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化与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2)06-0126-05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间经济联系的日益增强,以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正发生着一场划时代的全球性社会变革。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对它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解释一般是指生产体系与经济体系的全球化,侧重于跨国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强调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广义的全球化既包含经济的全球化,又包含环境的全球化。全球化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向前推进,全球各个国家、区域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趋势是不以任何人或国家的意志为转移的,各个国家只有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并从中受益。本文从广义全球化的角度出发,探讨经济全球化、环境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及措施。
2 全球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2.1 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2.1.1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要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首先应当分析其时代特征。
(1)跨国间经济联系加强。 经济全球化使市场范围进一步由一国或一地区的内部转向全球范围。就产品市场而言,对于像中国这种转型国家,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体化的市场,但却不得不处于迅速开放与面对全球性市场的新形势。对要素市场来说,全球化的趋势是把要素由在一国内的配置变为在全球范围内,按市场的规律和原则来配置,使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从而使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2)国际贸易持续增长。近10年来, 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始终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多年平均增长速度均在5%以上。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贸易的主体,其贸易量超过世界贸易总量的50%。[1 ]国际间自由金融市场巨额资本流动猛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增长了近10倍。贸易自由化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贸易机会与技术、技能,带来了与市场准入相关联的外国直接投资;另一方面也导致那些被排除在全球化进程之外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及外国直接投资的转移。
(3)关税壁垒降低。 全球经济一体化意味着生产要素可以在全球无障碍地流通,但这仅是一种理想状态。由于各国间的利益所在、市场竞争和保护,要真正实现一体化决非易事。如近10年来,世界各国的关税税率大幅度降低,发达国家已降至4%左右, 发展中国家也已降到平均15%左右。[1 ]但也有些生产要素(如人力)的自由流动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还将受到国界的限制。
(4)贸易保护主义和非关税壁垒仍然存在。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世界各国都把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和谋取最大利益放在首位,集团间、区域间的出口竞争引起了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如欧、美、日的贸易战,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间出现的贸易摩擦就是其外在表现。
(5)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并不均等。 全球经济增长的雨露并不是平均洒落在每一个国家或地区,这从世界各国人均GDP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中就可略见一斑。另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受益较大,拉美国家和加勒比海地区受益较小。
2.1.2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第一,发达国家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东亚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长期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有利于中国筹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第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增长以及潜在的巨大市场吸引着境外大量资金。总之,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可获得大量的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相关的信息,促进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以资源为基础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化,并进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正确认识中国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2 ]。它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第一,中国原有的比较优势将逐渐消失。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价格竞争、资源竞争、劳动力竞争将逐渐被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所取代,中国原有在这些方面的比较优势将逐渐失去。第二,中国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明显不足,且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使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依靠以自然资源和原材料出口形成的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竞争,不仅会对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产生更大的压力,而且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不允许的。第三,国际贸易的一些新规则对中国的出口不利。如世贸组织(WTO )1995年年底通过了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决议,这使中国在知识产权转让方面所需付出的成本更高。另外,日本、欧盟各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近年来对各种产品的进口提出了更高的环保标准和要求,也限制了中国各种产品的出口。伴随着中国加入WTO, 这些贸易规则也就成了中国必须遵守的准则。第四,中国工业、技术基础相对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竞争需要。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工业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的体系,但技术水平相差悬殊。新兴产业拥有世界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水平,重化工业和轻纺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相当于国际70-80年代的水平,中小企业、乡镇企业还处于国际50-60年代的水平,所有这些都面临着世界统一市场下与国外自动化生产方式竞争的考验。[3]第五,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技术开发力量和能力薄弱,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与企业联系薄弱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工业的主体技术以引进为主;基础研究、原理探索和单件产品研制能力较强,而工艺和规模生产能力较弱;实验室、样机水平与实际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差太大;对中间环节的支持强度不够,技术转变为实际生产力的周期长,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低等。[3]
2.2 环境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2.1 环境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全球性、区域性和局部性环境问题三个层次,这里主要探讨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女士早在1997年4 月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第五次会议上就指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月份推出的《全球环境概览》(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表明,即使技术能力在不断增强,全球环境仍在继续无情地恶化。“从全球角度看,过去10年中,环境继续恶化,严重的问题潜伏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中”[4]。可见环境问题决不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个别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也决不仅仅影响该国家和地区,而是影响整个地球,因此我们称之为环境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人类潜能与环境阻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在这里人类潜能主要是指人类繁衍生息的能力,环境阻力是指外界环境对生物种群成长的自然约束力。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环境阻力除了来自生态环境的演化外,还通过食物链表现出一个生物种群对另一个生物种群的限制作用。自工业化以来,由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等作用的影响,人口变化表现为剧烈升高的“J”型曲线, 而自然生态环境在工业化进程中并未因技术进步而作倍数型改善,反而有所下降。[5](P20-55)由于人类处于生态环境金字塔的最顶端,人口激增在加剧对地球生态系统物质能量需求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加大了环境的压力,从而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6]
(2)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缩小与人工生态环境的不断扩大。 在人类的智慧越来越被用于工业、城市和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追求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人工生态环境的范围扩展是以自然生态环境的退缩为代价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固有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则随着其萎缩而减小。
(3)生态环境的恶化带有机械破坏和化学污染两症并发的特征。 机械破坏和化学污染在全球范围内比较普遍,但尤以发展中国家为甚。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是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原料基地,在资源开采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强。直至今日,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结构中,初级产品仍占相当比重,说明这种破坏迄今尚未停止。与此同时,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工业化进程中通过工业企业大规模扩张和燃料的广泛使用造成对环境的化学污染。
(4)生态环境的恶化表现为隐性的负值经济效益的扩大。 环境的恶化往往是以提前支取未来的经济效益为代价的。或者说,今天的经济效益之所以未达到理想状态,乃因前一个时期对环境的破坏所致。如果对石油衰竭、土壤侵蚀和滥伐森林等因素带来的环境衰退加以考虑,经济增长率就不会达到公布的数值,而要下降几个百分点。[7]
