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研院所创新体系定位与技术创新平台建设_科技论文

论科研院所创新体系定位与技术创新平台建设_科技论文

论科研院所创新系统定位与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科研院所论文,系统论文,平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科研院所创新系统定位

科研院所创新系统定位必须考虑国家、区域和科研院所自身的基础和特色来进行。在国家的层面上,目前世界上的模式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模式是以技术创新为轴心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理论,主要总结了日本和东亚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突出技术创新的作用。第二模式是以知识创新为轴心的国家知识创新系统理论,是基于对知识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预测提出来的。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创新和新知识高效就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国家创新体系,围绕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新知识应用来展开。第三模式是以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相结合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强调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第三模式比较适合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国家。当前我国采取的模式基本是第三种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相结合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但更强调技术创新,这是与我国科技与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总体国情相适应的。

从区域的层面上看,科技的投入主要由市场与经济所扯动,几乎毫不例外的强调技术创新。但应该指出,作为区域科技载体的企业,其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所以区域与行业的研究所,尚需保留对其具优势方向的少量知识创新力量与资源的投入,以保证区域与行业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从研究院所的层面上看,是服从于国家与地方的方针政策,服务于国家与地方的发展。在宏观上说应该有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但应该区分中科院、高校、地方和行业的研究院所,它们在创新系统定位上应有所侧重,甚至完全不同。

“两院”有12个研究所(中心),其中有6 个中科院系统的研究所,6个省科学院系统的研究所(中心)。 这两个系统的创新系统定位是不同的。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祝贺中国科学院建院五十周年的题词中指出;“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贡献。”这实际上是将中国科学院主要定位于知识创新系统上,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广东省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于去年作出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今年省政府又颁发了《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强调了高科技的发展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两院”这两个系统的创新系统定位是不同的,分院的研究所(主体)以知识创新为主,兼顾技术创新;省院的研究所(主体)以技术创新为主,兼顾知识创新。但从总体上说,技术创新是当前的重点,不只是省院,就是分院的研究所中,有一些研究所也主要应以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主要任务。而恰恰技术创新是“两院”的弱项,因此,如何构建技术创新平台成为当务之急。

2 科研院所技术创新平台构建的优势与不足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技术创新已超出一般意义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它强调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新的组合,其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简言之,技术创新的内涵与外延就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在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上,科研院所由于有研究成果厚积而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成果应用与产业化过程,由于体制、经营管理人材的限制而未能形成良好的氛围。

“两院”科研与开发领域涉及热带海洋环境资源,华南热带亚热带植物,动物、昆虫、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纤维素化学、高分子化学、电子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能源新技术以及有机地球化学、矿物学等技术领域,有较深厚的科技资源积累。自1978年以来,共取得科技成果1530项。就研发领域来看,与广东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源与环境等产业领域基本相一致。广东省提出要抓好六大综合性的高新技术领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向传统产业扩散。六大高新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两院的研究所和学科范围完全覆盖了上述6个领域,并具有相当的优势与特色。 如在信息技术领域,我院有专业科技力量较强的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还有广州地理所、地球化学所、南海所、植物所、土壤所、昆虫所、能源所、自动化中心等都开展了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工作;在自动化技术方面,我院自动化中心是省内唯一的自动化专业科研机构,正在建设广东省现代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已在自动化技术示范工程、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做出了较大的成绩;生物技术是我院具有优势的领域,华南植物所、南海所、微生物所、昆虫所都做了大量工作,在医药行业,华南植物所开展的植物抗癌药研究,省微生物所开展了真菌药用研究,南海所开展了海洋药物研究等等;新材料技术领域,广州化学所在高分子材料、化学灌浆材料、纤维素材料方面具有特色,广州地化所在矿物材料开发利用方面具有雄厚科技力量,并建有广东省矿物物理与矿物材料研究利用重点实验室;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与我院广州能源所完全对口,该所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南海所的科研开发力量在省内首屈一指。因此,发展广东省的高新技术,两院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近年来,“两院”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明确提出要抓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确立了以开发为重点、以科研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把主要力量转移到国民经济服务的主战场来的思路,产业化工作有一定发展。但由于开发主体始终未能脱离院所科研管理体制,开发机构或实体大部分为所创办,因而管理体制和机制未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业化规模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科技资源和技术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主要表现为:

