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训练伤害现状及预防措施论文_郝少辉 李永刚 刘波

消防员训练伤害现状及预防措施论文_郝少辉 李永刚 刘波

摘要:消防员担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使命,其执行的任务不仅复杂,而且还会经常面临高辐射热负荷、有毒气体等威胁人身安全的现场环境,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训练工作的开展正是通过提高消防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能水平来为其任务的开展提高保障,但是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损伤给消防员的身心带来较大伤害。基于此,本文就消防员训练上海现状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消防员;训练伤害;预防措施

引言:训练伤是指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这也是消防员职业损伤中最普遍的一种损伤。在当前的消防训练中,其训练伤害出现的规律是有迹可循的,针对其损伤原因就能够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减少训练伤害出现的概率。

一、消防员训练伤害现状分析

在焦爱红、蔡创生两人所著的《消防员常训科目训练致伤分析》中可以明确近一年内训练伤发生率为 68.9%,有过两次以上(含两次)受伤经历的发生率为 25.8%,新兵时期的致伤率高达 95.2%。通过数据可以发现训练伤害发生的概率是较高的,甚至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对消防员的战斗素质影响也比较大。一般来说,新入伍的消防员因为还不适应消防训练的方式、内容,因此出现训练上的几率较大。再就是文化水平较低的消防员也会因理论知识掌握不全而导致出现训练上的利率较大。在消防员训练中,主要的训练上有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软 组织挫伤、肌肉韧带劳损、骨折等,而器官损伤基本没有,造成其训练上的训练科目一般也是长跑和体能组合训练或者负重登高训练等。

二、消防员训练伤害发生原因

(一)自身体质

体质包括身体基本的活动能力(如走、 跑、跳、攀爬等)和身体素质(如力量、速度、耐力、敏捷 程度等),在相同的训练内容、方式下,体质好的人往往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训练,而且训练伤害出现的开率也远远低于体质低的人。

(二)心理因素

心理问题是影响消防员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包括多种负面情绪,比如紧张、抑郁、焦虑、烦闷等,还有自身的性格缺陷,比如情感、个性、认知等等。由于消防员职业的特殊性,所有的消防员基本都想处于待命状态下,精神高度紧张,如果执行任务过程中再面临一些爆炸等危险场景就会给消防员造成更严重的身心伤害。以上种种问题就会导致消防员在诶长的训练工作中出现极端心理状态,一种是消防员对训练有着恐惧感,尤其是在一些像高空绳索等难度高、危险系数大的训练项目中;第二种是因为消防员自身不服输的精神经常做出一些超出自身素质承受范围的训练,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第三种是因为训练强度过大导致消防员对训练出现反感。这些极端心理状态的出现就会影响消防员的训练状态。尤其是在年轻消防员中,其从事救援工作时间不长,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经常会被心理问题所困扰,从而在日常训练中出现训练伤害。

(三)防护知识技能、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消防职业因执行任务的严峻性而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其训练方式也具有训练科目、训练内容目的性、针对性较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消防员在实际训练中应该针对性的掌握相应训练伤害的防护知识技能,但是,现阶段的消防员日常训练中仍旧存在部分消防员缺少防护知识技能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问题。还有一些性格好强的消防员本着不服输的精神,损伤还没好就硬撑着参加训练,导致伤势加重,甚至致残。

(四)训练组织不科学

保证训练的科学合理对避免训练伤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组训着片面要求训练进度与结果就有可能忽视对训练伤的防护,甚至有些身体不高的消防员还会在高强度的训练下增强出现训练伤害的概率。再者,还有一些组训者对训练科目的技术要领、 注意事项和训练要求讲解不到位也会误导消防员的实际训练。组织训练不严密,包括管理上的疏漏,对训练者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对消防器材、训练场地、训练环境、训练设施的检查也会导致消防员出现训练伤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还包括消防员的睡敏质量、饮食水平、训练现场的器材使用质量、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质量、天气气候的变化等等多种,都会不同程度上影响消防员的训练效果。

三、预防消防员训练伤害发生的措施

(一)严格入伍健康检查,源头上提高入伍质量

消防部门应该加强对应征入伍人员的身体和心理检查工作,严格按照《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的要求来选用消防人员,从源头上加强整个消防队伍的综合素质,减少其在消防训练中出现损伤的概率。

(二)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

消防员在实际训练中极易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尤其是新入职的消防员,其内心的紧张情绪经常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必须要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对参训的消防人员进行心理训练,让消防员能够掌握自我心理调控的具体方法,真正克服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心理情绪,进一步较少训练伤害产生的概率。

(三)加强健康教育,树立牢固健康信念

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就是让消防员们牢固树立健康信念,通过开展训练伤防治知识教育、个人保护宣传教育来提高消防员的健康卫生知识。由于消防员在实际训练中不仅是受伤者,也有可能是现场的第一应答者,因此教育过程中也需要消防员掌握心肺复苏流程等一般的救急救措施。同时,消防部门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途径来提高教育效果,比如课堂集体教学、现场模拟、张贴宣传画、3D动画、视频等等,使其能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保护自己,保护战友,提高训练的质量。

(四)科学合理进行消防员的训练工作

目前消防员的训练工作主要包括体能训练以及技能训练两种,体能训练有俯卧撑、长跑、高抬腿等多种,而技能训练的种类比较多,包括拉梯、水带连接、障碍训练、灭火演练等等,只要保证训练工作的科学合理才能够防止其在训练中出现损伤。消防部门应该按照消防员的训练内容、训练方式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以体能基础训练为例,可以将其分为两种训练方式,一种是有氧训练,以此来改善身体构成,降低血脂,改善葡萄糖代谢,提高最大有氧能力;另一种是耐力训练,能够有效起到降低病死率、增加并保持肌肉力量,增强葡萄糖代谢的作用。而在一些技巧性较高的训练项目中,教官可以通过仔细的讲解示范来让参训人员尽快适应并熟悉训练科目。对于新入职的消防员,教官需要实施为期两周的适应性训练,为消防员后续的训练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卫生监督工作,落实消防员年度健康检查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卫生监督工作的实施主要就是通过卫生检查工作来了解当前消防员的生理健康状况,比如消防员年度健康检查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就可以为安排训练进度和强度提供参考依据。对存在训练伤的消防员要及时进行诊断治疗,防治致残或成为慢性损伤。相关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消防员的心理、生理、感觉相关、环境暴露、 心血管系统需求、身体灵活性等相关内容来制定完善的卫生监督检测方案,以便更好的掌握消防训练过程风险,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结语:综上所述,消防员是我国最重要的国防组成力量,通过训练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其战斗力,为其任务的圆满完场奠定坚实的基础。面对当前消防员训练过程中出现损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其损伤原因的分析,并通过严格入伍健康检查、加强心理训练、加强健康教育、科学施训、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等方式来进行预防,提高消防员工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志伟,陈曦.消防员常见训练伤及防治对策[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02):130-133.

[2]程金新,杨冀韬.消防员训练损伤问卷调查与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8(02):75-80.

[3]焦爱红,蔡创生.消防员常训科目训练致伤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03):379-383.

论文作者:郝少辉 李永刚 刘波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消防员训练伤害现状及预防措施论文_郝少辉 李永刚 刘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