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彻底转让 企业健康发展——启东市寅阳镇实施“先转让后改制,经营班子持大股”的企业改革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东市论文,健康发展论文,班子论文,企业改革论文,产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独树一帜的江苏省启东市寅阳镇“先出售后改制,经营者持大股”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经过3年的实践,取得了成功。截止1995年底, 全镇41家镇村集体企业全面完成了产权转让及向股份合作制与有限责任公司的改制。这些企业共转让净资产1060.7万元,已由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收回。41家企业改制时共吸收内部职工现金股1386万元,其中经营班子成员投股额为991万元,占现金股总额71.5%。 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41家改制企业1995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分别由1992年的1.09亿元、467万元增加到4.38亿元和1604万元, 年平均增长分别为59%和51%;企业普遍呈现出“五个无”的喜人景象,即无投入空白、无生产萎缩、无产品积压、无积累亏空、无费用失控。
寅阳镇的成功实践,其最根本的经验,就是通过企业产权制度的彻底改革,重塑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的企业产权新格局,从而使乡镇企业真正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存量出售,股份改制,经营者持大股
寅阳镇产权制度改革一开始就在产权关系这个核心上动手术,对企业进行“伤筋动骨”的彻底性改革,让企业从旧体制下彻底解脱出来,把生产力彻底解放出来。主要做法是“先出售后改制,经营者持大股”,即把企业集体资产经过严格评估后连同债务一并转让给受让者。受让者在一次性出资购买企业全部资产后获得产权主体资格而享有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并承担原有企业所有债权债务的利益和风险。转让一经完成,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由企业资产购买者发起,组建主要由内部职工出资入股、经营者和主要骨干持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持股。这种新的产权格局,突破了过去传统的“两权”分离的思路,实现了所有者(产权主体)和经营者(经营主体)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使企业获得出资者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一新的产权格局,同时消除了过去产权模糊、政企不分、集体资产流失等弊端,也使镇政府开始摆脱无限责任的风险。寅阳镇新的产权制度虽然刚刚在形成,但已经显示出强大的活力。
第一,企业真正有了自主权。产权转让改制后,人、财、物权全部到位,企业从镇政府的附属地位中解放出来,真正有了自己的权利。一是经营决策权。过去,搞技改、上项目是请示多、程序复杂、办事难、误时机。现在,经营者由原来的对政府负责变为对股东负责,自己当家,跑项目、找资金都尽责尽力。二是有了用人权。厂长由董事会聘任,其他人员由厂长任免,政府不再向企业委派干部。企业可以因事设人,非生产人员明显减少。三是有了分配权。企业在交纳税金和各种管理费用后,按照章程规定,确定公共积累提留比例,确定工资分配、有关奖励和分红比例,企业真正形成“四自”经营机制。
第二,企业获得了内在的发展动力。在集体经营体制下,经营者普遍存在雇佣心理和短期行为。产权转让后,经营者与所有者溶于一体,在使经营者在成为企业股东的同时,实现了由雇佣经营向自主经营的转换,从而形成了内在的发展动力机制。寅阳镇的股份制企业,不搞平均持股,坚持集体不持股、经营者控大股。企业经营班子成员持股额占总股本的71.5%,人均7.86万元,最多的达52万元。他们用自己的财产签上了永久性的合同,用自己的命运作了抵押,使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和企业命运紧紧地捆在一起,“厂兴我兴,厂衰我衰”。过去是政府要企业发展,现在是企业抢着要发展。全镇改制前的1992年技改投入666 万元,改制后的1993年技改投入2241万元,1994年2554万元,1995年2800万元。南通金洋集团有限公司1995年已投入了1000万元,1996年伊始又投入800万元上了不锈钢弯管和热浸镀铝项目。 该公司改制后连续几年翻番发展,1995年的产值由改制前的1000多万元猛增到1.2亿元,利税600多万元。改制以来,已有6家股份制企业相继跻入全市百强企业行列。
