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06)05-0137-07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把才与能联系在一起称之为“才能”;没有人把德与能联系在一起称之为“德能”。笔者认为,德与才虽然有很大区别,但二者具有共同的能力本质,才与能可以联系在一起称之为“才能”;德与能也可以联系在一起称之为“德能”。
一、“德能”概念的提出
首先,从能力概念的解释来看。在西方心理学中,能力(ability)一词有两种含义: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实际能力(actual ability)是指个人现在实际所能做的。例如,某人能说法语、能开汽车等。这种能力以知识技能来表现,而知识技能主要是学习的成就或训练结果。所以实际能力也称为成就(achievment)。潜在能力(potential ability)是指通过训练可能达到的水平,在英语中常用capacity(能量)、potentiality(潜力)或aptitude(能力倾向或性向)等词来表示①。
在前苏联的心理学中,一般把能力定义为“作为顺利完成某一种或某几种活动条件的心理特征”②,或“作为成功地完成某些活动的条件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③。例如彼得罗夫斯基认为,能力不是表现在知识、技能本身上,而是表现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动态上。所谓动态,指操作的速度、深度、难度及巩固程度④。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大多倾向于把能力与活动联系起来,从能力在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构成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揭示能力概念。李孝忠在《能力心理学》中对能力概念如此解释:“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⑤ 黄希庭在《人格心理学》中认为:“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⑥ 他认为:能力是个人能胜任某种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所必须具有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可以是由先天因素决定,例如某些经过遗传而获得的基本素质;也可以是经过学习训练而获得,例如解决某个专业领域的问题或处理某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论来自先天还是后天,如果它是指当时已经具备而不需要进一步训练的,这种人格特征即为实际能力。如果是指经过适当训练才能完成某项任务的人格特征,即为能力倾向(或性向)(aptitude)。
以上是心理学家对能力概念所做的心理学方面的解释。这是一种狭义的解释,能力还有广义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能力“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就是广义解释。但其“主观条件”的表述不如“主体条件”的表述恰当。《人学词典》中对能力的解释是:人进行活动以实现某种目的的主体条件。广义的能力指完成一定活动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本领,包括完成活动的具体方法和必需的心理素养。狭义的能力仅指人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与智力含义相近,是个性或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力是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从事活动必须有相应的能力,能力都是活动的能力。各种能力都是针对一定的活动的,能力的划分也是以活动的划分为依据⑦。
无论是狭义的解释还是广义的解释都认为,能力是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能力通过活动体现出来;活动是有目标的,能力是针对目标的活动。不同的是,狭义的解释是指人的心理特征、心理活动,而广义的解释则不局限于心理方面。虽然,对能力概念的广义解释没有局限于心理特征,而是指人进行活动以实现某种目的的主体条件。问题是人进行活动以实现某种目的的“主体条件”具有很丰富的内容,绝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本领,包括完成活动的具体方法和必需的心理素养”。品德素养是人进行活动以实现某种目的的“主体条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其次,从能力本位的提法来看。能力本位应该把德也看作是能,如果把德与能对立起来,认为能和德二者之间有一个谁为主导、谁为本的问题,认为在传统农业社会,是“德器为本、才艺为末”,而在现代工业化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该是“德为前提,能为本位”。那么,“前提”与“本位”究竟谁为主导、谁为本?
