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不同加工处理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以及能氮同步代谢影响的研究

玉米的不同加工处理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以及能氮同步代谢影响的研究

齐智利[1]2004年在《玉米的不同加工处理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以及能氮同步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以体外(in vitro)、半体内(in situ)和体内(in vivo)方法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了不同加工处理的玉米对奶牛瘤胃发酵、小肠消化、以及能氮同步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为瘤胃发酵调控和反刍动物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以及日粮的合理配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第一部分 In sacco法评定加工处理玉米和常用饲料原料在泌乳奶牛瘤胃内营养物质动态降解规律的研究以3头年龄、体重、日平均产奶量相近,体况良好,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前期奶牛为试验动物,在日粮精粗比为55:45的前提条件下,应用in sacco法(瘤胃尼龙袋法)研究了几种不同加工处理的玉米(膨化、烘烤、制粒、压扁、焙炒处理玉米)和奶牛常用饲料(玉米、麸皮、豆粕、胡麻饼、棉粕、青干草以及玉米青贮)的淀粉、有机物和蛋白质的瘤胃降解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均不同程度的影响玉米瘤胃淀粉、有机物和蛋白质的降解规律。挤压膨化和制粒以及压扁加工处理能显着的提高玉米在瘤胃中的淀粉降解率(P<0.05),而烘烤与焙炒加工处理能显着的降低玉米在瘤胃中的淀粉降解率(P<0.05)。淀粉瘤胃降解率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膨化玉米>帕S衩?贡庥衩?未处理玉米>焙炒玉米 >1400C 35min烘烤玉米。其中膨化处理中,随着挤压膨化温度的升高,淀粉瘤胃降解率呈线性下降,降解率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1300C膨化玉米,1400C膨化玉米和1500C膨化玉米。膨化温度与淀粉瘤胃降解率呈高度线性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0.211X+106.26(R2=0.9876,N=3);烘烤处理中,玉米经过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烘烤处理,淀粉的瘤胃降解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和作用时间的逐渐延长,淀粉的瘤胃降解率也逐渐降低,1400C 35min烘烤玉米的瘤胃淀粉降解率最低。淀粉在瘤胃中降解的影响因素最主要的是淀粉的快速可溶部分S和慢速降解部分D的降解速率Kd。泌乳奶牛常用饲料中淀粉、有机物和蛋白质的瘤胃降解规律有所不同,能量饲料中,麸皮的淀粉和蛋白质瘤胃降解率都高于未处理玉米,有机物的降解率二者没有明显区别;蛋白质饲料中,豆粕的淀粉、有机物和蛋白质的降解率均高于胡麻饼和棉粕,胡麻饼的淀粉和有机物的降解率高于棉粕,但是蛋白质的降解率低于棉粕;常用粗料中,青贮的淀粉和有机物以及蛋白质的降解率均高于干草。第二部分 牛小肠液冻干粉(BIF)法评定不同加工处理的玉米对小肠消化率的影响以牛小肠液冻干粉(BIF)法来研究不同加工处理玉米瘤胃12h非降解残渣在小肠中的消化率,首先筛选出用BIF法评定淀粉在奶牛小肠消化率的适宜培养条件,然后利用筛选出的最佳培养条件测定了各种处理玉米12h瘤胃非降解残渣的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牛小肠液冻干粉(BIF)法研究12h过瘤胃玉米淀粉的小肠消化率的最适宜培养条件为:0.5gBIF/0.5g饲料,McDougall缓冲液,pH值为7.0,Ca2+为680uM,温度为39℃,最佳培养时间为8h。加工处理对玉米小肠淀粉消化率的影响不同,膨化加工可以明显提高过瘤胃淀粉的小肠消化率,烘烤、制粒、压扁以及焙炒加工处理对过瘤胃淀粉的小肠消化率没有明显影响。结合第一部分试验结果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温度膨化处理组中,130℃膨化处理的效果较好。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烘烤处理组中,1300C 35min烘烤加工是较好的处理方式。第叁部分 不同过瘤胃淀粉日粮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利用和产奶性能以及血液指标的影响以3头年龄、体重、日平均产奶量相近、体况良好,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前期奶牛为试验动物,在日粮精粗比为55:45的前提条件下,采用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了仅在玉米加工处理方法上不同的叁种日粮,即膨化处理组日粮(低过瘤胃淀粉日粮)、焙炒处理组日粮(高过瘤胃淀粉日粮)和对照组日粮(含未处理玉米的日粮)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利用、产奶性能和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膨化组和焙炒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瘤胃内环境发酵指标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膨化处理有使瘤胃总VFA浓度增加、pH值降低、氨氮浓度下降、瘤胃原虫数量增加、细菌蛋白浓度下降、液相菌体蛋白库容量有所减少的趋势;而焙炒处理使瘤胃总VFA浓度降低、氨氮浓度下降、瘤胃原虫数量下降、细菌蛋白浓度升高、瘤胃液相流通速率略有降低、液相菌体蛋白库容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的趋势。与膨化组比,焙炒组的总VFA浓度明显降低(P<0.05)。叁组不同日粮对营养物质的采食、排泄以及消化利用有着一定的规律性。与其它两组相比,膨化处理组(低过瘤胃淀粉含量组)的DM、OM、NDF和ADF的采食量均有所增加,CP采食量却低于其它两组。粪中营养物质的排出量略高于其它两组,其中粪NDF排出量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对DM、OM、NDF和ADF的消化率略低于对照组,略高于焙炒组,而CP的消化率均低于其它两组。与对照组比,焙炒组(高过瘤胃淀粉含量组)DM、OM、NDF和ADF的采食量有所减少,但CP采食量和粪中营养物质的排出量却高于对照组。DM、OM、CP、NDF和ADF的消化率略有降低。膨化处理使N采食量相对减少,粪N排出量相对增加,尿N排出量、尿中尿素N和尿素N/尿N均相对减少,沉积N与对照组相当?