第三,企业形成了自我约束机制,从制度上真正实现了自负盈亏。过去是一个乡长监督42个厂长,现在是251个股东监督42个厂长, 企业内部监督大大加强。股份制企业内部约束机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普遍重视成本核算。几乎每个企业都精打细算,能省的尽量省,不随意化一分钱。纸箱包装厂原有11名非生产人员,现压缩到只有4名股东, 而且每个股东身兼几职。改制初期,晚上股东们都要碰头,一起研究、分析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的每张支出单据,股东共同过目签字。由于自我约束机制的作用,这些企业重视成本核算,企业产品成本占现行价产值的比例由原来的80%下降到70%。二是严格以销定产。股份制企业没有原辅材料和产成品积压现象,货款回笼及时,产销率高,生产形势好,销供产良性循环。
寅阳镇选择“先出售后改制、经营者持大股”的改制形式,使全镇产权制度改革一步到位,不仅力度大,而且彻底,不留尾巴。虽然也经历了激烈的阵痛,但企业由此换上了一台崭新的“发动机”,为寅阳镇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建立起充满活力的新机制。
二、慎重运作,减少震荡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尤其象寅阳镇这样的彻底改革,是一项“高难度动作”,实际操作中必然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寅阳镇缜密筹划,慎重运作,改一家,成一家。企业一般都只用3 个月左右的调整就进入正常运行,比镇党委当初估计一年的调整期缩短了9个月, 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关键性工作:
1.成立严密的工作机构。从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底价确定、拍卖转让、监督考核、建章立制等各个方面都制订具体、严密的运作程序。政府成立了决策组、谈判组、资产评估组和规范组四个工作小组,每月初召开一次会议,确定当月工作目标、必须完成的改制数、登记换照数等,实施整体联动,一步一个脚印规范地全面推进改革。
2.严格资产评估,确保集体财产不受损失。评估工作按照市委文件规定,由镇政府的工办会同经营办、财政、税务、土管、金融等有关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负责,严格按照资产清查、评定估算、验证确认的程序进行,内容是对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原辅材料、产成品和半成品、债权债务、各项基金进行全面评估,方法是根据资产原值、净值、新旧程度、重置成本、获利能力等进行评估。经过全面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全镇41家企业确认集体净资产为924.7万元,评估后增率为15.2%。
3.选定受让者、经营者。转让应避免对经营者的大换班。经营者大都掌握着企业经营管理的软件,是一种无形资产。产权转让中,如果对经营者大换班,对企业稳定发展不利。寅阳镇的做法是:坚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招标,允许在同等条件下原来的经营者优先入选。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企业产权主体变换,但法定代表人不变,企业的生产经营不会受影响。二是原企业的债权债务,包括呆帐、产成品、原辅材料等,受让者也愿意(没有理由不愿意)承担,保持连续性和善后问题的顺利处理。三是由受让者发起组建或改制为股份制,有号召力,组成经营班子的股东一般为原企业班子人员,他们熟悉管理、生产和营销,稍作调整企业就可正常运行。
4.确定转让价格,既坚持原则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注重从实际出发。寅阳镇产权转让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体制上,不受任何干扰。他们强烈地感受到在产权转让问题上,时间就是金钱,早一天转让,集体资产就少一天损失。他们把迟迟不动作、集体家当吃成“空壳”当作最大的流失。只要能达到风险同步转让和迅速转让的目的,可以作适度的让步。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真切地感到,产权转让中不把债权债务一次性同步转让,那就是丢了“西瓜”拣了“芝麻”。寅阳镇产权转让价格的确定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还体现在对资不抵债企业也不轻易采取零价转让的办法,而是尽可能进行有价转让。该镇有三个资不抵债额达50多万元的亏损企业,镇政府坚持做受让者的工作,终于分别以10万元的价格实现了转让。
5.确保人员稳定。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寅阳镇把妥善安置人员、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项突出工作切实抓好。镇政府规定,凡转让企业中的原人员无论职工还是干部,企业在一年内不允许辞退,但可根据需要安排适当工作。职工如有要求,也可以自谋职业和提前退养。对改制前退养的职工,专门设立了退养基金,使这些人员生活有保障。改制后,对所有职工实行养老保险,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6.合理处理债权债务。在产权转让过程中,银行对企业的债权关系十分敏感。政府本着“一盘棋”的原则,在确保银行债权有可靠着落的前提下,坚决地推进转让如期如约进行。具体做法是邀请银行到转让企业,重新确定债权债务关系。银行也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积极支持企业转让,积极帮助转让企业恢复和发展生产。银行反映,寅阳的改制企业信誉比原集体企业好,全乡80%的贷款贷给股份制企业,没有一家逾期。