在《能力本位》一书中,作者就曾指出:“可简要地把人的能力界定为:它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左右社会发展和人生命运的一种积极力量,它包括体力、智力、道德力、审美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一般能力,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特殊专业才能和为社会而奉献的创造能力。”⑧ 这里实际上也是把德看作是能,但用的是“道德力”的说法。作者还认为,“从能力发挥的基础看,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为上外化的表现,这里涉及到能力与人的素质的关系。人的素质是能力的内在基础,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而人的能力则是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实现和确认,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在体现”⑨。既然素质是能力的内在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不就是德能吗?所以,认同能力本位的提法,就应该承认“德”即是“德能”,是比“才能”更重要的一种能力。
最后,从能力概念的使用来看。2003年人事部印发《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这是我国首次出台的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由于非典疫情的发生,人事部将是否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考核公务员是否合格的一项标准。除此之外,考核公务员还有8条标准,分别为: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通观这些能力标准,我们发现“德能”也包含在其中。例如,公共服务能力,即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诚实为民,守信立政;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较强的行政成本意识,善于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注重提高工作效益;乐于接受群众监督,积极采纳群众正确建议,勇于接受群众批评。
总之,从能力概念的解释、能力本位的提法、能力概念的使用这三方面来看,“德能”概念的提出都是合乎逻辑的,而缺少“德能”的能力理论则是少了重要的基石,是不完善的。
二、“德能”本质解析
首先,应从能力与素质的关系分析入手,认清二者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能力的总类型有新的认识并且与我们的日常实践相统一。关于素质,《人学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素质又称遗传素质、先天素质,指个人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其中以脑的特性为最重要。素质是形成和发展人的能力的自然前提。但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的生理条件,并不决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在一定的遗传素质同某种环境和教育的结合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人学词典》关于素质的解释还停留于心理学方面,是一种狭义的解释。
对于素质还有广义的解释。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素质的涵义已有了新的扩展。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教育学卷》就这样解释: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⑩。我们现在无论是讲素质教育,还是从提高能力的角度谈素质,都是用广义的素质概念。狭义的素质概念适用面很窄。正如华艺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由胡深主编的《素质论》中所说:我们当然不可忽视人的先天素质因素,因为经过长期的社会演变,群体的先天素质可以实现社会遗传,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可望从这方面得到提高。但是,企图通过后天教育过程迅速改变人的遗传素质,却是不可能的。因此,狭义的素质概念不具备广泛、现实的实践意义和教育意义。
关于能力与素质的关系,虽然有各种不尽相同的说法,但笔者还是倾向于《能力本位》中“人的素质是能力的内在基础,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而人的能力则是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实现和确认,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在体现”这样一种认识。笔者认为,素质其实就是主体条件或者说是主体状况从人的存在与价值判断结合的角度所作的一种表达,讲素质就蕴含着主体条件或者说是主体状况与人们关系的好坏高下;能力则是主体条件或者说是主体状况从人的活动与价值判断结合的角度所作的一种表达,讲能力就蕴含着主体条件或者说是主体状况其社会作用的大小强弱。素质是能力的存在基础,能力是素质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人的素质与能力除了先天遗传的基础之外,主要是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塑造的。在后天的环境影响中,通过实践掌握直接经验和学习掌握间接经验,知道和懂得了越来越多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知识,从而素质就丰富了、能力就增强了。能力依赖于素质,素质依赖于知识。知识可以丰富人的素质,但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能提高人的素质,只有那些对社会的发展有价值的知识才能起到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只有那些知识能被用于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才表明拥有知识的人是高素质的人。素质教育在本质上,就是注重人所掌握的知识对社会贡献的作用。
素质从总的方面看,可以分为身体素质、品德素质和才智素质(心灵手巧、聪明智慧)三个方面,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三个方面全面发展。德,即德育,培养人才的品德素质;智,即智育,培养人才的才智素质;体,即体育,培养人才的身体素质。素质在对象性活动的实践中即表现为能力,身体素质表现为体能,品德素质表现为德能,才智素质表现为才能(智能、技能)。在主体社会实践的能力结构中,体能主要是起支撑作用,德能主要是起主导作用,才能主要是起应对作用。体能的支撑作用是实践活动的基础;德能的主导作用在于实践活动价值取向的认知、选择和坚持,是“公正无私”、“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还是相反;才能的应对作用则表现为在所认知和选择的实践活动中能否胜任的具体方式,也就是解决事情能否干得了的问题,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干不了瓷器活”,才能就是广义上的“金刚钻”。
素质与能力从总的方面来说是对应的,如身体素质对应于体能、道德素质对应于德能、心智素质对应于才能。但不是提一种能力就存在与之对应的一种素质或者提一种素质就存在与之对应的一种能力。我们可以说政治素质,但不会说政治能力,而是说政治领导能力和行政能力。我们可以说军事素质,但不会说军事能力,而是说军事理论研究能力、作战指挥能力、军队领导能力等。我们可以说射击能力,但不好说射击素质,射击能力只是军事素质在执行射击任务时的一种体现。能力指的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体条件,能力是根据任务目标来确定的,有多少项任务目标就可以说有多少种能力。素质的划分则是有限的,具有相对稳定和易确定的性质,主要是根据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中的理论进行划分的。素质与能力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确定与划分方式,所以,有的是对应的但更多是不对应的。
