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王颂军

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王颂军

平南县国土资源局 广西贵港 537300

摘要: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地质工程方面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有效解决。

关键词: 地质灾害治理;问题;对策

前言

从地质学领域层面来讲,山体滑坡、地面出现裂缝等一系列地质方面的异常活动呈现出的不良地质现象都可以称之为地质灾害,且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给社会环境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一定破坏与威胁。

1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分析

首先,在资金方面。就目前来看,我国虽然一直都比较重视各项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但却为其设置专项资金。每年都有很多地方发生不同程度、类型的地质灾害,虽然制定了很多应对措施,但却经常因为缺乏资金支持而无法得到有效执行,每年的相关治理资金也未合理纳入到整体财政预算当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进一步推行。

其次,治理规范上。每年都有很多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且大小、规模都各不相同,但由于我国当前并未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制定统一标准的技术规范,这就导致很多地方制定、实施的方案都比较单一保守,因而经常会出现工程造价浪费、防治管理效果难以得到显著提升等情况。

最后,群众认识方面。虽然国家对地质灾害防治给予了充分重视,但在每年的治理实施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居民不配合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一些群众缺乏防灾意识,经常会存在一些侥幸心理,经常会认为自己之前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都安全的过来了,即使不实施相应的防治管理体系也不会存在什么危险。这不仅会给各项防治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带来一定难度,也会在汛期暴雨要求相应群众撤离时遇到重重阻碍,最后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与伤亡。由此可见,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常见地质灾害的治理技术措施

2.1 滑坡的治理措施

滑坡的形成阶段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蠕动变形阶段,即坡面先后出现拉张裂缝、后缘拉张裂缝、两侧羽状剪切裂缝、前缘鼓胀裂缝等 ;第二个阶段滑动破坏阶段,即后缘迅速下陷、滑壁外露、滑体前移、滑坡台阶出现、滑坡舌出现等;第三个阶段压密稳定阶段,即滑体松散岩土逐渐压密、裂缝逐渐填充。影响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貌、坡形条件(多发山区、丘陵区)、地层和岩性条件(堆积层滑坡、堆积层-岩层滑坡、岩层滑坡等)。

常见治理方案:挡土墙+削坡清方;重力式挡土墙+管涵+排水沟+护岸+裂缝、落水洞回填并夯实;锚杆+护岸;桩板墙+管涵+排水沟+护岸+裂缝、落水洞回填并夯实;植被护坡+监测+冲沟排水+裂缝、落水洞回填;抗滑桩+护坡。

2.2 坡面水毁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坡面水毁是针对斜坡的表面上,导致水流通过,当雨季来临,会引发更大的冲击力,给坡下的管道等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在坡面以及下部位置有管道存在,会导致管道被水力冲刷,降低管道的防腐性能,而且给阴极保护措施带来危害,严重的情况导致阴极保护措施失效,加剧金属管道的腐蚀,降低管道的使用寿命。坡面发生水毁的现象,会引起金属管道的变形,影响到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形成巨大的水力冲刷作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才能防止坡面水毁现象的出现,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

常见治理方案:重力式挡土墙+截排水沟+冲沟回填并夯实;截排水沟+冲沟回填并夯实;植被恢复+截排水沟+冲沟回填并夯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河沟道水毁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河沟道水毁能够导致管道水毁,一般是河沟道内水流的侵蚀作用引起的。河沟道水毁受季节的影响比较大,在多雨的季节很容易形成这种类型的水毁。出现洪水的时候,导致各种管道的损毁。不仅河沟内的水位过高,而且淹没所有的管道设备和设施,给管道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危害。河沟道水毁通过水流的冲刷作用,导致河沟的底部越来越深,使管道失去支撑作用,而出现悬空的状况,当河沟道水毁严重的情况,导致管道的断裂,给管道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威胁。针对管道的不同的穿越方式,横向穿越等,需要精心设计,防止发生河沟道水毁后,影响到管道的安全运行,增加管道的维护保养的费用,同时由于地质灾害的影响,使其正常运行的状态。

常见治理方案:过水面+护岸+配重块;过水面+护岸+防冲墙;过水面+防冲墙;过水面+ 护岸。

3 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3.1 探索尝试全新的环境保护思路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监督管理力度,积极督促各矿山企业做好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的落实,按时进行相关环境治理保证金的缴纳。同时,还应定期开展对当地矿山地质环境的全面调查,将其调查团队的专业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获得更精准、完整调查成果。在此基础上,适当加大对矿山企业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化方面的管理力度,一旦发现不按照标准方案进行开采,且对矿山地质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的行为,必须要给予严格处罚,对于不及时、不落实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的矿山企业,应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整改,以此来进一步改善矿山周围的地质环境。

3.2 适当加大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

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地质灾害防止工作在具体落实中,各级政府应给予足够重视,并将这项工作合理纳入到社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发展中,并结合具体需求建立专项灾害防止资金,合理列入到国家财政预算当中,充分注重投入保障机制的构建,以此来为各项调查、勘察与治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对于防止地质灾害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全新投入机制,整合力量,科学结合防治与扶贫、城市建设,以及交通水利方面的各项工作内容,将个人、集体与各级地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发挥出来,构建更科学、新颖且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3.3 防治规划建议

3.3.1 在未来的防治规划中,应对住房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和道桥铁路的建设,都首先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和调查,并且明确发生灾害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危险程度,进而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案,尽可能地降低灾害的影响。

3.3.2 规范开采地下水。在开发地下水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全方面的进行检查,并且根据标准的开发要求进行开采,需要确保地下水抽排工作的有效性,并且加强安全防范,避免出现地表塌陷等地质问题。

3.3.3 加强灾害管理规范和整顿矿山工程建设和开发活动。在实际的经济建设中,利用多种方法乱开坡地,或者筑路削坡、堵塞河沟,并且不设置必要护坡的行为,在泥石流易发区和崩塌区没有经过必要的调查评估就设置经营性的旅游景点,在矿区违法进行开采,在矿区容易出现地质灾害危险的地区进行违规建设等等行为,这些都会提升地质灾害的发生强度和频率。所以,针对这些现象,需要切实提升管理力度,并规范和整顿相应的工程建设和矿山开发行为。

3.3.4 构建整合灾害预警、减灾信息和地质灾害检测等系统的体系,构建综合有效的防灾体系,并且完善地质灾害预警和检测系统,对地质灾害后和环境问题进行全方面的检测和调查研究,定期进行年监和公报。如果发生了地质灾害,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预警,并且实施正确的防灾对策。

结语

终上所述,相关部门需要认识到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并且重视相关方面的工作,通过落实有效的措施,贯彻相关精神,提升防灾减灾工作的实效性,进而确保当地经济的平稳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志华,康勇卫.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设计[J].江西测绘,2016(3):51-52,59.

[2]吴伟高.浅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要性[J].浙江国土资源,2017(8)

论文作者:王颂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  ;  ;  ;  ;  ;  ;  ;  

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王颂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