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建筑谈建筑结构设计与造价成本论文_林洁

从绿色建筑谈建筑结构设计与造价成本论文_林洁

福建省龙岩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福建省龙岩市 364000

摘要:绿色建筑近年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发展迅速。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结构设计应在满足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优先考虑资源消耗小、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并充分考虑节省材料、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措施。本文以常见的住宅建筑为例,从成本的角度,论述了如何设计建筑结构,多角度分析如何发挥有效的成本控制作用,使之符合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住宅建筑;成本控制

1引言

绿色建筑近年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发展迅速。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从已颁布执行的设计标准或导则中可以看出结构专业相较其它专业的内容是非常少的。结构设计应在满足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优先考虑资源消耗小、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并充分考虑节省材料、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措施。结构设计决定了建安造价的40%到60%以上,对于住宅来说大概是60%以上。因此本文以常见的住宅建筑为例,从成本的角度,论述了如何设计建筑结构,多角度分析如何发挥有效的成本控制作用,使之符合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

2建筑结构设计与住宅造价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住宅建筑多以开发商为主导,不注重结构设计在住宅建筑成本全过程中的有效控制。根据项目进展的全过程,将其划分为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第二个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而当投资决策完成后,设计成了项目成本的唯一核心,设计的合理性、适用性、投资的科学性是影响住宅项目的主要因素。在项目开发和实践中,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开发商,已经把住宅成本控制的概念混淆,他们认为只要减少钢筋用量就是减少了成本,忽略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全过程,更不重视住宅建筑成本控制中的设计合理性,加上管理滞后,因此实施全方位、多视角、全方位的结构设计有难度的。

2.2项目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及适用性分析不足。一个项目往往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只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设计人员在高压下只想早日出图没有更多的精力考虑结构绿色设计。不到1%的结构设计,可能导致整个住宅投资成本超过75%的影响,这一数据足以解释住宅建设成本控制的设计结构。然而,开发商还没有能够集中在结构设计的可行性评估,合理性,适用性评估,研究设计方案只是停留在房子的外观效果,建设计划预算等浅层次,缺乏经济和技术能力的设计方案,整体价格的有效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建筑结构设计比选、有效的控制住宅造价成本

3.1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常用的两种结构基本体系分别指水平分力体系和竖向分力体系,其中水平体系主要指楼盖体系,竖向体系则包括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异形结构等的。不同类型的建筑其成本肯定不同,并不是说最低的成本就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对于一个结构系统或其构件来说,在理论上存在一个临界点。当设计方案未达到这个临界点时,系统或构件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导致不经济。当设计方案超过临界点时,系统会失效,结构就会坍塌。同时,设计人员应依据建设单位的施工能力、投资水平、工期规定对不同结构类型的造价差别做综合层面的分析,对比投资与获取利益的平衡面,成本控制的优化配置,从而从中找出最适合该住宅工程的结构系统。

3.2依据地质特征及施工环境,选择最适宜的基础形式。住宅基础分部工程的投资成本占工程结构总造价的1/3之多,可以说合理的基础形式是影响工程结构造价的主要因素。同时,合理基础形式也可以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使基础分部工程施工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在结构设计中,当实际环境为软土地基区时,高层和小高层住宅可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形式,基础上应采用条形基础或筏板基础。在桩型的选择上,我们可以根据筏板厚度和基础梁截面尺寸,选择一个具有高承载力的单桩,并宜选择沿轴线布置的方式,从而达到减少直接应力,降低基础荷载的作用。

3.3根据建设地点的施工条件和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构件构造,构件的截面和材料类型等对整体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如一般的梁板楼盖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而在住宅中使用频率是最广泛的,但同时由于梁板楼盖的体积较大,占用的空间也会有所增加,因此不适用于层高有限的住宅建筑施工。无梁楼盖不易受到层高的限制,可用于层高有限的住宅设计中,但其使用也会导致房屋建筑成本的增加。密肋楼盖适用于跨度大而梁高有限制的住宅建筑,跨度一般不超过9米,可有效地控制因为跨度增加引起的楼板重量增加,获得明显的经济利益,但上部结构施工工艺更复杂,需要的施工技术水平较高。预应力混凝土板平板可以控制楼体净高,跨度可达9米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双向密肋楼盖跨度的限制,适用范围广,但同时建设投资成本也较高。

3.4在施工条件允许下,尽量减少楼板混凝土的设计强度。随着建筑形式的复杂多样,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主力钢筋已由335N/mm2提高到400N/mm2~500N/mm2,实际配筋水平已有明显提高。由于住宅平面设计中,各开间的尺寸均不大,楼板的配筋基本是按照最小的配筋率来设计,对高强度的400N/mm2钢筋,其强度得不到发挥。因此降低混凝土强度在住宅造价的成本上将体现出很大程度的优势。如采用C30混凝土要比采用C40混凝土其节约程度高出近十个百分点。市场上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中的添加剂较多。随着混凝土设计强度的降低,还可有效的减少墙体、楼板裂缝的现象,从而降低了住宅建筑的日常维护费用。另外选择经济的节点类型及构件构造也是控制住宅成本的科学方法。

4 结束语

绿色建筑中的结构设计对结构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合理的结构分析选择最适宜的设计方案,可以促进建筑工程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江欢成 优化设计的探索和实践.建筑结构.2008

[2]王有为 绿色建筑带给结构工程师的思考.2005

[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林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从绿色建筑谈建筑结构设计与造价成本论文_林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