卢寿锋[2]2004年在《玉米的不同加工处理对泌乳奶牛瘤胃能氮同步代谢及小肠消化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结合体内法、半体内法和体外法,就不同加工处理的玉米对泌乳奶牛瘤胃能氮同步代谢及小肠消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论文包括以下5个试验:试验一 对玉米进行物理加工处理(膨化、制粒、压扁、烘炒和对照),并测定各饲料原料(玉米、麸皮、豆粕、胡麻饼、青干草和玉米青贮)的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后玉米,DM、OM、CP、淀粉、NDF、Ca和P等常规成分的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试验二 选择3头健康的、年龄、胎次、体重和泌乳期相近,且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半体内法研究不同加工处理的玉米和其它饲料原料的瘤胃尼龙袋降解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经不同加工处理后其瘤胃降解模型参数a、b、c和P值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与对照玉米的DM、OM、CP和淀粉的各有效降解率P值相比,膨化玉米、颗粒玉米P值显着或极显着增加,压扁玉米的P值差异不显着(P﹥0.05)(淀粉的P值除外)、烘炒玉米的P值都显着降低(P<0.05)。其它饲料原料的降解参数也不尽相同。豆粕的各指标介于膨化玉米和颗粒玉米之间,胡麻饼与烘炒玉米的各P值十分接近。试验叁 用试验二的3头奶牛提供瘤胃液,利用DFCCS-Ⅱ型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即人工瘤胃)进行体外培养,研究日粮配合对能氮同步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以BCP的合成量为指标时,最佳底物量为45克/罐/天,最佳培养时间为12h;最佳底物组合形式为膨化玉米+豆粕+胡麻饼+麸皮+青干草+玉米青贮;在本试验条件下,泌乳前期的最佳能氮比为37gRDN/kgFOM,泌乳中后期的最佳能氮比为31gRDN/kgFOM。试验四 利用奶牛小肠液冻干粉BIF进行体外研究,测定培养12h时的瘤胃非降解残渣在小肠中的消化情况。结果表明,膨化玉米的DM和淀粉消化率均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其它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五 选择16头年龄、胎次、体重和泌乳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进行50天的饲养试验。按照相同的能氮比(37gRDN/kgFOM)配制4种日粮(膨化玉米组、颗粒玉米组、烘炒玉米组和对照玉米组),以检测能氮同步日粮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表明,饲喂各组日粮后,产奶量没有显着变化(P﹥0.05),烘炒玉米有降低产奶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与对照日粮相比,各组的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和总干物质差异不显着(P>0.05),但是烘炒玉米组的乳脂率显着高于颗粒玉米组(P<0.05)。

马晓宇, 刘苗苗, 林英庭[3]2018年在《玉米膨化技术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玉米膨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膨化玉米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小肠消化以及对生产性能、能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反刍动物日粮的合理调制、瘤胃发酵调控以及营养物质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于磊[4]2007年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处理方式的油葵对奶牛的瘤胃发酵和乳脂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奶牛泌乳前期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脂肪,不仅可以缓解奶牛在泌乳前期的能量负平衡状况,而且还可提高产奶量和改善乳脂肪的构成、提高乳脂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研究表明,脂肪饲料的不同加工处理方式会对奶牛乳脂中脂肪酸的构成特别是共轭亚油酸的含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添加3种不同处理的油葵籽实(日粮脂肪含量6.5%占日粮干物质),对奶牛瘤胃发酵、消化代谢、生产性能和乳脂中CLA含量的影响。3种处理方式分别为烘炒、压扁、粉碎。研究结果如下:1.日粮中添加不同处理的油葵籽实,对奶牛瘤胃液纤毛虫数量及pH值动态变化的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两者均在瘤胃发酵的正常范围之内;烘炒组、压扁组和粉碎组瘤胃液的NH3-N浓度、BCP浓度、总VFA浓度及乙酸/丙酸比值均差异不显着(P>0.05),3个组的液相流通速率差异不显着(P>0.05)。综合以上指标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处理的油葵籽实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差异不显着。2.日粮中添加不同处理的油葵籽实,对日粮中的有机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及粗脂肪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3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3个组氮代谢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不同处理的油葵籽实对奶牛的氮代谢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着。3.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之间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差异不显着(P>0.05)。4.拉丁方试验中,葵花籽经过3种不同加工处理方式,乳脂中的大部分脂肪酸所占比例差异不显着。CLA的比例压扁组最高,(压扁组:1.46±0.33,烘炒组: 1.01±0.03,粉碎组: 0.69±0.07)。同其它两组差异显着(P<0.05)

