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你周围的“穷学生”怎么样?_陶行知论文

你觉得你周围的“穷学生”怎么样?_陶行知论文

对身边的“差生”怎么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怎么看论文,差生论文,身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生论坛

换种方式待“差生”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教育家陶行知在校园里散步,正好路过一间教室门口,发现有两名男生在打架。一个高个子的手里拿着个尖石子,正准备向另一个同学砸去。陶行知急忙吆喝了一声,那“高个子”停手了。陶行知便问:“你们为什么打架?”“他欺负女同学!”高个子回答说。“那么,今天,是谁先打人?”“我!”高个子说。“那好,你明天上午上学前到我办公室去一趟!”

第二天,陶行知“迟到”了。他到办公室的时候,那个“高个子”正等着。陶行知笑笑说:“你过来,我奖你一块糖。奖你很讲信用。我问你,你为什么要打人?”“他欺负女生!”“好!我再奖励你一块糖。奖你有正义感。不过,我也有同感,对待敌人应该狠狠打击。但是……”“老师,我错了。我打的是同学,不是敌人,以后,我再也不敢了。”“那好,第三块糖奖你知错改错了。”

这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换种方式对待有问题的学生,也许事情就好办得多。

给点阳光让他灿烂

促进“差生”转变的办法有很多,在我们学校,利用校报开展“阳光工程”就挺有效。学校发动各班老师随时捕捉、采写这部分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在校报上给予大力表扬,以此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有一位男同学学习成绩一般,平时表现也自由散漫,是老师和同学们眼里出了名的“捣蛋大王”。但上学期在一次课外活动时,他主动将丢弃在垃圾箱附近的果皮纸屑全都清扫进了垃圾箱,这一举动正好被站在楼上的班主任看到了,及时写了一篇表扬稿,在校报上刊登出来,受到同学们的称赞。这位同学被表扬后,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变得越来越关心集体、遵守纪律、帮助同学了。后来,他在学习上又有了进步,老师不失时机地又针对他的学习进步情况,在校报上表扬了一次。就这样,在表扬声中,慢慢地这位同学各方面都有了进步。

给所有学生以平等

2004年3月4日《南京日报》报道,石家庄一中学劝退一名“差生”,奖励老师150元。看看老师劝退“差生”的手段:让“差生”坐最后排,挑小毛病罚站数天;经常说“差生”上课也没用……这些和我看到、听到或在媒体上读到的老师对待“差生”的手段诸如“单独编班”、“打耳光”、“学生自打或互打”等相比,已经算是“善行”了。这些被上了手段的“差生”后来如何?转学、失学,身体被打伤、心灵被摧残,学校,成了他们永久的伤心地。

有的老师还振振有词,替自己开脱:都是社会急功近利,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客观地说,教育的大环境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不是老师摧残学生身心、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的借口。正因为学生有不足,所以才需要教育,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铭记这一点。

“差生”就处处不如人吗

“差生”之所以叫“差生”,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差。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差。然而,有些人却因此对他们的行为甚至思想表示否认与怀疑。如果“差生”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大好事,人们会认为他别有用心;如果“差生”偶尔写出了一篇颇具文采的作文,人们会认为他抄袭;如果“差生”在一次献爱心活动中也捐款了,人们会认为他想巴结他人。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实际上,“好生”和“差生”是各有千秋的。比如,有一些“差生”在体育方面比较突出,当在比赛中听到老师与同学们的呐喊助威声时,他们奋力拼搏,常常给集体争得荣誉。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也像这样为他们加油鼓劲,那他们说不定也会奋起直追,不负众望呢。

请别丢下我们

父亲去世后,我跟随当民工的妈妈来到新疆上学。由于用的课本不一样,所以开始我对老师讲的课一点都不明白。再加上我有一口浓重的方言,每当开口说话时同学们便哄堂大笑,所以我就变得越来越沉默,而对于他们的“新疆话”,我也似懂非懂。这样,尽管我非常努力,但是期中考试还是排名倒数第三。后来,是语文老师的一句话改变了我,她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我相信你不是一个笨学生,只是你现在不适应这里的环境,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会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听到这番话,我心里好感动,对于“差生”来说,老师的鼓励与信任便是最好的营养品。于是,我有了新的想法,就是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把学习赶上去,我借了班里学习好的同学的练习册与课堂笔记,每天熬夜赶抄、背诵。这一切被每天为生活奔波的母亲看到,她怕我太小会被累病,就对我说:“孩子,只要尽力就行了,妈妈不会怪你的。”第二天下午放学后,回到家,发现桌子上摆了4个橘子,正纳闷,妈妈说:“吃吧,这是为你买的,你每天学习太辛苦了。”我呆了,站在那里眼泪往下流,我知道自爸爸不在后妈妈受的苦,作为民工的她天天奔波,从未给自己添置过一件衣服。再后来,班里一位善良的女孩到我家玩后,发现了我家的贫困,从此每天都从家里给我带一个鸡蛋。这一切,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了不辜负所有关心我的人,我的学习劲头更大了,成绩也直线上升,过了半年,就跳到了前三名,从此成绩一直很好。以我的经历,我替所有的“差生”呼吁:请别丢下我们。只要有老师的鼓励、父母的支持、同学的关心,“差生”也是可以变“好生”的。

