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理论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何谓农村现代化,在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和现状又如何呢?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简单论述。
一、农村现代化的涵义
近些年来,“现代化”成了中国学术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从历史学的角度,认为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16-17页。)现代化的特征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分为以下三个层面:一是现代化物质层面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业化、城市化、教育普及化和社会分工的深化等。二是现代化的制度层面的特征。包括政治权利的高度组织化和科层化、建立健全完善的民主制度、由人治转向全面的法治等。三是人的观念层面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人的商品经济观念、竞争观念、参与意识、民主观念等。人的观念是现代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现代化的一个综合而复杂的指标,它是现代化的深层结构和动因,也是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
那么何谓农村现代化?它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在过去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就把农村现代化等同于农业现代化,这只是从一个方面来考虑的。尽管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外延都日趋扩展,但仅仅一个农业问题并不能涵盖农民、农业、农村的主要方面,也不能反映农业、农民、农村与社会经济其他方面的基本关系。加之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并不仅仅表现为二元经济结构,而是表现在城乡之间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多个方面的二元结构,因而二元结构的核心不是工业与农业的对应关系,而是城市与农村的对应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现代化的提法更能清楚反映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主要方面,因此,农村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比农业现代化有更丰富的内涵。
现代化理论认为,社会发展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社会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所以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的目标就是全面实现农村现代化,即经过不懈努力,把农村建设成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文教发达、生活富裕、文明和谐、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地区,使农村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经营产业化,结构非农化,乡村城镇化,生活现代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社会化,农民知识化,社会文明化。因此,农村现代化并不单单是农业的稳定与丰收,也并不仅仅指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应该把农业、农民、农村作为一个系统考察。围绕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和全面进步来看,农村现代化是人民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思想、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条件、并最终实现农村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思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过程。
农村现代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农村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本身包含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三层含义。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农村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农业的机械化、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也就是说主要指的是物质层面。其中农业现代化是其主要内容。农业现代化要求把传统农业变成现代农业,建立起广泛采用现代生产工具、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农业生产体系。实践证明,在农业生产上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必然会改变农村的社会关系,改变农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农村的管理、文化、风俗和习惯,从而使农村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2、农村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主要保证,西方学者一般将政治现代化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即权威的理性化、功能的分化和参与的扩大。(注: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2页。)在我国农村,政治现代化主要涉及农村组织的现代化,其中村民自治是农村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1982年1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村民自治不仅是农村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对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农民民主权利观念、法律观念、参与意识的加强具有直接的影响。
3、农村文化教育现代化。就文化本身而言,世界各个社会的文化并没有高低之分。并且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不完全是现代的,其中有的还是传统的,所以才构成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但是文化是可以发展的,传统的文化最终会被改变,对此不能抱任何侥幸心理。至于农村教育更是需要不断改善,现在全国农村都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由于受众多因素的限制,农村教育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道路可走。为此,要在做好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的优势,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适当增加乡土教学,适当安排针对当地需要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教育,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培养大批新型的农村建设者。
4、农民现代化。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当然也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同时人的现代化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要全面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人的现代化。美国的英格尔斯等人曾专门对人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社会学方面的开创性研究,他的研究小组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现代化”包括许多方面,比如民族、政治体系、经济、城市、学校、医院、服装、行为举止等,都有现代化问题。而在各方面的现代化中,人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无数的证据说明,如果它的人民继续以20世纪以前的方式生活的话,一个国家就不可能进入20世纪”。(注:Alex Inkeles and D.H.Smith,Becoming Modern,1974,P3-4.)英格尔斯指出,理想的现代人是一组相互联系的个人品质的综合,这些品质和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重要的方面:(1)他是一个消息灵通的、参与的公民;(2)他具有明显的个人功效意识;(3)就与种种传统影响的关系而言,他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尤其是在他作出如何指导个人事物的基本决定时是如此;(4)他容易接受新经济和新思想,即他是相对心怀开放的和具有认识的弹性。(注:Alex Inkeles and D.H.Smith,Becoming Modern,1974,P290.)所以现代人的素质涉及到人的观念、知识、能力、思维等各个方面。毫无疑问,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也依赖于农民自身的现代化。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从旧的传统意识中解放出来。