照日格图[5]2010年在《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中添加异位酸对奶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研究了奶牛叁种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及添加异位酸对日粮体外发酵效果、纤维物质降解率、微生物菌群、纤维素酶活、氨基酸产量等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粗饲料品质及添加异位酸对日粮体外发酵水平、纤维物质降解率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和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饲养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异位酸对泌乳奶牛营养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体外试验选用体况良好、体重和胎次相近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3头荷斯坦奶牛,以供采集瘤胃液。以GI为指标对粗饲料品质进行测定,然后固定精粗比为45:55条件下配制叁种混合日粮,形成含高GI粗料日粮组(1号料,粗料GI=2.89 MJ)、含中GI粗料日粮组(2号料,粗料GI=1.73 MJ)和含低GI粗料日粮组(3号料,粗料GI=0.65 MJ)。结果表明:1.不同品质单一粗饲料(苜蓿、羊草、玉米秸秆、青贮)对日粮体外发酵效果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粗料品质的提高培养液NH3-N、VFAs、BCP浓度和产气量显着提高(p<0.05),但对培养液pH值影响较小,各时间点pH值均高于6.20,其中羊草组培养液pH值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秸秆组最低,乙/丙比例大小顺序为羊草>玉米秸秆>苜蓿>青贮;当苜蓿、羊草、玉米秸秆以一定比例与青贮混合培养时,对日粮体外发酵效果能够起到互补和整体改善作用。2.精粗比例相同(45:55)、能量和蛋白水平一致情况下,叁种混合日粮在体外培养时,粗料品质好的混合日粮培养液NH3-N、VFAs、BCP和气体产量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乙/丙比例恰好相反。pH值大小顺序为2号料>1号料>3号料,但均值差异不显着(p>0.05),各时间点pH值均大于6.10。另外,混合日粮培养液VFA和BCP明显高于单一和混合粗饲料,而pH值、乙酸丙酸比例有所下降。3.本试验用叁种日粮中添加单一和混合异位酸时,培养液NH3-N、VFAs、BCP浓度和产气量显着提高(p<0.05),其中混合异位酸的添加效果优于其它组,pH值、乙/丙比例有所下降,但其平均值差异不显着(p>0.05)。另外,对粗料品质较差的2号料和3号料体外发酵作用效果更为明显。4.粗料以苜蓿、羊草和玉米秸秆为主的叁种日粮中,戊酸最适添加量分别为5.00mg/g、5.00mg/g和5.00mg/g;异戊酸最适添加量分别为5.00mg/g、5.00mg/g和5.00mg/g;异丁酸最适添加量分别为2.50mg/g、2.50mg/g和5.00mg/g;2-甲基丁酸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25mg/g、1.25mg/g和5.00mg/g。5.粗饲料品质对日粮体外发酵DM、NDF降解率有显着影响(P<0.05),粗饲料品质好的日粮DM、NDF降解率高,对ADF降解率没有显着影响(P>0.05);添加单一和混合异位酸使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DM、NDF、ADF降解率显着提高(P<0.05),尤其是培养后12h和24h时纤维物质的降解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低质粗饲料日粮DM、NDF、ADF降解率提高更为明显,其中混合异位酸添加组效果优于其它组。6.随着粗饲料品质的提高CMCase、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等叁种酶活性显着提高(P<0.05) ;粗饲料品质对FPA、葡萄糖苷酶活性没有产生显着影响(P>0.05);FPA、CMCase、葡萄糖苷酶和果胶酶酶活峰值出现在培养后6h,木聚糖酶活峰值出现在培养后9h;单一或混合异位酸的添加使叁种日粮培养液五种酶活显着提高(P<0.05),其中混合异位酸的添加效果更为明显。7.随着粗饲料品质的提高细菌、纤维分解菌数量显着增加(p0.05);细菌、纤维分解菌和原虫数量峰值出现在培养后6h,真菌数量峰值出现在培养后9h;添加单一和混合异位酸能够显着增加培养液真菌、细菌、纤维分解菌和原虫数量(p0.05);FT3、FT4呈下降趋势,并在试验第30d时Ⅴ组(混合组)的FT3降低幅度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PRL、GH有所提高(P>0.05),TP显着提高(P<0.05),其中混合酸异位酸添加组由于其它组;对COR、TG、ALT几乎没有影响;AST、GGT、GLU有所下降(p>0.05);BUN显着降低(P<0.05),其中混合酸异位酸添加组最低;有提高血清必需氨基酸中支链氨基酸比例的趋势(P>0.05)。10.异位酸的添加对产奶量的提高较明显,各试验组产奶量分别提高(Ⅰ组=5.37%、Ⅱ组=3.00%、Ⅲ组=5.77%、Ⅳ组=3.03%、Ⅴ组=10.34%);使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形物和非脂乳固体含量有所提高(P>0.05),对乳糖含量几乎没有影响;显着提高乳中Gly、Ala、Cys浓度(P<0.05),使相应支链氨基酸浓度有所提高(P>0.05),对其余氨基酸没有影响,说明乳中氨基酸浓度基本稳定。

