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社区广场人性化设计初探论文_尹东衡

新时期社区广场人性化设计初探论文_尹东衡

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城市社区广场是用于汇聚交通流线、进行纪念庆典、提供市民健身娱乐、购物休闲的开敞性室外空间。它不仅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场所。其具有商业和休闲等功能,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时,为了使其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运用,这对于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高效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社区广场;人性化;设计要点

一、新时期社区光产的概述

广场的广义形态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内部的空间为特征的有限定的场地。第二类,是外部的空间为特征的无限定的无限定的场所、场地。总而言之,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我们这篇文章所探讨的城市广场,就属于上述广义形态中的第二类,是城市中由各种建筑物所围合形成的开敞性城市公共空间。

而所谓的社区广场则被称为社区居民的公共客厅,文化展示的舞台,是每个社区为展现本社区文化风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展示场,它一般都应位于正对着社区入口的中轴线上,位于社区的入口处或中心位置上,其要旨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散步休息、接触交往和娱乐等的公共活动场所,社区广场的设计应简洁大方、宽敞通透,避免高大乔木、建筑物对视线的遮挡,在社区广场道路的设计上,应使得车辆的行驶线路合理有序,使行人与车辆互不干扰,使其成为一个通向社区各个角落的交通枢纽,最大限度的避免车行冲突,使整个广场高效运转,在地面铺装的选择上,要使软质铺装与硬质铺装交错连接,达到美观与实用性相统一,成为一个供人员流散和集中的合理有效的公共空间。

二、社区广场人性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广场规模过于宏大。当今城市广场建设缺乏合适的比例尺度广场面积远远超出活动所需,所以容易造成场地的浪费。同时还导致广场与周围建筑及环境搭配极不协调的问题。规模宏大的广场却没有舒适宜人的小空间,不能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满意的驻留空间,满足不了使用者对场地归属感的需求,同时也缺乏与周围环境共生关系。

2、生硬的文化营造。城市广场的设计者们为了将文化内涵植入到设计中体现文化特色,盲目地进行所谓的文化营造。例如从历史、文化、民俗、文学等元素中简单地提取某些要素,直白地表现在服务设施及广场雕塑中,或将其机械地叠加。这样断章取义的做法或许能让人们直观地看到文化的展示,但并不具备高雅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格,更说不上和谐共生。

3、盛行“草坪风”、服务设施的不完善。全国流行广场上大面积种植草坪,草坪观赏效果虽好,但其生态效应却不如树木。广场中的植被不仅有减少辐射、降低环境温度、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还有降低环境噪声的功能。树木能够吸收粉尘、降低交通噪音、调节微气候、遮风挡雨,这些功能是草坪所不能替代的。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当今的一些城市广场中服务设施的不完善。例如,在炎炎夏日,一些广场上就缺少一些能供人们纳凉的休憩座椅。

4、缺乏个性,千人一面,一哄而上。一些广场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不够,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化”的造型,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一些广场是因旧城改建的太彻底了,旧的全部推倒重建,因而割断了历史,割断了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失去原有的凝聚力变得冷漠,没有人情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新时期社区广场人性化设计的要点

1、塑造适宜尺度的广场,营造人性化空间。对于城市空间而言,亲切怡人的城市空间,亲切的甚至私密的空间,丰富使用者的活动多样性从而使城市广场更具人性与活力。

2、完善植物配置,建造富有生命力的广场。植物不仅具有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温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空间营造、景观美学等功能,是建造有生命力的城市广场空间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广场的植物配置中裁们应构造植物的乔、灌、草复层结构多样化的植物群落,通过植物的不同数量、体量、姿态、色彩而形成多样的局部景观,同时也为广场中使用者打造舒适的植物小空间,应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融合地方特色植物文化,以求个性鲜明、自然明快、富有立体效果的广场绿化空间。良好的植物配置不仅改善了广场的小环境状况,而且交织的树冠形成广场的次空间,帮助实现了三维空间的构造。广场的设计应充分利用植物的各种特性,打造丰富美丽的展示景观营造市民所向往的自然、人性空间。

3、提供周全的服务设施,满足市民需求。服务设施设置时应考虑周围环境的特点以及使用者的心理特质和活动规律,设计多样化的休息设施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功能需要。例如广场中的座位的朝向要考虑人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需求,要为其提供一个最佳的驻留处保证人的领域感、归属感方便其观赏景物、开展休闲活动。供人长时间休息的座椅要考虑到设置的私密性,布置在适宜停留且较为安静的地方,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空间。照明系统配置在兼顾功能和景观的需求时也要避免浪费。辅助设施则要更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最主要的是对残障人士的关怀,如广场应设置无障碍通道,以便轮椅及残疾人通过。最后广场周边应提供充足的停车场和自行车停放设施。

4、广场交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交通规划为依据,兼顾周边的道路停车交通保证广场的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有机结合。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充分保证行人的安全,因此除交通广场外其它广场一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公共空间设计更应充分利用场地及周围环境的自然生态元素和文化生态元素,并通过对游线、观赏及体验角度的设计构建蕴含丰富的空间。沿人行道设置公共设施时应避免妨碍行人的正常通行。在广场建设中我们要持谨慎的态度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使公众的自身利益得到保护让市民真正成为广场的主人。

四、新时期广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依赖于地方传统文化,它或以丰厚的历史沉积为依托,使人在闲暇徜徉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如南京的汉中门广场;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动来充实,加强人们的参与性。只有将我们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传统文化、强化地方特色,才能创造出驰名世界的广场“品牌”。我国目前的城市广场相对忽视了城市广场的综合利用问题,如抗震防灾避难问题,生态效益问题,残疾人使用问题等。

总之当前广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主要在于设计的美学方面,而在于其与现有城市的地域自然条件、社会人文特色及其城市规划的契合关系和广场建设的实际操作组织问题。在这里既有规划设计的专业水平问题,又有专业以外的社会和城市建设部门的认识和观念问题。广场规划一方面要吸取历史上城市广场设计的经验,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现代社会中城市环境新的建设要求和人的生活特点,同时应注意通过广场来表达和强化地域文化和场所精神,创造与时代相适应、特色鲜明和优美舒适的城市“客厅”。

结束语

城市广场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市民生活的中心场所其空间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广场本身的舒适感、空间感的塑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产生影响。故我们应该尊重原始场地、考虑周围景观要素、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用人性化的设计来营造出为公众服务的城市广场。

参考文献:

[1]陈洋.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探讨[J].江苏城市规划.2014(23):167-169.

[2]张晓笛.城市广场中儿童活动场所的人性化设计[J].山西建筑.2014(27):59-61.

[3]王旭玥.对城市广场的理解与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5(03):126-127.

作者简介:

尹东衡(1975——),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地域及生态建筑

基金项目:课题号: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D146)。

论文作者:尹东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新时期社区广场人性化设计初探论文_尹东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