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力资源开发_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台湾人力资源开发_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台湾的人力资源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人力资源开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人力资源开发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方面,台湾的经验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在二战以后的半个世纪中,我国的台湾省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同时又显著缩小了贫富差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 )在研究比较了各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后,认为台湾是他所仅见的杰出例证。

台湾省资源并不丰富,只有一些石油、大理石、储量少而质量又差的煤,80年代中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540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7分地。那么,是什么推动了台湾经济的高速发展呢?作为台湾经济奇迹主要谋划者之一的李国鼎〔1 〕先生在总结台湾经济发展的经验时写到:“就台湾经济发展而言,初期受通货膨胀,物资缺乏的困扰,后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鼓励民营事业发展,按照进口替代工业、加工出口工业、中间原料工业、基本工业、技术密集工业顺序制定政策和法律发展工业,投资环境的改善与鼓励,配合外汇和赋税制度的革新,最重要的是有计划的发展人力等等,乃得扭转局面,使经济趋于稳定,在稳定中不断发展”。〔2 〕卓有成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是台湾经济高速成长的关键。

一、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与规划

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台湾当局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在整个50年代,台湾在人力资源开发上无所作为。为了所谓“光复大陆”,大多数人反对计划生育。1950年,台湾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发行了一本提倡控制生育的避孕方法的书(《幸福家庭》),以“削弱国家军事力量的阴谋”这一罪名遭到猛烈抨击。虽然在四五十年代就在台湾的几个大城市由政府设立了“就业中心”或“就业服务中心”,但由于政策不配套,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在国民教育和员工训练等方面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认识上的转折是从60年代开始的。在整个50年代,台湾人口一直以33‰。甚至更高的自然增长率增长,每年的净增人口从20多万迅速增加到35万左右。持续快速的人口增长给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到1961年,台湾的失业者达到15.4万人的空前规模。当着台湾经济经历了50年代的恢复,在较为缓和的国际环境中谋求经济发展时,台湾的经济决策者所面对的,是贫乏的自然资源和大量的失业人口。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台湾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对自然资源贫乏而人力资源丰富的台湾而言,谋求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是唯一可行的出路。而在这些有识之士中,李国鼎先生可以说是台湾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早在1961年,他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他提出:“人力资源是指国家开发中所需要的人力。国家的开发固然尚需具备如天然资源、资本、政治安定等其他因素,但最重要的实为人力资源”。〔3〕他还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提出了分析和建议。1963年10月,美国劳工部的专家亨利·威斯(Harry Weiss )应邀访台,他考察后看出了台湾人口增长、严重失业、缺少计划和协调组织、缺少培训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他忠告台湾当局:“我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是:政府迫切需要一个劳动力计划,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它需要一个劳动力计划组织。政府在现代劳动力领域是‘盲目飞行’,因为它不知道劳动力资源的细节,更严重的是它不知道下一个五年到十年它的劳动力的需求是什么。”〔4〕

在台湾有识之士和外国专家的推动之下,人力资源开发受到高度重视。自6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实施了一系列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和规划。

1964年1月,在台湾“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下, 专门增设了以李国鼎先生为召集人的“劳动力资源委员会”(后改为“劳动力发展委员会”)。其职能是:(1)为劳动力发展制定政策和计划;(2)对计划涉及的教育、培训、补员等诸方面进行协调;(3 )劳动力发展总体计划的审核与动态调整;(4)设立一个行政部门, 促进公众就业服务;(5)为职业训练筹设项目和设备,调节劳动力的供求;(6)根据总体经济发展计划调整劳动力计划;(7)研究特殊的劳动力问题;(8)收集、分析和评估全部现有的统计资料;(9 )研究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提高的劳动力问题。

该委员会成立之后,即召开了台湾第一次人力会议,商讨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并着手制定台湾劳动力发展计划。

在1964年制定的第四期四年计划中,第一次包括了“人力资源发展”的内容。自此,人力资源开发计划成为台湾当局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6年,劳动力发展委员会提出了第一个劳动力发展计划,并于同年10月开始实施。

在第五期四年计划中,人力资源发展从原来隶属于“社会建设”的一个子项,升格为整个计划的一个独立部门,把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置于更为突出的地位。

通过这些政策和规划,台湾在人力资源开发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台湾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措施有:

(一)大力推行家庭计划,控制人口数量。

台湾早在1954年就成立了非官方的“中国家庭计划协会”。在1960年的“中国医学会”的年会,通过了一个号召实行计划生育的决议案。1962年在美国有关机构的支持下建立了“台湾人口研究中心”。1964年开始推行以节育为主要内容的5年计划项目。1967 年国民党中央全会通过了“制订人口政策,调节人口规模,减少人口压力”的议案,首次在最高政治级别上确认了人口政策的必要性。1968年5月, 台湾行政院颁布《台湾地区家庭计划实施办法》。1969年5月, 又颁布了《中华民国人口政策纲领》。

