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科学化有效化途径之社会学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新时期论文,社会学论文,途径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之际,大学生的理性迷茫,较集中地体现在道德观、价值观的识辨与选择上。怎样使高校的道德教育更切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更符合教育规律,更富有实际成效,已成为高校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目标定位与模式选择
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确立现代化的德育指导思想。这个思想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德性的健康发展。南京师大班华教授认为,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就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1]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的德育, 它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促进其个体道德的发展及道德人格的提升为宗旨,并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作用和地位。基于这样的理解,大学的德育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上来,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反对纯客体化地灌输。也就是说,在大学的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合作互动关系。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必须得到同等重视与加强。
反思以往的德育实践,主要偏差有三:一是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教导训诫的客体地位,忽视甚或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判断与选择,这是造成大学生独立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行动能力不足的主要根源。二是错把手段当目标。哲人曾经说过,人类的最大愚蠢,就在于为了手段而忘记了目的。现今的高校德育活动,程度不等地也存在着这种倾向。在许多人看来,把书本上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宣讲给学生听,并按照所谓的德育考核标准,以量化手段去考评学生的德行,便实现了德育目的。这种片面强调可操作性的做法,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德育的品位与质量层次。三是德育内容脱离实际,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对它的内在需求,德育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所有这些,都与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相背离。
德育不应以“束缚人、约束人”为目的,恰恰相反,它应力求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实现对现时代的超越,完善人的个性品质。主体性德育所确定的培养目标“不是造就传统的机械模仿者,而是培养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者,未来文明的创造者。”[2](P2 )因此,它不仅应重视道德规范的掌握,还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其丰富而健康的道德情感,培植其果敢的道德勇气。主体性德育对个体的目标要求是:以积极的姿态适应社会,并具有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道德素质”,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应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自主、自觉、理性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在生活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提升自己的人格。主体性德育将德育的现实性功能与超越性功能,个体享用性功能和一系列社会性功能有机地整合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养上,全面展示了德育的功能:即通过道德教育传授现时代的规范,又“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促进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时代的否定。”[3]
根据上述理解,新时期大学德育的模式选择,也必须充分体现主体性德育思想的实质与精要,毫不怀疑地确立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广西师大郭志峰先生在研究了西方学校德育得失成败的基础上,“逻辑出一种新型的德育模式,其基本教育过程为:掌握—实践—接受—再实践—开放式发展。”[4]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第一, 特别重视道德需要的培养。这是因为,需要,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没有学生对道德的内在需要,就不会产生自觉、主动、持久的道德行为。把研究受教育者的需要作为突破口,支持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正当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则有助于促成他们对社会道德的理解与认同,并为其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基础。第二,强调情感因素和道德实践的重要地位。视学生为“学校一切教育的最终价值。”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注意对学生的人格尊重。在学生理解、内化道德规范前提下,强调道德实践或曰道德行动。第三,追求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并重,矫治传统德育中重外部道德教育,轻自我道德修养之弊。郭先生的见解言之有据,值得赞同。这一模式的最大优点,正在于力图克服和纠正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种种流弊与偏差。把着眼点放在学生毕生道德品行的和谐发展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思想在学生个体品德培养中的运用。
总起来说,无论我们对大学德育做出怎样的目标定位与模式选择,德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大学生兼具普通公民所必备的基础文明和作为社会精英分子应有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道德人格。
二、构建科学合理重点突出的德育内容体系