2.2.2 环境全球化对21世纪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事件以及所进行的环保实践,为21世纪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经济发展不能以环境为代价。 经济发展总要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工业化初期或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环境污染问题则更为突出。世界上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例子比比皆是。无论是工业化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的产业公害,还是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局部污染,都与资源使用的不合理、缺乏环境污染防治的必要手段等因素有关。[8 ]“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其经济效益也是得不偿失的。
(2)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自然资源、环境资源都是共享资源, 也是市场机制“失灵”的地方。在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口增长压力加大,以及社会经济和环境全球化等大的国际背景下,如何下大力气消除贫困,遏制环境恶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是世界各国政府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3)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国际社会, 特别是美国的环境保护经验表明,仅用行政干预的手段解决环境保护和治理问题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企业进行经营核算时往往将资源投入,尤其是环境成本排除在外。由于我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问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节约资源重视不够。资源利用上的浪费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废物排放,增加了环境的荷载。行政指挥与干预往往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遇到红灯绕道走”的尴尬局面。目前,国际社会都在积极探讨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应用市场手段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通过开展资源和环境的核算,使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内部化”于企业的生产成本之中,调动企业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进而改善环境质量。
(4)企业是治理环境的主体。在国际上, 企业积极参与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包括自愿参加ISO1400的认证,国际商会(ICC)制定了可持续发展宪章,企业与政府共同承担起了环境保护的责任。就环境污染的根源而言,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污染是主要的。而在生产活动中,又以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负荷最大。因此,最主要的生产活动主体——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积极行动起来,实施清洁生产等,对于国家、地区和全球的环境保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5)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应当通过各种新闻媒体, 广泛开展对公众的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引导和影响公众的社会行为,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思想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应特别重视从幼儿教育入手,要像扫除文盲一样开展环保教育。
(6)科技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污染防治的条件和可能。 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一些公害,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限于当时科技水平,人类无从认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具备了这种认知水平,为有效治理提供了条件。但是如前所述,“末端”治理得不偿失,“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乃是上上之策。
3 21世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 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面对全球经济的竞争和挑战,要顺利实现“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纲要”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推进的战略。在发展途径上, 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争取后来居上。
(2)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着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后来者优势,实施跨越发展战略。国际经验证明,后来者在许多领域是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如东南亚利用原有通信设备比较完备的优势,在移动电话行业超越发展,使欧美国家望尘莫及。同样,随着信息产业的兴起,中国可以在发展造纸和印刷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减少对纸产品的消费,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资源。
加快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两者相互配套,相互促进,构筑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创新机制;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官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知识、机制和技术创新工程,使创新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要提高全民族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综合决策,增加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环保立法,加大执法力度,从而促进中国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的转变,形成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要重视人力资本开发。 邓小平同志在20 世纪80年代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在科学技术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人力资源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应动员社会一切力量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以保证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4)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要加强政府引导, 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过程,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将传统的行政干预转向市场调节转换;实现政策倾斜,帮助贫困地区的发展,实现社会发展的公平和协调;支持企业重组,提高其竞争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3.2 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全球化的惟一出路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不能袖手旁观,参与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与防治义不容辞。我们认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是协调。这种协调是包容广泛因子的大范围的多方面的协调。
(1)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开展环境问题上的南北对话和东西协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的也是“我们共同的未来”[9]。 任何一个局部地区的环境恶化都会对全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发展中国家在改善环境时遭遇到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等方面的困难时,发达国家在基于历史和未来考虑的基础上应给予其大力帮助,否则,“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由于环境治理基本点的不同,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投资的边际效益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从全球范围来看,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应放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应支持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的种种努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成员,应积极参与环境问题治理的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人力,做好保护环境的工作。另外,中国还是人口大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也是从根本上协调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举措。
(2)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社会公正和人类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GD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惟一指标,而是用社会、 经济、科学、文化、环境和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
中国作为生态环境状况较差的国家之一,在该方面更应当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对中国的21世纪负责,对全球、全人类的未来负责。正如《中国21世纪议程》中所说:“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10](P4-7)《中国21 世纪议程》是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方面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完全可以相信,经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这个庄严的承诺是可以变成现实的。
(3)协调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理、利统一。 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如何做好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将会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企业面临自身转换经营机制和政府转变职能的两难局面,在企业和政府之间逐渐形成新型经济关系时,环境保护面临如何适应与协调的新问题。我们认为,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把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的微观经济管理和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轨道上来,使企业和政府在政企分开的独立的经济管理中担负起各自的环境保护责任。这不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三合一的原则和具体要求。
4 结语
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和环境全球化浪潮,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要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应当促进技术创新,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协调人地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这样,21世纪的中国才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使拥有古老文明的东方大国重新挺立潮头,雄踞世界。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全球化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全球环境问题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企业环境论文; 环境保护措施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学论文; 生态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