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思考

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思考

赵鑫[1]2015年在《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的衔接是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的研究不仅能促进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践发展,同时对于完善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理论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诚实信用、孝亲敬长、遵守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四个叁级类目为范例,对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现状进行深层次的探析,从而揭示道德教育内容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选题目的与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进行论述。同时梳理了国内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现状,对当前的研究状态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为本文分析框架和衔接标准的提出,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首先,梳理分析了国家相关文件和学者们研究中有关道德教育内容的划分,并结合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实际编排情况,把道德教育内容的二级类目确立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环境道德。其次,对叁个学段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梳理、分类,形成本文的15个叁级类目,从而构成本文分析框架。最后,通过对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和布鲁纳“螺旋课程”编写理论进行探讨,提出本文的四个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的标准。第叁部分主要探讨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分布情况。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方面对道德教育内容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分布情况,从而把握道德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德育教材中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进行具体的内容分析做铺垫。第四部分主要针对中小学德育教材中具体的道德教育内容纵向衔接状况进行探讨。文章选取了诚实信用、孝亲敬长、遵守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四个叁级类目为范例探讨其衔接情况。在具体分析时,首先对叁个学段《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衔接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呈现出中小学德育教材中相关的内容,并对每一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判断该内容属于布卢姆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中的某个层次。最后从整体上分析该部分内容在中小学的衔接情况。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文章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整体化意识缺乏、内容断裂脱节;层次性意识不足、内容简单重复;递进性特征不足、内容跨度大;序列化意识欠缺、内容编排混乱。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科学确定中小学各学段道德教育内容的有序层次;统一规划中小学德育教材;着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衔接意识以及构建衔接的保障机制等策略。

杜俊梅[2]2015年在《剑川县沙溪镇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促进了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环境与条件的明显改善。而中小学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根本,尽管在政策制定和理论研究中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和结果中却还存在着较多不容乐观的问题。尤其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已经暴露出来一些令人担忧的现实问题及潜在的困境压力。基于道德教育在民族发展和稳定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亟需各级政府部门及学界给予更多的持续性关注和研究,以提高民族地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化解当前的德育困境,促进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各民族个体家庭和区域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基于当前民族地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的现实需求,论文选取了以民族聚居地剑川县沙溪镇中小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当前沙溪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其化解路径。首先,梳理了剑川沙溪中小学的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与基础。其次,调查分析了中小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家庭道德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六方面的状况。再次,在实证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基础上,从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较低和传统道德教育资源认识和利用的偏差方面揭示出了剑川沙溪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困境,并从社会、家庭、学校和中小学自身因素分析形成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困境及其成因,从加强家庭道德教育、改进学校道德教育、注重传统道德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以及优化社会道德教育六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思路及可行性措施。在学科基础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运用传统文献研究法与实地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各级政府政策为主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文件,学术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资料,剑川沙溪各中小学的道德教育课程安排、实施成效、学生及其家长的反馈信息等田野调查资料作为论文的立论基础。从制度、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层面,将民族道德教育问题放置在多民族成分的中小学教学过程中考察,分析民族地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呈现了其在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及可能造成的对社会和个体家庭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探讨当代民族地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困境及优化路径的微观个案。