朱雯[6]2013年在《粗料来源对奶牛乳蛋白前体物生成与生产性能的影响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奶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奶牛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乳品质量仍有待改善。优质饲草的缺乏以及对现有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是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每年大量进口优质牧草-苜蓿草,但同时有大量的秸秆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此,本论文从我国现有的饲料资源着手,研究不同粗料来源对奶牛乳蛋白前体物生成和泌乳性能的影响与机理,旨在为我国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依据。研究分别以苜蓿、羊草和玉米秸作为粗料来源对奶牛乳蛋白前体物的生成和泌乳性能的影响,揭示其影响机理(第一部分);研究玉米秸日粮中补充淀粉和氨基酸对奶牛乳蛋白前体物生成量和泌乳性能的影响(第二部分)1、不同粗料来源对奶牛乳蛋白前体物的生成和泌乳性能的影响。1.1不同粗料来源对奶牛泌乳性能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一)。为比较研究苜蓿草,羊草和玉米秸为粗料来源对奶牛泌乳性能、氮利用效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2头处于泌乳早期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泌乳量和泌乳天数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进行。试验采用3x3复拉丁方设计。叁组试验日粮试验日粮等能等氮且精粗比为55:45(DM),主要区别为粗料来源不同(%干物质,DM):(1)玉米秸19(CS),(2)羊草21(CWR),(3)苜蓿干草17(AH)。结果发现,粗料来源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显着影响(P>0.05)。奶牛产奶量饲喂AH日粮有高于CS日粮奶牛(P<0.10)的趋势, CWR居中。AH日粮奶牛乳蛋白含量高于饲喂CWR日粮(P<0.05),而CS日粮与另外两组差异均不显着。与CS和CWR日粮相比,AH的血浆、尿和乳中尿素氮含量较低,氮利用效率最高(P<0.01)。各试验组之间血浆白蛋白、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差异不显着。上述结果表明,苜蓿为粗料来源时其奶产量、乳蛋白产量和氮利用效率高于玉米秸,而玉米秸日粮与羊草日粮差异不显着。1.2不同粗料来源影响奶牛泌乳性能及乳蛋白前体物生成量的机理(试验二)。为了揭示不同粗料来源影响奶牛乳蛋白前体物生成的机理,分别从瘤胃发酵特性、代谢蛋白质生成量、动静脉血液游离氨基酸之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试验一的奶牛口腔取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尼龙袋法检测日粮有机物(OM)和蛋白质(CP)的降解率,用尿中嘌呤衍生物法估测微生物蛋白质生成量;尾动静脉采血检测血浆游离氨基酸。结果发现,各试验组之间瘤胃pH差异不显着(P>0.05),氨态氮浓度CS日粮较高(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AH日粮高于CS日粮(P<0.05),CWR居中,且与AH和CS日粮之间差异均不显着;可见AH日粮可为奶牛机体提供较多的能量,导致其奶产量较高。日粮AH的OM瘤胃降解率高于CS,主要原因在于其含有较高的快速降解部分;日粮AH的微生物蛋白产量高于(P<0.05)CS和CWR,与其较高的VFA浓度和较低的氨态氮浓度结果一致。各试验组间来源于非降解饲料蛋白的小肠可消化部分(1ADP)(P>0.05)差异不显着,表明AH日粮较高的代谢蛋白质(MP)供给量主要是由于较高的小肠可消化微生物蛋白质(IMCP);微生物蛋白产量与乳蛋白产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P<0.01)。饲喂AH日粮奶牛乳腺对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摄取均高于CS日粮,提示AH日粮的MP中氨基酸平衡性较好,利于吸收利用。以上结果表明,相比玉米秸日粮,苜蓿日粮含有较高的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合成较多的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以致贡献较多的乳蛋白前体物—小肠代谢蛋白质,并且氨基酸利用效率较高,最终奶产量和乳蛋白产量高于其他两组。因此,有必要研究在玉米秸日粮补充可发酵碳水化合物和必需氨基酸对奶牛乳蛋白前体物和泌乳性能的影响。2、玉米秸日粮补充淀粉和氨基酸对奶牛乳蛋白前体物生成量和泌乳性能的影响。2.1玉米秸日粮补充淀粉和氨基酸对奶牛泌乳性能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叁)。为研究玉米秸日粮补充淀粉和氨基酸对奶牛泌乳性能、氮利用效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2头健康的处于泌乳中期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泌乳量、泌乳天数和胎次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进行。试验分3期,采用3x3复拉丁方设计试验。试验日粮等能等氮且精粗比为55:45(DM)的,主要区别为(%DM):(1)苜蓿干草19(AH);(2)淀粉8,玉米秸22(CSS);(3)在日粮CSS的基础上每天添加19.7g的过瘤胃保护Met和40.1g的过瘤胃保护Lys(CSSAA),用CPM软件估测日粮CSSAA的MP中Met和Lys的含量分别为2.4和7.2%。试验日粮等能等氮且精粗比为55:45(DM)。结果表明发现,各处理之组间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差异均不显着。与相比CSS日粮相比,添加氨基酸后增加1.4kg/d的产奶量,有提高乳转化率的趋势(P<0.10)。各试验组之间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而日粮CSS的乳蛋白产量有低于AH和CSSAA日粮的趋势(P<0.10)。尿中尿素氮的含量CSS日粮显着高于(P<0.05)AH,CSSAA居中,与其它两组之间差异不显着。乳尿氮和血浆尿素氮CSSAA日粮显着低于CSS(P<0.05),AH组居中。日粮CSS氮利用率低于AH和CSSAA日粮(P<0.01),AH和CSSAA日粮之间差异不显着。各试验组之间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NEFA和β-羟丁酸之间含量差异不显着。上述结果表明,玉米秸日粮中适量补充可溶性糖分淀粉后其泌乳性能与达到苜蓿日粮相近似水平,而进一步补充氨基酸可提高奶牛饲料转化率和氮利用率。2.2玉米秸日粮补充淀粉和氨基酸影响乳蛋白前体物生成量的机制(试验四)。为揭示玉米秸日粮补充淀粉和氨基酸影响奶牛乳蛋白产量的机理,从瘤胃发酵特性、代谢蛋白质生成量、血浆游离氨基酸等方面进行研究。瘤胃发酵参数的检测、日粮OM和CP的降解率测定、微生物蛋白质产量的估测、血液的采集和血浆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同试验二。结果发现,各试验组之间pH值和总VFA浓度差异均不显着,表明补充淀粉后CSS日粮提供能量增加,与上述两组间奶产量相近的结果一致。氨态氮浓度日粮CSS日粮显着高于AH(P<0.01)。日粮CSS的OM瘤胃有效降解率和微生物蛋白产量与AH日粮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淀粉的补充使CSS日粮提供的瘤胃可利用能达到了AH日粮的水平,导致两个日粮间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相近;各试验组之间IADP差异也不显着(P>0.05)。添加氨基酸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和MP产量均无显着影响,但增加了血浆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浓度(P<0.05)。上述结果表明,玉米秸日粮补充淀粉提高日粮乳蛋白产量的主要原因在于,补充淀粉可为瘤胃微生物提供更多可利用能,增加微生物蛋白产量,为乳蛋白合成提供更多的前体物;补充氨基酸则不仅可改善乳蛋白前体物的供应,而且可优化氨基酸的平衡性。综上所述,苜蓿日粮比玉米秸日粮可合成较多的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为乳腺供应较多的乳蛋白前体物,导致奶产量和乳蛋白产量高于玉米秸日粮。玉米秸日粮乳蛋白含量较低的原因之一是日粮可发酵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足,影响了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量;玉米秸日粮同时补充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和必需氨基酸时,可促进了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改善机体氨基酸平衡和代谢蛋白质利用效率,导致乳蛋白产量得到显着提高。