这一系列措施取得显著效果,1973年台湾年人口增长率降到了2 %以下,1984年又降到1.5%。从1964—1984年的20年间, 家庭计划的实施,使台湾少出生248万人,由此而节省的教育经费支出约为1.36 亿美元,节省就业投资约5亿美元。 而此期间家庭计划方案的费用估计仅1500万美元,仅占上述前两项6.36亿美元的2.3%。

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为人口质量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条件。

(二)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科技文化素质。

台湾学者认为:“在发展人力资源的努力中,科学教育极为重要。”因此,“应该把相当大量的政府预算用于教育及其他有关措施,以协助开发人力资源。”〔5〕在这样一种认识的支配下, 台湾在经济很困难的五六十年代就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从1952年到1975年的23年间,台湾的小学从1251所增加到2334所,小学教师从2万人增加到6万多人;中学从214所增长到966所,中学教师从6808人增加到近6万人;高等学校从8所增加到101所, 高校教师从1077人增加到13.6万人;学龄儿童就学率从84%增长到99.3%;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比率从33.8%增长到90.1%;高中毕业生读大专的比率从46.2%增加到78.8%。

台湾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是以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投入为条件的。在上述同期中,台湾各级政府对教育文化的净支出所占的比重,从7.8 %上升到17.3%,增长了约10个百分点。在县市政府总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的比率,1947年为3.9%,1966年则高达40%!1963年, 台湾省议会要求省政府从十分紧张的预算中拨出325万美元经费, 专供学校增建厕所之用,为2115所学校增建标准厕所2850间。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使台湾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普遍提高。

(三)破除传统教育观念,根本改变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完备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台湾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大陆一样,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技术技能的培养。民众信奉“读书作官”,而不愿接受读了书还要去当工人的教育。到60年代中期,台湾每年有14万小学毕业生不能继续上学,且因年龄小,缺乏必要的技能训练而无法就业。而工业的发展又急需大量的熟练员工。为此,台湾当局认识到,“加强教育与经济结构的配合,乃是解决人力发展问题中最重要的手段,台湾目前人力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中学阶段偏重升学观念未能兼顾学生技艺的培养和正确的职业指导,以致造成许多青少年人力的闲置,逐渐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6〕要解决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 就必须彻底破除传统的教育观念,大力改变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于是,台湾在60 年代广泛兴建工业职业学校或商业职业学校, 到1970年,高中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达到4:6, 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超过普通高中学生,成为中等教育的主体。这一比例1981年达到2.8 :7.2;1986年更达2.7:7.3。只有27%的学生走考大学的路子,73 %的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这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中等教育结构。

台湾的家长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大学文凭,而并不满足于一张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证。这就要求妥善解决职业技术教育与大学文凭的矛盾。同时,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培养更高一级的技术人员。 于是, 自1967年开始,台湾设立了两年制的职业技术专科学校,招收高中、高职毕业生。1974年又成立了台湾工业技术学院,设二、四年工程技术系科,招收专科及高工毕业生,修业二或四年,授予技术学士学位,并设有硕士班、博士班和研究所。这样,就形成了“工职、工专、工业技术学院”这样完整、一惯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样广泛、完备的职业技术教育,既为工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熟练的员工,又解决了职业技术教育和学生、家长追求大学文凭的难题。

(四)进行学科调整,适应经济发展。

在台湾的人力资源开发中,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就是使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进入70年代后,台湾工业开始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过渡,需要大批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而台湾的高等教育一直是文科为主。1952年,文理科学生的比例为6.2:3.8, 到1971年,这个比例仍为6:4。为此,台湾教育部门采取措施, 适当限制文科专业的发展,同时加快理工科专业的发展。到1986年,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的比例调证为4.5:5.5。这为台湾80 年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五)政府从多方面积极促进在职训练。

1.把训练摆在和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如何认识在职训练在人力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台湾的有识之士认为:“为了实现工业化,我们必须要开发并积累这些极其重要的人力资源。但如何进行呢?答案是双管齐下,即透过教育和训练。”〔7 〕并将此称为“双轨的人力开发制度”。也就是说,要把在职训练摆在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中和教育并行的另一“轨”来大力发展。

2.组建必要的官方机构和非官方训练组织。60年代,台湾“经济部”和“内政部”共同发起,用“联合国发展计划”援助基金,建立为各地职业训练中心培训师资和管理人员的学院。1968年,在联合国的协助下成立了“工业职业训练协会”。1976年,政府又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由一位政务委员负责,协调教育系统和职业训练系统的工作,并加强对职业训练的组织领导。80年代初,又在“内政部”专门设立了“职业训练处”。另外,台湾还组建有“中国生产力中心”、“金属工业发展中心”等非官方组织,负责开展培训、咨询工作。政府还建立了训练海员、驾驶员和渔民的机构。

3.制定、实施有关在职训练的法律、法规。台湾早在《工厂法》中,就制订了有关艺徒的规定。1983年,又颁布了《艺徒训练条例》。1984年实施《劳动标准法》。这两个法令明确要求:雇主在雇用一个徒工时,必须写下训练课目、训练期、教师、生活设施和生活补助等详细内容的契约。

