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高层建筑开始向多功能和多用途方向发展,基于建筑物使用功能和要求的不同,对建筑物结构形式和柱网布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转换层结构应运而生。特别是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高层建筑上下结构竖向不连续的问题,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模板;支架;钢筋施工;混凝土浇筑
目前高层建筑功能更具多样化,这也导致高层建筑结构形式更加复杂。为了能够有效的适应高层建筑结构形式的变化过渡,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转换层应运而生,有效的保证了高层建筑上下结构受力荷载的有效传递,保证了结构受力的均衡性。
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概述
钢筋建筑施工难度较大,下部结构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上部结构受力较小,这也对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一旦处理不好则会对整体工程的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通过设计转换层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可以为建筑创造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通常在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梁式转换层应用较为常见。通过应用梁式转换层,上下结构可以不对齐布置,而且利用转换层实现了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轴线的错开布设。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需要来选择适宜的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工艺
2.1梁式转换层模板和支架设计
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过程中,模板和支架设计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其会对后续整体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带来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模板设计与后续施工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为了保证预期与实际施工保持一致,则需要针对工程实际建设需求进行充分考量,合理进行模板设计,确保模板的科学安装,为后续拆卸提供更多的便利。模板安装需要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好模板加固处理工作,模板之间的缝隙要利用相应材料进行嵌填,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还要严格遵循具体的流程来进行模板拆卸,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在斜撑杆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施工流程,同时还要与工程建设图纸要求相结合,斜撑杆角度宜控制在45°以内,同时梁底斜撑需要与模板外钢楞保持一致,柱间距宜保持在40cm左右,上端同模板外钢楞连接,并加入抗滑保险装置,保证最下一排的斜撑杆支点位置在高层建筑的排柱底部。梁底支架同下排架同时施工搭设,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完成,很可能导致受力不均匀,可以加大力度搭设大梁钢筋骨架,以此来保证斜撑支架同梁下排架受力均衡。斜撑杆以及其他的梁下排架连接需要保证整体的稳定性,确保后续施工活动有序开展。
立杆施工中要保证其稳定性,需要将立杆上端与梁底进行扣接,保证梁底内楞与外楞实现抗滑移双保险。立杆下端需要撑在地面上,同时为了孩子立杆滑动,宜将木块铺垫在下方。将扫地杆和横杆设置在两下排架,并搭设剪力撑及斜撑,保证梁下排架与建筑整体结构之间实现有效的连接,以此来保证受力的一致性,确保排架结构整体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钢筋施工
在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过程中对于钢筋需求量较大,而且所使用到的钢筋型号和规格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梁上存在不同的截面,而且梁上和梁下钢筋结构错综复杂,这就需要通过科学的钢筋绑扎作业来保证施工下料及放样能够与标准要求相符。
在实际钢筋翻样及下料施工过程中,由于梁式转换层施工过程中涉及到较多规格的钢筋,而且钢筋分布过于密集,梁中相互交叉的钢筋数量较多,任何一根钢筋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体钢筋施工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钢筋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做好翻样和下料工作。在具体翻样开始之前,还需要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整个方案制作过程中需要参考相关的资料,确保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能够与标准要求相符。钢筋翻样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在主节点主筋的设计中,需要先采取弯曲锚固的方式,降低施工的难度;在梁主筋接头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选择接头部位,一般选择跨中三分之一处为接头位置,同时主筋头距离支座的距离也要与主筋接头保持原长的三分之一。由于梁的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在主筋下料时,需要对每个钢筋接头的位置进行调整,保证接头位置是错开的,而且接头位置符合标准;同时还需要对梁的钢筋进行排序处理。梁的钢筋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所应用的连接方法也不相同。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中钢筋的种类比较多,同时所处的位置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受力情况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先对钢筋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进行施工。转换层的大梁是转换层中重要的受力部位,在主筋连接的过程中必须要合理的选择连接方式,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同时还需要确保连接中不会破坏到钢筋。应用最为广泛的连接方式为冷挤压连接法。
2.3混凝土浇筑
尽可能在白天对混凝土施工进行运用,促使混凝土输送处于连续状态运用分层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浇筑进各层浇筑的厚度控制在300一500mm范围内使其每层之间的时间间隔控制在1.5-2h以内。2.运用机械振捣的方式对混凝土振捣进行操作还应辅助人工扦插在对振动器进行插入时应运用快插慢拔的方式肖出现泛浆即可停止振动将振动棒有半径1.35倍的范围内对插人点距离进行控制在梁柱节点位置肖出现密集的钢筋时无法实施振动插入则应运用钢扦插的方式在梁柱侧模位置运用橡皮锤实施敲打,并使用人工振捣的方式对其进行弥补。3.侥筑楼板混凝土时,除了运用插入式振动器在梁处进行施工以外还应在垂直浇筑方向运用平板振动器实施来回振捣平板振动器实施成排施工运用搭接的方式在排与排之间进行使用捉使混凝土振捣达到不漏的现象,进一步将其密实度得到保障为了使楼板混凝土的厚度得到保证,除了标注出柱墙筋外的标高还应采用钢筋构成的移动式高度控制件进行设置,从而保证楼板厚度使其与设计要求相符三、
3结束语
近年来高层建筑呈现出大规模的发展,而且结构形式和高层不断增加,这也导致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增加。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施工使用,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其起着承接上下结构的作用,可以实现结构受力的均衡传递,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在梁式转换层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并把握好每道施工工艺的质量,综合施工中各种因素,全面提高施工质量,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智韬.浅谈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J].门窗,2017(12).
[2]刘卫东.试论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优化设计[J].居舍,2017(34).
[3]贾文庭.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6).2010(02).
论文作者:肖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钢筋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论文; 排架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