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培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北地区论文,体系论文,城镇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11(2007)—02—0074—(05)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推进缓慢,城镇空间结构变化迟滞,城镇体系发展整体处于无序状态。而导致目前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对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由于经济发展与投资总量不足导致缺乏强有力产业支撑是东北城镇体系发育水平低的重要原因[1]。因此,在东北地区振兴过程中,必须通过产业的规模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与布局调整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空间结构有序转变以及城镇体系建设,建设城市化推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
一、东北地区产业与城镇体系发展的空间关联特征
东北大多数城镇发育以及城市化推进均是依托特殊的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在国家重化工业基地布局的带动下形成和发展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进了城镇体系结构、城市化地域形态的转变。而城镇规模的扩大与空间功能的提高也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空间载体支撑,使东北地区城镇体系演化与产业发展总体上表现为适应与反馈的互动关联态势。
1.城市整合与产业联系的空间耦合
目前,东北地区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长吉以及哈大齐等近域城市整合形态初显。影响各近域城市整合体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产业联系是推动城市整合的最主要“节点”[2]。辽中、长吉与哈大齐等城市整合体中各城市之间在资源要素、产业发展、技术资本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从而促使生产要素在近域城市之间实现自由的流动,密切了城市相互作用关系。如长春和吉林两市,随着城市之间以交通走廊为载体的产业联系行为频繁发生,使得两市间的人口流动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商务往来人口比重已成为主体人群,占总往来人数的29.4%(表1)。表明长吉之间企业间联系正逐步增强,而由此带来的是两市化工、汽车、电力等产业分工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从而促进了长吉城市整合的形成。而城市整合也驱动了各城市间的产业互动,从而强化了自身优势产业,大大增强了城市竞争力。
2.特大城市发展的产业促动效应明显
目前,东北地区8个特大城市(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吉林、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构成了区域城镇体系的骨架。这些城市的产业基础较好、层次较高,使城市发展的产业促动效应作用突出。2004年,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的二产增加值以及三产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0.368∶0.575、0.494∶0.471、0.456∶0.523、和0.435∶0.514,总体来看,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城市的功能,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促进了城市不断向现代化发展;而吉林、鞍山、抚顺、齐齐哈尔等资源加工型城市主要是依托矿产资源建立起来的,其发展也主要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大量的生产技术人才等。并且,随着各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其产业集聚对城市化发展的带动作用也十分突出,表现为非农产业发展以及生产总值的提高与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表2)。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将会促进城市极化效应的发挥,进而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条件,有利于产业的进一步集聚。
3.区域产业发展的城市空间强势极化
东北地区大城市的产业空间极化作用非常强,主导着区域产业的发展。从1991—2002年,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占本省的工业总产值和GDP的比例逐步扩大。1991年大连与沈阳的GDP之和占辽宁的32.1%,而到了2002年,沈阳和大连两市工业总产值和GDP分别占全省的40%和42%(图1);1991年哈尔滨与大庆的GDP之和占黑龙江的35.8%,而2002年,工业总产值的65%、GDP的43%集中在哈尔滨和大庆两市。长春更显示了超强的极化作用,1991年长春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吉林省的15.5%,2002年却达到37.7%,产业集聚呈强势状态(图2)。在空间分布上,区域产业增长中心(四大中心城市)的个数没有改变,而次级中心(鞍山、抚顺、吉林、齐齐哈尔等)发展比较缓慢,甚至出现在各省经济版图中增长作用有所弱化的趋势[3],这也说明东北地区产业极化呈强势发展,产业集聚仍将是东北地区经济地域运动的主要趋势。
图1 东北三省各城市规模结构
图2 东北三省各城市工业总产值空间分布
资料来源:张晓平,刘卫东.《我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组织的演变及优化途径》。
4.城市化整体滞后于产业结构演变
通过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发展过程的历史考察,并和国内外老工业基地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东北地区走的是一条“限制与压抑”的城市化、“片面与畸形”的工业化道路。一方面国家计划投资的重化工业基地建设,推动了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在片面追求国家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作用发挥思想的指导下,大城市病问题十分突出,城市新区开发与空间结构转变滞后,城市职能趋同,就业结构,尤其是非农就业结构变化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变化[4],使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滞缓,1996—2003年城市化的年增长率仅为0.51%(图3),远远落后于同期年增长率3.22%的全国城市化增长速度,并且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规模结构以大城市为主。
