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必不可少,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整体质量,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提升土建混凝土施工整体质量。有鉴于此,文中分析土建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联系工程实践给出针对性控制措施,促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技术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因为混凝的结构很不稳定,遇到潮湿或者其他特殊的天气容易发展变质并且由于施工过程耗时较长,一般工程会在施工前就将从材料备好,以方便施工取用,于是就容易出现变质混凝土检测不到位,导致建筑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因此想要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合理,混凝土技术的运用,施工节奏的把控必不可少。
1、混凝土配置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砂)、粗骨料(石子)、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为原材料,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和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强度等级、耐久性、工作性等),由具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计算,由商品搅拌站试配调整后运至施工现场。因此,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前,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在选择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时,应对搅拌站所用配置材料进行现场考察,搅拌站应对工程所使用胶凝材料、粗细骨料质量及混凝土质量作出保证。
1.1 对水的质量要求
混凝土拌制及养护过程中均需要用到水,且宜采用饮用水,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 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的规定。若水的 pH、氯离子含量、不溶物、可溶物硫酸根、碱含量超过规范标准都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刚度、耐久性等性能。例如,若水中的碱含量过高或采用混凝土企业设备洗刷水,会使混凝土终凝后出现膨胀性裂缝,危及建筑结构安全;未经处理的海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规范标准,会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发生化学反应,引起钢筋锈蚀,使混凝土耐久性降低,影响设计使用年限下的结构安全。
1.2 对水泥的质量要求
水泥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必不可少的胶凝材料,工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和设计施工需要选用。如对于要求快硬早强的工程,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基础、大截面构件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选用低水化热水泥,降低水化热,避免有害裂缝产生。水泥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等级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水泥出厂超过 3 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出厂超过一个月)应进行复验,并应按复验结果使用。不合格的水泥不能用于建筑工程。
1.3 对砂石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中的另一基本组成成分是骨料,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与水泥、水等拌和后使用。砂中的泥块、淤泥、云母、有机物、硫化物、硫酸盐等都属于有害杂质,会对混凝土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严格控制其含量不超过有关规范规定。石子中所含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是有害杂质,其含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重要工程所用的砂石,还要进行碱活性检验。
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2.1 混凝土的材料选取
施工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建筑工程的质量,但同时一味的追求材料在价格上的优势是不全面的。混凝土按照胶凝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石膏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按照密度又可以分为重混凝土、轻混凝土,按工艺则有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等。在不同的种类前,混凝土的选择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标准,在引进材料之前一定要了解混凝土的特点及自身建筑要达到的目的,严格的按照各项指标进行选择。例如:要求早强或者冬季施工尽量选择 R 型硅酸盐水泥,在配置 C40以下的混凝土时应选择应用32.5Mpa 普硅水泥等等。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材料达到预计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
水泥在浇筑过程中生石灰与水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这是不可避免的,这样情况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一周,此时大量水泥完成浇筑产生的热量使得混凝土自身温度上升,在混凝土表面,不同部分压力有所差别,整体上出现拉力差。降温后,表面已经自然凝固的混凝土发生的变化不大,但是内部热量差加大,内部拉力增加,最后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2.3 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前,钢筋、模板分项工程应会同监理或建设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同时向监理单位报送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待监理单位签字确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不大于 30mm 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过程中不得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柱、墙混凝土浇筑时,自由倾落高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否则应加设串筒、溜槽等装置。
混凝土浇筑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一振点的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气泡,表面不再出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止。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4 倍,与模板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0.5 倍,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应小于 50mm,保证上下 2 层混凝土振捣均匀。采用平板振捣器时,移动间距应保证平板覆盖已压振实部分的边缘。在浇筑柱墙和梁板连成整体的混凝土时,应在柱墙浇筑完成后间歇 1~1.5h,再继续浇筑,以免柱墙混凝土泌水沉落交接处出现裂缝;梁和板应同时浇筑,有主次梁的楼板,应顺次梁的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板长边方向浇筑。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宜留在基础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下面,无梁楼板柱帽下面;单向板宜留在平行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双向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等复杂工程,施工缝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留在次梁跨中1/3 的范围内。
超长、大跨度混凝土为防止温度、收缩等在结构表面产生不均匀裂缝通常要按设计要求留置后浇带。后浇带处模板、支撑应独立设置,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保留一段时间,如设计无要求,应至少保留 28d 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两侧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配置,并保持至少 14d 的湿润养护。后浇带接缝处按施工缝要求处理。
2.4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是整体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耐久性。混凝土的养护主要可以包括浇筑前的材料养护和浇筑后的墙体养护。对材料进行养护可以包括,材料的合理调配,尽量不存储太多的材料,避免积压时间过长材料变质,另外还包括对在库材料的保管,根据不同类型混凝土的特点,指选择不同的放置环境。浇筑养护则可以概括为,浇筑完成的前一段时间,先对外侧的浇筑工程架进行拆除,同时进行墙体全方位检查,尤其是预防墙体裂缝的问题的发生,有效控制因为日晒时间过长出现的塌裂问题。浇筑后期,一般是两天左右,应该对直接裸露在外的墙体进行一定的遮护,防止墙体的黄化,而且时间不宜过短,保证在一天15小时,持续20天左右。
结语
总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影响土建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的力度,规范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在排除影响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不利因素的同时,促进土建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创业.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全面腐蚀控制,2018,32(12):110-111.
[2]王学英.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其重要性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4):12-13.
[3]周国伟.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低碳世界,2018(09):198-199.
论文作者:景永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骨料论文; 水泥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