“差生”不差

我不知道判定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倘若只是分数的话,那人们的想法未免太狭隘了。我在我的班级里成绩还算可以,然而我绝不承认自己就是“好生”,因为我连上街打瓶酱油的经历都没有。在我的身边,有许多所谓的“差生”,他们考试的分数诚然是不高的,但其中却不乏乐器高手、文学天才或者体坛健儿。他们在各自喜爱的领域里都达到了一个令我艳羡的境界,依我看他们都是人才,所以我也很敬重他们。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用怜悯甚至蔑视的眼光对待周围的“差生”。“好生”的风光不过是因为暂时碰到了一个适宜他们学习的对象和环境,等到将来投入社会,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时,“差生”的能力也许并不差。

观点集粹

学生实际上并不存在好和差的分类,只是他们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而已。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容忍学生有自己的爱好和专长呢?为什么一定要学生都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呢?我们现在的教育就应该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造就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一代新人。我想我们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 陈云超

由于“差生”有缺点或淘气,个别教师和同学常别出心裁地给他们取绰号。如脑子笨的叫“花岗岩”、“猪猡”,爱打架的叫“斗鸡”,爱打扮的叫“妖精”等等。这些侮辱性的绰号,会使一部分“差生”更加自卑消沉,一部分会偏激乃至冲动,大家千万别再这样对待他们了。

——湖北省老河口市竹林桥中学 孟国

许多老师常对“差生”这样说:只要你上课别讲话,不影响别人,哪怕睡觉都行。这种说法不仅不能保证“差生”上课的纪律,反而会使他们受到严重伤害。作为“差生”,本来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他们逆反心理很强。老师的抛弃,会把他们推向破罐破摔的境地。

——河南新乡铁一中 徐茵茵

家长谈心

我这样对待孩子

作为家长,望子成龙之心,可谓人人有之。但事实上不可能所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一样好。我的儿子就属于学习成绩不佳者。上小学的时候,由于贪玩并爱看电视节目,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尤其是2003年刚升入初中时,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偏下水平,有一半以上的功课考试不及格。针对他这种状况,我既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更没有无休止的责怪和训斥他,而是在国庆节放假时,和他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我和他共同总结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并指出他的优点。自那以后,我儿子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一会儿,然后专心学习;逢星期天、节假日,只看一些少儿电视节目,其他时间也扑到了学习上。结果他的成绩提高很快,年终考试时,英语成绩最低,考了61分,历史成绩最高,考了84分。虽然在班级里仍处于中等水平,但对他来说,已经是不小的进步。针对他的转变和进步,我及时加以鼓励:“原来我儿子也是非常聪明的,一努力就考得这么好,以后继续加油。”孩子由于思想上没有包袱,精神上没有负担,在家里、班上,只有家长和老师的鞭策和鼓励,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不断提高。

名师点评

一个都不能少

每一个学生受不同环境和因素的影响,都有自己智商、兴趣、性格的特点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出现差异实属正常,也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果我们认可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会抱着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这些所谓的“差生”。许多“差生”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并不是他们不认真、不刻苦。相反,我时常被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的刻苦执著、不甘落后的精神所感动。在较差的成绩面前,他们并没有失去自我。他们身上有这种可贵的品质,你能说他们是“差生”吗?成绩低一些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其他方面不优秀,在音乐、电脑、足球和演讲等方面或许他们要比教师心目中的优等生更胜一筹。所以,如果教师以学习成绩高低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是对学生的最大不公。作为教师,应该维护每个学生平等的受教育和被关爱的权利,相信每个学生都很优秀,都是人才,并努力创造人人皆可成才的机会,尊重每个学生的尊严、权利和自由。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马说》和科学家的跳蚤实验都说明外部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是多么重要,教师要做伯乐,不要做盖在跳蚤头上的玻璃罩,要敞开博大的胸怀,把爱与智慧播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要始终坚守这样一个信念:在成长和前进的道路上,所有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最后,我希望每一个人民教师都能铭记这样一句名言:“没有落后的学生,只有落后的老师。”

标签:;  

你觉得你周围的“穷学生”怎么样?_陶行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