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改革新阶段的思考_高考论文

关于高考改革新阶段的思考_高考论文

高考改革的新阶段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阶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关系到千百万青年学子的人生道路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基础教育的改革,承载着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重任。承载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因此,高考改革历来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高校考试招生改革作了提纲挈领的论述,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描述的高考改革蓝图推进了一步;而经过近3年广泛调研制定,于2013年12月初步公布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不仅明晰了高考改革的路线图,而且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标志着高考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

       一、高考制度应与时俱进

       “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又被一些媒体称为考试招生“总纲”。它包含了从初中到博士生招生的整个考试招生系统的改革,其中有关高考的内容更为具体: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探索“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这次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力度较大,是一个很有改革精神的方案,特别是“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引发了大众热议和媒体围观,肯定者不少,感到困惑者有之,不赞成者也有之。

       高考制度被认为是相对而言最为公平的招考制度,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为什么还要改革?这是因为再好的制度实行久了都会出现弊病,或者说背离了制度设计的者愿望,更何况高考这样影响重大的制度。早在1000多年前,唐人沈既济在论人才选举制度时便指出:“物盈则亏,法久终弊。”这八个字很精炼地道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规律,到今天还可以广泛地用来分析许多事情,包括高考制度。唐代是中国实行科举制度的初期,但在多年运行之后,考试选才的利弊已经出现,因而讨论的一些问题与今天关于高考的争论十分类似。考试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发挥出强大的作用,才具有长远的生命力。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人人都说好,但实行多年之后,在充分发挥公平竞争机制、选拔大量优秀人才的同时,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受到强烈的质疑,确实需要不断改革。

       高考在中国有多方面的使命与功能,一是科学选拔人才,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保证高校生源的质量;二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中小学生努力向学,提高民族文化水平;三是维护社会公平、坚持社会公正、稳定社会秩序;四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参加高考长期以来是平民子弟向上流动的一条重要渠道,高考还造成大范围的人才区域流动。

       不过,作为一种大规模统一考试,高考也有其局限性,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中学只抓智育而忽视德育和体育,尤其是有些高中在“备战”高考期间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平日学生被限制在上锁的学校大门之内,一个月仅放一两天假。平行志愿录取模式导致分数至上,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高考史上最重视分数的时期,于是有的学校主要采用题海战术。学生成天泡在题海里,有如“考试机器”,学校有如“高考军营”或“高考工厂”,甚至类似于“教育监狱”。个别中学统一为高三学生“打吊瓶”输氨基酸增强体力的照片,更是刺激了国人的神经。如此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为高考而教,一切为高考而学,扭曲了高中教育的目标。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高校人才选拔方式改革等,都需要以高考改革为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高考制度应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发挥出正向的功能,减少对基础教育的消极影响。

       二、改革目标应对国家有利让人民满意

       高考改革的目标,或者说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着眼于对国家有利与让人民满意两个角度。高考改革一方面要对国家有利,另一方面要让人民满意。从根本上说,对国家有利与让人民满意两个方面应该是统一的,让人民满意就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国家有利最终必定有利于人民,也就能让人民满意。不过,两者也有不相契合的时候。因为国家或高考改革的顶层设计者比较注重从创新人才的培养、改变应试的负担的角度思考问题,往往相对关注效率方面;而人民或平民百姓较易从自身的立场看问题,最为看重改革是否公平,如果不公平,有损公平竞争和百姓的切身利益,理论上再好、看上去再美的方案都难得到百姓的认可。因此,在设计高考改革方案时,对国家有利与让人民满意两者需要兼顾,既讲求选才效率,又守望招考公平。

       对国家有利的方面,最好能设计出既公平客观又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拔人才的高考改革方案。因为自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校分层更加明显,考生素质千差万别,通过统一考试甄别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所有高校提供唯一录取依据,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分数决定论”越来越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制度设计者或抱持先进教育理念的方案制定者,多希望考生能解脱考试的重压、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人人成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尤其是保护有天资且兴趣向学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一个很有新意的高考改革方案,“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在促使招考方式多样化、多元化,科学选拔创新人才方面应该说体现得比较充分。

       让人民满意的方面,“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也有所考虑。这尤其体现在外语科目考试改革和扶助弱势群体方面。自从1999年实行3+X科目改革之后,英语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出现了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英语的现象。中国成为世界各国高校考试招生中最重视外语的国家之一,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挤占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加重很大一部分人的学习负担。不管是否合适、是否感兴趣、是否需要,现在中国有2亿多学生花最多的时间在英语科目上,这对有相当部分在生活和工作中并不太需要英语的人来说,是很大的浪费,对有些人来说,还很痛苦。而且,高考高度重视英语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中性别比的不平衡,出现重英语轻母语的现象,不利于城乡教育公平。目前对英语的重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多数民众对此意见很大,为提高母语地位,保护民族文化,是到了该降低英语权重的时候了。新方案对高考英语科目进行调整,能让人民群众中的多数满意。

       为确保高考改革的公平公正,“方案”提出改革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国家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地区采取支持性政策,扩大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对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采取倾斜性政策,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完善配套政策。清理并严格规范各类加分政策。建立个人、学校考试评价诚信档案体系,加大对诚信失范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全面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

