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的更新和实践,这也促使电力的规模的不断扩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在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实际开展中部分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排除变电设备及线路故障,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110kV;变电检修;质量提高;对策探讨
引言
变电检修工作是当前电力企业日常工作项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检修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变电站供电安全,但是由于变电检修工作涉及范围较广,工作环节复杂,并且通常在带电、有毒气体以及易燃、易爆的环境下工作,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受到极大地威胁。由此,变电检修中工作人员自身心理素质以及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时常伴随着检修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产生,对供电安全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加强变电检修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成效,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为后续工作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1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主要内容
为了保证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质量,需要明确变电检修的主要内容才能找准工作重点,对于该项工作来讲,主要包括线路环境监测、电气检测两方面。线路环境检测包括线路内环境和线路外环境对其所造成的影响,线路绝缘检测、接地检测等,则归分到线路检测范围内,线路中比如玻璃等不良绝缘物,是绝缘检测的重点,同时,还要对绝缘体及光纤进行测污操作,这些都是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的内容。
2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2.1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中常见危险因素分析
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中存在众多危险因素,影响着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中主要包括现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日常工作状况,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现场环境中可能存在有毒气体,易燃、易爆危险品威胁到检修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变电检修现场部分设备需要高空作业,甚至带电作业危及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不仅环境因素对检修成效存在影响,检修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操作流程以及检修方法同样会对电气设备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设备检修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检修流程,结合设备的检修特点选择合理方法,并以检修人员自身经验和技术为基础,评测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制定科学检修方法。同时,为了避免检修中出现漏洞,造成危险因素的遗留,首先应及时的对检修工作进行分层排除,尽可能将潜在危险把因素找出来,进行整理和分析。但是由于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检修设备较多,相应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大,工作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疏忽的盲点,所以检修人员应保证对检修时各项数据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和设备名称,将危险发生系数降到最低。
2.2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1)检修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差在变电检修工作中,检修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情况,直接影响检修质量和自身安全,由于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是一项复杂且危险的工作,对于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检修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突发状况,专业素质经验能够保证检修工作质量,尽可能的将危险因素降到最低。但是就目前变电检修人员队伍而言,尚不具备高专业素质,缺乏科学合理的专业检修技术,加之工作过程中检修人员的疏忽和心理素质不好等因素,增加变电检修工作的危险系数,对变电人员自身安全以及设备正常运转造成深远的影响。(2)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技术水平偏低我国电力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用电需求量与日俱增,由此加剧了电力行业建设压力,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当前我国电力系统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电力行业相关技术水平仍然较为落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的电力企业在针对变电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采用故障检修以及定期检查维修等手段,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对于我国如此庞大的电网系统检修工作而言,检修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并且检修质量方面上存在突出的缺陷。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方法的僵硬,缺乏针对性,以致于难以应对不同设备存在的不同安全因素,影响检修工作的正常开展。(3)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管理模式不科学变电检修工作主要是由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对检修工作的科学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设备检修质量和人员安全。但是就当前我国变电检修管理模式而言,问题较为突出,在电网系统结构以及检修工作的复杂环境下,管理措施的缺陷往往会导致检修工作疏忽、延误等现象出现,降低变电检修质量。与此同时,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窗口,检修信息与日俱增,检修人员如果不能及时、全面的掌握检修信息,对于后续的变电检修工作开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质量提高对策
为了实现较为理想的变电检修效果,需要采取有效对策来提高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质量,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3.1提高变电检修技术要求
基于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专业性和技术性特点,再加上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不断提高,需要从技术层面进行保障,以较高技术水平完成变电检修。应明确各个变电检修项目的技术定义和工作方向,明确变电检修的目的性,突出检测项目内容,找准变电检修重点和难点,确保检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科学选用检修技术,做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可以减轻工作重担,又可以降低检修成本。另外,需要加大与变电设备生产商的联系。提高对电力设备的了解和认识,并获得技术支持,以此作为依据,改进变电检修作业手法优化操作工艺,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3.2加强变电检修制度管理
加强制度管理是提高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①将检修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检修人员身上,强化其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让其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对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负责,提高检修准确度,准确定位故障隐患并有效排除。②构建信息化检修管理体系。加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检修人员工作强度,保证检修目标的实现,规避风险。
3.3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是提升变电检修有效性的重要支柱,因此这就需要企业管理部门能够做好就变电检修人员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提升工作,针对当前变电检修极易出现的故障点,对检修人员进行定向的培训。同时,定期聘请变电检修专家进行知识讲座,不断完善与优化检修人员的变电检修知识体系,更好的掌握变电系统在国内外的动态发展情况。
结语
在我国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要加强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转变传统的变电检修模式和方法,引入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和思想,从变电站变电检修模式管理、巡检管理、安全管理、班组建设管理等方面入手,充分考虑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点多面广、复杂性强的特点,采用集中检修模式的现场检修方式,形成基于状态检修为核心的变电检修质量控制,减少变电设备检修停电时间,提高变电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变电站变电检修的高效、优质和安全,推动变电检修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雄钧.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及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4).
[2]陈秋杰.解析变电一次检修运行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山东工业技术,2017(06).
[3]袁征翔.电力企业变电检修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21).
[4]高鹏.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智能城市,2017(10).
论文作者:周德胜,高超,孔繁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质量论文; 因素论文; 危险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