总之,农村社会现代化也是一个全面的、全方位的进步过程,只有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农民意识等都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整个农村实现了社会现代化。
二、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农村经济组织基本上是一种由地主制产权和小农经营权结合而成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组织。在这样一个封建传统相当深厚的农业国,农村现代化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所以如何实现农村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重大课题。新中国农村现代化始于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时期,但由于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以致长时期遗留了一些问题。最早提出建设农业现代化任务的是周恩来总理,1954年9月,它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穷,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32页。)稍后,毛泽东等人也在不同的场合提出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张。在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确定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也进行了探讨。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革,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38页。)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又把处理农轻重的关系问题放在首位,提出发展工业化必须和发展农业并举。在合作化加机械化的方针指导下,在农业合作化的实践中,我国早期的农业现代化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诸多阶段。总的说来,成绩是显著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从高级社起,特别是在人民公社时期,越来越否定农户家庭的积极性;高度集中和过多依靠行政手段来指挥经济的体制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产业格局影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农村工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的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积累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此种种,严重制约了农村现代化的进行。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村面貌没有根本改变,整个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阻碍。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走中国式的农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农村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农村工作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破除了人民公社僵化体制的束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革开放20年的历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对今后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般来说,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同时开始的,但是,中国农村和农民真正开始探索其现代化的道路,严格说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过20多年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已经在实践中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轨迹。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也证明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它大致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小城镇等阶段,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一个起点,他是由农民创造的而最终由政府肯定和推广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的壮举——分田到户,这是土地家庭经营责任制最早的形式。由于它基本上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因而它的普遍推行,很快使农民得到了自主、自由和实惠,它使农业劳动者获得了经营自主权,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劳动者,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到1990年,我国农村完全建立了联产承包的双层经营体制。联产承包的双层经营体制解决了既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既实行了责任制又能适应规模生产的要求的问题,在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形式、途径等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虽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体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自身的某些局限性,但是这种体制在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和全国粮食生产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开创与实践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新起点。
乡镇企业的崛起是对传统模式的又一重大突破。乡镇企业是分布在我国广大农村直接从事商品生产、流通以及服务性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新时期农村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对传统体制的又一次冲击。它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使中国农村现代化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主要表现在:(1)乡镇企业已发展成为产业和行业结构较完整的农村工业体系,它加快了农村工业化步伐,并最终促进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2)它利用家庭联产承包制提供的契机,促进了农村社会分化的过程,使农村社会从简单的社会结构向多职业、多阶层的现代社会结构转变。(3)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最早引进市场机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为国有企业实现体制转轨积累了经验。(4)它比联产承包制更深刻地影响了农村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5)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农村城市化因二元格局阻隔而无法取得工业支援的局面,走出了一条靠自己发展工业来实现农村现代化之路。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迅猛,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牵引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火车头”。从经济增长的主体来看,我国乡镇企业已经并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职工人数已经超过国有企业的人数,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40%。(注:鲁泽等:《小城镇改革与发展》,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第6页。)但是乡镇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人们在用“处处办厂,村村冒烟”来形容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实际上也揭示了光靠乡镇企业为什么不能自动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根源所在,即乡镇企业分布的极度分散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乡镇企业发展到今天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即粗放经营的阶段。所以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有一批学者就提出要发展小城镇,让农民自理口粮就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于是,中国农民开始走上了独特的农村城市化之路,即小城镇建设之路。