图3 东北三省与全国城市化增长率比较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东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十分缓慢,城市化地域推进过程中城乡“二元”严重分割,使东北地区在整体上表现为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且两者尚未实现良性互动(图4),造成城市化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扩张、新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拉动与载体作用明显不足。
图4 东北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比较
二、东北地区产业支撑城镇体系发展的趋势导向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因子日趋多元化,产业结构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贯穿于区域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始终,使产业结构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表现出知识化、国际化及整合化的演变趋势。由此将促进东北地区城镇发展及其空间体系的高级化演进,而其空间功能也将进一步强化。
1.城镇空间结构载体功能强化
产业结构知识化反映了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产业结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的变化过程,其产业形态变化趋势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工业基础雄厚,科教实力较强的综合经济区域,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知识化发展具有明显优势。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将强化东北地区科教实力较强的超大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等)的综合性服务功能,进而成为未来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主体空间载体。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将带动吉林、鞍山、齐齐哈尔等大城市加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结合,而中小城市将不断承接大城市的生产性职能。通过城镇空间网络中各节点城市的功能强化,将会促进区域空间结构功能的整体优化,进而实现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支撑与载体功能的强化。
2.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外向化
产业结构国际化是在各国经济开放条件下产业地域分工体系演变的结果。东北地区拥有大连、丹东等沿海口岸城市和满洲里、绥芬河、黑河等沿边口岸城市,口岸城市是东北地区对外联系的窗口。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结构国际化成为东北地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产业结构国际化的推进,将直接促使口岸城市的地缘整合以及区域外向化地域的构建。东北地区口岸城市的地缘整合应在国际经济合作背景下,将边境地区的资源利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地缘整合节点,通过培育边境经济合作区来促进口岸城市的外向化建设及其功能增强。同时,未来东北地区将重点加强大连、沈阳、长春的外向型地域空间建设,以各类开发区建设促进城市的外向化,使区域产业发展不断地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3.都市区圈层空间建设整合化
产业结构整合化是产业要素与部门结构重组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东北地区的许多城市都是在资源开发和生产基础上形成的,趋同现象严重。在城市间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合作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产业结构整合化已成为东北地区协调发展以及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必然选择。产业结构在空间上整合将促使大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与都市地域建设。依据东北地区特大城市当前产业部门结构与空间布局结构的发展特征,在产业结构整合化的发展趋势下,未来东北地区将重点建设目前正处在郊区化阶段的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大都市区,基本格局是构筑核心区、边缘区和吸引区相结合的都市区圈层化地域空间结构。通过产业结构的整合化发展,实现都市地域范围内空间整合化发展,提升都市地域整体功能。
三、东北地区产业支撑体系培育的建设重点
产业发展是区域城镇空间发展的重要支撑,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工业发展基础雄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强化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空间合理配置,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不断调整其空间布局,通过对产业的空间调控促进东北地区城镇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1.产业空间协调与城市群体地域整合
在新型城市化的总体趋势下,未来东北地区将构建以“三群一带”为主的空间骨架(图5),即辽中、吉中、东北北部城市群及沿海城市带[5]。依据各城市群(带)的发展特征以及存在问题,未来应强调各城市群(带)之间以及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产业与功能的有序协调,提高区域城市群体的聚合力,促进城市群地域整合。