曲永利[7]2010年在《CNCPS体系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及日粮能氮平衡检测指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净蛋白质体系的原理和方法对东北农区23种主要奶牛饲料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探讨了用其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可能性;同时借鉴CNCPS体系中的CPM-Dairy 3 version模型对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日均产奶量分别为20 kg和25 kg奶牛的2种日粮进行评估,从而验证CPM模型对奶牛日粮的评价效果;并选择9种不同能氮水平的日粮,探讨奶牛尿中、乳中嘌呤衍生物(PD)、肌酐含量(C)、乳中尿素氮(MUN)以及PD与C的比值的变化规律,探求一种能够特异性反映日粮营养能氮水平在奶牛体内消化吸收动态变化的代谢指标,从而为建立一种便捷、有效、可靠的奶牛营养检测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试验一、根据CNCPS体系提出的蛋白与碳水化合物分类方法,对东北农区23种典型奶牛饲料进行粗蛋白质(C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蛋白(SCP)、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DIP)、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DIP)及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和淀粉进行测定,并根据CNCPS计算出样品中的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蛋白质(PB1)、结合蛋白质(PC)、中度降解蛋白质(PB2)、慢速降解蛋白质(PB3)和不可利用纤维(CC)、可利用纤维(CB2)、淀粉、果胶(CB1)和糖类(CA)。结果表明,东北农区23种奶牛常用饲料中,SCP/CP的比例以全株玉米青贮(产地:大庆)最高(68.74%),湿啤酒糟(产地:沈阳)最低(4.12%);ADL/NDF比例则以苹果渣(产地:鞍山)最高(34.51%),大麦(产地:沈阳)为最低(2.46%)。真蛋白的含量以豆粕(产地:沈阳)最高(97.07%),全株玉米青贮(产地:大庆)最低(26.81%);不可利用纤维(CC/CHO)比例则以苹果渣(产地:鞍山)最高(65.01%),玉米(产地:齐齐哈尔)最低(1.6%)。由此得出结论,CNCPS体系中的分析方法能够较全面的反映出饲料的营养价值。试验二、对东北农区奶牛常用饲料中的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蛋氨酸(Met,%DM)含量以干啤酒糟(产地:沈阳)最高(0.32%),秸秆(产地:大庆)最低(0.06%);赖氨酸(Lys,%DM)以豆粕(产地:哈尔滨)最高(2.86%)玉米秸秆压缩饼(产地:沈阳)最低(0.28%)。Met(%CP)以秸秆(产地:大庆)最高(1.82%),苜蓿(产地:齐齐哈尔)最低(0.52%);Lys(%CP)以豆粕(产地:哈尔滨)最高(5.94%)玉米(产地:齐齐哈尔)最低(2.16%)。试验叁、研究CPM模型在日粮评价和预测奶牛生产性能方面的应用效果。选择健康、胎次、体重和泌乳阶段相近的奶牛56头,分成2组,组日均产奶量分别为20和25 kg,按配对试验设计要求把试验奶牛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日粮为奶牛场配制的日粮,试验组日粮为应用CPM软件调整后的日粮,试验期为45 d。结果表明,饲喂调整后日粮的奶牛产奶量、4%标准乳产量、MUN和血浆尿素氮(BUN)含量均略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Ⅰ的乳脂率略高于对照组Ⅰ(P>0.05),乳蛋白率未见显着性差异;试验组Ⅱ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则略低于对照组Ⅱ(P>0.05);调整后2种日粮成本分别比调整前降低2.43元/天和2.12元/天。利用CPM模型预测产奶量与实际产奶量的差距除了对照组Ⅰ外,其他处理组均在6%之内,预测DMI与实际DMI的差距在5%之内。由此可知,在我国规模化奶牛场应用CPM模型可以预测日粮的营养价值、并在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饲养成本。试验四、选择健康、胎次、体重和泌乳阶段相近奶牛27头,采用3×3析因试验设计,利用CPM-Dairy 3模型设计的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分别为需要水平的127%和123%和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分别为需要水平的75%和80%日粮能氮梯度区间内9种不同能氮水平日粮饲喂各组奶牛,利用全收尿法研究奶牛尿中的嘌呤衍生物(UPD)、肌酐含量(UC)及UPD:UC值随日粮不同能氮水平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日粮中代谢蛋白含量相同时,UPD含量随着代谢能量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而且尿酸(8.24-22.75 mmol/d)、尿囊素(49.61-137.10 mmol/d)和总UPD(57.85-159.86 mmol/d)的变化规律相同;当日粮中代谢能量相同时,UPD含量随着代谢蛋白水平升高而增加,而且尿酸、尿囊素和总UPD含量变化规律相同。