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溃疡不同病变时期对抗H.pylori疗效的影响,指导临床对抗H.pylori治疗时机的选择,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溃疡愈合、减少药品浪费。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胃镜室,接受诊治的H.pylori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病的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胃镜下溃疡病的表现分成的三个时期:A期、H期、S期,对应分成三个小组,予以疗程为14天的标准(PPI/铋剂/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抗H.pylori治疗,治疗结束1个月后三组患者于我院胃镜室,复查14C或13C呼气试验判断根除治疗是否成功。结果:A期患者组治愈患者共64例,治愈率为53.3%,治疗无效患者仅1例,无效率为0.8%;H期患者组治愈患者20例,治愈率为16.67%,治疗无效患者为6例,无效率为5.0%;S期患者组治愈患者10例,治愈率为8.33%,治疗无效患者为10例,无效率为8.33%。讨论:在标准(PPI/铋剂/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抗H.pylori治疗的过程中,消化性溃疡A期患者治愈率高,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溃疡分期;幽门螺杆菌;根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119-02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他的比如在食道管下部、胃粘膜移位等的溃疡疾病也有发生,幽门螺杆菌是诱导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疾病复发的主要因子之一。幽门螺杆菌,或称幽门螺旋菌,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作为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很多胃肠道疾病,比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的发生,都与其有关。本文针对溃疡疾病的不同时期,分析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在本次研究分析中,分析研究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胃镜室,接受诊治的360例H.Pylori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溃疡的不同时期的临床效果,分析溃疡分期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详细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胃镜室,接受诊治的360例含有H.Pylori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之前没有幽门螺杆菌根除史。按照胃镜下的表现分成A、H、S三期。将患者分成对应的三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A期患者120例,男性患者91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在19岁~81岁,患者平均年龄在50.5±12.2岁;H期患者120例,男性患者87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在20岁~79岁,患者平均年龄在58.6±14.2岁;S期患者120例,男性患者9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在56.5岁~81岁,患者平均年龄在54.4±12.3岁。同时,在研究分组过程中,既要随机按期分组,又要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冠心病等呼吸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统计在册。
1.2 研究方法
我院采用同一临床对抗法,以疗程为14天的标准(PPI/铋剂/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抗H.Pylori治疗,为三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一个月后对三组患者,复查14C或13C呼气试验判断根除治疗的治疗疗效,再进行对比研究。
1.3 治疗效果评定
根除率=(小组治愈人数/小组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所采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 17.0。用以 x± s 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研究中的三组病例小组,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2.结果
A期患者组治愈患者共64例,治愈率为53.3%,治疗无效患者仅1例,无效率为0.8%;H期患者组治愈患者20例,治愈率为16.67%,治疗无效患者为6例,无效率为5.0%;S期患者组治愈患者10例,治愈率为8.33%,治疗无效患者为10例,无效率为8.33%。三组治愈率和无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在本次研究分析中,我们采用统一的临床对抗方法,对比溃疡三个不同时期下的治疗疗效,可以看出在A期下的患者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较高,患者消化性溃疡治愈率高,理想状态下考虑单因子变量,在溃疡A期采用临床对抗法对抗,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很明显。因此,1.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医师在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时候,应注意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做到有效预防,并随时监测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时干预并消除。2.在统计分析过程中,三组患者由于是随机分配。其病情和基本情况在研究过程中,是没有统计意义的。3.溃疡分期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有关系的,A期患者治愈率高,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显著,因此,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可以针对性的在溃疡活动A期进行临床对抗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敏,高峰.溃疡分期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J].胃肠病学,2017(4).
[2]王向辉,张欢欢,李小芹,于静,高若飞,杨辉,周方.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2):111-112.
[3]汪海涛,张杰,蒋晓忠,段和力.影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6).
[4]吴婧,刘改芳.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因素[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69-70.
[5]刘文忠.努力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三)[J].《胃肠病学》,2016(11):641-643,共3页.
[6]邓志刚,刘远致,夏建江.新疆沙湾县四个民族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04):25-26.
[7]夏乐平,夏璆慧.消化内科门诊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144-145.
论文作者:杨晓琼,谢黎,彭长维(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患者论文; 幽门论文; 螺杆论文; 菌根论文; 溃疡论文; 率为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