图5 东北地区“三群一带”空间布局
辽中城市群未来重点是发展装备制造业、特殊钢材、机电一体化以及商贸和服务业;在城市群内部,重点发展以沈阳为中心的汽车生产,以鞍山为依托的钢铁产业,抚顺、辽阳重点是发展石化工业,铁岭则以生态产业为主,促进城市产业联动发展,提高城市群竞争力。吉中城市群要突出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光电子、绿色农产品及生物医药产业的带动功能;在城市群内部,重点加强以长春为主体的汽车工业、以吉林市、松原为主的石化工业的发展,强化四平和辽源的汽车零部件以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形成城市群的发展主轴带,促进城市群地域整合。东北北部城市群发展重点是综合性石化工业、动力设备、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及旅游业;在城市群内部,规划构建以大庆为节点的石化产业格局,哈尔滨以动力设备为主,齐齐哈尔则应强化机械制造产业,绥化为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伊春、鸡西则构成特色旅游带,通过工业带构建,全面提升城市群的产业集聚力。沿海城市带的发展要强化造船、电气机械、海洋产业以及金融、贸易和旅游业等;在城市带内部,规划加快大连造船、石工等产业发展,丹东应强化国际产业分工,营口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盘锦市是区域石油基地,葫芦岛则应重点发展石化与机械产业,通过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
2.产业体系重构与典型地域空间优化
从区域发展历史与功能特征分析,东北地区的“典型地域”主要包括资源型地域和边境地域。依据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应促进东北地区资源与边境地域通过地域自身产业体系重构与综合能力增强,实现地域空间结构优化。东北地区资源型地域发展的重点是强调资源开发与加工的产业与空间整合。采取“集中型”城市化道路,限制工矿小城镇发展,重点发展大中城市(鞍山、抚顺、大庆、鸡西等),强调区域要素与产业的大城市聚集及产业整合化,培育、壮大区域增长极。已陷入资源枯竭的辽源、阜新、伊春等城市应将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资源深度加工与综合利用,同时重点培育接续产业;而鞍山、本溪、鹤岗等城市则应依托基础好、规模大等优势,强化城镇合并与矿点调整,突出城镇特色,大力发展服务、流通、商贸业,提升城镇的集聚能力。东北地区边境地域未来发展的主线是城市空间优化与产业结构的地缘整合。重点将边境地区的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作为地缘整合节点,重点加强跨国经济合作区的建设,进一步强化满洲里区域合作区、黑河经济合作区、绥芬河经济合作区以及图们江三角经济合作区等的整体功能,逐步发展成为边境经济合作带。同时,加快建设大连—黑河、绥芬河—珲春—丹东等“港口—边境”城市整合通道建设,实现“南港北岸、南北互动”的发展格局,促进地域空间功能优化。
3.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城市职能体系优化
在产业结构日益高级化的趋势下,依据目前东北主要城市优势职能的发展特征,未来东北地区将形成超大城市服务化、大城市工业化、中小城市特色化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6]。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等超大城市未来应重点发展现代新兴服务业与强势服务业。利用各城市的科技、信息优势,积极发展决策咨询、广告策划、规划设计、评估等现代智力型服务业,此外,进一步加快各城市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利用城市的区位优势及经济基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强化各城市现代服务化功能。鞍山、吉林、抚顺、齐齐哈尔、大庆等大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是新型工业职能水平的提高,这些城市必将成为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主体空间地域,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这些城市资源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的改造,同时依托高新技术,重点发展现代机械制造、石化、能源工业等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东北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应强化自身产业要素集聚能力,如葫芦岛、白山、伊春、松原、满洲里等,应依托具有地区优势的区位与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矿产开发以及边境合作等产业[7],特大城市近域中小城市还应强化与中心城市的产业配套,增强支撑功能。
4.新产业发展与中心城市空间地域重组
东北地区作为工业基础雄厚,科教实力较强,未来应大力发展以高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重点将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等中心城市培育成为现代新技术产业基地,提升城市产业结构的层次,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地域结构。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光电产业、生物工程、应用软件、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鉴于目前各城市核心区用地紧张、人口密度过高、交通拥挤的产业发展区位状态难以满足新产业发展需求情况,规划各城市新产业布局取向是:近期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新型城市边缘区域,而远期在城市郊区建设卫星城镇,以承接工业、教育等核心区功能要素的扩散,培育区域高新技术服务中心。[8] 新产业郊区布局的强化,将促使城市其它功能地域与之发生较强的关联效应,从而实现集聚“经济”。促进科教资源空间聚集,建设大学科技园区;调整交通、仓储、商贸要素结构与节点布局,在各城市郊区建设区域性物流园区、城乡批发商贸中心等,通过城市边缘区的不断开发,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实现工业、居住、商贸等城市空间地域的重组和优化。
[收稿日期]2005—05—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