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尿酸、尿囊素和总UPD含量与日粮中能氮水平变化呈线性关系。从尿酸、尿囊素比例来看,九种日粮中除HELP、MELP和LEMP组日粮奶牛尿中尿酸与尿囊素的比值为0.12:0.88外,其他各组日粮均为0.14:0.86。奶牛UC含量(46.70-59.16 mmol/d)并不随着日粮能氮水平变化而变化,只与奶牛的体重有关。UPD:UC比值(1.07~2.95)随着日粮能氮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并呈显着的线性关系。试验五、利用点收尿法研究奶牛尿中的嘌呤衍生物(UPD)、肌酐含量(UC)及UPD:UC比值随日粮不同能氮水平变化的规律,试验处理同试验四。结果表明,尿样中的尿酸(1.06-3.49mmol/L)、尿囊素(5.86-19.59mmol/L)及总PD(6.92-23.08mmol/L)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全收尿法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尿酸和尿囊素比值亦在0.15:0.85~0.17:0.83范围之间,并且奶牛尿液中尿酸、尿囊素和UPD值与日粮能氮水平呈显着的线性相关。UC的含量(7.72-13.40mmol/L)也不受日粮能氮水平变化的影响。但UPD:UC值(0.80~2.54)与日粮能氮水平呈显着的线性关系。对于UPD:UC值,全收尿法和点收尿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8862)。由此得出结论,奶牛的UPD及UPD:UC值均能很好的反映出日粮的能氮水平。并且,点收尿法可以替代全收尿法来对UPD:UC值进行检测。利用全收尿法建立的方程分别为: y? upd = ?145.5429(26.2291)+0.9718(0.2504)x1 +1.4663(0.2799)x2 y? upd / c= ?2.3360(0.5377)+0.0190(0.0051)x1+0.0223(0.0057)x2利用点收尿法建立的方程分别为: Y?u pd = ?26.3184(4.2510)+0.1119(0.0406)x1 +0.2697(0.0454)x2 Y?u pd / c=7.6026(2.9748)?0.0837(0.0280)x1?0.0818(0.0315)x2?0.0010(0.0003)x1x2试验六、研究乳中嘌呤衍生物(MPD)、MUN、肌酐含量(MC)和MPD:MC值随日粮能氮水平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日粮中代谢能量处于同一水平时,MPD的含量随代谢蛋白水平升高而增加,这与UPD的变化规律一致;当代谢蛋白含量处于同一水平时,乳中尿酸含量(0.44-1.22 mmol/L)是随着代谢能量水平升高而增加,而尿囊素的含量(0.75-1.36 mmol/L)和总MPD的含量(1.19-2.58 mmol/L)除了低蛋白水平的叁个处理组外,其他处理组均随着能量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低蛋白水平叁个处理组尿囊素含量依次为MELP组>HELP组>LELP组,但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乳中尿酸和总MPD值与日粮能氮水平呈线性相关,而尿囊素不受日粮能氮水平影响。MC含量变化范围为2.77-7.27mmol/d,为全收尿中UC含量的5.93-12.28%,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MPD:MC值变化范围为0.27-0.53,为全收尿中UPD:UC比值的17.96-25.23%。MC含量与MPD:MC值不受日粮能氮水平变化的影响。乳尿素氮(MUN)含量可及时反映奶牛日粮瘤胃降解蛋白含量(RDP)、能量水平以及能氮平衡状况,在本试验中,饲喂不同能氮水平日粮奶牛乳中尿素氮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即当奶牛日粮处于中等能量水平以上时,奶牛乳中尿素氮含量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具有增加的趋势,而在低能量水平时,饲喂LEMP组日粮MUN含量略高于饲喂LEHP组日粮奶牛MUN(P>0.05),而二者却显着高于饲喂LELP组日粮奶牛MUN含量(P<0.05)。当奶牛日粮处于中等和低蛋白质水平时,奶牛乳中尿素氮含量随着能量水平的增加而具有降低的趋势,而在高蛋白水平时,饲喂MEHP组日粮MUN含量略高于饲喂LEHP组日粮奶牛MUN含量(P>0.05),而二者却显着高于饲喂HEHP组日粮奶牛乳中MUN含量(P<0.05)。由此得出结论,根据尿及乳中的相关指标与能氮水平的相关分析,可以通过测定奶牛的UPD、UPD:UC和乳中MUN含量对奶牛日粮的营养价值进行估测。