国外高校德育的内容选择主要根据两个原则:一是社会需求。其中包括个体社会化必需的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秩序正常运作的社会规范,确保国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国家利益以及有助于占统治地位的政治集团发展的政治目标;二是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其具体内容朝着四个方向发展:一是共同核心价值观;二是社会规范与民族精神;三是有关应付现实生活问题的技能训练;四是有关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在内容的类别方面,思维型的内容优于知识型的内容发展,活动型的内容发展重于讲解型的内容。[5]
借鉴国外高校德育经验,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内容应当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应当将社会需求与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有机结合;应当使道德养成与个性塑造和谐统一;应当在民族价值观与人类普遍的道德价值之间架起桥梁。这里不再深入具体探讨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问题,只想突出强调大学道德教育不可忽视的几个重点。
(一)核心价值观教育。每一国家,第一民族,都有它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与道德观。这是民族得以凝聚、延绵与发展的宝贵的精神资源。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他们深刻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并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季羡林先生指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道德占的成分最大。而讲是非,辨善恶,更是核心之一。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说得最为具体生动。对‘非’的东西,对‘恶’的东西,必不能迁就妥协,虽牺牲性命,也在所不辞,这就叫做气节或者骨气”。因此,他特别强调:“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有爱国主义和气节,是我们极其珍贵的全民的财富。我们今天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这二者就是我们的本钱。我们必须善于利用。”[6] 核心价值观往往具有很强的涵盖性和历史跨越性。其最高抽象,其实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乃是德育之灵魂。大学德育倘若不能致力于培养民族精神,将是一种无法弥补的过失。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主义。但美国的学校教育从来没有把个人主义超越于国家、民族之上。它首先教导青年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我是美国公民,我热爱这个国家。”然后通过美国的成就与西方文明史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优越感与自豪感。它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个人主义的张扬有机地统合在一起。
(二)培育青年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这也是大学德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应当把道德人格培养与个性塑造结合起来。应当把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格”,其实也就是儒家人格。由于儒家文化本身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儒家人格也自然表现为道德化的特征。从道德意义上规定并统摄人格,就成为儒家文化甚或整个传统文化构想并设计理想人格的基本范型。儒家重仁义道德,他所设计倡导的自然就是道德型圣贤人格,这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后人将此概括为“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模式。“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养,外足以经世。”[7]所谓“内圣”, 是指个人在德性修养上的造诣;所谓“外王”,是指个人在社会上的事功与业绩。只有臻于这种境界的人才配得上圣贤或圣王。儒家进而提出了“修身为本”的成圣之途,这就是“立志成圣”、“学为圣人”,修身以成圣,力行以成圣。
儒家的理想道德人格,既有历史局限性的一面,又有历史超越性的一面,对此必须持正确的取舍态度。对其合理而有价值的成分,亦需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总之,倾全力培育一代青年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始终是大学德育的最紧要的任务。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主政期间,在积极引导学生研究学问的同时,非常注重学问家之人格的养成,倡导道德文章并重。他认为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视为传统的美德,也是对知识分子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他指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者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8 ]这就是大学生负有励人以矫颓俗之责,而律人必先律己之道理。今天的大学教育,在学生人格养成方面,需要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做出选择。我们认为,青年作为社会进步的先锋,必须具备现代人格特质,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同时,他又必须具备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推崇的传统美德。否则,就谈不到人格之完善,也等于丧失了个人在社会安身立命之本。
(三)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行动能力。前者着眼于学生认知判断,自主选择诸能力的培养,后者则强调主体的道德实践。把知、情、意、行统一于德育总体目标下,把思维型、活动型的内容教育置于比知识型、讲解型内容更突出的地位,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觉水平及道德行为自控能力更有意义。同样是道德教育,日本和美国都表现出一种顺乎认识发展规律的内容层次,很有借鉴意义。比如日本,中小学开设道德课,高中开公民课,大学的德育则注重自我意识的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小学阶段讲故事,中学阶段讲历史,大学阶段讲理论。德育的系统性,首先体现为内容层次的递进性。显而易见,大学德育如果继续满足于对书本既有常识的宣讲诠释,满足于完成一份“课堂教学”任务,而不是引导学生参与道德理性思辨活动,启迪他们积极的理性思维;那么,在内容序列上并没有比中学教育有多少长进。道德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坐而论道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行动能力与激情,激发其果敢的道德勇气,把“气节”、“骨气”、“人格正气”等等高尚的字眼化解成学生的真实行为,应是大学德育题中之义。
