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是港口与航道工程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抗性、强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性能。由于工程的特殊性,港口与航道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需具备较强的抗腐蚀性、抗冲击性,而且需具备一定的防水抗渗性能。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性能达标,需合理选择原材料,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集料、外加剂及拌合用水,并且准确计算混凝土配置强度、水灰比、用水量、砂率、水泥用量及砂石用量。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配合比设计方案配置原料,加强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工序的管控,根据设计制造钢筋层,根据工程要求预制混凝土,并应用合适的防水涂料。
关键词: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
在港口与航道工程中,混凝土是主要的构成部分,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该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1]。混凝土由水泥、集料、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等多种物质混合组成,其性能会随着配合比设计的差异而不同,在港口与航道工程中,混凝土需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抗冲击性,如果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达标,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或者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常常出现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混凝土开裂问题,导致整个工程质量不合格,给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埋下了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各个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确保整体混凝土施工质量达标,延长港口与航道工程的使用年限。
1.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是一种复合型建筑材料,在港口与航道工程,需根据构件所处位置合理选择原材料:①水泥。选择硅酸钙含量为6%至12%的水泥,根据工程部位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水泥标号应≥32.5 级,若规定不得选用硅酸性、火山灰质等水泥,可掺入减水剂;②集料。集料具有结构支撑作用,能够保持混凝土结构体积的稳定性,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前者可选用质地坚硬的卵石、碎石,参考依据为混凝土强度、物理性能及施工环节,后者可多为粒径≤5mm的岩石颗粒,根据工程建设需求选定细度模数;③外加剂。比如说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早强剂、泵送剂、膨胀剂、防冻剂及缓凝剂等,可根据《混凝土外加剂》(GB8076)中的要求选用,比如说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得加入含氯盐的外加剂,比如说寒冷天气施工时,若选择三乙醇胺作为早强剂,应该将其掺量控制在 0.05% 水泥用量范以下;④拌合用水。在不影响水泥凝结硬化,不加速钢筋锈蚀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拌和用水,一般情况下,会应用氯离子含量< 200mg/L 的饮用水,若选择天然矿泉水,应先进行检测,确保硫酸盐含量<0.22%,PH<4,且在素混凝土的拌和中,也可选用海水[2]。
1.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立方体的强度与抗性,在港口与航道工程中,需优化配合比设计,并经试拌校正后确定配合比。具体方案如下:①配置强度。根据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要求,确定混凝土配置强度,计算公式为fcu,0≥fcu,k+1.645σ,其中,fcu,0为混凝土配置强度,fcu,k为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标准值,σ为现场统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②水灰比。绘制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曲线,计算出水灰比,同时根据混凝土立方体的耐久性要求,计算出水灰比最大值,给予结构强度要求,计算出水灰比最小值;③用水量。根据混凝土坍落度及砂石粒径确定用水量,比如说在坍落度为5至7cm,砂石最大粒径为8cm时,用水量为170kg/m3,而在坍落度变为3至5cm且砂石最大粒径不变的情况下,用水量变为160kg/m3;④砂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水灰比、用水量确定水泥用量,然后再依据碎石的选用确定砂率,以试拌过程中最大坍落度的拌合砂率为最佳砂率;⑤水泥用量。绘制坍落度与水泥用量的关系曲线,以水灰比和最佳砂率为基础确定水泥用量;⑥砂石用量。砂石的用量与水泥用量、水泥密度、砂石的表观密度、用水量、砂率、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空气含量等因素相关[3]。
2.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施工管控
2.1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准确称量好原材料,将各类原材料按照工序标准加入进行搅拌,把控住搅拌时间,搅拌完由专业的混凝土质检员对成品进行检测,检验指标包括坍落度、和易性等,尽快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浇筑施工。浇筑前,检查模板的搭建情况,确保模板表明光滑平整,结构稳定,保证模板之间的拼缝高度和宽差,检测混凝土坍落度达标后即可下料,控制好下料的厚度和高度,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振捣,把握振捣时机频率以及机械进入混凝土的深度,减少混凝土表层的气泡。振捣时,严格,这确保混凝土质地均匀。在施工后的12至18h,开展混凝土工程养护工作,为混凝土硬化提供适宜的外界环境[4]。
2.2钢筋层
钢筋层是混凝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主体,是整个构件的骨架,二者联合使用方能发挥最大效用。钢筋具有较强的韧性及抗拉伸性能,能够有效应对混凝土结构所承受的应力,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工程设计方案,加强钢筋层施工管理,选择合适材质、型号的钢筋原材料,使用前对钢筋有无锈蚀、形变等进行检查,根据混凝土及钢筋的配合比,应用合适数量多额钢筋,提升钢筋施工的精确度。
2.3预制混凝土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外界条件相对特殊,部分工程处于水下,不利于混凝土立方体的凝结与硬化,因此,一般需要在陆地上预制混凝土,然后再将混凝土立方体运输到水上进行施工。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加强技术质量管理,根据施工要求制作模板,待混凝土结构成形后,采用合适的机械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避免运输途中结构形变的问题。
2.4防水涂料
在港口与航道工程中,大部分的混凝土结构都处于水下,长期遭受水的侵蚀与冲击,其性能将逐步下降,出现裂缝,直至坍塌。为了提升混凝土立方体的抗侵蚀能力,一般会在混凝土结构上涂抹防水涂料,将之与水隔离开来。为了保证防水层的有效性,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所接触水的酸碱性、成分,合理选择防水涂料,比如说CPS865混凝土结构防水涂料,以水性环氧树脂、乙烯基酯、聚乙烯、聚硅氧烷等作为成膜物质,具有耐强酸强碱、耐生物菌侵蚀、防水抗渗的优良性能,应用范围较广[5]。
3.结语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集料、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等多种物质混合组成的土木工程构件,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根据建筑的抗性要求进行配比,才能完成符合过工程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建设。而在港口与航道工程中,由于大部分混凝土结构都处于水下,受到水的侵蚀与冲击,自身性能会逐步下降。因此,在混凝土工程建设中,就更需要加强技术管控,通过多次试验,制定出最优的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合适品种的水泥、集料、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并严格控制添加剂量,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各道工序的管控,确保工程建设按照预期技术和技术执行标准进行,全面提升港口与航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水运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固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花.港口与航道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问题及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2):127-128.
[2]李牧野,彭博.对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探析[J].珠江水运,2017(17):65-66.
[3]李娜,邵成豪,王海鸣.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18):108-109.
[4]裴昱.对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4):248.
[5]梅俊超.港口与航道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问题及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204.
论文作者:王云生,王富成,喻永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航道论文; 工程论文; 港口论文; 水灰比论文; 水泥论文; 立方体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