杜禾[3]2012年在《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主流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是一篇基于文献基础之上的理论研究。主要讨论的是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主流价值观的发展变化问题,以及促使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变化带来的影响。本研究一共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导言部分论述了问题的提出、概念界定、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文献综述。第一章为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第二章介绍了传统主义派和现代主义派,第叁章讨论了主流价值观的本质,第四章分析主流价值观形成的原因,第五章则讨论主流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在第一章中,主要讨论了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由于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宗教社会,因此中小学道德教育在一开始便呈现了比较明显的宗教倾向,特别是基督教,不仅占领了美国的公立中小学,而且在私立中小学之中也大行其道。此时宗教教育或信仰教育被认为与道德教育是同一过程,干预、控制和灌输、教导的教育方法被认为是有效的。可以说美国此时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是一种传统的道德教育。然而,历史总是在前进的,20世纪20年代之后,美国公立学校逐渐变得世俗化了,世俗的道德教育理论,特别是基于形式主义道德哲学而兴起的教育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然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并没有就此消亡,它改头换面,一直影响着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所以说,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一直就存在这样两股势力——传统主义派和现代主义派。于是,在第二章中着重介绍了这两派,包括历史渊源、主要内容、人性观点、倡导的方法,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这两个流派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第叁章对主流价值观本质的介绍,建立在前两章论述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对主流价值的认定的依据,不仅基于前两章的论述,同时也结合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和康德、约翰·罗尔斯哲学的某些思想。梳理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的历史,从中知道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两个流派,其他诸多流派都可被认为是这两个流派的分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认为,哲学上所谓的道德是由道德价值构成的,道德价值本身是客观存在。然而,构成道德的这些道德价值本身并不是并驾齐驱的,它们是通过一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一种道德价值的存在是以另外一种道德价值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有的道德价值是目的,有的是手段,有的即是目的又是手段,然而这种即是目的又是手段的道德价值归根结底是手段。亚里士多德认为那种作为目的存在的道德价值相比作为手段存在的道德价值具有确定不移的重要性,因此便有了约翰·罗尔斯哲学中对道德价值的优先性排序和词典式排序原则。所以,不论是传统主义派还是现代主义派,那种仅仅作为目的而存在的道德价值是整个道德思想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价值。然而,不论是哪一派都仅仅只能代表一半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而不是全部。故而,只有两条流派都能认可的,且仅仅作为目的而存在的道德价值才是主流价值。据此,主流价值的认定得到最后解决。道德价值是客观的,道德价值观却是主观的。由于人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阶级立场、社群或文化宗教的不同,对道德价值的理解也就不相同,这种不同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认识之间不存在正误之分,只存在优劣之别。然而,正如拉尔夫·达伦多夫和刘易斯·科塞等人所认为的那样,冲突并不意味着破坏甚至是决裂,恰恰相反,冲突意味着变革和趋向稳定。因此,对主流价值理解的冲突,意味着主流价值观的逐渐成熟,其冲突的焦点也正是意见统一、态势平衡或观点优化的契机。在第叁章中,主流价值观总是充满了争吵、矛盾和冲突,然而这也正是主流价值观的本来面目——不存在正确无误,确定不移的认识,只是无限制地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第四章讨论了主流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亦如前文所论,某种冲突达成了某种平衡。对主流价值观的认识的分歧来自于复杂的社会因素,而这些因素之中却也存在着另外某种冲突。然而,不论冲突如何,这些因素——包括宗教、社群、族群、政治等——共同作用导致了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而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主流价值观也产生了现实的作用,这一点体现在本研究的最后一章,也就是第五章中。主流价值本就是道德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价值,对主流价值的认识自然能够引领青少年儿童的道德发展。除此之外,它还将促进美国社会由道德无序向道德有序发展,这种有序是一种宏观视角之下的有序,一种多元主义主导之下的有序。同时,这种本身充满了巨大争议的主流价值观也将引导人们遵循一种批判精神,一种后现代的视野。