贾存辉[8]2018年在《饲粮能氮释放同步性对塔里木马鹿瘤胃发酵及氮代谢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旨在通过试验研究饲粮能氮释放同步性对塔里木马鹿瘤胃内环境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尼龙袋试验测定塔里木马鹿常用饲料的瘤胃有效降解率;通过体外产气法确定塔里木马鹿瘤胃微生物蛋白质(MCP)合成的适宜能氮比;通过采集瘤胃液测定不同能氮释放同步性对瘤胃内环境及其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共完成3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试验一塔里木马鹿常用饲料含氮物质和有机物的瘤胃有效降解率的测定本试验旨在测定塔里木马鹿常用饲料的瘤胃有效降解率。试验选用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150.0±5.0)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雌性塔里木马鹿5只,置于代谢笼内单笼饲养,每日早9点和晚7点分两次等量饲喂,预饲期15 d后开始放置尼龙袋。分别测定棉籽壳、芦苇草、杨树叶、苜蓿、麸皮、玉米蛋白粉、豆粕、棉粕、DDGS、玉米共10种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试验结果显示:1)塔里木马鹿代表性的能量饲料麸皮、蛋白饲料豆粕和粗饲料棉籽壳的k值分别为3.69%/h、3.67%/h、3.61%/h。2)棉籽壳、芦苇草、杨树叶、苜蓿、麸皮、玉米蛋白粉、豆粕、棉粕、DDGS、玉米DM有效降解率在15.51%-56.75%之间;CP有效降解率在26.67%-78.99%之间;OM有效降解率在29.97%-77.60%之间;NDF有效降解率在24.48%-64.83%之间;ADF有效降解率在33.69%-68.11%之间。本试验所得数据为后续试验计算可降解氮/可消化有机物(RDN/DOM)提供了基础数据,为设置不同梯度RDN/DOM的饲粮提供了理论支撑。试验二体外产气法评定塔里木马鹿适宜能氮比本试验通过设定RDN/DOM(g/kg)比值为15、17、19、21、23、25、27、29共8个不同梯度的饲粮作为发酵底物,以体外产气试验测定瘤胃pH值、氨态氮(NH_3-N)含量、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MCP含量,确定最终适宜能氮比。试验结果显示:RDN/DOM比值为23时,体外培养液NH_3-N浓度最低,TVFA含量最高,乙酸/丙酸的值最高,MCP合成量最高。因此,研究认为塔里木马鹿最适宜能氮比(RDN/DOM)为23,这为能氮释放同步性指数(SI)的计算提供了依据。试验叁SI对塔里木马鹿瘤胃内环境指标、饲粮消化率、氮代谢以及瘤胃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SI对塔里木马鹿瘤胃内环境指标、饲粮消化率、氮代谢以及瘤胃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设置SI值分别为0.57、0.66、0.74、0.82、0.90共5个梯度的试验饲粮,选择5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150.0±5.0)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雌性塔里木马鹿,测定瘤胃pH值、NH_3-N含量、VFA含量、MCP含量、CP消化率、OM消化率、NDF消化率、ADF消化率、氮利用率以及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瘤胃内微生物多样性。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SI值饲粮对塔里木马鹿瘤胃pH值、NH_3-N含量影响差异不显着,SI0.90组MCP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四组,SI值越高MCP含量越高。2)不同SI值饲粮对塔里木马鹿表观消化率影响差异不显着,对于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等纤维降解菌和嗜淀粉瘤胃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等蛋白质降解菌的影响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由此可见,长期适应生态逆境的塔里木马鹿对不同饲粮表现出了很强的消化特性。综上所述,塔里木马鹿瘤胃MCP合成最佳时的适宜能氮比是23 gRDN/kgDOM;不同SI值的饲粮对塔里木马鹿瘤胃内环境、表观消化率、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显着,由此可见,长期适应生态逆境的塔里木马鹿对不同饲粮表现出了很强的消化特性,对于其适应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洪亮[9]2006年在《加工方法对玉米饲喂绵羊营养价值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由4个试验组成,选用4只雄性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东北细毛羊,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分别饲喂细粉碎玉米(粉碎机选用4mm孔径筛片进行粉碎,平均粒度为816.67μm)、中粉碎玉米(粉碎机选用8mm孔径筛片进行粉碎,平均粒度为1270.83μm)、粗粉碎玉米(粉碎机选用12mm孔径筛片进行粉碎,平均粒度为1874.17μm)和1种蒸汽压片玉米(加工工艺:经过蒸汽调制30分钟,容重为390g/L)。研究了4种不同加工处理的玉米对绵羊瘤胃发酵、干物质(DM)、淀粉、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和表观消化率的变化以及对绵羊瘤胃产气量的影响。试验1.在试羊采食前及采食后2、4、6、8h取瘤胃液样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组pH值、NH3-N和VFA浓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且各处理组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但同一时间点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但饲喂蒸汽压片玉米后2hNH3-N浓度和4h丙酸浓度有略高于其它叁组的趋势。试验2.随着玉米粉碎平均粒径的减少,细粉碎玉米的外流速度最快,其次为中粉碎玉米、粗粉碎玉米和蒸汽压片玉米。中粉碎玉米、粗粉碎玉米和蒸汽压片玉米分别比细粉碎玉米慢2.55%、4.40%和6.94%,但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采用尼龙袋法研究不同加工处理的玉米对绵羊瘤胃内DM、NDF、淀粉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粉碎玉米、粗粉碎玉米和蒸汽压片玉米的干物质有效降解率分别比细粉碎玉米低8.43%、14.21%和8.31%,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粗粉碎玉米淀粉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和过瘤胃淀粉率分别比细粉碎玉米降低13.33%和提高10.70%,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而中粉碎玉米和蒸汽压片玉米则分别比细粉碎玉米降低3.09%、4.89%和提高2.30%、3.02%,但差异不显着(P>0.05)。各处理组对苜蓿DM和NDF瘤胃48h降解率影响并不显着(P>0.05)。试验3.中粉碎玉米组和蒸汽压片玉米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细粉碎玉米组提高1.35%和0.61%,粗粉碎玉米组比细粉碎玉米组低0.05%。中粉碎玉米组、粗粉碎玉米组和蒸汽压片玉米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比细粉碎玉米组高7.71%、0.68%和5.50%。而中粉碎玉米组、粗粉碎玉米组和蒸汽压片玉米组的淀粉表观消化率分别比细粉碎玉米组低1.51%、3.55%和0.57%,但叁项指标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表明,4种加工处理的玉米对日粮DM、NDF、淀粉的表观消化率变化并未产生明显影响。试验4.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分组试验设计,利用短期人工瘤胃法进行体外产气测定。结果表明:粗粉碎玉米的最大潜在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分别比细粉碎玉米提高48.56%和降低62.33%,差异显着(P﹤0.05);而中粉碎玉米和蒸汽压片玉米则分别比细粉碎玉米提高25.69%、17.21%和降低26.95%、46.40%,但差异不显着(P>0.05)。蒸汽压片玉米和中粉碎玉米的甲烷产气量分别比细粉碎玉米低39.12%和34.68%,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而粗粉碎玉米比细粉碎玉米低20.44%,但差异并不显着(P>0.05)。

