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方式的转变_心理学论文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方式的转变_心理学论文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角度看论文,心理学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收式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教师理论素养的局限,往往容易把这种转变拘泥于教学过程中操作手段的变化与迁移,从而导致改革的形式化和低效率。笔者认为,学会运用心理学成果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该成为从事这场教学改革的教师的自觉行为。

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内涵看,立足学生成长中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与关注人的发展的心理学研究密不可分。许多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趋向。它包含着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方式与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内涵。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这说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远远超越单纯方法的范畴和单纯认知的过程,它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紧密相联。透彻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有助于教师在具体工作中立足于关注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这两种方式本身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当我们的教学过分强调同化时,就必然强化预设和封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的接收和记忆过程。这种教学漠视了个人成长的心理规律,窒息了个人的思维和智力,压抑了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碍。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

首先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切实摆脱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式,回归形成结论的发现过程,从源头上建立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同时,让学生在发现结论的过程中体味成功,也体味困惑、挫折和失败,通过这些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发展学生内在智慧。

其次,必须注重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学习过程本质上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更不能持久。

有关专家曾对上海市500多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过一个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新课程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再次,课堂教学必须在呈现出多变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特征的同时,折射出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引导学生内在发展。不能产生学生内在发展后劲的教学显然是与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的。努力引导学生健康自主地学习和发展便是将学生置于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这样完整的生命表现形态中来看待的。由此可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中,没有心理学成果的指导和加入恐怕是行不通的。

标签:;  ;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方式的转变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