成果转化率低,产业规模偏小,产权不明晰,缺乏产业化资金,人才结构、知识结构不平衡,企划管理、营销人才明显不足等。

针对上述状况,“两院”逐步理顺关系,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初步确定以开发类研究所转制为重点,以开发创新为目标,与产业界、金融界相结合,以科技资源重组为手段,突破原有体制框架,按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规范组建股份制企业,从几个层面上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并着力强化企业上规模。

3 科研院所技术创新平台构建应理顺几方面的关系

3.1 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追求知识增长。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因素。知识创新的丰厚积累和市场需求的有力刺激是技术创新得以成功的两个决定性因素。回顾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就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相互促动关系而言,19世纪中叶以前大体是生产→技术→科学,而此后则演变为科学→技术→生产。到了本世纪,科学成为技术先导的趋势则更加明显。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特别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具有创新性的高新技术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政治或经济因素的干扰,某些核心技术是金钱难以买到的。因此,我们在强调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保持着对知识创新的重视,应当走一条以知识创新成果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的道路。

广东省的技术创新应选择在有限的几个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领域内进行,如信息技术领域、生物技术领域和新材料领域。基于前述对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关系的分析,从全省的长远利益出发,在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应追踪国家及国际上知识创新的发展,重视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有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和开发出某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而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两院”一直重视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关系的调整。应用基础研究一直是我们两院科技工作的主流和优势。1998年,两院承担的应用基础研究类课题数占当年总课题数的59%。从技术领域分类的角度上看,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两院研究与开发的重点领域,其次为新材料技术和激光技术。我们在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和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时,比较注意处理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操作中,采用了“两手抓”的方法:一是大力组织和动员大多数科技人员(约70%)根据市场需求,从事技术开发、咨询和服务工作;二是保留精干的科技队伍(约20%)继续从事应用基础或基础研究,使原有的优势领域能够保存并不断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储备和动力。

3.2 课题立项与成果转化的关系。构建技术创新平台、 开展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显然,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衡量科技创新成败的标准。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超过50%,我国目前尚不足20%,科技创新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如:科研活动与市场需求脱节,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不足,缺乏中介市场和中介队伍,科技成果创造者(科技人员)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健全等。有关学者和政府部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不少解决对策,如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创业基金等等。

上述对策主要立足于从末端解决问题,即在科技成果生成之后再考虑其如何向企业和市场的转化。作为解决科技成果低转化率问题的一种新途径,“两院”尝试着从“源头”一从科研课题立项时就开始谋求与有关企业的结合,让产业界进入我们研究项目立项、进行和结题全过程,在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之间、科研人员与企业家之间建立起较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得研究成果形成之后能够自然地进入企业、面向市场。在今年两院获准立项的省、市重点科研课题中(如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约有50%的课题是两院研究所与有关企业共同承担的。

3.3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影响技术创新能否顺利进行的因素较多,在研究开发方面,科技体制、科技队伍和科技投入为主要因素;在生产和市场方面,市场需求、营销策略、产品周期等为主要因素。从一个新的、更全面的角度上看,是否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平台应该是全社会技术创新计划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大体由两部分组成:有形的“硬件”部分包括基础设施、仪器设备、人员、课题经费等;无形的“软件”部分包括引导和激励创新的科技体制、管理机制、文化氛围等。

“两院”在技术创新平台“硬件”部分的建设中,除了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多渠道争取课题经费外,还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吸引科技人才、发展创新队伍。在可调控经费较紧张的情况下,省科学院设立了优秀人才基金,用于选拔和引进高层次的青年科学家或学科带头人。目前引进的3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均已成为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中坚力量, 其中一人任研究所所长,一人任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两院”在技术创新平台“软件”部分的建设中,参照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和广东省科研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革了旧的科研体制,制定了一系列引导和激励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如在体制改革方面。将以应用技术开发为主的微生物所和自动化中心由事业法人转变为企业法人,正在努力将其建成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新型科技企业;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全面推行了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分配制度实行了岗位工资制或绩效工资制。通过以上体制和机制的变革,优化和激活了科技资源,加快产业化步伐,增强了技术创新能力。

4 科研院所技术创新平台构建应采取有效措施

4.1 抓好一批研究所和科技企业的体制转换, 按企业制度要求建立新型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属下公司实体基本上是以研究学科室组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企业的资产、股本结构、管理制度,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等,无不与科研单位的体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着与市场经济全面接轨的某些不相适应。股权结构过于单一、创业者的权益没能充分体现、公司董事会类同所务会议、公司与所的利益分配时有相冲突、企业体制与运作不够规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与经营性企业资产界定不清。