总之,素质从总体上分为身体素质、品德素质和才智素质三个方面。素质在对象性活动的实践中即表现为能力,身体素质表现为体能,品德素质表现为德能,才智素质表现为才能(智能、技能)。素质与能力具有在总体上是对应的关系。这样就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突破了传统的把能力仅仅局限于实际上是“才能”的理解。
其次,我们对德才关系作进一步分析认识,从而对“德能”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根据人们对能力的已有认识,能力是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能力通过活动体现出来;活动是有目标的,能力是针对目标的活动。我们把能力从总的方面分为体能、德能和才能。体能、德能和才能是人的身体、品德和才智三方面的素质通过活动体现出来的。由于品德素质与才智素质在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很大,因此,“德”与“才”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有很多论述。
对于才智素质的活动所体现的才能,传统观念是把才与能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品德素质的活动所体现的德能,传统观念没有把德与能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对才与德的关系深入地细加分析,就会发现,他们虽然具有很重要的不同特征,但同时又具有能力的共性,没有理由只把才与能联系在一起而不把德与能联系在一起。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作为主体要生存和发展,实际上主要就是要完成两大项任务,也就是要在社会实践中解决两种矛盾关系,即解决与自然的物质矛盾关系和与他人的人际矛盾关系。人类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解决各种矛盾关系时,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要靠智慧,即解决与自然的物质矛盾关系的智慧和与他人的人际矛盾关系的智慧。
解决与自然的物质矛盾关系的智慧,依赖于对自然的认识,形成于对自然事物的研究和教化,以各种自然科学知识为表现,我们是用“科学”来概括,在本质上是对自然发展规律的遵循;解决与他人的人际矛盾关系的智慧,依赖于对社会的认识,形成于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和教化,以各种社会科学知识为表现,最早是用“道德”来代表,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遵循。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们富了起来。农民们说,他们富起来是靠“两平”——袁隆平和邓小平。袁隆平从事水稻杂交研究,解决人与自然的物质矛盾关系,为农民们丰产增收提供了科技手段。水稻杂交技术是建立在科学合理性基础之上的,是对自然事物发展规律的遵循。邓小平提出生产承包责任制,解决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人际矛盾关系,为农民们丰产增收提供了制度理念。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理念是建立在道德合理性基础之上的,是对社会关系发展规律的遵循。
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遵循与对自然发展规律的遵循具有一致性。老子的《道德经》中既谈人事又谈物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学说中也有分工,在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研究自然辩证法。我们现在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注重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统一。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求我们不仅把它看作是世界观,而且是方法论。实事求是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科学的要求又是道德的要求,既是德又是才。
所以,从“德”与“才”都是人类智慧的表现,都依赖于知识、认识、研究和教化,都是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遵循来看,二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最后,从“德”的实际作用来看,德不仅对才具有主导作用,而且在许多活动中也直接体现出其应有的、造福人们的实际效能。在人们的实际活动中,许多事情需要群体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一加一不等于二”。一加一不等于二,既可以是大于二,也可以是小于二。大于二与小于二之差,差在哪里?主要差在品德上,差在由品德所决定而形成的“结合力”和“结构力”或者说是“结合能”和“结构能”上。因此,有“家和万事兴”的告诫;有“团队精神”的讲求;有“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的歌唱。在人们的集体活动中,都十分重视领导者的能力。领导者能力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他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这其实也就是其品德素质在对象性领导实践活动中的德能表现。领导者的品德素质由于其地位的原因发挥的作用更为广泛而重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我们是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许多工作,如医疗工作,是属于“人命关天”的工作,不仅需要技术过硬,而且要求责任心强。责任心的强弱其实也就是德能的强弱。
2005年9月9日,英国海事学会为11岁英国女孩蒂利授奖。奖励她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得以在海啸来临前,及时劝导自己的父母和妹妹以及100多名游客迅速逃离现场,使得那片海滩上无1人丧生。蒂利登上领奖台的时候,全场观众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蒂利之所以能够成功挽救100多名游客,首先是利用了她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正是老师播放的一段夏威夷海啸的影片,尤其是啤酒泡沫的印象使蒂利将学过的知识即刻与眼前看到的景象联系起来,把所学地理知识转化为在当时情况下如何躲避灾难的能力,这应该是属于“才”的范畴。但仅此就能完成挽救100多名游客的救人壮举吗?当蒂利第一次向家人和其他游客发出警报时,大家都不相信。情急之中,蒂利歇斯底里地大喊起来,在这样一种努力下,才使人们开始醒悟进而紧急疏散。这其实更需要的是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这是属于“德”的范畴,是德能。我们有理由相信,蒂利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其道德情操也得到了很好的陶冶。类似的足以论证的正面事例比比皆是,同样,能够予以反证的反面事例也不胜枚举。
总之,人们所需要的能力是才与德的统一,更需要的是道德的力量。德才兼备,德居首位。主体道德素质的作用发挥就是“德能”,道德具有造福于人们的重大效能。
三、“德能”提出的意义