芦雷[4]2012年在《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重构研究》文中提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对青少年知识、态度、技能等方面进行培养的关健时期,各国都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首要目标,并且也都在积极建立比较完善的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新世纪以来,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以及文化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育承担着合格公民培养的主要责任,需要在目标与内容上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尊重人类共同伦理基础上,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在本民族价值理念的基础上促进全球普遍价值理念的传播。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与访谈法,选取目前的公民教育教材进行分析,揭示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现实状况。在分析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公民教育最新发展理念,对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进行了建构。绪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问题缘起,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创新点,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并对论文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论述了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历史演变以及新时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发展历史回顾中,可以看出其演变的进程,从国民的培养到政治公民的养成,从政治公民的培养到现代公民目标的设定,逐渐走向规范化和现代化。中小学公民课程融合品德教育、社会教育与历史教育的内容,将其整合到公民教育内容体系中。回顾西方公民教育的发展,在目标上逐渐走向现代化,注重从本国公民培养到世界公民培养的转变,在教育内容上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完善,突出时代因素对于公民教育发展的影响。在未来公民教育发展方面,受到外在时代与环境因素的挑战,包括全球化发展、民主化进程、人类共同伦理以及多元文化发展的影响。注重世界公民目标的养成,在教育内容上突破本土公民培养要求,融入人类共同伦理内容,关注全球化问题,掌握社会普遍价值理念。第二章关于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的问题分析,我国形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综合课程体系,为公民教育实施提供了载体。在对现有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状况进行分析时,主要选取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与分析。利用频次统计与内容分析方法对教育目标与内容的表现情况进行研究,找出其合理之处与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为重构提供现实依据。中小学现有公民教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包括:公民教育目标的技能与行为维度在各阶段比较缺乏,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主要特征的价值观养成在中学阶段过多,强调公共性目标培养的维度在各阶段都比较缺乏,在学生个体主体性维度培养目标上呈现出不足,在学生公民品行价值观培养上过多,掩盖了所应获得的意识价值观培养,在世界公民目标维度上基本没有体现。现有公民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包括:公民教育内容的阶段构成不合理,呈现出缺陷与重复之处;公民道德注重个人品质养成,公德意识培养上不足;公民意识培养注重义务维度,权利维度培养呈现不足;政治意识形态的培养过于集中,政治色彩浓于价值观养成;公民技能内容不足,在叁个阶段都比较缺乏;世界公民内容过少,全球化内容比例明显不足。第叁章论述了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的重构,依据现有的公民教育目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结合国外公民教育的有利经验。着重从阶段性出发,将中小学划分为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针对每个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在目标建构上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加深。从基础目标的养成,到高级目标的养成,突出学生在每阶段的目标养成,主要的维度划分为认知目标、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及技能目标,从上述叁个方面对每个阶段具体目标进行建构。从目标体系模型可以看出,公民与不同媒介产生着密切联系,在公民教育目标养成中,需要处理好学生个体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维度之间的关系。在由不同阶段到不同维度的演进过程中,着重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建构。小学阶段注重学生基本规则意识养成,培养自主意识,加上形成初步的权利意识,在公民教育上奠定良好的基础。从目标体系来看,小学阶段从个体到世界维度构成比例上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重心仍然置于学生个体发展上,注重学校与家庭环境中的学生素质养成;初中阶段注重从学生的公民知识,到公民价值观,到技能养成上,都需要进行完善与补充,还需要在多元文化、有效参与社会活动的培养上进行补充;高中阶段将重心放在国家与世界维度上,在由个体到世界维度构成比例上呈现出增加趋势,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国家公民与世界公民的养成方面。在个人层面上注重政治权利传播,在社会层面上养成公共性,对公共利益的关注。第四章论述了中小学公民教育内容的重构,主要依据重构后的目标体系框架,在其基础上进行内容方面的详细重构。重构后的内容体系与目标体系进行一一对应,对每一条目标进行详细的阐释,建立与学校教育相适应的内容体系。在对目标进行详细阐释的时候,也需要遵守一系列的原则,顺应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建构的要求。小学阶段注重学生基本规则意识养成,培养自主意识,加上形成初步的权利意识。还应该引入一些公共道德内容,在组织班级活动的基础上,将其延伸到社区活动,由学校与社区一起开展公共活动,让学生在其中充分参与。在世界维度上初步以认知与活动能力为主,加强对于世界地理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初中阶段注重权利与义务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遵守规则与秩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在公共道德上进行增加,对于公共利益的关注,养成社会美德,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形成宽容的品性。对学生进行世界意识的核心理念教育,针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设计活动项目,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养成必备的技能与能力。高中阶段注重深化学生公民道德的养成,从个人品德上升到社会公德,内化到公民德行养成。注重学生主体性与公共性的养成,加强公共善与社会价值观的培养,养成个体的社会公民价值观,提升对于社会公共活动的参与度。在世界维度上,注重多元文化、人类普世价值、有效参与国际事务能力的培养。第五章关于落实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思考,重构后的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需要与之相对应的实施手段。需要解决目前中小学公民教育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脱节,公民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仍然注重传统教授法,注重死记硬背的方式。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的重构是实施的前提,在建构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实施,有效地推动公民教育的实施。在将建构的目标与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处理国家公民与世界公民的关系,在学校教育实施中将其整合为一体。在建构的目标与内容基础上,更进一步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围绕主题方式组织教育资源,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从具体实施来看,以主题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突出核心概念与价值理念;强调问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张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注重批判反思教学方式;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地位,改变传统教学评价形式;以学校为主阵地,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利用各种社会媒介,开展多种活动教学形式。

