴赏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3.体现测试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本质属性。语文试题的命制要体现实践性,它反映在两个方面:试题尽可能体现真实的语文学习过程,试题要考查考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体验和体悟。前者以诗词鉴赏第10题的第2小题为例来分析:
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
(宋·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
(元·杨维桢《燕子辞》)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明·邱濬《都城春日》)
题干对《柳堤》诗句中的通感现象做了说明,然后要求考生运用通感的知识辨别其他5首诗词中的通感写法。这种阅读属于应用性阅读,即在阅读过程中学习了一个知识,再运用这个知识和相应的技能去解决新的阅读情境中的问题,这个过程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常态形式。即阅读不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获取文本的信息来解决新的问题。今年高考试题的一个创新点就是用应用性的阅读来呼应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体验、体悟,以作文题为例来分析。
作文材料写的是基层铁路工人老计默默无闻而又坚持职业操守的故事。老计是社会上从事着重要工作却又不为人知的普通劳动者的代表。他们没有显赫的头衔,没有丰厚的收入,没有光鲜华丽的光环,但对社会贡献很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的年轻人中,很少有人去关注他们,只是追求鲜花和掌声,渴望“一夜成名”“出人头地”,不屑于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甚至不愿意默默无闻地做事,心态浮躁。题目紧贴现实生活,又有一定的时代感,引导考生联系生活体验、体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基于测试理论的试卷结构
高考试卷应该对应考生的认知层级和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及阅读能力结构。今年试卷的命制力图按以下三个方面来安排试卷结构。
1.认知目标分类的试题分布
试卷中的试题分布按新修订的布卢姆认知目标统计如下:考查记忆能力的试题3道,14分;考查理解能力的试题4道,14分;考查应用能力的试题3道,9分;考查分析能力的试题6道,26分;考查评价能力的试题2道,67分;考查创造能力的试题2道,20分。
2.知识类别分类的试题分布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人类掌握知识的表征形式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正如它的修饰词所表明,能被人陈述和描述。例如,字的读音。简而言之,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的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相对的程序性知识,则并不停留在人们仅能说是什么的状态。它是关于人怎样做事的知识,即用陈述性知识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与策略。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策略性知识也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但它有调控性、灵活性等特点。
试卷的试题按知识维度分布如下:考查陈述性知识的试题3道,13分;考查程序性知识的试题17道,137分,其中涉及策略性知识的试题3道,80分。
3.阅读能力结构的试题分布
阅读的作用在信息社会愈来愈受到重视,人们认为阅读已不仅是获取知识,而是更在于应用阅读解决实际问题。PISA测试的指导意见指出:“在面对新信息时能够克服先入为主的看法,即使这些新信息是与预期相反的,他们能够识别出文本提供了什么,包括明显的和较微妙的信息。同时能够利用超出文本的深刻理解,用批判性的观点来看问题。这种吸收新内容并且与评价相结合的能力对知识经济极为有价值。”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阅读能力结构分解为:理解、评价和发散三个维度。试卷的试题按阅读能力结构分布如下:
通过上表的数据说明,今年的阅读试题在阅读能力测试点上覆盖是充分的,但在内容的评价维度上需加强。
三、基于评价功能的试题编制
高考试题的编制要满足选拔的需要,要能区分本科、大专和不能录取的三类学生,故对分数的离散度有较高的要求。高考在现今的社会背景下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价值取向上需要做正确、积极的引导。今年的试题命制做了更好地实现试卷评价功能(选拔与促发展)的积极探索。
1.提高区分功能,确定试题的难度等级
试卷测试分数的离散度关键在于试题的区分度和难度分布。今年在提高区分度上的做法是避免命制同质的试题。11题和19题都是阅读延伸题,但它们在内容和类型上有明显的分工。11题是从诗词写法方面做阅读延伸,属于写法鉴赏;19题则是从文字内容上做阅读延伸,属于对材料观点的评价。11题是引内评外(用文本中的写法来评述另外的文本),19题是引内阐发(活用原文的材料,联系文本外的材料,对题干的话题谈见解作阐发)。
在难度的设置上,试卷把陈述性知识试题的难度设置为0.85左右,而对程序性知识试题中的分析概括题(17、18题)难度设置为0.5左右。这样不同的试题可以区分不同程度的考生。
2.明确教学引导,确定试题的价值取向
试卷在价值取向方面考虑两个维度:一是对语文教学价值(特别是阅读教学的价值)的引导,二是对教学中的价值观的引导。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要尊重并引导学生正确的个性化解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此我们设置的阅读延伸题,正是要引导教学重视传统语文教学所忽视的问题。19题让考生谈自己的看法,在评分标准中明确“如果考生的看法与题干的判断不同,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就是要引导教学改变学生“被表达”的现象。
阅读的功能从单纯获取知识转向更重视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当代母语教学的一个全球化的趋势。第10题的②题就是试卷做的一个尝试。
试卷的第20题,选择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事迹做材料,让考生写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个材料可以引发考生对职责、敬业、慎独及对生命的敬重等多角度来选择自己要写的内容。这些角度从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引导考生写自己要说的话,意图是和社会需要的价值观相一致,从而引导教学重视联系现实生活,注意对学生做价值观的引导。
高考命题需要研究的问题十分复杂,而语文试题的命制首当其冲,我们愿意和更多的同仁以积极审慎的态度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