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评的社会功能_书评论文

论书评的社会功能_书评论文

书评社会功能浅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书评论文,功能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本文对书评在社会中产生的效能,从认识、信息传播、教育指导,控制、审美五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书评 社会功能

书评以图书评论的方式对社会现象作直接和间接的揭示,它满足了大众精神生活需要,也丰富了物质文化,表现出多方面的社会功能。

1 认识功能

书评者站在中介的立场上将作者旨意介绍给读者,使读者了解到某书的内容特色、写作技巧或该书作者的秉性学识、才华情操,认识功能得以实现。假若将功能作一层次上的划分的话,认识图书和作者是书评的基本功能。因为哪怕是最简洁的书评,它也需要向读者概括出此书的特征与特点来。信手拈来的任何一例书评,均可看出书评提供认识图书的文字段落。认识的含义有几个方面。其一,认识图书作者、出版意义;其二,认识图书内容;其三,认识图书编撰上的不足。

萧乾先生曾在《创作与书评》一文中说过:“一篇未把原书轮廓描入的书评则象在水中建房子,既无基础,又不能为人所捉摸。因此,一个清楚的内容展示是必需的。”美国书评家西斯曼也有相同见解,他提醒书评家:“别忘了简略地复述情节和有关争议。我想,没有什么比一篇书评除了提及一两个插曲,洋洋洒洒地写了2000字的风格、技巧、地位,但还没告诉人家怎么回事令人恼火的了。”[①]由此可见认识内容的重要性。但这只是书评认识功能中的一方面。有不少的书评也介绍作者,以“读其书知其人”。作者的生活环境、文化构成、思维方式是图书思想的决定因素。因此,从帮助读者认识图书这一功能来讲是书评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 信息传播的功能

书评是图书信息传播的载体,包括多层含义。其一,当读者无暇去书店浏览新书时,报刊中的书评栏和专门性的书评刊物提供新书出版信息、再版与初版同异信息,并为图书馆采购新书提供方便。含义之二,在出版量越来越大的今天,任何一个读者都无法阅读完本领域全部图书,借助书评可以快速了解图书有关信息以决定取舍。含义之三,书评成为图书发行部门用来促销、宣传图书、推荐图书的工具。含义之四,书评是图书馆揭示馆藏,提高流通率的重要手段。最后,书评还是出版业收集读者阅读意见、接受读者监督的信息反馈来源渠道。

书评是传播信息的桥梁。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恩格斯为了扩大影响,接连写了九篇书评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上对《资本论》进行了评论。正是因为书评的宣传,《资本论》这部经典性著作出版的信息才得以被读者知晓。图书是商品,书评有商品广告的性质,一篇《新版〈辞海〉新在哪里》让已拥有《辞海》(老版)的读者都“心动了”、“决定买一部”。滞销的图书因书评的介绍、争论而畅销。书评是为图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图书的连接线。书评在图书馆也能找到它的市场。广泛的书评揭示了丰富的馆藏,同一书引起不同的评价,刺激读者借阅的热情,组织馆员和读者为购进图书撰写书评,会引起更多读者的注意,增加流通率,诸如此类,信息传播的功能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西方国家尤其注意书评传播信息的功能。如美国历史学会编辑的《历史学专刊》提供信息的书评占了总篇幅的50%,它并不侧重于某本书的好坏,而是告诉读者,本书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篇幅、作者、主要内容。有的读者认为买一本杂志,杂志上书评成堆,等于买了一座小图书馆。“应该提倡和欢迎这种信息性的书评。”[②]

3 教育指导功能

书评作为精神产品其指导教育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导致人们思想观点的迷茫和一时的偏狭。图书著作者的国家特色、阶级立场、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在图书内容中的反映也有可能使一些读者囫囵吞枣般地吸收和接受。倘若没有正确的引导,思想上的混乱必然导致行为的失调。所以书评负有指导读者、分辨是非、评判价值、正确处理合理吸收和排斥之间关系的使命。这是社会对书评的信赖,是书评不可推御的责任和义务。书评的教育指导功能于这个过程中也便得以实现。

