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研究论文_翁奕群

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研究论文_翁奕群

东莞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

摘要:防水工程的质量优劣与设计、施工关系非常密切。建筑抗渗防水工程量大、范围广、环节多、技术要求高,要求施工过程控制落实到施工部位每个细节。因此施工过程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严格把关。本文首先介绍建筑防水工程通病易发生的部位,然后分析建筑防水工程通病产生的原因和一般处理措施,可为其他建筑的防水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防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水卷材

渗漏是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也是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主要问题,在工程防水设防上,虽然采取了较为可靠的设计,但如何将这些防水设计严格按规范施工,并达到预期效果,这是重点之一。下面针对防水工程施工后出现的质量通病与防治进行研究。

1防水工程通病易发生部位

1.1屋面、楼地面、墙面开裂渗水

屋面、楼地面、墙面开裂渗水为民用与工业建筑最常见部位,也是最易发生渗漏的部位。由于该部位受力特点为板壳结构受力,平面内刚度与平面外刚度比值较大,故当结构受冲击力和超负荷时,该部分平面外最易发生开裂(如高温度差)。其开裂渗水表现为以下几点:⑴混凝土表面有不规则的收缩裂缝,且贯通于砼结构,有渗漏水现象。⑵混凝土运输和行人道未架空在已绑扎好的钢筋上,因运输或行人直接踩踏辗压钢筋,而导致楼面产生裂纹渗漏。⑶混凝土表面有不规则的收缩裂缝,且贯通于砼结构,有渗漏。⑷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露筋;混凝土局部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间形成蜂窝;砼内有空腔,没有砼,导致水压渗漏。

1.2卫生间渗水、阳台渗漏

卫生间渗水、阳台渗漏现象相对前几年建筑有所减少,但是其重要程度也不容忽视。其开裂渗水表现为以下几点:

⑴由于卫生间、阳台面积小,很容易造成混凝土松散,骨料集中,接槎明显,沿缝隙处渗漏。

⑵一般常温管道周边阴湿或有不同程度的渗漏。热力管道周边防水层隆起或酥浆在此渗漏。

1.3铝合金窗安装渗漏

铝合金门窗渗漏水是最易被忽视的部位,一般表现为门窗预埋部位漏水。其渗水表现为以下几点:

⑴铝合金窗的品种、规格、开启形式未满足设计要求;或防腐材料、填缝材料、密封材料、保护材料、清洁材料等未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造成连接铁件、固定件等安装用金属零件腐蚀后渗水。

⑵铝门窗安装固定后,未进行门窗框与墙体灌水泥砂浆缝隙的密封处理。窗框与墙体安装缝隙未进行独立工序进行隐蔽验收;或室外侧未留密封槽口,填嵌防水密封胶。

⑶铝窗表面腐蚀变色,施工时未及时补封好破损掉落的保护胶纸和薄膜,造成窗扇玻璃密封条脱落,窗扇玻璃密封条部位渗漏。

1.4地下室底板或侧壁渗漏

外防水主要防水机理为:在防水的同时,对建筑结构混凝土进行保护。使其免受地下水的侵蚀,造成对地下室室内的污染,增加其建筑物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地下室底板或侧壁成为渗漏易发部位。

⑴地下室底板防水。在很多的土建工程中,都取消了附加防水层。认为地下室底板较厚,靠砼自身的抗渗防水就行,无需附加防水层,节省了一大笔资金。且不知这样一来,整个地下室底板常年受到地下水的侵蚀,难免有渗漏点,从而由点及面,全面突破,造成很多地下工程遭到弃用。当然,地下室底板有渗漏点,以现有技术,完全可以进行局部堵漏处理,但由于底板受水侵蚀,其寿命缩短这一事实已是无法挽回的了。

⑵地下室侧壁防渗。地下室外墙侧壁防水应与底板的防水整体密封连接,外侧墙上部防水应做至±0.00以下位置,或室外散水以下,或室外地坪以上500mm处。为了方便外墙面的后道工序装饰施工,在室外地坪以上部分不宜采用卷材防水,宜采用聚合物防水材料进行设防。

2建筑防水工程通病分析

2.1混凝土主体结构引起通病

2.1.1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引起的通病

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造成渗水,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准,坍落度过小,长距离运输和自由入模高度过大,造成混凝土离析;局部钢筋密集或预留洞口的下部混凝土无法进入,振捣不实或漏振,跑模漏浆等。

2.1.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引起的通病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也是极易发生渗水的位置,其渗水主要原因为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当;施工缝清理不净,新旧混凝土未能很好结合;钢筋过密,混凝土捣实有困难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混凝土结构裂缝引起的通病

混凝土裂缝产生渗漏是结构渗漏的主要原因,其直接影响刚性防水的效果,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可由于干缩、温度、水泥用量过大或水泥安定性不好等因素引起。在一般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般会采用构造措施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以增加结构安全和减少对防水效果影响。

