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四川南充 637300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所接诊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颅脑损伤原因,给予规范化急救方法路径。结果 本研究所纳入36例患者经院前综合急救护理,均安全入院接受临床抢救,仅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损伤患者,因伤情过重院内抢救无效而死亡,整体救治效果满意。结论 现实中,接诊人员应迅速了解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情诱因,并结合以往急救经验,以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和专业娴熟的急救技术,定向给予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以此有效强化患者临床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急诊;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护理方法;效果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属神经外科常见病症,患者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多伤及到中枢神经系统,致残、致死率相应较高,为患者预后生活及家庭带来了较严重的影响。针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科学及时的救治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保障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关键[1]。本研究为定向寻求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佳院前急救方案,增强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特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3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定向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所接诊的3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3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2.5±0.8)岁;所有患者均为外伤所致颅脑损伤,其中交通伤15例,高空坠落伤9例,摔伤7例,暴力致伤5例。接诊时昏迷患者18例,瞳孔改变患者9例、脑疝2例、脑脊液漏7例。
1.2 急救与护理路径
12.1 现场抢救
接诊后,120急救车迅速到达现场,即刻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伤情原因,给予综合急救措施。首先,应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维持机体循环功能,然后系统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心电指标,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异物,以免产生呼吸阻滞。当发现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其次,因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合并大出血情况,所以应根据患者病情果断实施包扎止血,降低污染与再出血情况;同时观察患者头面部及相应部位是否存在骨折与内出血情况,患者瞳孔及神志变化情况,若患者存在呼吸不畅、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光反应迟钝抑或脉搏缓慢情况,需即刻告知医师实施有效抢救,确保患者及时中转入院接受定向救治[2]。对于患者院前各急救环节的实际操作,具体表述如下。
1.2.2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因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常伴发中枢神经性呼吸衰竭情况,而导致脑供血不足,加重脑水肿,促使颅内压升高。所以针对此类患者急救处理中,应予患者平卧位,解开患者衣领将其头颅偏向一侧,以便痰液的有效排除。必要时应用吸痰器实施气管内吸痰处理,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有效清除,吸痰动作应轻柔,每次需少于10S,再次吸痰需间隔3~5min。若患者存在脑脊液鼻漏情况,禁鼻腔吸痰。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窘迫情况,需即刻切开气道或实施气道插管、高流量吸氧(4~6L/min)以维持正常呼吸,促使患者脑组织能够得到充足供氧。
1.2.3 构建静脉通道
现实中,应迅速为患者构建至少两条静脉通道,以维持机体有效循环,为避免因患者躁动而造成的针头脱出及液体外渗情况,应适时应用静脉留置针作静脉输液。针对血压相对平稳,但双侧瞳孔不对称,且存在喷射呕吐等颅压增高征兆的患者,应予以20%甘露醇120~250ml静滴,20min内输完,速尿20mg静推以调节颅内压。静脉滴注应选择较粗静脉血管,避开关节活动处,遵循医嘱有序完成各类治疗药物输注。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给予抗休克治疗的同时予以输血补液,500ml胶体代血浆、1500ml平衡液30min输完,并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肢体合并伤,配合医生实施综合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 实时观察患者生命意识
意识状态是判断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的客观指标,现实中可通过观察患者的肢体意识变化予以判断患者的病情,若患者从接诊初期的烦躁不安转为昏迷状态,那么则提示患者颅内病变情况加重,形成了颅内血肿。同时也可通过实时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情况,进行判断患者颅内压有无增高及病情迁延的情况。可每间隔5min时间对患者瞳孔大小及光反射灵敏度实施1次观测,若患者双侧瞳孔缩小,随之1侧的瞳孔进行性扩大,光反应迟钝及消失,则提示瞳孔扩大侧颅内血肿或严重脑水肿。而双侧瞳孔不圆或大小更迭,眼球活动受限,则表明患者脑干损伤[3]。若患者双侧瞳孔呈现针尖样,则提示患者存在蛛网膜下出血及桥脑损伤情况。若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即考虑患者已形成脑疝。
1.2.5 患者院前护理路径
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处理同时,应保证及时转运。转运的过程中,应实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效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并提前同医院相关科室取得联系,交代患者病情,以快速开放绿色通道,展开院内急诊抢救准备。
另外,重症颅脑损伤合并颅底骨折的患者,常伴有脑脊液鼻漏和耳漏的情况,护理人员应予患者头高脚低位或平卧位,避免车身剧烈颠簸导致患者伤害。同时应当妥善固定好患者输液装置及担架,将无菌棉球轻放于患者外耳道及鼻道口作引流液吸取,并经常更换以保证外耳道的清洁,避免引发颅内感染情况。
再者,基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多为突发情况,患者与家属因为欠缺疾病知识了解与心理准备,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在院内中转过程中,医护人员也应适时给予患者与家属心理指导,促使患者与家属了解实际病情,全力配合救治。当患者平安到达医院后,院前接诊人员应向院内医生详细交代患者病情、院前急救处理措施、急救用药情况,以此为临床急诊救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本研究所纳入3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病情改善情况,其中涵括预后恢复较好患者、植物生存状态患者、死亡患者三项指标。
2 结果
本研究36例患者经院前综合急救护理,均安全抵达院内实施临床抢救。通过给予36例患者头颅CT扫描及GCS昏迷测量表评分、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确诊为脑挫裂伤患者9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例、颅底骨折患者6例、硬脑膜下血肿患者7例、脑干损伤患者5例,确定手术指征后即刻转送手术室急诊实施手术。
其中,临床恢复较好29例患者(80.55%),植物生存状态患者5例(13.89%),死亡患者2例(5.56%),皆因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损伤,伤情过重经院内抢救无效死亡。本研究所纳入36例患者,整体救治效果满意。
3 讨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多因各种意外事故所致,患者死亡率极高,受伤后1h内的急救效果直接决定着患者的生死和预后恢复效果,被临床称为抢救“黄金一小时”[4]。可见,针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仅临床急诊救治至关重要,院前急救也尤为关键。当患者发生伤情后,首先,接诊人员要对患者伤情作初步判断,果断处理伤口,排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和阻塞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抗休克、降颅压、引流补液;对于合并软组织严重受损、开放性骨折、血管严重损伤和脏器受损患者需优先给予急救处理。一般来说,若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5-10 min内不能得到有效抢救,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因此,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可知,36例院前急诊抢救患者,临床恢复情况相对较好,植物生存状态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患者相对较少。因为在院前接诊过程中,医护人员已着重针对患者病情、生命体征作了初步判断及定向处理干预,为院后迅速实施抢救、手术,争夺了充分的时间。总而言之,救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最佳措施,即是“早诊断、早处理、早治疗”,当然这需要临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临床医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辉.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9):49-50.
[2] 李华芳.早期急救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5(36):20-21.
[3] 赵秀霞.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性复合伤的急救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319.
[4] 焦永春.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对策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215-1216.
论文作者:魏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损伤论文; 情况论文; 瞳孔论文; 病情论文; 急诊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