小城镇是继联产承包和乡镇企业发展之后的又一伟大壮举,它是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关键措施。在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城镇建设,都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应提上议事日程,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拿出方案,加紧实施。”随着各地的乡镇企业纷纷向小城镇集中,以及一系列鼓励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经营的根本途径,也是各地农村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截至2001年底,全国共设有建制镇20374个。(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尤其是在江浙一带,依靠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中心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规模层次分明、空间布局合理的大、中、小城市和城镇构成的城市化体系,即城市带。这样的城市带的形成,能使城乡功能互补,互相促进。一方面,大中城市可以通过小城镇的沟通,将其规模效应辐射到本区域内的所有农村,即将各种信息和技术传播到农村,使农民能更快地获取知识、技术、更新观念;另一方面,城市的高度密集,意味着对周围农村的需求也特别大,农村不仅要向大中城市供应农产品,而且可以向大中城市转移一定的剩余劳动力。同时,由于大中城市技术和工业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一些在城市发展不合算但又是社会需要的企业就从城市搬迁到周围的农村,这样就能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与苏南的情形相类似的,还有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以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他们都可以利用大中城市分布密集、辐射范围大的特点,发展乡镇企业,并以此进行小城镇建设,从而实现城乡的同步发展,并逐渐使城乡趋于一体化,最终走向现代化。
三、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经验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化因素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农村,农村逐步走上了现代化进程。中国农民经过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农村现代化道路,解决了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途径和形式问题,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这些经验,也必将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的经验。
1、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实事求是地估计了当代世界形势的变化,做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论断,并指出其中的核心是发展问题。这是邓小平对时代本质的把握,也是制定中国现代化战略的客观依据。他还提出了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认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直接动力。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发展,同时还包括政治、文化全面的进步,因此,现代化的目标是必须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全方位的进步和发展。邓小平在探索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设计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蓝图,其中包括中国现代化的总体构想、主题结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一系列内容。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注意工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工农业的协调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早在改革开放以前他就明确指出,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仍然非常冷静地强调农业是根本的思想。“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农村富起来容易,贫穷下去也容易,地一耕不好农业就完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页。)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和实践思路。20多年的改革实践已经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农业形势好,农业基础稳固,整个改革就比较顺利,重大措施就比较容易出台,社会公众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就比较强。所以说没有率先获得成功的农村改革,没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这一物质基础作保证,没有繁荣的农村经济和广阔的农村市场,就不可能有我国改革的顺利进行,也不会有今天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3、中国农村现代化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虽然说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变迁过程,各国之间理应加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落后国家尤其要向发达国家学习。但是中国农村现代化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应该走自己的路。因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农村有自己的特点。就我国而言,人均占有耕地仅1.4亩,且耕地不断减少,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多地少是中国农村最基本的国情。仅靠农业自身、农村自身、农民自身在一亩几分地上做文章,即使把种地变成绣花,也解决不了整个中国农村的现代化问题。为此,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农村自己的发展道路。
4、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把农民当作现代化的推动主体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一条基本经验。包产到户和乡镇企业都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在体制创新方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结构方面,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在农业技术方面,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这些离不开农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更离不开党和国家对群众的选择和首创精神的尊重。
5、在搞好经济现代化的同时,搞好农村的政治、文化现代化,实现农村的全面现代化。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总的目标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因此,如果经济、政治、文化之间不能协调发展,总目标也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就十分重视经济现代化和其它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把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在农村中走出了一条既发展经济又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既加强党和国家对农村的领导又充分发挥民主的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推动了农村的全面发展。
6、找到了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正确道路和农村治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首先得益于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联产承包解决了农业生产关系问题,乡镇企业解决了农民出路问题,小城镇解决了农村城市化问题。这样使中国农村现代化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尤为重要的是,在对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找到了适合我国乡村发展的治理模式——村民自治。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正确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方面要靠行之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发动农村社会自身的力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民主和现代化相偕而行,民主化也是现代化的目标,作为基层直接民主形式的村民自治,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化建设时期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实现有效治理农村的一种方式,是促进农村迈向现代化的有力杠杆。
标签:小城镇论文; 农民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农村论文; 四个现代化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三农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