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和科技都在飞速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各大工业也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用到电力的地方越来越多。这就对城市的配电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配网线路和低压台区的线损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指标,对于线损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本从深入探讨了配电网络线损的增加的因素,并且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弥补措施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为我国的电力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配网;线损;降损措施;管理线损
线损是由于电网的输配电和管理环节处理不当造成的电网损耗。电源线损率称为线损率或者短线损率。线损率是衡量供电企业效益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反映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根据损失的性质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损失。线损管理是电力企业最关心的课题之一,线损管理是衡量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基本指标。因此,线损管理的水平如何,精确度的高低,不仅能够决定供电企业的盈利程度,还进一步的显示了供电企业对于配电网络的管理是否到位。
1、10KV配电线路及低压台区管理线损增加的因素
1.1 计量管理环节
现如今,大部分供电企业的电网计量设备都是一级总计量配电柜,这种配电柜在安装的过程中非常麻烦,并且安装完成后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精度的调配等一些列环节,很多线损都是因为计量设备在安装过程或者精度调配环节的一些操作失误导致设备的运行出现问题,从而引起线路损耗。
1.2 营销管理环节
在进行电力表的统计以及年终核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为因素的失误,比如电表在抄录过程中结算时间出现误差,或者是因为分配不均匀导致台区线损出现异常情况的现象比比皆是。
2、影响10KV配电线路及低压台区统计线损的具体因素及其对策
下面我列出了一些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影响10KV配电线路及低压台区统计线损的具体因素,并且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1 因计量误差造成线损异常原因分析及对策
2.1.1电流互感器极性反接引起的计量误差
当一相或两相电流互感器连接出现问题时,会有大量的反向电流产生。当二相或三相电流互感器连接时,瞬时功率为负。在这方面,线路维护人员或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检查相关的电能表数据或查阅相关数据来判断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是否有反极性。
2.1.2线路故障引起的计量误差
这种测量误差的主要产生因素为:电压缺压导致低压熔断或断路器的三相电压以及电流互感器接线盒的电流表没有打开或电流回路损坏,螺丝松动则会导致电流损失或减少,这使得发电量就下降。抄表人员、计量人员或电力督查人员可以通过异常电能表提示或异常监测,然后再通过远程监控找出产生故障的地点,交给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维修处理。
2.2 MIS系统中用户、台区匹配错误或信息维护错误引起线损异常及对策
目前营销线损统计工作中,使用的是营销MIS系统。如果系统内信息维护错误或修改不正确,将会直接导致统计错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 专台转公台未将原“计费户”修改成“考核户”
主要问题一般出现在一些新建小区,将正式完成原建变压器转变为公众变压器,而不是原来的“家庭充电”标识,修改为“家庭”的评估,导致居民消费的提取系统出现故障,家庭户仍然认为计费不是认定为家庭消费家庭消费家庭的评估,使得该考核户所在台区的供电量为0,评估的电源是免费提供的,造成非正常损失。
如果出现上述的具有错误信心的用户,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的修改信息,把计费用户转变为考核用户,然后再将配皮关系进行重新匹配和定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MIS系统内客户信息维护与现场实际不符
由于线路切换与现场接收之间的关系不清,系统中会计住户和评价户的维护与实际情况不符,这是造成线损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城市配电网改造导致线切割更换频繁,N-1网络结构使十字线带是比较常见的,短期的互动频繁,现在不考虑损失统计需要携手,与处理跨频段的互功率调整和交叉带台湾地区电力消费只允许在整个调整周期进行调整,当线被剪短或者改变,互带电量调整难度增大,导致出现了所谓的“城市配电网的线损不真实”。
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目前的系统情况,只有在没有切削时间或切割时间明确的情况下,才能改变区内的清晰情况,对系统手动线损进行统计和分析。
另一个原因是,在台区客户的匹配过程中,匹配人员不知道实际情况并且没有与现场人员核实,只依赖于客户名称导致错误匹配。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是比较台区的容量预测方法和区域内变压器的容量,看看容量是否在允许容量之内。
鉴于此,只有检查人员才能在车站地区使用用户识别仪,现场核实信息,将真实信息反馈给线损管理人员,并重新维护和匹配台区的信息维护工作。
2.3 单双月抄表周期造成的线损异常及对策
2.3.1对10KV配电线路线损影响及对策
单、双月抄表后线损异常波动造成线损的异常波动,特别是每月的损失,即使累积损失将被调整,因为匹配的用户线-台区之间造成的一些影响,而这种影响将与其他高损耗因素混合的真正原因混杂,而且是覆盖线的损失减少的主导方向,不利于降损工作的发展。同一线路负荷分布不均匀,单月读数分布不均也是线损异常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一情况只能通过核实线路的负荷类型并在安排单双月抄表是尽量使得线路的单双月负荷用电相差较小。检查还要是否丢失或正常的累积损失,因为累积损失只有线双月线路的线损是最接近真实值的。
2.3.2 对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及对策
在单、双月抄表之后,其实影响最大的是台区,因为台区的一些计费用户的抄表类型是混合类型的,考核用户的抄表方式为每月抄表,导致所有台区的月线损失总是在异常的行列。但是即使累积损失,月累计损失也不是真实的损失值。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在抄表期间定义的结算周期相同的面积作为用户不允许多个同事进行抄表,从而导致抄表周期混合在一起;另一个是最接近线损的真实值,只有每月累计损失。所以这不会与其他管理人员混在一起,受技术因素的影响,造成线路盖的丢失。
2.4抄表不同期
因为所有的用户在一个台区不在同一时间进行抄表,根据时间的时候采集了最早的统计数字电源,使电虚高销售,如果最新的采集时间一致,电源将减少电力销售统计,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损失统计计算是不准确的。这个问题通常发生在今年十二月或春节期间,因为这一次由于电费回收工作会在抄表后提前或推送,因此就会相应折算电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抄表要严格检查。按照规定,需要提前几天折算电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计算,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值,以确保线路不出现失电等异常波动现象。
2.5窃电行为
一般情况下,当电能表正常,台区用户匹配准确时,线损较高的原因主要是窃电和偷电,主要事用户报告和抄表存在的问题,以及电气检验人员不定期现场检查。窃电是应该被及时禁止和惩罚的。根据线路损耗率的比值,以链条、线路损耗大面积波动或线路为目的和点检查电能,提高防窃电能力和效率。
3、结束语
供电企业要想取得更高的经济利润,降低电损是必不可少的一条途径,除了技术等硬件措施要过关之外,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配电网线路和台区导致线损的因素非常之多,并且处理起来十分的复杂,但是我们工作人员和维护人员也要众志成城,克服困难,不断钻研,争取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杨康,高梓淇.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供用电,2015(12).
[2]尤子涵.浅谈降低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J].经营与管理,2016(8)
论文作者:汪劲松,张鲲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抄表论文; 损失论文; 异常论文; 用户论文; 低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