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根本利益论文,忠实论文,各族人民论文,当好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足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现实,着眼于充满挑战和机遇的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进而全面推进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指明了方向。
“三个代表”的关键,在于能否“代表”,在于狠抓落实。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党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体现和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要坚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如何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上来,这无疑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作为“三个忠实代表”,也必然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在消除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之后,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
任何一个政党都是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维护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究竟代表谁的利益和如何去代表,这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我们党的章程早就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最近,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这是在新形势下重申了我们党对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三个代表”的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于我们党所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而带领全国亿万人民不断夺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胜利,这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而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我国,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特别是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关系,无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讲,始终都是对执政党的重大考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统一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三个忠实代表”,也必然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面向21世纪,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必须要处理好民族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关系,当好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政策,较好地处理了民族关系。事实充分说明,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与我国历史上所有执政者相比,与当代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党处理民族问题也是最成功的。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其“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的称号。
我国民族人口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从数量上讲,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他民族成为少数民族;二是从布局上讲,五十六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这两个特点决定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问题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决定了少数民族的利益集中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利益。因此,国家对待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客观上成为了检验执政党是否和能否忠实地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在消除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之后,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进步,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基于这一根本立场,我们党不仅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旧社会,消灭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使全国各族人民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而且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上,始终把帮助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作为最基本的民族政策。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反复强调,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是繁荣各民族的政策,我们的政策一定要着眼于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起来,这无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但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的发展进步,这既是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党和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的丰硕成果。
(二)要当好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一定要着眼于尽快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起来。要从政治问题和民族问题的高度认识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开发资源和建设项目一定要注意让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利益和实惠。
我们党要当好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有清醒的认识。经过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确实做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但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地区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但历史上形成的发展差距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除。而且,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出现了发展差距被一度拉大的现象。因此,面向21世纪,我们必须要抓住一切发展机遇,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利于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共同繁荣。我们能否做到这一点,是对我们党是否真正做到了“三个代表”的现实的考验。
江泽民同志去年9 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上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党中央确立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实际上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我们必须从政治问题和民族问题的高度来看问题,真正做到在西部大开发中坚持、体现和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
从政治问题和民族问题的高度来看待西部大开发,首先是要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而对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意义。西部大开发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发展战略,它是下个世纪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是边疆地区。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对于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进而对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也有着重大的意义。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从这一点看,可以说,西部大开发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系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政治问题和民族问题的高度来看待西部大开发,还必须在具体的开发建设中贯彻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开发资源和建设项目一定要注意让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利益和实惠。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处理好外来企业与当地企业及当地居民的关系,这里必然要涉及到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处理这种关系时,一定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既要有利于促进开发建设,也要贯彻好党的民族政策,要象江泽民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一定要注意让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利益和实惠。”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我们党是否能够忠实地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
(三)要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必须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各族干部群众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自觉性。
江泽民总书记在阐述“三个代表”问题时指出:我们现在面临的和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很多,而且往往错综复杂、相互交织,但归根到底,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与调整完善生产关系,根据经济基础的发展自觉改革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不相适应的部分。总书记的这一论述点明了现阶段我们坚持“三个代表”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我们党在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这一基本问题上,纠正了以往“左”的错误,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成功之路。党在十五大,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在“九五”计划至2010年期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显然,党的十五大确立的改革方向、改革目标、改革任务和一系列具体部署,都是我们面向21世纪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今天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着眼点所在。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绝不是单纯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必然引起从具体的经济管理方式到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等一系列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们的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重大变化,因而可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总结20年来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可以说,我们就是要靠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一“深刻的革命”和“伟大的创举”来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我们只有牢牢地把握住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这一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方向,我们才有可能较好地把握住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而忠实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在体制转轨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在思想观念和具体行动上都相对滞后,这种“相对滞后”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已经直接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地区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为此,今天我们讲要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当务之急是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自觉性,努力解决“相对滞后”的问题,真正按照十五大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靠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靠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这个大思路,坚定不移地、老老实实地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惟有如此,才有可能极大地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书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这是我们党当好“三个代表”,做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