7.坚持转让金额一次性以现金到帐。寅阳镇搞产权转让,坚持一手交钱一手交厂,一次性收回集体资产,将实物资产变成货币资产,对集体资产的流失来一个彻底解决。对个别转让价款较大,一次性付清确有困难的,经双方协商,在有担保或抵押的前提下,可以分期付款,但期限不得超过2年,欠交部分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付利息。41 个企业转让金总额924.7万元已全额到帐。企业产权转让所得资金专户存储, 专款专用,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转让回收金一律不得用于非生产性开支。
8.及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是从法律上确定转让、改制的重要一环,镇政府把它作为“后道工序”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指定工办和审计办各1人,专司此职。 凡镇集体经济组织与受让者签订协议后,他们就马上上门帮助企业完成章程制定、协议公证、出资验证、报批、直至领回工商营业执照,改制成股份制企业。这样,政府就从法律上真正完成了企业的转让、改制,真正摆脱了无限责任的风险。
三、激励扶持,主动调控
彻底而规范的改革为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要实现快速发展,则仍然离不开镇党委和政府的组织和调控。在企业相继完成转让、改制后,镇政府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他们在新的产权格局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工作领域。面对一个个股东,镇政府把工作着重点转向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他们凭借通过转让获得的资金实力,一方面投入数百万元资金继续搞好通讯等硬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加强激励、服务力度,更加有效地调动资本、调控企业,让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激励上,镇党委、政府制定了管理费上交标准随销售收入增加而减少、奖励有功人员等激励政策,为企业大投入、大发展吃下“定心丸”。在对上缴的各项费用上,不搞“吃大户、用大户”,企业越发展,上缴费用的比例越低,得到的实惠越多。这些激励政策一定3年不变, 较好地调动了股东们加大投入、加速发展的积极性。
镇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为企业上新项目提供土建配套服务。针对股东有强烈的投入要求而苦于资金不足和土建征地用地难的实际情况,镇政府明确规定,凡新投入的项目,土建从征地用地到整个工程结束,由其一揽子承担,土建竣工后,租赁给企业使用。1995年,镇政府投入300 多万元为股份制企业兴建厂房,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这一项服务解决了企业技改投入的后顾之忧,调动了股东投入的积极性,使许多企业投入后还想投入。
二是为企业解决流动资金困难提供经常性服务。镇政府对全镇有前途的产品和企业所需周转资金都全力帮助解决。长江服装厂厂长出国在外,家中有一笔业务急需流动资金,留家的负责人急得团团转。镇政府知道后立即和有关方面联系,派一名工办会计协助企业办理借款手续,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手帕厂原来是一家资不抵债的企业,转让后,镇政府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为其三次解决急需生产资金, 目前企业已全面恢复生产。
三是为企业在发展中碰到的难题提供协调服务。改制初期,镇纸箱包装厂的供销厂长和另三位职工以30万元买下了企业,成了企业的股东。不少职工感到自己过去是集体企业的一员,是主人,现在却变成了股东的雇工,担心工资福利待遇下降,因而不愿上班。镇政府专门在这个厂召开职工座谈会,并与董事会协商,由董事会明确保证职工收入高于原有水平。政府的及时协调,稳定了职工情绪,企业恢复了正常生产,当年职工收入比上年上升20%。还有一个厂产权转让后,周围群众认为企业变为私有制了,吵着要收回土地,企业被迫停产,镇政府及时出面宣传调解,很快平息了纠纷,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行。政府强有力的服务,为全镇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1993年以来,凡转让改制的企业,没有一家积累亏空、萎缩倒闭,这与过去集体经营时每年要亏损、倒闭一批企业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