       老百姓最希望、最关注的还是高考改革要保障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权力、金钱、人情等因素的干扰。考试招生方式越多样,越不依赖分数,客观上对没有社会资源的家庭就越不利。如何在推进高考改革多样化的同时,尽可能维护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是方案设计者应该始终遵循的一个原则。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考是各种教育矛盾与社会矛盾的集合点,改革任务复杂艰巨,“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制订出再好的高考改革方案,都不可能所有人都赞同,不可能完全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与未来社会地位的竞争所出现的问题,只可能减缓竞争的激烈程度,疏导竞争的单一渠道,使竞争更为有序和多样。

       三、高考改革目标任重而道远

       《决定》和“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已经大体将高考改革的“路线图”制订出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达到“路线图”所标示的愿景?

       “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有关高考改革的主体内容包括: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等6个方面。根据实现改革目标的难易程度,可以将这6个方面的改革大概分成以下3个梯次。

       1.相对容易实现的改革有两个,即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为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庞大,不同学校的办学层次、目标定位不同,决定了考试选拔模式不同。考试录取方式应该与办学的多层次性、多类型性相适应。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将其与本科院校的报考分离出来,可以有效减轻报考或申请高职院校学生的压力。由于现在有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出现生源不足或招生困难问题,没有什么竞争的院校根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注册入学也就具有了现实可行性。

       实际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不是新事物,其前身就是会考,目前各省(市、区)也都已经实行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只是要全面实施而已,所以比较容易实现。

       2.有一定难度的改革有三个,也是这次高考改革最引人注目的热点

       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外语科目采用社会化具有比较多的共识,但外语考试一年到底考多少次最合适?是采用百分制还是等级制作为高校录取依据?如果是百分制的话,是多少分计入高考总分?都是应该仔细斟酌的问题。

       减少考试科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遍实行之后,高考科目应该考几门?减少高考科目的话,应该减少到几门?这是十分重大的问题。科目太少的话很可能造成学生进一步的偏科。因为即使高考只考一科,对那些想考上一流大学的考生而言,学习负担仍然不可能减轻下来,这是常模参照考试或选拔性考试所决定的必然规律。在高度竞争性的选拔考试中,多数考生必然会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潜能用到极限,这就像竞技体育中准备参加百米或万米赛跑与准备参加十项全能或五项全能比赛的运动员,都会竭尽所能,在平时训练时的艰苦程度没有多大差别一样。而科目太少的话,为了保持考试的区分度,势必导致试题难度不断加大,不得不出偏题或怪题,否则无法区分选拔优秀考生。

       不分文理科。如果高考科目减到很少的几科,自然比较容易实行文理不分科,但随之而来的结果很可能是学生偏科更为严重。如果由每位考生在语文、数学和允许多次考后的外语科目之外任选几门。由于不同考生之间缺乏可比性,很难进行调剂,可能又会出现以往个别省份因为实行选科考试后考生过分集中在某些科目却无法调剂的情况。因此,减少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宜谨慎推进,需在一定范围内实验,在试点的基础上,证明确实具有可行性之后,才能全面铺开。

       3.难度最大的改革,即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这是高考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一个最难实现的目标。多元录取是指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来择优录取。问题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如何作为普通本科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其成绩在高校录取中占多大的比例?只提“参考”而不限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具体量化比例或分数,称之为“软挂钩”,这很可能出现过去那样应付会考、对付高考的现象。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分数与高考分数累加作为高校录取时的依据,则是“硬挂钩”。如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只占很小的比例,则不会受到重视。只要比例稍大一些,即使只占到高考分数的5%,在高考按总分录取、一分之差或许就胜过千人的情况下,也会使多数学生重视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但随之而来的是考生的压力大大增加,每一门课都变成竞争性考试,高考一次的磨难变成高中三年的磨难。

       综合评价是综合考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表现来进行评价,以突破我们现在高考制度对学生评价完全依靠分数的局限。其实,中国的高校招生录取文件从来都强调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但实际上却演变成几乎完全是“以分取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之后,更是将分数的重要性推到极致。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和诚信体系还不够完善的环境下,如何达成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体制,还需逐步试行以看效果。

       高考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实践可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的设想和政策的出台不仅要符合教育原理,还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理论上正确不一定是可行的,只有可行的才是有效的。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决定》中提出的高校考试招生改革,要选好改革试点,选择条件较好或较合适的高校进行试点改革,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开,才能使高考改革稳步前进。

       “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时间表”为: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

       随着录取率的迅速上升和招考方式的多样化,高考这座曾经是万千学子争过的“独木桥”已逐步变成“立交桥”,为高校选拔合适人才、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仍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统一考试会逐渐减轻其绝对权重,但还将成为中国高校招生的主体。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这是一个规律,不可能脱离中国的国情来实行某种招考制度。在考试招生领域,管理权力小于法律,法律小于规律。不符合规律的设想,即使愿望再美好,也无法贯彻落实。只有符合考试招生规律、符合主流民意的改革,才可能长久实行下去。要实现高考改革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

标签:;  ;  ;  ;  ;  

关于高考改革新阶段的思考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