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建筑电气能耗占据了建筑能耗的绝大部分,在现阶段我国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的情况下,社会公众逐步认识到节能的必要性。可以说,针对建筑电气过程设计一套科学可行的节能方案关系到民生永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基于自身建筑电气节能施工经验及相关资料查阅积累,针对开展重要性及具体应对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为行业提供一定借鉴。
1概述
现代工业化高速发展,建筑节能问题收到广泛的关注,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要求。相关资料统计,建筑能源的消耗可以达到社会能源总消耗的百分之三十,我国在此方面的工作进展有待提高,这急需要建筑电气专业人员注重设计中的各项标准,重视建筑电气节能问题,从整体设计中全面考虑,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不断总结经验、提出解决方案,使得节能作为建筑设计中的必要考虑项点,达到建筑电气节能节约的理想目标。
2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所遵从的基本规范与原则
在建筑电力设备中,电气节能设计最为基础和关键,需要遵循的基本设计规范是在实现建筑设备运行正常的前提下,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节能设计规范与标准开展。在设计过程中,以高效、节能设备及相关运行方式落实开展。当前,我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尚且较多,如供电线路材质、长度、截面积的选择,设备选型,自然采光度,及照明设备布控等。以上问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充分考虑建筑使用需求,在落实节能措施的同时,逐步进行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在开展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时,需要按照几点基本原则来开展。其一,满足建筑物使用需求。这就要求电气节能设计的开展必须首先以满足基本需求为前提,如灯光照明度、显色、舒适性与可靠性等。这些基本使用需求为建筑电气价值所在,不能因节能设计而有所动摇。其二,充分考虑经济因素。对于建筑电气设计而言,经济因素,即设计和开展成本也不可被忽略,否则得不偿失。因此,需要在一定经济成本范围内开展设计投资控制,并进而通过技术更新弥补所增加的成本。其三,先进技术的应用。节能设计的出发点为采用新型技术取代不必要能耗部分,现今很多建筑电气部分与设计之初的功能需求关系不大,必要时可采用先进技术将其取代,实现在投资成本不变或波动不大情况下的节能优化
2.1实用、经济型原则
一方面,实用性表示满足建筑设计中的照明的要求,达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要求;让人们居住的时候,感到干净和舒服,保证周围的交通设施比较通畅。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到投入的资金成本,避免增加多余的资源浪费,所以建筑电气在刚刚开始设计时候,要从技术方面着手,通过节能来取得最大的收益,实现经济性。
2.2安全性
安全性,指的是电气线路要保持绝缘等功能,保证建筑电气设施的安全使用,可以进行可靠装置的安装,引入防雷技术措施,此外还有防静电,防火灾等等,通过配置合理的安全措施,保证建筑电气的正常运行。
2.3技术先进原则
在建筑电气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最终选择合理优化的方案,让损耗达到最小值,从而更加节能。
2.4节能环保原则
在刚开始的方案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环保、技能,多方案进行严格的计算,多控制方法进行比较,降低投入,选择更加节能环保的方案。
3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基本落实措施
3.1照明节能设计措施
第一,选择合适的节能光源。照明为建筑电气节能的主要设计环节,鉴于照明用量大、范围广,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投入的技术和考虑的因素也较多。通常,需要根据建筑物本身用途和实际特点进行照明光源的合理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充分利用自然光。最为环保的照明方式当属自然光,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势。因此,充分实现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的利用是照明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当然,在借助于自然光源的前提下,人工照明的选择应尽可能具有高利用率。第三,合理选择照明工具。在选择合适光源的前提下,唯有以相应照明工具进行匹配,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对于光源的利用。照明工具选择依据为易清洁、易更换,具备高光源利用效率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合理控制点灯时间。为此,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用途进行照明工具的选择,如大型公共场所可选择强度适中、智能控制(如时间控制、光电控制)等照明工具。第四,推广新型光源,落实日常维护与清洁[3]。新型光源在最近几年逐步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使用范围扩大,应用场所也日渐多样化,如太阳能灯具、发光光纤等的使用等。这些新型光源污染小,附加值较高,能源利用率较高,且故障产生率也较低,深得节能设计应用和推广。
3.2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措施
作为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措施落实重点为尽可能降低运行转化过程的损耗,减少故障中断发生几率,提高运行可靠性,从而提高供配电效率。针对这一情况,在进行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时,要着重注意供电分布及服务距离,充分考虑设备负荷和自身特点,在保障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简化线路系统。一般地,所设置的供电场所不能距离负荷中心距离太远,这与降低线路路径耗材,尤其是降低线路路径损耗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变压器应尽可能选择高效节能型。另外,风机、电梯及水泵等也是电气节能设计重要部分。为了落实节能环节工作,可对于供应厂家提出特殊的提供要求,正式将节能设计落实到实处。
3.3动力系统节能设计措施
动力系统设备的主要构件为电动机,在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过程中,高效节能电动机各个部分具有较低的损耗。在实际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工作场合和用途,在种类繁多的产品中,合理选择配置,避免“大马拉小车”抑或“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并杜绝电机设备空转现象。另外,电动机启动方式也对会显著影响节能效果。如今,较为实用的自行速度调节电动机与节能热潮相适应,如在变极调速时候,笼型电动机通过调整定子绕组接线形式等进行速度自调节,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工作效率,操作控制简便易行。
3.4线路损耗
在实际的电能传输过程中,电路有一定的能量损耗,一般来说,功率损耗与和电路的负载、长度存在关系。通常,选择较短的线路,来提高线路的利用率。可以选择如下方案:(1)合理选择线路方向:线路通常沿着直线,这样长度就小,线路尽量在理想的地方。(2)合理选择导线的截面积:导线截面积多大,可以依据现场调教来决定,如果在比较长的路线,电压、电流都满足的情况下,导线的截面积一般选择大一到二级的。(3)合理布置电气用房。电气用房位置放置的地方,从整体上考虑,要使得线路最小化原则。
3.5空调系统
建筑空调所消耗的能量,一般来说,占总消耗能量的60%左右。即在建筑节能过程中空调系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3.6变压器
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作为一个基本的设备,合理选择变压器的运行方式与型号,直接可以降低电能的损耗。尤其在变化的用电时候,通过变压器的调节,能够减少电能的损耗,达到实现电力系统的节能。
4总结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工作环节繁多且复杂,需要全面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其落实效果关系到我国社会节能建设和永续发展的宏伟大业。在本文中,笔者从建筑电气节能必要性,设计所遵从基本规范与原则,以及如何稳步推进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几方面进行阐述。针对照明、供配电、动力系统节能设计工作,提出了选择合适光源、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选择照明工具、推广新型光源,及其他相关措施。
论文作者:韦昊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节能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光源论文; 线路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动机论文; 截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