耿华[5]2011年在《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和消化其他国家的文化并为自己使用的民族。在古代,它着重向中国学习,深受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近现代,它在保有本国东方传统的基础上,着重向西方学习。日本接受外来文化很少照搬照抄,而是与本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结合起来。每一次外来文化的大规模洗礼,都使日本社会向前大跨步。日本人口众多,并且资源非常贫乏,而且中国和日本都是现代化后起国家,但是日本却是当今世界经济强国,特别是在近现代,走上了一条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以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日本是在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来发展经济和教育的。这一点与中国的情况基本相似,因此,日本这方面的经验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周立英[6]2004年在《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及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开展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其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并综合分析了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改革模式,并总结其特色和经验。 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采用的是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分析法。在文献的选择上,主要选择与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有关的教育政策、教育章程等。这些文献,基本上是美国教育行政部门正式下达的德育指导性文件,或指令性德育计划,有的已经列入该国法律政策,这些政府文件都是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本课题研究的第一手可靠材料。 在分析对比以上资料的基础上,对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背景、现状、改革模式及其经验特色综合评析,并对比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历史与现状,找出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汲取美国的有益经验,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做了深入的探讨,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改善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的新思路。

卢文洁[7]2012年在《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研究与启示》文中提出新加坡,这个号称"亚洲奇迹"的东南亚花园城市国家,不但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发达,其国民素质也为世人所赞誉。新加坡奇迹是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廉洁的政府、严苛的法律以及外来经济力量在促进社会进步中固然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其成功的国家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经过短短四十多年的发展,新加坡在学校公民道德教育过秆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内容体系,是其公民道德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着重对新加坡现阶段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社会背景、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通过对不同学龄段的课程标准的介绍和分析,探究新加坡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从中获得对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以期为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的正文内容包含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形成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演变。本部分从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历史背景和课程体系的变化着手,概括了不同时期的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特点和举措,引出了新加坡现阶段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改革的变化内容。这是本文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新加坡现阶段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的分析。本文在介绍新加坡现阶段小学、初中以及大学预科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的设计理念、框架结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并对其公民与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简要论述。这是论文基础研究的核心部分。第叁部分: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对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启示。通过前文对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的分析与介绍,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从借鉴新加坡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科学理念、内容精神入手,系统探讨了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的启示,以提高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这是论文的归宿点。

赵燕[8]2016年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文中认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叁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叁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何智强[9]2004年在《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思考》文中提出面对严酷的现实和21世纪的挑战,社会呼唤建立新的道德规范。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大会在讨论分析21世纪人类面临那些挑战的问题时,道德、伦理、价值观所面临的挑战被列为第一位。会议在总结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总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学会关心”。面对知识经济的时代,究竟如何培养善良、有责任感会关心别人的公民是教育工作者们冥思苦想的问题。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的转型必然导致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以及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正是在这种中外文化、传统思想与外来观念相交融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创新性。 面对改革的新形式,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社会各界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在综合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就现代社会道德价值观的趋向问题,对当前中小学德育的内容、方式和目标及现状作了初浅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德育工作内容陈旧、僵化,缺乏一套大多数人承认、相对稳定的基本价值观系统作为其教育的一贯内容;德育目标的层次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和时代特征,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德育的内化过程不够,目中无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学校实施的教育行为与其向学生进行的教育往往不一致;德育方法、手段呆板单一,学校德育途径多以灌输、说教为主,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德育工作管理流于形式,体制建设、措施不到位;加入WTO后,东西方文化加速了在学校的碰撞,学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了以构建普遍性道德价值观体系作为学校德育的主体和切入点的构思。

孟美姣[10]2013年在《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亿多,他们正处于性格定型、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发展水平,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物质条件有了空前的改善。然而,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却未能同步发展,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社会冷漠、职业道德沦丧……而这些现象恰恰足以说明,全社会,包括中小学加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首先,概述了研究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并阐释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其次,从家庭、学校、社会叁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生道德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再次,提出了改善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出路:改善家庭道德教育,为提升我国中小学生道德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改进学校道德教育,使之成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改进党风政风,净化传媒环境,使中小学生道德教育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研究[D]. 赵鑫.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2]. 剑川县沙溪镇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杜俊梅. 大理学院. 2015

[3]. 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主流价值观研究[D]. 杜禾.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 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重构研究[D]. 芦雷. 辽宁师范大学. 2012

[5]. 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 耿华. 长春理工大学. 2011

[6]. 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及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D]. 周立英.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7].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研究与启示[D]. 卢文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8]. 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9]. 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思考[D]. 何智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10].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D]. 孟美姣. 浙江理工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