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式无张力和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李晓峰1,杨文2

充填式无张力和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李晓峰1,杨文2

李晓峰1 杨文2

1.宁夏青铜峡市68262部队医院 751601;2.合阳县医院外一科 7153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腹股沟斜疝分别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充电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经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85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股沟斜疝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都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修补术;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作为临床常见疾病,治疗方法主要为疝修补术。医学技术的发展,使斜疝

修补术也有了显著进步,并逐步发展为无张力修补术[1]。为了充分了解充填式无张力和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本文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96例展开分析。现将相关情况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股沟斜疝的诊断标准[2],自愿接受本次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26~63岁,平均为(39.52±5.14)岁;观察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24~62岁,平均为(38.47±6.19)岁。两组在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充分暴露疝囊颈,采用高位结扎的方式缝合并切除疝囊。观察组则采用充电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进行硬膜外麻醉后,做疝切口,并充分暴露疝囊进行结扎,将疝平片置于腹横筋膜、精索以及腹外斜肌腱膜处,进行缝合。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评定疗效时,治愈为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病灶彻底修复且治疗1年后没有复发;有效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灶修复显著,且治疗后6个月有复发;无效即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经比较,观察组治愈33例(68.75%),有效11例(22.92%),无效4例(8.33%),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愈20例(41.67%),有效15例(31.25%),无效13例(27.08),总有效率为72.92%。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852,P<0.05)。

2.2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4.25±12.05)min、(5.29±1.95)d,对照组分别为(63.11±12.41)min、(8.26±2.57)d。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手术时间=2.031,t住院时间=0.632,P<0.05),有可比性。

2.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观察组阴囊积液2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阴囊积液3例,切口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1,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复发率为2.1%(1/48),对照组为8.3%(4/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2,P<0.05)。

3、讨论

腹股沟斜疝作为临床常见外科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4],即使通过手术治疗,也具有较高复发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比较多,且复发率高,治疗效果相对比较差。同时,传统手术方式对机体创伤比较大,术后愈合比较慢,不利于患者康复[5]。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术式简单方便,且容易操作,对机体创伤相对比较小,且并发症少、复发率比较低,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预后良好,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身体机能逐渐退化,采用该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此次研究中,对照组中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72.92%),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复发率(2.1%)均优于对照组[(12.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股沟斜疝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都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凯辉,赵玲.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治疗10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4(4):95-96.

[2]王红卫.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12(22):1123-1124.

[3]袁卫平.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4,41(9):266-267.

[4]贲晓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6(10):963-964.

[5]徐文.探讨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7(19):478-479.

论文作者:李晓峰1,杨文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  ;  ;  ;  ;  ;  ;  ;  

充填式无张力和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李晓峰1,杨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