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疗中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吴志胜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医院 221200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治疗中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益气活血;中药;效果

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系统疾病范畴,易导致患者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心梗死、心绞痛等是冠心病临床表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促使血管管腔遭到堵塞,诱发心肌缺氧、缺血的一组症状[1]。以中医理论为出发点,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以中医气血理论为指导,其认为导致冠心病的关键在于本虚标实、气虚血瘀,因此,益气类和活血化瘀类中药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药物[2]。为探究冠心病治疗中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的效果,本院以4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通过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包括11例男性和9例女性,35岁至79岁为患者年龄区间,(60.210.94)岁为患者平均年龄。实验组,包括7例男性和13例女性,37岁至75岁为患者年龄区间,(58.910.63)岁为患者平均年龄。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采用口服方式,服用辛伐他汀,每次以20mg为标准,每日服用2次,于早晚服用,以6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2)实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即补气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其药方如下所示:30g黄芪、20g当归、10g川芎、10g地龙、10g生水蛭、10g桃仁、15g生地黄、15g赤芍、30g丹参、30g全瓜蒌、15g路路通。针对气虚者,添加10g党参,针对痰盛者,添加20g瓜藤,中药加水煎煮30min左右,煎2次后,取400ml汁,1d服用1剂,于早晚2次服用。1个疗程以6周为标准,连续治疗1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治疗后,患者血脂指标、心绞痛症状等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改善,中医证候评价高。(2)有效:治疗后,患者血脂指标、心绞痛症状等有所好转,中医证候评价可。(3)无效:治疗后,患者血脂指标、心绞痛症状等无明显变化,中医证候评价没有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t用于检查比较,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因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促使血管腔狭窄或遭到阻塞,诱发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现象,最终导致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其中,季节变化、体力活动增加、情绪激动以及暴饮暴食等均与冠心病发作存在密切联系。一般而言,冠心病患者伴随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症状,以胸闷、乏力、呕吐、心衰以及心绞痛等为主要表现[3]。

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方式主要涉及3种,即药物治疗、再灌注治疗和心脏移植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属于最基础的冠心病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西医药物。其中,本次研究采用的是辛伐他汀治疗。辛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属于土曲霉发酵产物的合成衍生物,对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具有控制效果,以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辛伐他汀,对LDL-C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在调节血脂的同时,促使胆固醇水平得以降低,缓解冠状动脉粥样化症状,实现对冠心病的治疗目标。然而,单纯辛伐他汀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且易发生不良反应[4]。(2)再灌注治疗:采用将闭塞冠状动脉再通的方式,促使心肌灌注得到恢复,达到缩小梗死面积的目的,优化血液动力学,使得心脏血液供应恢复至正常状态。(3)心脏移植手术: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对患者危险性较大,且手术费用高。

基于中医理论作用下,冠心病属于胸痹、心悸范畴,基于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更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促使机体元气受到损伤,以气虚血瘀等为主要表现。鉴于此,活血化瘀和补气是冠心病中医治疗的关键所在。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是导致机体气血失调的关键所在,气血运行受阻,呈现出凝滞状态,且演变为瘀血,瘀转化为痰,痰可转化为瘀。瘀和痰均属于阴邪范畴,易导致心脑血管病疾病。

中医认为,冠心病“脉泣而不行”、“脉中气不通”,以气滞血瘀为病理机制,体现的是气滞血瘀型。针对临床而言,黄芪、党参、莪术、生蒲黄以及当归等是常用的益气活血中药材[5]。其中,黄芪,具有益气补中的功效,达到行气活血的效果,当归具有补气血的作用。

本次研究以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基于随机分组方式作用下,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联合常规西药和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殷沈华,唐德才.益气活血类中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运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3,02:500-501.

[2]王亚琴.益气活血类中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41-42.

[3]张志强.益气活血类中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运用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06:5-6.

[4]李妍.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5]开迪热亚·依力哈木,阿布都扎依尔·买买提.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症的临床分析[J].人人健康,2015,23:52+241.

论文作者:吴志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治疗中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吴志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