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 445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镜下治疗与护理要点。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的98例患者在24 h内紧急胃镜检查并进行镜下止血及其他治疗。结果:98例内镜下治疗后显效63例,占64.29 %;有效28例,占28.57 %;无效10例,占10.20 %;无效10例中,2例再次出血死亡,8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胃镜下止血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即时效果显著,操作简便、易行,护理的配合工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内镜;止血术;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过去,不少患者由于出血原因及病灶出血活动状态不明,在短时间内无法确诊,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应用胃镜检查能在较短时间内确诊,而且进行内镜下治疗,为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明显减少了外科手术率。现就我院消化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共收治的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选自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住院患者98例,年龄12~82岁,平均年龄43.2岁,其中男68例,女30例。出血原因:十二指肠溃疡42例,胃溃疡1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9例,残胃炎或残胃溃疡6例,上消化道肿瘤5例(包括食道癌、贲门癌、胃癌),食管贲门撕裂症2例。
1.2 器械和药品
电子胃镜及内镜常用的塑料导管、注射针、静脉套扎器、高频电发生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即行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心电图等常规检查,除外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精神病等内镜检查禁忌证者,均于入院12~48 h内行内镜下检查及止血治疗。内镜下治疗方法根据出血病因而定:消化性溃疡、残胃炎或残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贲门癌、食管贲门撕裂症等可经内镜活检孔局部喷洒冰盐水100mL加去甲肾上腺素8~20mg或再使用0.9 %氯化钠10mL加肾上腺素1mL分点局部注射,看到有血管残端出血者,可用高频电发生器热探头凝固止血,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行硬化剂注射或血管套扎。
2 结果
98例内镜下治疗后显效63例,占64.29 %,为活动性出血明显控制,但镜下仍可见少量渗血;有效28例,占28.57 %,为镜下可见出血完全停止;无效10例,占10.20 %,为治疗后镜下仍可见明显活动性出血;无效10例中,2例再次出血死亡,8例转外科手术治疗。
3 护理
3.1心理护理
本操作要在胃镜引导下进行,胃镜操作过程使患者都有一定不适并且对操作不了解,故多数患者有焦虑不安、恐惧的心理及对治疗效果的担心。故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同患者及家属介绍本操作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可能产生的不适及治疗达到的效果。说明治疗后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及与其它方法比较所具备的优点。在护理工作中多关心病人,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配合好医疗及护理工作,更好地完成本操作。
3.2 术前护理
(1)上消化道出血虽为临床常见病症,但许多病例病情重、发展快,因此入院后即应立即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休克表现者,应充分输胶体液、706代血浆以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贫血严重者应及时输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迅速、简要地询问病史,初步判断出血病因,以利于内镜下治疗的术前准备,如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者则准备硬化剂和套扎所需物品,若为消化性溃疡、残胃炎和急性胃黏膜病变则准备凝血酶等止血剂。(3)对以呕血为主者,则应进行简捷而有效的处理。如令患者左侧卧位,在冰盐水200mL中加入去甲肾上腺素16 mg,通过胃管向胃腔注入,并嘱患者反复翻身,让药物充分与胃壁接触,1 h后将胃内盐水抽出,再次注入同量同浓度的冰盐水,反复数次。这样不仅有利于内镜观察,而且有止血作用。(4)向患者讲解内镜下止血治疗的作用和重要意义,交代内镜止血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对恶心呕吐明显者,肌注山莨菪碱10mg,精神紧张者肌注安定10mg。详细了解病史,了解有否本操作的禁忌。操作前应与患者或家属签好治疗同意书及疾病知情书,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本操作对患者的必要性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方可进行本治疗。术前做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检查。
3.3术中护理
护士的配合是完成这项操作的关键,在胃镜室护士的密切配合下,医生才能顺利完成这项操作。首先将患者取合适体位,进镜前给患者咽部喷麻醉液以减轻呕吐反应。进镜动作要轻柔,以免造成损伤。术前给患者带好心电监护仪,术中密切注意血压、心率、神志的变化。
3.4术后护理
3.4.1术后患者的体位
内镜下治疗后的患者需卧床休息,将床头抬高15~30cm,可以减轻胃酸对食管侵蚀,减轻烧灼感,同时可避免胃内容物误吸入肺内。
3.4.2疼痛的处理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和套扎术后可引起胸骨后疼痛,术后应特别注意,对胸骨后疼痛较重者可肌注曲马朵、平痛新等止痛剂,疼痛剧烈者可注射强痛定或杜冷丁。
3.4.3注意观察有无再出血
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一是注射、套扎部位血管渗血,二是喷洒凝血酶时遗漏了一些部位,或用药量不足。一般患者经治疗后无再呕血,便血也可在38~72h后停止。若发现患者血压下降、腹痛、烦躁,应急查血红蛋白、BUN,一旦发现血红蛋白下降,BUN增加,可能为再出血,视病情决定是否做第2次内镜下治疗,或与外科会诊,转外科手术治疗。
3.4.4出院指导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各种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均容易复发。因此,对进行过内镜止血治疗的患者出院时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增强患者对健康保健知识及对本疾病的了解,并重点交代以下几点:(1)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2)防止暴饮暴食,禁食刺激性食物,包括浓茶、咖啡、酒、过酸或过甜的饮料,合理进食,以利疾病彻底康复,
4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症,内镜下止血术是现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它的开展明显缩短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时间及减少出血量,避免外科手术的需要。操作方法简单,无需特殊设备,止血快、疗效高、并发症少、患者容易接受,并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安全、经济、有效、有前途的方法。从本组98例患者的操作及护理中,笔者体会到: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耐心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操作轻柔、注意观察;术后严格的饮食管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合理使用制酸剂。这些对顺利完成本操作,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闻,钟尚志.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J].中国消化内镜,2007,1(3):54-58.
[2]甘毓麟.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粘膜病变出血的内镜诊断和治疗[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6):343.
[3]王红.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套扎与硬化剂治疗对照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2):99.
[4]孟萌,董艳平,杨艳霞.Dieulafoy病急诊内镜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6):547.
论文作者:杨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食管论文; 胃镜论文; 操作论文; 内镜下论文; 术后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