(四)现代道德意识与道德心理素质。社会变革时期,既有的道德价值受冲击以至被毁坏的可能性最大,对人的道德心理的震撼也最为剧烈。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很多方面恰恰与道德因素有关。这一点实际上并没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中山大学罗镇忠先生分析了香港经济体制的特点对香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积极影响,读来很有启发意义。一是香港企业实行的是公平竞争原则,在用人上首先考虑的是知识和才能,而不是情面。政府公务员录用也是“量才录用,公平竞争,工酬相称”和“专才专用,大才大用,小才小用”。这种竞争原则和用工制度,促使高校学风好,作弊少,学生道德水平提高。香港企业十分重视自身形象塑造,因而,要求员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强调合作精神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学校据此加强对学生的这种“可转移的技能”的培养,并将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香港学生具备较高的基础文明素质。二是香港法制经济的特点对学生的道德素质产生深刻影响。对大学生,学校和社会同样做到依法管理。学生违纪,由校纪律委员会出面处理,而不是由学生管理干部处理。在法治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的支配下,形成了学生强烈的法制观念,大多数学生能够保持自律、自爱、自重。三是香港经济中家族式企业的特点,对学生产生的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大陆中国经济转轨,就是转向市场经济、法制经济。香港大学德育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要培养大学生的现代道德意识和道德心理素质,就必须从社会现实,特别是社会的经济活动中挖掘道德教育的资源,把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经济运行规则相联系,与法制建设相结合,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及道德心理与社会现实较好地接轨。
三、方法与途径:多向度推进
德育方法直接影响到德育效果。必须克服或矫治的两种惯用而低效的方法是:被动“灌输式”和“片面管束式”。因为它们把德育活动简单化到“一厢情愿”的程度,而不是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提升,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看待。因而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参与性及“自我教育力”被不适当地忽视了。
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特质接受能力等因素,大学德育拟采取多领域介入,多方式参与、多向度推进等办法进行:
诉诸理性认知 首先应尽一切可能,利用一切条件,挖掘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德育资源,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即使是自然科学领域,也同样可以发掘出有价值的德育资源。关键是要看专业课教师能否想到这一层,有没有这么一份热忱。真正称职的教师,不只是个学问家,首先是位精通育人之道的教育艺术家。今天的青年教师确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素质训练。事实上,利用专业课教师的权威,以潜移默化,“旁敲侧击”的方式进行“渗入式”的道德教育,要比其他形式的说教效果好得多。其次,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对道德理念的内在需求,形成“我(学生)需要”,而不是“他(教师)需要”的态势,则道德理性教育才可能是有效的。说到底,只有唤醒接受主体自我需求愿望与热情,道德理性认知的目的才有望达成。
诉诸情感体验 张海迪、孔繁森、高建成等先进人物的事迹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就因为,听他们的事迹报告,有身临其境,感同亲受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有可能使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顿然升华,也可能暴发英雄举动。我们觉得,平静的校园生活,和顺的人生经历,使得太多的大学生无法体悟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确切含义。如果他们有过一次,仅仅是一次却刻骨铭心的磨难经历,他们对道德观、价值观的体认或许要深刻得多。这就是说,无论是来自外部的间接体验,还是源于自身的直接体验,情感的历炼对个体德性发展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这种情感体验有时显得很奇特,很突兀。比如,老师于不经意间随口“宣布”的一条真理,剧烈可以引发一个学生的心灵震颤,继而修正其不良生活态度,实现其内心的自我超越。面对如此敏感而可爱的青年群体,师者岂可松懈“传道”之警觉!
诉诸环境熏染 “环境育人说”,已成全社会之共识,毋庸赘言。值得强调的是,高校校园环境,无论作为基础设施的“硬环境”,还是作为教职员工的工作态度精神风貌等“软环境”,都必须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这个环境中,德行高尚学识渊博者受到普遍尊重;举止粗俗,言谈失雅,不学无术,沽名钓誉者自惭形秽,毫无立足之地。没有文化设施的高校,属于“形残”;没有学术活动的高校,属于“智残”。不可能指望形智两残的学校能够培养出心智健全个性突现的优秀人才。
诉诸师者德行 “师者,范者,不能儿戏。”于学识,于修养,无不如是。现今站在大学讲坛上的,有相当一批是八十年代进入大学校门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读大学,教大学的时间,大体上与改革开放的时间同步。与老一代知识分子相比,他们接受西方的东西更多些,思想也就更前卫一些,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的依恋度相对要低些。实事求是地说,他们自身也存在着道德冲突及道德人格裂变的痛苦。因此,在论及师者德行对学生的影响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情况,把对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
诉诸法制精神 早有学者大声呼吁,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认为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互相吸收,职能上互相补充,思想上互相贯通,实践上互相促进。这个见解是可取的。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教育不是万能的。必须打破“思想教育万能”的神话,借助法制理念促进道德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说,新加坡的精神文明,是用鞭子抽出来的文明,是罚款罚出来的文明。当道德与文明远远不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的时候,法制,只有法制,才能发挥温和教育所不能达到的训导与惩戒作用。对普遍社会公民是如此,对大学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