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施工分包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_贺旭

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施工分包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_贺旭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规模大,投资大,范围广等特点,实施对外分包需承担一定风险,这些都造成对整体项目的管理困难。施工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风险事件频发,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共同承担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责任,一旦分包单位存在不足或管理问题都会造成总包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总承包企业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分包时,须提高对这些风险因素的管理和控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及时发现、处理,根据经验考虑,对于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需制订相应的预防工作,尽量降低这些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总承包;施工分包;风险管理

引言

自改革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大量的建筑工程项目相继涌出。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分包管理制度便逐渐盛行。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文章对建筑工程中分包管理体系进行简单探讨,以供大家借鉴。

1 工程分包概念

从工程项目的管理方面来讲,对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加强其信息化建设,并且将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应用其中,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在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以及软硬件设计方面实现整体优化。正确执行分包商的招标活动,签订分包的标准合同,从根本上保障对工程施工方面以及实际项目设计方面的要求。但是,合法的工程分包仍然存在着众多风险(如工程质量、工期、安全、工程款结算与支付以及政策法律、不可抗力、业主方面等等)也不可小视,那么,违法分包、转包中蕴含的风险就更为巨大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此类现象却相当的普遍。在我国的项目工程管理中,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不仅降低了对项目的决策能力,还浪费财力、物力及人力,虽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应用项目管理系统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但并未因此而重视对项目管理系统的构建,使得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完全达到项目管理的要求,从而降低了管理系统的性能。

2 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2.1 合同风险

施工企业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往往更加重视总包合同的签订过程,对于分包合同的审查、签订、形式、条款等缺乏认识,对于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很随意,在后期的施工中陆续出现合同纠纷、违约现象、工期、安全、质量、验收等都存在严重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在分包合同中没有详细的划分,对总承包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这都严重影响了总承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难以对分包合同进行科学管理。如有些分包商存在不负责任的表现,在施工中存在纠纷,由于在合同中没有这方面的约定,很难进行责任的划分和追宄。

2.2 建筑项目中的制定承包方案

在承包商将工程项目进行分包管理时,有时候存在一些专业项目,那么承包商则将这些专业性强的施工项目指定分包给自己信赖的专业承包方,进而促进工程项目能够更好地实行。此外,在某些国际工程的分包管理中,有很多国家为自己行业发展而强制要求某些国际工程项目中的某些工程归自己国家的承包商所管理施工,进而有效地促进本国相关行业的发展。

2.3 工程分包管理遇到的问题

在工程实行分包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本文对工程分包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1)分包商的评估机制不健全。在工程的分包管理中,经常会遇到款项到账迟缓、施工安排不及时以及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沟通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分包商的评估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因此,完善并实行健全的分包商评估机制已是必然的趋势。(2)不认真执行招标活动。在分包商实行招标的过程中,因其不透明、不公正和不公开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较差,业务能力相对欠缺,给工程分包管理埋下很多隐患。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正确有效地执行分包商的招标活动并签订分包的标准合同,对分包商实行实时管理和建立监督机制。

3 如何规避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3.1 加强专业人士的引入和市场发展

由于科技的飞快发展,在当今时代中专业人员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企业建筑中也不例外,只有注重引进先进的分包管理人才才能更好的实现对企业工程项目的分包管理。我们必选要加强人才的素质培养,同时还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分包管理体系更加地完整。此外在当前建筑分包商市场上,有许多专业性较高的工程项目,因此企业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分包管理时,要注意对整体的专业建筑工程进行承包,并且还要依靠项目部的要求,对分包的工程项目进行整体管理。此时在对承包的项目进行协作分包队伍的引进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则和法律来进行,从而保证对协作队伍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3.2 工程分包的法律性质

在法律性质上,建筑工程分包合同属“并存的债务移转”。债务移转又称债务承担,指基于当事人协议或法律规定,由债务人移转全部或部分债务给第三人,第三人就移转的债务而成为新债务人的现象。违法实施的分包,主要为主体要件缺陷的分包,如不具备从建设单位承包工程资格的分发包人实施的分包活动。其法律依据是《建筑法》第 26 条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3.3 实行分包商的评估机制

随着社会对绩效评价的追求,对事物实现专业的评价评估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时至今日,上至政府、机关单位,下至民营、私营企业,都越来越多地使用绩效评估系统。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性极强的工作,各个阶段的项目在建设方面都需要应用项目管理。因此,将分包商的评估机制应用到工程的分包管理工作中,在管理方面可以做到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评价,也可以解决在工程分包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在工程的分包管理中,承包商和建设方对分包商以往的项目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估。在分包商通过评估之后,如果总承包商认为分包商还不具备其对项目的建设能力,就需要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其进行专业的评估,从而达到有效评估的目的。

3.4 选择合格分包商,签订分包的标准合同,做好事前预控

选择的分包商一定是综合能力强的,满足特定项目需要和管理要求的合作伙伴。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在合同签订阶段,承包商需要拟订具体的承包合同,并对各个条款的细则进行斟酌并仔细确认。在与分包商签订合同时,必须使分包商满足具体的施工要求,尤其是在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方面,对分包商的资质和委托书进行仔细的核验,经过上级领导的签字批准后,签订标准的分包合同,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的条款进行。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分包管理制度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建筑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系统地建筑分包管理体系,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永喜,张鹏.完善项目分包管理体系重点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153-154.

[2] 李艳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J].建筑技术,2016,47(6):565-567.

[3] 李金.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分包工程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146.

论文作者:贺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施工分包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_贺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