4.制定、实施完整的职业训练五年计划或单项训练计划。

从70年代开始,台湾在劳动力发展计划的基础上,由政府制订并推行完整的职业训练五年计划,其内容包括:如何加强各类职业训练;扩大办理技能检定和建立职业证书制度;推动现代化学徒训练;加强与职业教育的沟通配合等。

除这种全面的职业训练五年计划外,台湾还视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制订并推行一些单项的技术训练计划。例如,在80年代台湾确定了把资讯(信息产业)和计算机作为未来经济的先导产业之后,“教育部”便提出了一个相应的五年计划,其训练方面的具体内容包括:(1 )让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通过竞争性考试后,参加六个月的强化训练,以获得计算机方面的应聘资格;(2)对专科学校,职业学校, 高中和初中的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3)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使之能够负责政府部门的电脑化工作。这一训练计划的实施,对在台湾普及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知识,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5.国有企业在职工训练上起带头示范作用。台湾政府在推动职工训练中,还十分重视让国有企业在职工训练上起带头示范作用。如设在基隆的台湾造船公司和设在高雄的台湾机械公司,都应政府的要求在各自所在的城市建立了职业训练中心,着重训练了大量合格的焊工、机械工等技术工人,满足了企业对这些技术工人的急需。

(六)积极促进对外人才交流,充分利用外援。

在台湾的人才开发中,开展对外人才交流和利用外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台湾的第一个人力资源开发的机构——劳动力资源委员会,就是在台湾“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之下设立的。台湾的计划生育,也是在美国和联合国的一些机构的支持、帮助下开展起来的。美援会在台湾计划生育的起步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1962年,在纽约人口协会的资金和密西根大学的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台湾人口研究中心”。1964年,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实施五年全岛家庭计划项目。60年代台湾还在“联合国发展计划援助基金”的支持下,建立了为职业训练中心培训师资的学院。1968年成立的台湾工业职业训练协会,也是在联合国的援助下设立的。

台湾还积极利用各种渠道派出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出国接受训练或深造。尽管早期人才外流严重,但他们仍坚持送出去,同时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吸引流出去的人才回来。在送出去的同时,台湾还请进来,广泛邀请外国专家到台讲习、担任顾问。还通过引进外资、引进先进的项目、先进的技术设备,来培养岛内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台湾还派人研究了“国际艺徒竞赛”活动,在台湾开展一年一度的“艺徒竞赛”,再派获胜者参加国际艺徒竞赛。以此促进岛内的艺徒训练和人力资源的开发。

综上所述,台湾的人力资源开发,采取的是一种以政府行为为主导、教育与训练并重的,全方位开放的模式。

三、台湾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

台湾的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积极的多方面的效果:

1.经济迅速成长。在1951—1993年的42年间,台湾的经济成长率每年平均高达8.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1951年仅为50 美元, 到1992年突破1万美元,增长200倍以上;

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1年,台湾的人均消费额不到40美元,1993年提高到约6000美元。汽车拥有量1951年每千人不到1辆,1993年每千人达202辆,平均不到5人就一辆汽车;

3.失业减少,就业增加。以绝对量而言,台湾60年代初每年失业人口曾高达16万人,到1980年只剩8.2万人。就相对量来说,1952 年的失业率为4.4%,1980年仅为1.2%;

4.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减少了失业,同时也使收入差距明显缩小。1950年,台湾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的收入之比为15:1,即前者为后者的15倍,到1977年,下降到仅仅4.22倍,同年美国为9.3倍,日本为4.1倍,韩国为7.9倍, 这在经济起飞阶段实属不易;

5.国际经济竞争力显著增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使台湾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1961—1981年,台湾的出口额从2亿美元猛增到240亿美元,20年增长了110多倍,从1971年起,台湾外贸年年出超,外汇储备已达1000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二位;

6.物价稳定。由于台湾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因而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与物价稳定的统一。在1961年至1993年的33年间,台湾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均每年上升5.4%, 比经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还要低。若将其中由于石油危机导致物价上涨过快的1974年、1980年和1981年3年扣除,则过去30 年间台湾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均每年仅上涨3.2%, 是全世界物价最稳定的国家或地区之一。

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对台湾经济的高速成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任何国家及任何时代,人力资源都是首要的问题。如果一个国家想经由国家发展而给予人民较好的生活水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实不容片刻忽视。”李国鼎老先生的这段话,既是对台湾成功经验的极好总结,也是对经济发展规律性的深刻揭示。

* 本刊收到稿件时间:1995.09.14。

注释:

〔1〕李国鼎,1910年生于南京,曾任台湾“经济部”、 “财政部”部长,是台湾经济起飞的主要规划者、决策者和实施者之一。

〔2〕李国鼎:《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自序,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着重点为引者所加。

〔3〕李国鼎:《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0页。

〔4〕《自由中国的工业》,中国台北,1964年3月,第9页。

〔5〕李国鼎:《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6〕李国鼎:《未来经济发展的努力方向》, 台湾《中央月刊》第10卷第3期,1978年1月。

〔7〕李国鼎:《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标签:;  ;  ;  ;  ;  

台湾人力资源开发_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