王翀[10]2008年在《代谢蛋白水平、氨基酸补充对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代谢蛋白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调查研究浙江省规模奶牛场高产奶牛日粮的蛋白质供给状况(试验一):研究日粮中不同蛋白降解特性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二);探讨日粮中不同代谢蛋白(MP)水平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叁);研究MP中不同赖氨酸(Lys):蛋氨酸(Met)比例模型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氮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试验四)。试验一、为探明南方奶牛养殖的限制因素,选择浙江地区8个规模化奶牛场,调查了高产奶牛日粮中的代谢蛋白的供应量及典型日粮中瘤胃降解蛋白(RDP)、瘤胃非降解蛋白(RUP)及代谢蛋白的供给状况,并探讨了南方奶牛场典型日粮中的限制性氨基酸。结果表明,南方地区奶牛日粮中代谢蛋白含量偏高,并对繁殖造成一定影响,而日粮提供的代谢蛋白中氨基酸含量不平衡,普遍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试验二、选择15头健康的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5个3×3拉丁方试验设计,系统研究了代谢蛋白含量相同(9.1%),蛋白质降解率不同(RUP含量分别为30.8%,36.2%和41.6%)的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蛋白降解率增加总氮及尿氮的排放,但对产奶量,乳成分及粪氮的排泄无显着影响;不同的日粮蛋白降解率改变氮在尿和粪中排放的比例;降低日粮蛋白降解率可以减少粪、尿中的氮排放,从而提高了氮的利用率。试验叁、试验选择40头经产奶牛(体重590kg,泌乳135天,日产奶30.2kg),按产奶量一致,泌乳天数相近原则随机分入4个组中,每组10头。4组奶牛随机接受四种不同代谢蛋白水平的日粮处理:日粮A(8.3%)、日粮B(8.9%)、日粮C(9.7%)、日粮D(10.4%)。日粮A的代谢蛋白水平按中国现行标准配制,日粮D的代谢蛋白水平按NRC(2001)模型配制。预饲一周,正饲7周,正饲期测定乳成分(乳脂,乳蛋白和乳糖)以及血、乳、尿中的尿素氮浓度。随着代谢蛋白的增加,奶产量和乳蛋白产量呈增加趋势,到9.7%达到最大,随后呈水平趋势。血、乳、尿中尿素氮浓度随代谢蛋白水平的升高呈直线增加趋势,表明随日粮中代谢蛋白水平的增加奶牛对氮的利用率下降。4组处理奶牛的乳糖和乳总固体无显着差异。本试验结果表明,处于产奶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的最佳日粮代谢蛋白水平为9.6%。试验四、以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代谢蛋白中Lys与Met不同比例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6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产奶量、胎次一致,泌乳天数相近原则随机分入4个组中,每组15头。4组奶牛随机接受四种不同代谢蛋白水平的日粮处理:对照组C、处理M(添加HMB 32 g/d)、处理L(添加L-Lysine-HCL108g/d)、处理ML(同时添加HMB和L-Lysine-HCL分别为32g/d和108g/d)。四种处理日粮设计为等能并且等代谢蛋白。其中处理ML及C日粮MP中Lys:Met为3:1,处理L及M日粮MP中Lys:Met分别为3.5:1及2.5:1。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Lys:Met比例对干物质,有机物及中性洗涤纤维的采食量无显着影响(p>0.05)。在满足单个氨基酸需要条件下,当赖蛋比为3:1时,产奶量及乳蛋白产量达到最大(p<0.05),说明基础日粮中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但赖蛋比为3:1时有效降低了血、乳尿中的尿素氮,提高了氮利用率。不同氨基酸比例模型对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游离脂肪酸,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谷丙转氨酶无显着影响(p>0.05),但血浆葡萄糖和谷草转氨酶在赖蛋比为3:1时有下降的趋势。氨基酸的添加显着增加了动脉EAA及总AA的浓度以及乳腺对EAA和总AA的摄取,且在赖蛋比为3:1时交互作用最大。综上所述,蛋白降解率高的日粮会增加总氮及尿氮排放,但对产奶量,乳成分及粪氮的排泄无显着影响,不同的日粮蛋白降解率可改变氮在尿和粪中排放的比例,降低日粮蛋白降解率可以减少粪、尿中的氮排放从而提高氮的利用率。在适当蛋白降解率条件下,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代谢蛋白需要量为9.6%,继续增加MP对生产性能没有改善作用,但随日粮中MP水平的增加奶牛对氮的利用率下降。除了MP量的需要外,奶牛对MP中各种氨基酸量及比例的要求也至关重要。在满足奶牛单个氨基酸需要的基础上,调节Lys:Met比例为3:1时,奶牛生产性能得到最大发挥。南方地区蛋白饲喂偏高,但MP中氨基酸没有达到需要量且比例不平衡,需要额外调整Lys:Met的比例。

参考文献:

[1]. 玉米的不同加工处理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以及能氮同步代谢影响的研究[D]. 齐智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

[2]. 玉米的不同加工处理对泌乳奶牛瘤胃能氮同步代谢及小肠消化影响的研究[D]. 卢寿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

[3]. 玉米膨化技术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J]. 马晓宇, 刘苗苗, 林英庭.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8

[4]. 日粮中添加不同处理方式的油葵对奶牛的瘤胃发酵和乳脂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影响的研究[D]. 于磊.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5]. 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中添加异位酸对奶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照日格图.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6]. 粗料来源对奶牛乳蛋白前体物生成与生产性能的影响与机制研究[D]. 朱雯. 浙江大学. 2013

[7]. CNCPS体系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及日粮能氮平衡检测指标的研究[D]. 曲永利. 东北农业大学. 2010

[8]. 饲粮能氮释放同步性对塔里木马鹿瘤胃发酵及氮代谢的影响[D]. 贾存辉. 塔里木大学. 2018

[9]. 加工方法对玉米饲喂绵羊营养价值的影响[D]. 王洪亮. 东北农业大学. 2006

[10]. 代谢蛋白水平、氨基酸补充对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D]. 王翀. 浙江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玉米的不同加工处理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以及能氮同步代谢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