2.1.4预埋件部位产生渗漏

预埋件部位产生渗漏的原因有预埋件过密、埋件周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在混凝土终凝前碰撞预埋件,使预埋件松动;预埋件铁脚过长,穿透混凝土层,又没按规定焊好止水环;预埋管道自身有裂缝、砂眼等疪病,地下水通过管壁渗漏等。

2.2防水卷材通病分析

2.2.1材料问题

由于防水卷材自身质量问题,防水卷材较易发生翘边、起皱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施工中起鼓。在卷材铺设前,先检查卷材是否为合格品,表面是否平整干净,有无翘边起皱、厚薄不均匀、复合不好等问题,这些都可以避免因卷材自身质量而产生渗漏。

2.2.2施工面温度高

防水卷材施工宜在5~25℃之间进行施工,当施工面温度高于25℃时,卷材因受热影响,易变形,造成铺贴不严实导致起鼓;特别是广东沿海地区,温度相对较高,施工面温度成为该地区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所以应避免在阳光太强烈的条件下施工。

2.2.3基层处理不好

防水卷材与基层为直接接触,基层的界面质量直接影响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对此基层应压实平整,表面光滑洁净无开裂,接茬平整,不允许有明显疏松、尖凸、凹陷、起皮、起沙现象,否则会影响卷材与基层的粘接,产生空鼓。

2.3防水涂料通病分析

2.3.1涂料流挂

涂料流挂(流坠、流消)为施工现场常见的防水涂料通病,其常有原因为:涂料黏度低、涂层过厚、涂料触变性差、施工时温度低湿度大、涂料未搅匀或上层涂料过稀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涂料粘性较差,流动性强,不能很好地与墙体黏结粘合。

2.3.2涂膜遮盖力不良

因涂膜遮盖力不良,导致建筑立面无法达到建筑设计的效果,甚至出现色差,造成建筑不美观。其原因为,涂料材料本身遮盖力不良、黏度低、

有沉淀分层的涂料涂装前没有充分搅拌、涂膜厚度过薄等。

2.3.3涂装后短期内有变色或褪色

涂装后短期内有变色或褪色其原因大部分为,涂料中所用涂料耐光性、耐碱性差或者不抗粉化、基料耐候性差、涂料抗老化不合格。

3建筑防水工程通病修理的一般方法

3.1主体结构引起渗透的一般方法

1)为防止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造成渗水,应对混凝土严格计量,搅拌均匀,长距离运输后要进行二次搅拌。对于自由入模高度过高者,应使用串桶滑槽,浇筑应按施工方案分层进行,振捣密实。对于钢筋密集处,可调整石子级配,较大的预留洞下,应预留浇筑口。模板应支设牢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指派专人值班“看模”。

2)防止施工缝部位渗水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施工缝应按规定位置留设,防水薄弱部位及底板上不应留设施工缝,墙板上如必须留设垂直施工缝,应与变形缝相一致。

3)为防止预埋件部位产生渗漏,可采取以下方法:预埋件应有固定措施,预埋件密集处应有施工技术措施,预埋件铁脚应按规定焊好止水环。地下室的管线应尽量设计在地下水位以上,穿墙管道一律设置止水套管,管道与套管采用柔性连接。

4)为防止外墙砌体渗漏,采取三道工序:先在内外墙清除污垢后采用稀水泥浆喷洒一遍,以便抹灰砂浆与砌体墙面粘结牢固;砂浆抹灰层压平密实,再次压实砂浆抹灰层。外墙括糙前墙面清理,处理凹凸部位,墙面洞眼补塞,抹灰层厚约20毫米,内墙抹灰层厚约15毫米。

3.2防水卷材空鼓修理的一般方法

铺贴后卷材发现空鼓,可按以下方法维修:卷材边部空鼓、翘边,用剪刀剪开其翘边部分,清除原有的水泥素浆,重新灌入水泥胶,用大于剪开部分的卷材,在该处做复加层。直径小于300mm的空鼓维修,可采用割破鼓泡或钻眼的方法,排除泡内气体,使卷材复平,在鼓泡范围面层上部铺贴一层卷材或铺设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其外露边缘应封严。

3.3防水涂料修理的一般方法

处理流挂(流坠、流消)等时,应调整涂料的黏度,颜、填料的配比,同时施工前涂料应搅拌均匀。施工温度10℃以上,相对湿度效用85%。涂料每道不可涂装太厚,施工工具每次蘸涂量不可太多。

结束语

防水工程因范围广、环节多、技术要求高,要求施工过程控制落实到施工部位每个细节。特别是防水材料技术要求、施工方案组织、主体结构、基层及结合部位质量,这些都是造成防水工程失败的主要原因;而防水层保护层、气候温度、成品保护是防水工程失败的次要原因。当发现防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时,应分析原因,提出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或者修理措施,均可以有效地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文清.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黄河水利出版社.2016.10.

[2]刘春林.浅谈建筑防水工程百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2.

[3]欧青.刘伟.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15.10.

论文作者:翁奕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研究论文_翁奕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