古今中外书评在指导读书上功用的发挥可谓十分充分。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于以后120多年间士子读书的门径和方向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是从龚自珍到鲁迅的一些进步的和革命的人物,也都把它作为读书的入门指导工具,因而受着程度不同的影响。”[③]张之洞在1875年与《书目答问》同时编写的《輏轩语》中,曾经向四川的读书士子们宣传了《四库全书总目》的功用,他说:“今为诸生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问门径矣。”又说“《四库提要》为读群书之门径。”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在《论战斗唯物主义意义》一文中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能为我国读者登载一些评介无神论书籍的文章,说明哪些作品在哪一方面适合哪些读者,并指出我国出版了一些什么书,还应该出版些什么书。”[④]这也是从书评的指导教育功能出发的。

书评指导教育功能的发挥在今天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引导人们多读爱祖国、爱科学、爱人民的科学文化作品,鼓舞人们斗志,激发劳动热情,这种引导是书评长期的使命。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了解和认识世界,扩大我国人民的视野,学习有益的知识和经验,进口和翻译出版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和文化艺术作品将会逐渐增加。书评既要向读者介绍其中进步和有益的东西,又要批判其中反动的东西。这就是现实书评指导功能的加强。

书评的指导教育功能一直为我国政府所重视。新中国建立以来,出版总署、中宣部就加强报纸杂志上的图书评论多次作了指示。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印发《全国图书评论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再次说明“搞好书评工作对推动出版事业的发展和指导读书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重视并加强书评指导教育功能的发挥是提高全民族精神文化素质的有力举措,是图书出版后引导读者阅读的进一步工作,是编、印、发、评、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 控制功能

书评的控制功能主要在图书出版领域中发生效应。在影响图书出版的诸多因素中,舆论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书评代表读者、反映民意。开放型的出版机构以重视民意、沟通读者为特征,通过书评这一渠道了解信息、有意识地改进不符合读者意愿,不符合社会潮流的选题、版式、装帧,书评的控制功能得以实现,它起到调节出版与读者供求关系的杠杆作用。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当前工作的重心,强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切商品都要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图书商品如何适应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的激烈竞争、发挥书评控制功能是一重要手段。书评以图书的内容、形式作为评论对象、题材、观点、论述、版式、装帧都成为它评介的材料。任何一位编辑都不可忽视来自书评的信息,注重从选题、作者、编排、校对、装帧、印刷等方面创“优质、高效”。《中国图书评论》登载的《惊人的剽窃典型》(评《中国商业经济史》)、《(鲁迅作品辞典)指谬》和《新动向和新招数:评华文出版社的“骗述”》(评《房中术·炼丹秘密·醉八仙》一书)等文章,应是对出版者和编辑者的有力促动,相信任何一位出版工作者在这秉笔直书的批评中都不会无动于衷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图书市场的竞争实质是图书质量的竞争,出版社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对社会变化的文化信息的收集、分析、评判、作者的选择、选题、组稿等战略决策上,要提高图书质量,也可通过书评控制功能的发挥,根据市场信息,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发,设计出产畅对路的选题,出版符合图书市场需求、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新颖图书来。

书评对出版者而言是读者的代表,对于读者而言又代表某一时期的出版方向和阅读重点,对读者阅读施加影响,为其选取读本,引导读者阅读已选定的图书。同时对图书作者它也有必然的控制职能,表现在利用书评以读者的名义对原书作者施加影响,激发和引导某一作家或某一作者群创作或修订出适应出版部门需要的作品,控制其不良出书诱因。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著作者的思想会受到金钱的诱惑和腐蚀,直接影响到图书作品的质量,有的作者以读者对象、发行量为写作取向,已经从“十年著一文”变化成“一月写一书”,书稿中的精雕细刻,字斟句酌已不多见,加强书评的控制功能,从最低的起点来说,无疑会使作者有所顾忌,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必然会增加作者心中读者的份量,提高读者的地位,从而注重作品中的观点、品味、遣词造句等各方面。在图书出版流通过程中,仰仗书评的控制功能对出版者、作者、读者发生作用,是由书评的性质所决定的。

