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被放错地方的美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玉论文,一枚论文,地方论文,放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阎伯理的《黄鹤楼》这篇古文,我们应该怎样教学呢?对《黄鹤楼》主旨的探索,以及整合其教学内容的过程,又会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一、要结合完整文本及相关资料,提炼文章主旨 《黄鹤楼》被置于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建筑艺术”单元,同一单元的课文还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等建筑类说明文,这样的安排本身就会让语文教师在潜意识里有了某种误解,更何况教参上给出的主旨——对山川胜迹的热爱和对仙人的仰慕这一说法也不够明朗。看来要想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一定要纵览全文,从文章中寻踪迹。王粲《英雄记钞》中记载,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善于从大处着眼,不会陷入某一局部问题中不能自拔。读文章亦如此,只有从宏观上把握全文,我们才能准确地领悟文章的主旨。文章内容都是为中心(主旨)服务的,理解了主旨,文章就读懂一半了。 教材中的课文《黄鹤楼》,只是全文第一节的部分内容。查阅资料发现,选文第一节末删掉了“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一句。濑乡老子祠和东阳八咏楼,都与仙人有关。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道家崇尚修道成仙,对唐代人的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东阳八咏楼的建造者沈约也是一个虔诚的修道者。[1]由此,我们可以推想,阎伯理大概也是一个深受修道成仙思想影响之人吧?他对黄鹤楼“因仙得名”津津乐道,认为不一定非要到老子祠和八咏楼才能与仙人相会,在黄鹤楼就可以。 再回看教材选文部分,阎伯理为什么要处处力显楼宇之高?道家倡导“天人合一”,尽写名楼之巍峨,阎伯理内心的渴慕一览无遗:多想在这高耸入云的名楼会集灵仙啊!读到这个被删去的结尾,“仰慕仙人”这一情感的理解才不会觉得牵强与唐突。 二、要立足学科逻辑和教材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再来看未被选入教材的第二节:“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见众山之累累。”这句讲述的是河南政绩卓著的官员穆宁对黄鹤楼情有独钟之轶事;“王室载怀……嘉叔伟之芳尘。”这里写黄鹤楼既适合文人登高抒怀,也适合修道者觅寻仙踪;“乃喟然曰……惜人世之俱非。”这句则抒发了不同处境的人登楼之感的天壤之别。第二节中,“阎伯理们”对黄鹤楼的喜爱以及对仙人的仰慕之情更加明晰。它的存在,就更证实了我们不能把《黄鹤楼》当成一篇展示建筑风采的说明性文段进行教学,而应该把它当成一篇“记”。事实上,据《文苑精华》所载,阎伯理原文的标题就是“黄鹤楼记”。 记,是散文的一种,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其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古AI写作景游记,是作者对景观的自我感受与情绪体验,景观往往被打上作者主观的印记。[2]选文仅仅用了83个字,就把黄鹤楼的概况包揽无遗:有典故,有景物,有事实,有描写,有议论,有感怀,情辞并茂中,将自然与人类社会、现实与传说、外界与内心联为一体。在唐朝浪漫诗性的濡染下,这篇写景游记亦文亦诗,风格独特,其知识性、文学性、审美性都极具挖掘价值。学习这类游记,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濡染人文情怀。 把握了学科逻辑和教材特点,课堂上教师要教学的内容以及七年级下学期学生所需要学习且能够掌握的内容便一目了然: 从知识与技能层面,我们需要让学生识记理解一些重要的文言词汇; 从过程与方法层面,我们需要引领学生通过诵读品味,感知文章语言的优美,领会它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我们需要引领学生领略黄鹤楼之壮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从历史的角度去体会文章深层的复杂情感。 总结其上,《黄鹤楼》的教学重点应定为:(1)通过反复诵读,推敲、揣摩、品味其语言之美;(2)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特征的生动形象的描写、铺陈,品味楼宇巍峨之美;(3)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品味其情感之美。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带领学生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表达”之美。 三、要整合教学内容和具体文本,构设教学环节 《文心雕龙》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正是我们解读古代精美写景游记的关键所在,也是把握新课标人文性的一把“尺子”。我们既不应该抛开作者的本意与情感随意妄断,也不能让含义丰富的人文底蕴流失。 根据写景游记的教学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特定的学情,我对教材进行了放大化处理,以“读”作为课堂活动的主线,设计了三个梯度的教学环节。 1.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黄鹤楼》一文多用四字句,又杂以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和八字句,偶间以虚词,语意疏密有致,节奏鲜明,富有变化。