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电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模式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其检测的可靠性、准确性提供了依据。状态检修不仅属于技术性工作,还侧重于管理工作,需要信息决策方式和信息管理方式的支持。文章介绍了变电检修中的两种检修模式,并对这两种检修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变电检修;传统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模式;比较
引言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非常巨大。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一旦变电站出现故障将会引起电力系统的中断。因此,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设备故障,保障设备良好运作,都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也是电力系统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状态检修模式因弥补了传统检修模式的不足,已经成为现代变电设备检修模式之一,也越来越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变电设备维修之中。
一、传统检修模式研究
针对传统检修模式的分析可以分为事故检修模式与预防性检修模式。
(一)事故检修模式
在电力系统工作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运行故障,进而对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其中事故检修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模式,但是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也就是只有在设备故障对系统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的时候,才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检修,在电力设备检修中处在被动的位置,采用这样的检修模式非常容易造成许多的损失。除此之外,在开展事故检修工作的时候,不仅要对电网运行与电力设备的安全负责,还可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采用此种检修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二)预防性检修模式
从预防性检修的进程来讲,最早的预防性检修是定期检修模式,指的就是根据检修方案执行检修工作。这种检修模式的特点就是:在制定检修方案的时候,建立一套系统的固定检修模式,但是这种检修模式对设备运行的状况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必然会在检修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弊端,不仅会对设备的使用年限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对财力、物力以及人力造成很大的浪费。此种检修模式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变电设备也在进行着相应的改进与完善,再加上智能化与自动化的不断应用,已经极大的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安全,降低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二、变电检修中状态检修模式分析
状态检修是指通过对变电站高压设备的故障历史、运行状态、异常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检修具体时间、内容以及目的进行核算,进而形成有计划、有目的的定期检修模式。通常情况下,若通过状态检修模式对高压电设备进行检修,则可以以检修结果为依据对其运行状态进行评估。相比于传统检修模式,此种检修模式更加自由、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状态检修模式不仅是对电力设备的检修,还涉及到电力设备从设计、制造到安装再到运行维护等一系列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力设备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可以通过状态检修工作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可以定期分析其运行状态并汇总数据,分析与汇总的内容是与设备实际状态相结合而进行,基于此制定状态检修工作的间隔时间和具体内容,实现长期维护和检修,使电力设备始终处于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与传统检修模式相比,此种检修模式是对物联网技术的充分利用,使电力设备得到快速检修,并非如传统检修模式中等到电力设备发生故障之后才进行检修。在电力设备出现故障和问题之前进行检修,以达到提前维护的目的,防止检修工作人员在高压风险条件下从事检修工作。
三、传统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阐述得知,传统检修模式中事故检修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检修模式,只有在设备发生一定故障的时候才可以对其展开一定的检修,而预防性检修尽管对事故检修中存在着不足给予了解决,但是过检修的情况依然存在,进而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传统检修模式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状态检修模式是一种主动检修,其是对设备运行的状态进行监测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就是可以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状态检修,进而更加了解设备运行的状态。除此之外,在一定程度上状态检修还可以减少定期试验与测量的工作量,采用此种检修方式不仅可以减低劳动强度,还可以节省部分检修成本,特别是完成设备使用年限的评估之后,可以极大的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同时也节省了部分备品经费,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变电设备状态的参数主要有电压、电流、声音、温度、振动、光亮等物理量,还有油、气体经化学分析得到的化学量含量等。这些状态参数对于不同的电力设备具有不同的意义,如对于高压设备,其电压、电流为设备运行的关键,而温度、振动是设备正常运行的限制条件,含油设备的油温、气体含量都是表征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信息。
变电设备状态参数的采集,要将各种来源的信号通过感应器转换为电信号或光信号等方便处理的信号。感应器技术是控制和测量技术的关键,也是当前技术发展中的难点和瓶颈。当前国产感应器的质量和性能,仍然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感应器根据所采集信号的不同,可能是光感应器、温度感应器、振动测量感应器、语音信号采集器,感应器可能固定或移动,从而做到全方位的监测。
通过对电力设备状态的检测,可实时获得关于电力设备运行状况、评价、寿命等相关信息,并对设备的异常运行进行状态分析,对异常的部位、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识别故障的长期征兆。根据分析诊断结果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将要发生之前进行维修,从而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设备工作过程中,一定会存在着相应的安全隐患,发生一些故障,进而致使电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对变电的检修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检修模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且也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龙军.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7):199-200.
[2]周伟.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应用价值比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99-199.
[3]邓权伦.关于变电检修的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对比探索[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0):222-223.
论文作者:陈永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模式论文; 状态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传统论文; 感应器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