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是凝结着人类文明历史与科学技术的智慧结晶,其本身也是个复杂综合体,一个城市建筑业的发展同时标志着它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品质。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仅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管理理念
引言:建筑是人类活动、居住的场所,人类生活习惯和活动轨迹决定了建筑的意义。而建筑设计反映着人类对生活的认识、了解,而建筑设计的好坏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事业获得很大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极大的带动了我国建筑设计事业的进步。建筑设计质量的高低对于建筑质量的好坏就有根本性的影响,这就要求做好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工作。
一、建筑设计质量的含义
建筑设计质量就是在严格遵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和协调设计与功能、成本、技术和环境等条件的关系,使其满足人们所需功能和使用的要求。
1.1设计质量的目标是指设计在符合业主使用功能及使用要求的同时,做到优质美观、成本可控、资源利用最优、环保节能。
1.2设计质量的约束因素有成本约束、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和环境约束。具体包括:成本预控及其来源的稳定性、所需资源(材料、设备和动力)的充足性、技术与设备合理性、社会和自然环境对项目可操作性等;
1.3设计质量的基础指所应遵守的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城市规划、消防、环境保护、防灾抗灾、安全等方面。
二、如何优化建筑设计质量管理理念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仅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质量精品是在设计运用过程中优化取舍,发展创新。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其应打破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概念方案到施工图,这些过程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三、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完善
3.1项目设计总负责人制
成立项目设计总负责人制,即项目总负责人亲自挂帅主导设计全过程的推进、协调、质量把控工作,由专家起专业性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设计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重要环节均设置专家审查机制。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把控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及落实。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合理化,制度化,责任化。
3.2可操作规章制度
(1)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2)规章制度要量化,可以制成表格化管理,分门别类填写打分。(3)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不可在违反国家规范和设计管理制度的情况下违规操作。(4)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四、建筑设计优化质量管理
4.1确定每一个项目设计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概念规划、方案设计、施工设计、成本预算等,这鞋都是建筑设计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
4.2在选择设计人员时,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各展所长、扬长避短、积极主动的完成整个设计全过程。
4.3设计过程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的各个专业之间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合理地安排。优化统筹安排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减少出错概率,缩短设计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4制订与研究设计的创新点。设计项目应积极改进与创新,只要设计项目运行过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都应该积极进行分析研究。只有不断朝更高的目标前进,优良产品才会不断产出。
4.5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给设计人员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设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能掌握最成熟、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法。
4.6提倡精品化、多元化。要创新要精品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如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经验,结合项目实际找到适合项目自身特点的优化设计。
4.7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对于设计项目至关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首先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然后才是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化。
五、建筑设计运行系统与过程的优化控制
设计运行系统指总体的各个部分运行一体化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要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首先,要确定设计过程的重要控制节点,也就是过程中的各个设计阶段,即管理点,对每一个阶段都进行优化处理。然后,进行全过程系统的的优化控制。如果只提达到质量标准、满足规范、规则的要求,那么建筑设计这个特殊的产品并非是精品。因为建筑设计的创作意识包括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提倡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是始终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去奋斗,这里目标指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标准。方案有很多个,而最适合的往往只有一个。一个建筑设计,周期短的几周、长的几年,施工的周期更长。
在建筑设计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建筑设计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以便取得最优方案。这里技术、信息是很重要的,仅提出设计质量合格的要求,只依据设计规范、条文的被动制约,显然与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形势是极不相称的。
结束语:设计的优化管理,关键在于优化,实质是部分的优化及与整体优化的组合,所有这一切都是动态管理,就是时时向高的目标奋斗,从而调动每一个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主动地开拓进取。当然目标要在运行中不断地提高与完善,其花费的功夫越大,收获也就越多。学习的最终是要创新,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成效。这样设计的优化管理,关键在于优化,实质是部分的优化及与整体优化的组合,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瑞芳.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之浅见[J].价值工程,2010,(03).
[2]马玉刚.浅谈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J].工程技术,2010(7).
[3]乔可义.重视概念设计,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
[4]范志毅.建筑结构可靠性理论应用与发展[J].山西建筑,2010,36(33).
论文作者:吴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目标论文; 设计方案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