通过多样诵读,学生能快速感知文章“句式多变,善用对偶”的特点。课堂上,我用出示“对称句”概念、断行排列等手法,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其“写来整齐优美,读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特点,通过多样的演读,如男女生对山歌式读、师生呼应读等,读出抑扬顿挫、声律铿锵之美,读出文言的味道,读出对整齐优美文句的喜爱。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章熊有言:“对称句的得当运用,意味着学生的语感能力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变化的技巧。这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名家大师的文章中,对称句式屡见不鲜,有时用于议论,有时用来写景,有时借以抒情,既表达丰富的内容,又使文章流转自如、文采斐然。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这是由基础教育和语文课程的性质,以及语言学习的规律所决定的。紧紧抓住“语用能力”,可守住语文教学的本色。[3]因此,课堂上可设计一个“仿写对称句”环节,训练学生在作品中混用整句和散句的能力,营造作文语言的跌宕回环之美。 2.读出一座名楼的风采 在中国古代,不管是佛家、道家这些宗教门派,还是皇家贵族,都把楼阁看作是神圣、尊贵和威严的象征。黄鹤楼外看5层里为9层,象征“九五至尊”;平面设计是四边套八边形,意寓“四面八方”,实具名楼风范。[4]那么,在进一步自由品读的过程中,就应引领学生在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手法的同时,思考以下问题:你读出了一座怎样的黄鹤楼?最终明确:由“耸构巍峨……”这一对偶的直接描述,可感知楼的外形高大雄伟;“上倚河汉,下临江流”一句再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高;“重檐翼馆,四闼霞敞”一句则是对楼宇建筑风格的具体介绍。至此,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刻画尽致,气势流畅,读来令人胸襟开阔。“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句则写出了登楼者的感触。因楼宇上高入云天,下临近长江,因此在楼上无需刻意眺望,城乡美景亦可尽收眼底。这两句表面上没有直言楼高,但黄鹤楼直插霄汉、烟云缭绕之气势已如在眼前,这是一种侧面烘托。古人的写景文文学性非常浓,短短的几行文字就涵盖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手法,兼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描摹生动,修辞贴切,视角浪漫,凝练而富于想象,让景观历历在目。学生还会由“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一句作出评价:这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楼宇。虽然历代的考证都认为,黄鹤楼因山得名,但阎伯理言其因神奇的传说而得名,不仅为名胜平添了一份神秘感,更让登楼者和读者插上了纵横八极的想象翅膀。课堂上,我顺势指导学生:古AI写作景游记散文,在真实基础上往往会植入文学和想象的成分,将眼前的景观艺术化。因此,在诵读时,一定要读出那种煞有介事、言之凿凿之感,同时运用想象还原作者眼中的美景。这个环节的设计,于细细的品读中,学生既得到了审美体验,也学会了审美方法。 3.读出一种复杂的情愫 写景游记的主观因素是非常明显的,表面上是在写景,但最终都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或是哲思,景观只是作者精神的外化,是其抒情的凭借,《黄鹤楼》也不例外。在学生对文章的朗读已渐入佳境之际,我又提出问题:文中的哪些句子能读出作者的情感?学生最先发现的是“应荆吴形胜之最也”,这句话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和赞叹的语气,“亦……也”表示判断和陈述的语气,使文气舒缓,余音袅袅。这一句直抒胸臆,使作者对山川胜迹的热爱之情喷薄而出。再回过头来引导:古AI写作景游记散文中,抒情方式较为固定,先是生动描摹,然后极抒赞叹之情,或由景生情,或情景交融。文段细细的描写中本身就饱含感情,这种手法叫景中含情。进而,出示教材删掉的第一段的结尾,并结合文中的描写,引领学生感受作者仰慕仙人的情怀。前文已述,此处不再赘述。此处,还可以再拓展学生的思维:万古绝唱黄鹤楼,曾勾起崔颢的旅思乡愁,曾牵动李白的送别惆怅。那么,生卒年不详的唐人阎伯理,可能会因为哪些原因产生渴慕仙人的情怀?学生充分想象后,得出这样的认知:不同的作者会因为意趣、个性、处境、经历的不同,面对同样的风景产生极具个性的情怀。 好的写景游记同时也是一篇极佳的写作指导教材,在品赏《黄鹤楼》的语言特色后,“我做小导游”的课后作业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美的语言描摹黄鹤楼之美景,从而进一步缩短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距离。 《黄鹤楼》这枚被放错地方的美玉,应该回归到它的真本——古AI写作景散文的位置。教学这一美文,我们应该着力于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每一位语文教师只有用语文的方法,“语”和“文”兼顾,深度挖掘教材,智慧取舍内容,有机整合教材,才能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从而培养其语文素养,提升其精神境界。标签:黄鹤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