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反应图”促进学生化学知识与核心观念建构的探索研究——以“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课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论文,为例论文,化合物论文,促进学生论文,元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在化学新课程与教学中重视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形成,注重学生对化学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而不是记忆一些孤立的事实和对概念定义的死记硬背,这是新课程和传统课程相比最重要的转变。“复习课”是高中化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如何在复习课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同时实现核心观念的建构,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运用“反应图”的教学策略进行复习课教学,帮助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与观念的建构。
二、教学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1.知识建构理论
知识建构是指学习者针对学习任务,在原有认知结构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旧知识与新信息的互动,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造、重组,使之产生新的有意义的关联或创造新意义,并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新信息和建构其意义。知识建构是建立在原有认知结构之上的,涉及新旧知识的交互。知识建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同化”新的知识至原有的知识结构;另一种是重新建构原有的知识,“顺应”成为新的知识结构。
2.化学学科核心观念及其建构
高中新课程《化学1》将“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三大核心观念作为理论基础,结合研究物质的方法与程序,对物质进行研究。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建构核心观念。“元素观”反映了世界的物质性,其含义是: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同一种物质的组成是固定的(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固定);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是不变的;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来描述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决定其性质。“元素观”要求学习者形成“以元素为核心的物质家族”的观念。“分类观”指的是,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和化学变化进行分类,可以根据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分类观”要求学习者从物质类属角度分析具体物质。“转化观”的含义是:“转化”充分体现物质性质,是元素化合物的“最核心”问题。要求从不同角度认识无机物之间的转化,有机物之间的转化;自然界中的转化,实验室的转化;生产生活中的转化;相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转化等。所谓“观念建构”教学是指在化学观念的引领下,使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并通过不断的反思、概括、提升,促进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实施“观念建构”的教学策略包括:以观念统领知识教学,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驱动性问题组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和反思,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3.复习课
对复习课的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要对复习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通过知识的整理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要根据目标突出主线和重点;要有必要的讲评和训练;课堂结构上,“讲、练、评”三者要有合理的比例;复习课要在重点内容上设置情境,调动兴趣,发展能力。
4.反应图
反应图(Reaction Map)是一种呈现物质(本文特指无机物)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网络示意图。在一张反应图里,无机物是节点,无机反应是反应图上的连线,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反应图中各条线路的联系。反应图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无机反应知识,特别是形成宏观的网络化知识结构的辅助工具。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制作反应图的过程称作“反应构图”(Reaction Mapping)。
三、基于反应图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在对以上理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应图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课的中观设计。该教学设计按学生建构知识的一般过程,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
基于反应图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课的设计思路为:在确定元素化合物知识单元后,审视知识结构;识别核心观念,为思维过程指明方向,该核心观念是期望学生从学习中逐渐形成;在核心观念的指引下,把知识体系的建立寓于反应图的制作过程,以任务驱动教学和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信息加工,使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观念。反应图作为认知脚手架,有助于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形成核心观念。
层次Ⅰ:以“反应图”为主线,学习者搜索知识“节点”,通过分类法形成知识“节点群”,通过“节点”之间的特定关系进行连接,形成知识网络。
层次Ⅱ:以“知识建构”为主线,发现原有知识结构,与新信息(任务)进行交互,改造与重组旧有知识结构,通过“同化”或“顺应”建构起知识体系。
层次Ⅲ:以“观念建构”为主线,在每一阶段识别某一核心观念为重点,并促使学习者从学习中逐渐形成。
阶段1:学习者通过在头脑中搜索所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节点),回忆其性质,发现原有知识结构。
阶段2:通过分类的科学方法,形成同一类元素化合物的集合(知识点群),培养分类观。
阶段3:通过元素化合物(节点)的性质,以化学反应为桥梁连接各个节点,呈现元素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四、基于反应图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课的教学案例
阶段1:发现原有知识结构,建构元素观。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列举出铁的化合物,并写出对应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水溶性等)(见附表)。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情境、任务驱动,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发展能力。建构“元素观”:元素存在于物质中,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同一种物质的组成是固定的,可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来描述。
阶段2:重组原有知识,建构分类观。
教师活动:如果我们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以化合价为纵坐标,把以上的化合物放置在“坐标系”中,并比较它们的化学性质,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活动:绘制坐标系,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投影出坐标系(如下页图2所示),并作总结。
(1)从类别的角度,同一类别,性质相似,具有通性;类别不同,性质不同。
(2)从化合价的角度,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价态不同,性质不同;最低价仅有还原性,最高价仅有氧化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的标准、根据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合理的重组,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属角度分析具体物质,有针对地突出“类别”和“化合价”两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主线,明确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建构起“分类观”。
阶段3:形成知识体系,建构转化观。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用连线的方法把两种物质“连”起来,箭头的方向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表示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根据目前所学到的化学反应,画出尽可能多的“连线”。
学生活动:自主绘画反应图。
教师活动:请在连线上标出“序号”,并列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寻找转化规律。
学生活动:写出对应的方程式,并总结转化规律。对于模糊的知识点,可查阅教材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
完成后小组讨论,查补缺漏,形成最终结论,请代表发言并在黑板上绘图、讲解。
教师活动:评价并修正反应图(如图3所示),呈现出对应的方程式(略),总结规律。
设计意图:归纳和总结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适时练习,使学生头脑中模糊、容易忽略的知识更加明晰,激活和调动知识结构中各条问题解决线索,达到修正、提高知识结构系统化程度的效果。通过知识的整理探索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转化”是基于“物质性质”的,认识到无机物之间的转化,相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转化,在反应构图的过程中建构“转化观”。
阶段4:知识的迁移,巩周核心观念。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制作关于Na、Al的反应图。
学生活动:动手制作反应图(如下页图4、图5所示)。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核心观念的形成。
设计意图:在训练中,实现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迁移,注重“通性”与“特性”相结合;在制作反应图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核心观念的形成。
五、反应图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1.反应图教学与知识建构学习
“反应图”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在教学过程中,绘制反应图任务的设置有效激发学习动机,知识节点的回忆呈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绘制反应图的过程中,当知识节点之间的关系与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致时,将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联系;当知识节点之间的关系与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一致时,激发学生进行探索,运用已有知识解释无法建立转化关系的原因或者寻求新的反应关系,将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结合,通过纳入、重组和改造,构成新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建构。反应图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群体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建构,同时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学生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知识建构,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2.反应图教学与观念建构教学
传统的反应图教学,主要强调对大量学科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而本文提出的基于“观念建构”的反应图教学,则强调以具体知识为载体,促进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注重知识与核心概念的认知过程,强调概念间的联系和知识迁移,用观念去统领知识的学习,达到对化学科学整体、本质、特征的认识。
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反应图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反应图”的绘制带来很大的便利。如,运用Mind Manager、Inspiration、Visio等软件绘制反应图,具有操作简单、绘图准确度高、交互性强、美观、便于保存与修改等优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室中自主地运用以上的软件绘制反应图,并通过网络协作学习。此外,教师在演示与讲解反应图时,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增强演示内容的交互性与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反应图教学的应用拓展
“反应图”除了可以应用于同种元素不同种类的化合物转化关系,还可以应用在不同元素不同种类的化合物转化关系中,其前提是学生已经对同种元素不同种类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十分清晰。此外,“反应图”还可应用于表示有机物转化关系,反应图教学能克服有机化学课程中有机物众多、有机反应复杂和知识点零散等特点。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组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