书评控制功能能否充分发挥受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当一部书籍不符合社会潮流,内容观点出现明显错误时,书评的严厉批评,不仅没有控制住读者,反而诱发了读者的阅读热情,刺激了读者的阅读欲望,某些出版部门为金钱所诱惑,也爱打“擦边球”追求经济效益。面对读者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理,书评应该注意评论的方式方法,发挥教育引导的功能,以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为己任。面对非法出版物,书评更应以舆论的力量,唤起全社会的行动,予以狠狠打击,保证书评控制功能的正常发挥。

5 审美功能

图书的美学价值集中体现在图书的内容与形式上。美在于发现。读者的文化水平与审美水平不同,美的发现能力相异。通过书评对图书美的揭示,感染读者,使之在受到文化教育熏陶的同时也得到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这便是书评审美功能的体现。

1、图书封面造型美的揭示 封面设计是书籍形式的主要部分,是书的服装衣饰,它通过色彩、线条、形态等合于美的规律的融合,从不同角度反映图书内容。近几年来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我国书籍装帧艺术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涌现了数量可观的优秀作品,评价这些作品也是书评的任务之一。在众多的书评中,有的侧重图书外观,从封面入手,引导读者欣赏构思的巧妙,再将内容主题溶入其中。如在《品书粹集》这本书评集中,有4篇是专门评介图书装帧的。[⑤]书的形式美中特别是封面的构图、色彩、书题字是最先吸引读者的,书评对封面美的形象揭示和宣传,必然会引起读者的喜爱之情,产生“先睹为快”和“亲眼看看”的欲望。这种引导在缺乏审美意识的读者那儿更是必需的。

2、图书意境的审美 意境是指图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作者在所创造的作品中必然表达主观的思想情感。古人曰:“情者文之经”,就是对这种现象有高度概括。情感是艺术的内在生命,艺术形象的神似体现了作者的主观精神。这种作品与作家的有机统一是形成一种崭新的艺术境界的基础,它能使读者从作品所提供的有限的具体文字中感受到作品之外的更深刻、更丰富的东西,从而使人留连忘返,获得美的感受。书评的审美从书外走到书里,再从书里走到书外,如此这般做一番纵横驰骋的探索,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所谓“象外之旨”、“弦外之音”、“味外之致”都淋漓尽至地表现出来。

图书评论活动符合人类一般审美活动规律。图书是人类文化活动的载体,书评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一部分,人们从事的书评活动是客观的美的规律同人类的审美理想的统一。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由于社会实践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审美观点、审美标准的不同,对于同一图书常常产生不同乃至对立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即使同一时代、同一阶级的人,由于生活经验、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的不同,也会产生美感的差异性。鲁迅先生说得好。“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书评的审美功能代表了读者的审美水平,也提高了其它读者的审美意识,帮助了不同读者从不同角度欣赏图书,对图书的自然美、形式美和内在美产生相同的、局部的美感的共同性。

书评的社会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或许其社会功能不十分明显,但它对于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丰富社会的精神生活,约束社会出版方向却自有其内在机制。我们都不应忽视它。

O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Book Review

Wu Ping

(Colleg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Wuhan University) 〔Abstract〕The article expound detaily the usefulness of book review in society in five aspects:knowledge,information transmission,instract,controling and appreciation of beauty.

注释:

①转引自.书评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90页

②周谷城.书评要实事求是.书评研究,27页

③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4.249页

④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608页

标签:;  ;  ;  ;  ;  

论书评的社会功能_书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