“德能”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德能”概念的提出是科学正确全面理解能力概念的必然要求。对能力概念的理解,首先,应该是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角度来理解。能力是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包括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离开了主体能动性的角度,撇开了包括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体能动性,也就无法理解能力。其次,应该从对象性活动的角度来理解。能力总是为了某种目的针对某种对象进行活动的能力,是在对象性活动中达到某种目的的能力。再次,应该是从主体条件的角度来理解。针对某种对象性活动中能否达到某种目的,要通过包括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取决于发挥主体能动性的主体条件,包括德、智、体三大方面。德、智、体三方面,从主体存在的角度来讲是素质,从主体对象性活动的角度讲就是能力。身体素质表现为体能,才智素质表现为才能,品德素质即表现为德能。
第二,“德能”概念的提出克服了以往观念的局限性,弥补了缺陷。应该承认,在传统观念中,没有把“德”与“能”联系在一起,是一种重要的缺陷,是受人们认识发展局限性而形成的缺陷。传统观念总是把“才”与“能”联系在一起,才能、才干、才分、才华、才力、才学、才略等,都是从能力的角度来说的。甚至把“才”与“能”等同起来,才就是能、能就是才。把“才”与“能”联系在一起并没有错,但把“能”等同于“才”就不对了。能力是人进行活动以实现某种目的的主体条件。主体条件是多方面的,才只是主体条件的一个方面。传统观念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缺陷,有着认识上的深刻原因。首先,从德与才的作用关系来看。在主体社会实践的能力结构中,在体能主要起支撑作用的基础上,德能主要是起主导作用,才能主要是起应对作用。德能的主导作用在于实践活动价值取向的认知、选择和坚持;才能的应对作用则表现为在所认知和选择的实践活动中能否胜任的具体方式、方法,也就是解决事情能否干得了的问题,起着“干瓷器活”的“金刚钻”的作用。因此,才的能力作用是外显的,是“硬”指标,更容易为人们所认知和承认;而德的能力作用是内在的,是“软”指标,不容易为人们所认知和承认。其次,从德的指向性与才的指向性来看。德的指向性主要是如何为人,而才的指向性主要是如何做事。做事与为人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只注重其间的区别而对其联系认识不清,也就容易把才与能连在一起而忽视德的能力意义。再次,从德本身内容上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来看。虽然从总体上和根本上讲,德也是一种智慧,依赖于对社会的认识,形成于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和教化,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遵循。但德的具体标准,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存在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况。我们过去在认识上偏重于道德上的差异性,而无视道德上的共同性。从而也就很难把德与能联系在一起。其实,我们不能否认人类道德上的共同性,不然,谈何“正义”,又如何沟通?不同社会群体道德具体标准上的差异性,并不应妨碍我们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研究、宣扬和实践具有恒定性和普遍意义的人类美德,赞美人类道德理念的创新和道德实践的善行——“德能”。
第三,“德能”概念的提出为能力建设的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力建设的思想自提出以来,各行各业都从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应有的能力标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2003年人事部印发的《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它是我国首次出台的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从能力建设思想的提出到各行业能力标准的制定,无不包含着“德能”的内容。但是我们却始终未能把“德”与“能”联系起来,提出“德能”的概念。这导致目前一方面在能力的具体标准中包含了大量“德”的内容;另一方面又没有从理论上论证“德”也是“能”,没有提供理论基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理论上的欠缺。“德”与“能”如果不能联系在一起,我们干吗要重视道德建设?我们的能力建设中为什么又包含了那么多“德”的内容?“德能”概念的提出,显然是为能力建设的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消弭了理论上的欠缺。
第四,“德能”概念的提出有利于人们重视加强品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如今,我们对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得越来越清晰。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也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建设。重视道德建设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举措。我们重视道德建设,首先是因为道德建设确实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同时,也不能否认,是因为人们对道德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尽管我们现在如此重视道德建设,但由于存在着没有把德与能联系起来的缺陷,还是会影响实际效果。在人们的观念中,只有才是属于能力的范畴,而德并不属于能力的范畴。我们的“能力建设”中不讲“德能”,我们的“道德建设”中也没有把“德”与“能”联系起来。一些人之所以不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没有能把“德”与“能”联系在一起,看不到“德”也起着“能”的作用。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不遗余力而又忽视品德培养,也是因为把才智与能力看作是一回事,而没有把“德”与“能”联系在一起;只重视“才能”的立身作用,而认识不到“德能”在立身做人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德能”概念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不仅“才”是“能”,“德”也是“能”,并且在立身做人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这特有利于人们重视加强品德素质的培养提高。
注释:
①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51页。
②[苏]捷普洛夫:《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第210页。
③[苏]斯米尔诺夫:《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488页。
④[苏]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85-486页。
⑤参见李孝忠《能力心理学》,陕西人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⑥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51页。
⑦参见黄楠森、夏甄陶、陈志尚主编《人学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
⑧⑨韩庆祥:《能力本位》,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81、79页。
⑩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教育学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