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俏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文中较深入地剖析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的意义以及存在现状,加强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改进建议,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工程管理
引言
信息化和网络化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给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信息化相对仍比较滞后,尤其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下的建筑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1 分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意义
建筑工程的管理任务复杂繁重,需要对结构质量进行监管,施工方案的选择也需要管理人员参与控制,确保实际施工流程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传统管理方式工作效率低,面对复杂的任务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保障管理质量,工程团队在管理方法中做出创新,应用信息化技术,结合管理需求,灵活控制工程量。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获得优势。将信息化管理及时应用的意义总结如下。
1.1 信息化有利于对项目进行科学化和系统化管理
建筑工程整体由各个分项目组成,管理控制也是分层进行的,信息化能够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工程的变化量,并对各项目建设情况做出充分的了解。既能保持各项目之间独立监管,也不会对整体结合阶段造成影响,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较在效率上有明显的进步。信息化系统是建立在原有管理流程上进行的,落实阶段不会产生冲突问题,该种管理方式拥有长期目标,在基层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避免出现部分项目在管理工作中遗忘。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不断进步,但在管理方式上却停滞不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
1.2 为构建信息系统创造前提条件
信息化能够同时进行工程管理与团队内部控制,形成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人力资源流动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的分析,判断出各项目建设需要的工人数量,便于项目负责人提前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工程建设也能够连续进行。信息化还具有数据分析能力,管理人员将调查得到的数据录入计算机设备中,可以是材料市场价格变化,也可以是建筑工程对施工强度的需求,根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对管理重点内容进行规划,能够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创造充足的前期条件,可帮助工作人员明确项目进展到不同阶段的需求,工作压力也不会集中出现,得到很好的缓解。信息化管理理念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前提条件,合理运营可以提升工程管理效率,对工程团队未来的发展壮大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1.3 节约成本
在工程建设任务开展前,会对整体流程的成本支出进行预算。预算主要是针对设计方案与现场调查结果来进行的,一旦信息不准确预算结果也会与实际情况产生差异,工程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很难完成。应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后,管理人员与基层工人之间的沟通得到增进,对建设阶段出现的材料选择问题也能更好的控制。预算阶段搜集整理得到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所得到的成本控制方案更具有可行性,符合材料市场的变化规律。管理人员参照此类依据对建设流程进行控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材料用量也是结合设计方案进行计算的,并不会出现浪费现象。这一特殊性是传统管理方法中不存在的,应用后可为工程团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建设质量也不会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国内外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2.1 国外现状
建设领域信息化起源于美国,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推进信息化的国家。日本的无纸化(CALS)运动始于1995年,此后,2004年提出在国家重点工程中率先实现信息化,2010 年在全日本的公共工程中基本实现信息化。日本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工程管理以电子文档取代书面文档,实施无纸化,实现管理信息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率。在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上应用较早,不仅建设、施工还是设计单位,甚至是建材供应商,都有广泛使用。如通过安装 ASP 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工程管理软件,进行一体化的建筑信息管理,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万维网摄像机,实现远程指挥、专家咨询以及对工程施工现场实时监控;混凝土供应商的信息化能及时对混凝土市场趋势和质量参数进行有效分析。
2.2 国内现状
中国香港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很快,香港的一些大型建筑集团通过电子工程管理系统(ePMS 系统)能对施工现场的各工作流程实现电子化管理,包括建设项目相关的文件管理、建筑物料管理和物料品质监控、施工进度控制等,都可以通过 ePMS 系统在电脑进行监管。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起步相对较晚,建设部于1996年提出了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意见,2001 年 2 月首次提出了建设领域信息化的概念。目前,国内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仍有些施工企业采取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尤其是施工现场管理,应用如 P3、PRO-JECT 等软件实施现场监控的企业较少;勘察设计单位的管理信息化相对发展较快,设计单位能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较系统的管理;工程监理单位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与设计施工的信息技术应用相比更为薄弱。
3 加强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探讨
3.1 创建信息系统一体化
建筑工程与建筑项目并不相同,其各个环节尤为繁琐,项目前期也有很多筹备工作、中期有建筑计划图等,这些内容管理体系囊括很大范围,数据计算量十分庞大。创建信息一体化也就有其迫切性。建筑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面广,如:计划进度、质量安全、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而这些因素都是构成项目管理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信息化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必须全面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在应用过程中努力突破原有思想的束缚,科学有效的将各种信息连接起来,最终形成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资源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更好的服务于建筑企业,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3.2 以建筑工程项目为核心内容
建筑信息化工程管理其核心内容便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倘若一个企业无法实现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就不能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前提调剂爱你,能够有效实现工程项目的合理利用。有效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各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这种形式的转变直接作用于工程项目的管理从传统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最终实现信息综合化利用的目的。在推进信息化管理过程当中,不同的企业有属于自身的管理模式,必须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立足长远,确定自身企业的主体路线,不应该盲目照搬,才能够在不断探索过程中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以建筑工程项目为核心内容,其本质是确保项目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以建筑项目为前提条件,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减少一些问题的产生,将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结 语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影响到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就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引进人才,不断的研究探索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通 过不断地努力,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峰 浅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J]中国建设信息.2007(10)
[2]蒋黔贵,斯达.信息化与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尚春静,刘长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J],建筑经济,2004,(8).
论文作者:殷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