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一个经济增长点——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李培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论文,增长点论文,社会学论文,副所长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将教育当作一个特殊的产业,充分发挥现有的教育能力,适时扩大教育能力,不仅可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和资金发展教育事业,尽可能满足已经高涨并仍在继续高涨的教育需求,而且能缓解就业压力,拉动即期经济增长,提高未来劳动者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李培林博士认为,教育消费是目前和未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育在我国一直没有被视为一个产业。李培林指出,在我国教育一直被单纯视为主要由政府支出的公益消费。我国长期实行国家办教育的计划体制,在招生人数方面一直实行比较严格的配额制度,结果人为抑制教育需求。大学门槛高,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都随之实行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学生和家长为此疲惫不堪,计划外的教育费用也因教育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而价格奇高。
直到90年代中期,我国中学生占相应年龄组(12—17岁)的人口比重仍只有56%,低于世界120个国家61%的平均水平; 大学生占相应年龄组(20—24岁)的人口比重只有4%, 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和同期印度的水平,这与我国悠久的教育传统和科教兴国的战略很不相称。造成这种差距,首要原因是我们不具有教育产业观。虽然我国教育的生产能力不差,但是教育产出非常低,高等教育生产能力闲置现象普遍存在。北京各大学招收的委托代培和某些专业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在经过较之国外严格得多的入学考试后,还要缴纳几乎够得上国际水平的3万元左右的“学费”; 尚有许多通过了考试也愿意如数交费的学生,因国家分配的计划内和计划外招生名额有限而被拒之门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有300多位博士生导师,每年却只能按配额招100多名博士生。
教育产业很可能成为持久的消费需求热点。李培林说,教育是我国文化传统的持久价值和家庭消费的重要方面,也是最易受到大量私人捐助的领域。在不需要国家大量增加投资的情况下,通过改革教育体制,有可能有效地培育教育产业,增加教育消费和产出,结束教育短缺的局面。
教育产业化的突破口应瞄准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问题的结合部。李培林建议,对城镇高中毕业生实行制度性2—3年职业培训,培训内容与我国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相配合,这可使城镇15—19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由目前的60%减少至30%,在近几年数以百万计地减少新增劳动力。
此外,李培林建议:1.扩大职业高中在校学生规模;2.扩大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提倡走读生制;3.积极发展2—3年学制的城市社区大学;4.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社会、私人办学;5.继续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