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兖州工务段
摘 要: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以下简称GYK)是为防止轨道车“两冒一超(指冒进关闭的进站、出站信号机,超过规定的限制速度)”,保证运行安全的重要设备。2014年、2015年济南铁路局工务处先后为我段八台重型轨道车安装了GYK并投入开始运用。由于GYK是新型监控设备,熟练掌握并运用好该设备是摆在管理人员和轨道车司机面前的难题。通过添乘轨道车,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改进方法,我段GYK运用管理逐步走向了规范,提高了自轮运转设备运行安全系数。
关键词:GYK 管理 安全运用
1 GYK运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GYK设备故障比较频繁
在GYK运用初始阶段,轨道车多数故障发生在运行途中,设备故障率比较高。随着设备加强改进完善,故障率才有所下降。GYK设备故障主要表现在,DMI管压无显示、掉码、信号突变、电路板故障报警、紧急制动发动机不熄火、运行途中瞬间闭口等方面。如2017年6月15日我段轨道车在井亭5道开车进入道岔时GYK突然信号突变,放风停车,影响车辆运行(如图1)。2017年6月28日我段轨道车运行至兖北1场11道时,GYK瞬间闭口(DMI界面未出现警惕),放风制动停车等设备故障。(如图2)
图1 GYK信号图标 图2 GYK瞬间闭口
1.2 轨道车司机对GYK日常维护不重视
根据各系统职责分工,轨道车司机对GYK进行有针对性的日常维护,以确保设备正常使用。由于轨道车司机对自己的职责范围不清楚,认为GYK是电务部门的设备,应由电务部门定期进行维护,放松了日常维护。如2016年5月我段轨道车在自检时,发现GYK故障报警,原因就是DMI背板接线松动造成的。
1.3 轨道车司机GYK操作使用不标准
一是出车前轨道车司机不认真进行GYK自检或自检项目不全,致使一些故障原因不能提前发现或采取应对措施;二是司机号、车次号、本/补机、交路、车站号等参数设定错误或参数设定不全,给GYK数据分析、通报、考核等后期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三是不按规定设置GYK模式。GYK有五种控制模式,但轨道车司机不严格按照本车运行中所处的位置和作业项目等设置本务机(或补机)和正常模式(或其他模式),造成当前模式不控车;四是人工揭示输入不熟练,在遇到无法及时编辑或传送运行揭示文件等特殊情况,需人工输入揭示时,受惯性思维,特别是在输入上行揭示时,起点及终点公里标输入位置颠倒,在车辆通过限速区段时DMI主窗口无任何限速曲线显示,致使GYK无法控车,给轨道车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1.4 数据分析和揭示编辑、审核不规范
一是运行记录分析项目不全。随着GYK的安装和使用,段配备了数据分析专职人员,由于没有进行专业培训,只是简单学习GYK相关知识后便上岗操作,只能简单分析司机号、交路、车次、自检、运行揭示输入等基本信息,对模式是否正确,出站操作是否正确、有无违章解锁等信息分析不够,对一些误操作和故障信息拿不准,不敢定性,使得轨道车司机操作问题和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二是运行揭示编辑、复核不规范。运行揭示数据文件必须“编、核分离”,专人编制、专人复核。但日常往往存在编辑、复核工作由同一人完成。易造成错误数据文件不能及时发现、纠正,揭示文件无法执行和控速,给车辆运行带来不安全因素。
1.5 各层管理人员信息沟通不够
GYK分别由段、车间、工区三级管理,但因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等问题造成GYK相关信息得不到及时传达、反馈和处理。一是段管理人员对上级GYK软件更新、数据升级及相关文件电报不及时向车间传达,造成GYK相关资料滞后;二是车间管理人员对一些信息变更、人员操作、故障显示等方面与轨道车司机不能及时交流沟通;三是工班长在车组GYK出现故障现象或异常时,忽视故障的严重性,认为没有必要向车间反馈,致使一些问题长期存在,危及车辆运行安全。
2 加强GYK管理的安全对策措施
2.1 加强GYK管理制度建设
抓好GYK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制度。一是建立GYK运用维护管理制度,其中应包括责任部门、车间和相关人员职责,GYK操作运用、运行揭示编辑、运行记录数据分析等内容;二是建立GYK操作运用、分析、考核和通报制度,定期对存在的问题及考核情况进行通报;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干部职工不履行职责行为追究有关人员相关责任。
2.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车组人员GYK操作运用能力
充分利用段、车间、工区“三级培训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抓好轨道车司机GYK相关知识培训。一是由段采取邀请厂家或电务部门对管理人员和轨道车司机在GYK操作运用、故障识别、简单故障处理等方面进行培训,提升人员灵活运用和故障应急处理能力;二是车间根据日常检查和数据分析发现的在GYK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的对轨道车司机进行培训指导,同时将GYK相关内容纳入年度培训计划,组织轨道车司机进行GYK相关规章制度的培训和GYK练功比武,全面提升轨道车司机GYK操作运用能力;三是工区将GYK内容纳入业务学习考核制度,定期组织轨道车司机进行业务、规章制度以及新技术的学习培训,并将学习情况及时在工区通报,增强轨道车司机学习理论和掌握技能的积极性。
2.3加强运行揭示调度命令编辑、传输
一是规范运行揭示编辑。每日由专职人员根据路局发布的运行揭示调度命令,利用运行揭示编辑软件对次日揭示进行编辑,编辑完成后由另一专职对揭示复核,并借助GYK操作模拟器对揭示进行模拟校验,确认数据正确有效,报负责人签发。二是建立畅通的传输渠道。为便于传输,在各车组上配备了上网本,利用因特网将运行揭示文件和局发揭示一并传至各车组,由车组人员下载后进行对比复核,确认无误后录入GYK执行,通过对运行揭示的层层把关,保证GYK在特殊区段控速和车辆安全运行。
2.4加强故障信息管理
一是制定GYK故障信息管理办法,列举典型故障诊断方法,明确故障应急处置流程。二是明确故障报告程序。当发生故障时,应逐级上报至段主管部门,填写GYK故障单交电务部门。由电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毕,故障未处理前严禁轨道车出库。当故障处理完毕后由车组负责人上报故障修复信息,由段做销号记录,使故障处理形成一个闭环。三是做好与GYK维护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尽快消除存在的故障,保证车辆安全上线运行。
3 结束语
GYK是保证轨道车安全运行的重要安全设备,GYK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轨道车的运行安全。抓好GYK管理工作,作为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做好GYK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各级管理层层把控,抓好GYK各项制度的落实,逐渐消除GYK管理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确保轨道车的安全运行。
论文作者:江超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轨道论文; 故障论文; 司机论文; 操作论文; 车组论文; 一是论文; 电务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