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的运行系统,是由变电站、电厂以及上万电力用户组成,经过各电压等级的线路连接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电能的传输,如果电力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大面积的停电或者安全事故,由此可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然而,复杂的电力调控运行系统非常容易出现故障,其造成的危害也相对较大,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已经势在必行。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效率
1 电力调控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剖析
电力系统的运程囊括多个环节,从运程角度考虑可分为发电环节、运送环节、配电环节、变电环节和使用环节这五个阶段。这些阶段即属于独立运程,同时也需要必要的手段将其串联融合,在保证衔接顺畅且安全的基础上方可实现高效率的系统运行。但就当前的电能输送复杂程度来说,若要在每个区域所有的环节中都实现细节监管明显难度过大,于是就逐渐导致电力调控可预见或可及时控制的范围越发缩小,相应的防护技能也逐渐弱化。此种弱化形态不属于正常范围内,且一旦分节控制区彻底失效,便会带动其他电网区域,造成无法估量的用电影响。因此必须加深现有电力调控系统的运行效率,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2 电力调控系统的现状及不足
几乎所有的系统施行保障都以构建定向管理模式为先,而后细化规章制度,设定标准运程手段,最后用监管手段和责任关联制度实现强效管制。但以电力调控系统而言,因涉及到的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众多,使得许多管制内容都无法达到精细化,又或者在调控该进程中存在方法或施行秩序的误差,因此为了强化电力调控系统的效用,必须对其功能及释放能度作出正向调整。
2.1 电力调控管理制度的落后
电力调控系统的运行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技术的完善电力调控系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管理制度方面没有及时的跟上,一些制度上的不完善造成了电力调控系统的运行受到了影响,电力调控管理中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2.2 技术人员素质的问题
我国的电网调度自动化已经基本上实现,但是相关技术人员的素质仍有待提高,一些专业化人员和综合性人员较少,总体而言人员的素质相对不高。人员的素质问题容易造成系统的维护不及时;系统出现故障之后的检修不及时,造成停电事故等影响,不能保证电力调控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使得电力调控系统的效率受到影响。因此,电力调控系统的功能大打折扣。
2.3 电力维修管理有待于完善
在电力调控工作中需要及时的进行维修和管理,在检修计划当中需要将电网的设备试验以及检修详细列入,由于电力系统本身的电离平衡问题,检修计划的安排需要多个部门的综合控制,根据计划完成检修,从而减少重复性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发展的问题和部门之间的协作等问题,电力调控工作中电网的调度管理和检修工作仍是不够完善,需要我们充分的重视。
3 电力调控系统的科学优化措施
为了配合电能用户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电力管理单位必须要在现有基础上升级系统,减少现行的体系和手段对系统能用度带来的负面影响。要从运程顺序上划分,优化点要率先落在系统掌控上,而后按照信息来源将管控力度细分到每个各站,充分利用智能技术的革新功能,优化电控信息的搜集和传送渠道,保证信息内容本真,进而提升监控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针对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优化
(1)实现对电力调度系统目标的优化。若要提升系统运行效果,首先就要确认系统所针对的管理和监控目标。电力调控系统运程较多,因此为了保证管制环节能够层层下达不留盲区,需要技术人员规范详细的监控网络,针对每个监控点线进行优化,同时也要更新软件功能,将往期监控内容保存以供调用。
(2)把握电力调度系统的相关原则。首先,除了核心技术内容外,系统必须要处在公开模式下,只有信息公开课随时调用和查看动态,才能做到实时监控。同时内容开放也可减少各站之间信息共同的限制性,加深信号之间的关联反应。
其次,在升级系统时,不能只注重对大型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对于一些小型系统也要及时清理,在保证其效用性的同时加宽系统拓展能度,为综合性系统升级维护预备可用空间。
(3)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主要从两个关键部位进行优化,即主站系统和变电站点优化、主干网的网络拓扑优化。其中在对主站系统及变电站优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内部构成、功能及各项技术指标,更好地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和传输。在对主干网的网络拓扑优化过程中,要在网络中心的节点上布设重要系数,在与其他系统链接的条件下,构建换装拓扑网络,以实现数据信息的优化与共享。
3.2 针对电力监控运行系统的优化
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中,最为主要的部分为电力监控运行系统。要对其进行优化,就要从两个方面来执行:第一,对于电能控制,因为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在对信息进行采集期间,都是根据电度量监控系统形成的。但这种传统方式在使用期间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受电度量初始值的影响,如果对该数值进行设置,将会加大工作压力,从而影响电度量数值的检测准确性。基于这种状况,需要利用电能监控方式来对其改善,不仅要保证监控系统运行的独立性,还能提高信息采集工作的准确性,保证在整体上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促进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第二,要对数据实时监控、实时录入,因为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在运行期间,要分析电网设备,并对存在的数据进行有效调节以及录用,以保证系统运行的自动化。自动化系统是在无人情况下操作的,也能实现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特别是一些控制仪表、信号装置等系统的利用,不仅在较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源,也促进了运行工作的安全和稳定。如果电力监控运行系统在运行期间存在一些问题,在第一时间就会将信号传递给相关部门,并对这些信号故障类型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相关措施积极解决,以保证整个运行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1)实现IPLC监控。监控的使用目标就在于稳定二字。而PLC系统刚好属于可按固定数据配置而施行算法的系统。因此在监控内容中加以PLC技术,可有效减少区域间运程错误率,提升监控的数据传送及结算效果。
(2)推行实时同步的电力数据监控及分析。为了全面实现电力监控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需要保证在无人操作状态下的实时同步监控,要重点对监控系统的电话报警系统进行优化,确保应急情况下的信号连通与传送,并根据不同的预警信号判定电力故障的类型,实施针对性的故障处置,从而保障电力整体系统的安全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资源在我国的整体战略物资角度上看,是十分重要的能源。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电力能源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多,这些都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廖淑彦.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20:37.
[2]张伟.探究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0:273.
[3]刘彦蔚.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J].电子世界,2013,13:62-63.
论文作者:马新猛,胡国胜,杨帆,武圣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环节论文; 运程论文; 电能论文; 数据论文; 电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