“两院”近期大力推动现有公司的转制,以“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为原则”,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公司法治理结构。但公司的转制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社会政府的政策支持。广州电子所广晶公司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经两年多努力仍未完成,自控中心“兴力”仪器公司由中外合资转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尚在调整阶段,许多研究室组以项目开发方式经营,资产关系模糊,体制束搏明显等等,这些都不利于产业化的发展。技术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因此,必须积极推动科技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给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对人才、技术、资金、场地等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创造条件。需要帮助科技企业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监督和约束机制,人员聘用和社会保障机制,以促进技术创新的健康发展。

按照《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两院”除了抓科技企业的转制外,也抓部分条件成熟的研究所的改制。广东省微生物所和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要由事业法人转为企业法人;广州电子所已列为中科院转制试点单位,广州化学所也进入首批转制行列。对这些需要转制的研究机构,从体制改革入手,调整结构,优化和激活原有资源,加快产业化步伐,不断提高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对现有的机构,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广东省科学院自动化工程研制中心撤销大部分研究室,充实广东省现代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形成一个重点实验室,两个科技企业的格局;省微生物所则对所内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和流动的管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条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产品,全面与市场经济接轨。其它两个所,也需要按照中央部属242个研究所转制模式转换体制。

4.2 突破研究所格局体制,进行资源重组,形成新的生长点。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产生新的学科方向,由于学科的交叉发展,又往往形成新的学科。在技术领域中,新的生长点的出现常常推动经济的巨大发展。因此,作为研究所,要通过资源的重组来发展新的研究方向。而作为所以上的更高的层面,如区域或地区行业,更应通过多所的资源整合,来发展新研究领域。“两院”也应该如此。

电子信息与生物技术是现今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热点领域。“两院”在学科布局上,生物技术有相当的技术优势基础。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特色及开发前景的技术项目。涉及有植物、海洋、微生物、动物研究方面的5个研究所, 其中植物“克隆”(组织培养)技术、海洋生物及开发利用技术、微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等方面的一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在产业化方面基本处于分散,小规模、各所研究室组自行开发经营的状态,没有形成经济上的规模效应。科研院所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小富即安”的观念仍然存在,缺乏将产业做大,市场做大的动力和压力。我们必须按照市场需求和规律,加速重组现行的科技结构和调配开发力量布局,通过生物技术领域的优势重组,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股份制企业,建立公司法治理结构,突破原有条块分割及学科设置的局限,深层次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以更开阔的视野强化联合与集成,系统推进技术创新,创出一条产业化发展的新路。

4.3 争取引入风险投资机制,积极探讨社会与市场融资渠道, 拓宽产业化资金来源。根据国际风险投资界的认识,“风险投资”不仅仅是指风险资金本身,其深远的内涵实质是抬高科技产业化的一个资金有效使用过程的支持系统,是一种科研、企业和金融有机结合的投资机制。高科技的产业化,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没有巨额资本的推动,高技术产业化只是一句空话。作为研究所,要争取引入风险投资机制,积极探讨社会与市场融资渠道,拓宽产业化资金来源。

“两院”高技术产业化,资金制约是一大障碍:政府改变了科技拨款制度,研究所资金相形见拙;自办企业仍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由于事业性资产性质限制,借贷担保仍有许多困难,唯一出路是寻求企业界,金融界的结合,从社会上、市场上获取产业化资金来源。目前我们正与金融证券界广泛接触,策划组建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或基金),发挥风险资本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助推器作用,同时也积极探讨如何通过资本市场走市场融资的道路,希望通过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在资本运作方面取得进展。

4.4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抓好高新产业孵化项目,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新技术,仍是当今经济社会中最为稀缺的宝贵资源。科研单位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存和发展,在经济与技术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取得主动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现代经济,更显示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两院”目前承担了省的9个孵化项目,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广阔,今年陆续进入试产试销阶段;其次,超硬材料,电子计量计费,语音教学平台及设备、农药、抗干扰培养基、多元复合肥、电信动力控制、门禁监控等均逐步形成品牌产品;另有一批进入省百项创新工程的开发项目,也进展顺利,这些均是“两院”宝贵的技术优势,有望在技术创新的浪潮中崛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 黄宁生、刘民义、白致东同志为本文提供了许多素材,特此致谢。

标签:;  ;  ;  ;  ;  ;  

论科研院所创新体系定位与技术创新平台建设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